為寬度方向;第二入口叉流道203的入口開設在換熱片2的短邊處,第二入口叉流道203與第二逆流道201的延伸方向均為換熱片I的長度方向,第一出口與第二通道20的入口開口朝向相互垂直,同時第一出口叉流道103與第二入口叉流道203的延伸方向相交叉。此處,作為另外的實施方式,第一出口叉流道103與第二入口叉流道203均延伸呈弧狀,第一出口叉流道103的出口與第二入口叉流道203的入口二者開口朝向相反,例如,第一出口叉流道103的出口開設在換熱片I的長邊一端處,第二入口差道的入口開設在換熱片I另一長邊端部處,同樣可使得第一出口叉流道103與第二入口叉流道203的延伸方向相交叉,以實現叉流換熱。
[0055]所述隔離結構21為凸塊,隔離結構21填充在與導流道102相對設置的換熱片I一側空間區域,從而使得第二通道20內的第二流體無法通過該空間區域,從而實現該空間區域與第二通道20之間的隔離。此處,作為另外的實施方式,隔離結構21為環形凸肋,包圍在導流道102相對設置的換熱片I另一側空間區域四周,從而將該空間區域與第二通道20隔離;此時,可將與該空間區域處的換熱片I鏤空,將該空間區域與導流道102連通,以使得導流道102中的第一流體可以通過該空間區域,即擴大導流道102的體積,從而提高導流道102中的流體流量。
[0056]第二通道20內設有定位凸肋22,定位凸肋22沿第二通道20的延伸方向設置,且位于第二通道20橫截面上的中間位置,用于保證第二通道20兩側的兩換熱片1、3之間的間距,從而保證第二通道20的空間不會變形縮小。
[0057]本實施例中,第一通道10還包括第一入口叉流道104,第一入口叉流道104連通導流道102至第一出口。第二通道20還包括第二出口叉流道204,第二出口叉流道204與第一入口叉流道104相對設置,二者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以使第一流體與第二流體的流向相交叉進行叉流換熱,通過第一入口叉流道104與第二出口叉流道204可使得第一流體與第二流體的再次發生叉流換熱,以進一步提高換熱效率。在本實施例,位于第一入口叉流道104中的流體攜帶柜體200中的熱量在此處發生第一次熱交換,其溫度處于最高狀態;第二通道20為外循環通道的一部,其中的流體經過第二入口叉流道203、第二逆流道201進行換熱后溫度升高,但仍低于第一入口叉流道104中的液體溫度,從而可再次利用第二通道20內的流體進彳丁換熱,進而達到進一步提聞換熱效率的目的。
[0058]第一入口叉流道104的橫截面大于導流道102的橫截面,可便于流體進入到導流道102中,可提高導流道102對流體的分流比例,使得具有較多的流體能夠在第一出口叉流道103中進行叉流換熱。
[0059]第一入口叉流道104延伸呈弧狀,第二出口叉流道204延伸呈弧狀,第一入口叉流道104的入口與第二出口叉流道204的出口二者的開口朝向相反,從而使得第一入口叉流道104與第二出口叉流道204中流體流向相交叉,以進行叉流換熱。弧狀的第一入口叉流道104及第二出口叉流道204亦可使得流體流向改變更為順暢。更具體地,第一入口叉流道104的入口開設在換熱片I長邊的端部處,第二出口叉流道204的出口位于在換熱片I另一長邊的端部處。從而使得二者開口朝向相反。
[0060]本實施例中,結合圖2、圖3、及圖4所示,多個換熱片1、2、3分為兩種:第一換熱片I及第二換熱片2、3,隔離凸肋11固定在第一換熱片I上,隔離結構21固定在第二換熱片2、3上,隔離凸肋11與隔離結構21分置于第一和第二換熱片的兩側。第一換熱片I與第二換熱片2、3交替排布設置,第一換熱片I與其一側的相鄰第二換熱片3之間形成第一通道10,該第一換熱片I與另一側的相鄰第二換熱片2之間形成第二通道20,從而在多個換熱片1、2、3之間形成交替排布的第一通道10與第二通道20。隔離凸肋11與隔離結構21分別固定于第一換熱片I與第二換熱片2,可便于加工制備以及二者之間的裝配。由于第一換熱片I與第二換熱片2、3交替排布設置,本實施例中,隔離凸肋11與隔離結構21即分置于第一換熱片I的兩側,也是分置在第二換熱片2的兩側。
[0061]第一換熱片I上設有兩第一邊凸肋12、13,兩第一邊凸肋12、13分別沿第一通道10的兩邊沿延伸設置,以限定第一通道10的范圍。第二換熱片2上設有第二邊凸肋23,第二邊凸肋23沿第二通道20的邊沿設置,第二邊凸肋23與隔離凸肋11相對設置,以在二者之間限定第二通道20的范圍。第一邊凸肋11、12與第二邊凸肋23均位于換熱片的邊緣處,以充分利用換熱片的表面積進行換熱。
[0062]第一換熱片I及第二換熱片2均為鈑金件,隔離凸肋11及第一邊凸肋12、13沖壓形成于第一換熱片1,隔離結構21、定位凸肋22、及第二邊凸肋23沖壓形成于第二換熱片2。更具體地,隔離結構21為沖壓形成的中空凸塊。以利于第一換熱片I及第二換熱片2、3的加工制備。
[0063]此處,作為另外的實施方式,第一換熱片I及第二換熱片2、3的結構相同,如均為平板狀,隔離凸肋11、隔離結構21、定位凸肋22、第一邊凸肋12、13及第二邊凸肋23可以為獨立的部件,夾持固定在第一換熱片I與第二換熱片2、3之間。作為又一種實施方式,多個換熱片1、2、3分為兩種:第三換熱片及第四換熱片,第三換熱片與第四換熱片交替排布,隔離凸肋11與隔離結構21分別固定在第三換熱片的兩側,且可以均沖壓形成在換熱片上;第四換熱片為平板狀,第三換熱片上設有隔離凸筋的一側與一第四換熱片之間形成第一通道,第三換熱片上設有隔離結構21的一側與另一第四換熱片之間形成第二通道20。作為再一種實施方式,換熱片包括第一換熱件及第二換熱件,第一換熱件與第二換熱件均為片狀,且二者貼合并熱耦合在一起,隔離凸筋固定在第一換熱件上相對遠離第二換熱件的一側,隔離結構固定在第二換熱件上相對遠離第一換熱件的一側,相鄰兩換熱片的結構相互對稱,相鄰兩換熱片的隔離凸肋11能夠相互貼合并在該相鄰兩個換熱片之間形成第一通道,另外相鄰兩個換熱片的隔離結構21能夠相互貼合并在該相鄰兩個換熱片之間形成第二通道20。另外,散熱裝置100還可包括殼體,多個換熱片位于殼體中,換熱片的邊緣貼合于殼體的內表面,以限定第一通道10及第二通道20的范圍,而無需設置第一邊凸肋12、13及第二邊凸肋23。
[0064]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提供的散熱裝置100,將進入第一通道10的流體分為兩部分,分別進行換熱,在第一逆流道101中流體進行逆流交換,雖然相對現有同體積的散熱裝置100完全進行逆流換熱減小了流量,然而可以通過保持流速不便,依然可以獲得同現有換熱片差不多的換熱能力;位于第一通道10出口位置的第一出口叉流道103由于溫差較大,可進行充分的叉流換熱,從而獲得更有效的換熱,整體上提升了換熱能力。
[0065]由于散熱裝置100的阻力主要來自換熱片,在相同的風量下,由于部分流體在導流道102中不進行換熱,快速通過,從而減小了阻力,風扇的工作點發生變化,流量提升,增強了換熱能力,能夠在原來有限的散熱裝置100體積尺寸下,提升流量和換熱能力,進而節約了占地面積,提升了產品競爭力。由于換熱能力的提升,輸入風量可以適當減小,從而相對現有的散熱裝置100的噪音更小。
[0066]如圖6所示,在本發明提供的第二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區別在于,第二出口叉流道204與第二逆流道201的延伸方向相同,均為沿換熱片的長度方向的直線狀,第一入口叉流道104仍為弧狀,以延伸方向與第一逆流道101的延伸方向不同,從而使得第一入口叉流道104與第二出口叉流道204中的流體流向相交叉,同樣可進行叉流換熱。
[0067]如圖7所示,在本發明提供的第三實施方式中,與第一實施方式區別在于,第二出口叉流道204的出口朝向換熱片上設有隔離結構21的一側邊緣,隔離凸肋11延伸至第一入口處,將第一入口叉流道104分為兩部分104a、104b,分別連通第一逆流道101及導流道102至第一入口,可分別進行叉流換熱。當然,此處隔離凸肋11亦可不延伸至第一入口處,而不將第一入口叉流道104進行分割,第一入口叉流道104直接連通至第一逆流道101及導流道102。
[0068]另外,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第二出口叉流道204的出口朝向換熱片上遠離隔離結構21的一側邊緣,第一入口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