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止動作以及解除該鎖止的解除動作。另夕卜,通過執行控制鎖止離合器8的打滑控制以使發動機即前蓋3與輸入軸IS即渦輪轂7的轉速差(實際打滑速度)和目標打滑速度一致,能夠提高經由鎖止離合器8的動力的傳遞效率,降低發動機(原動機)的耗油量。如圖1所示,鎖止離合器8以位于前蓋3的內部,更詳細地說位于前蓋3的側壁部34與減震機構10之間的方式,配置在由前蓋3與栗輪4的栗輪殼體40劃分形成的流體傳動室9內。
[0041 ]如圖所示,鎖止離合器8包括:鎖止活塞80,被前蓋3的中心件30支撐為能夠在軸向上移動;環狀的離合器轂81,固定在前蓋3上;離合器鼓82,經由減震機構10與變速器的輸入軸IS連接;多個第一摩擦接合板83,與離合器轂81的外周花鍵嵌合;多個第二摩擦接合板84,與離合器鼓82的內周花鍵嵌合;以及環狀的凸緣構件(環狀構件)85,安裝在前蓋3的中心件30上。凸緣構件85配置為,以鎖止活塞80為基準位于前蓋3的側壁部34的相反側,SP比鎖止活塞80更靠渦輪轂7以及減震機構10側。
[0042]鎖止活塞80具有:內周部80a,與中心件30的大徑圓筒部301嵌合并且與前蓋3(蓋主體33的側壁部34等)的內表面相對;筒狀部80b,從內周部80a的外周部沿著軸向向減震機構10側延伸;以及按壓部80c,從筒狀部80b向外側且向前蓋3延伸。如圖1所示,鎖止活塞80的內周部80a經由O形圈等密封構件與中心件30的大徑圓筒部301的外周面滑動連接。另外,鎖止活塞80的筒狀部80b與固定在前蓋3 (蓋主體33)上的離合器轂81的內周部花鍵嵌合,使得相對于該離合器轂81不能旋轉。由此,鎖止活塞80的一部分配置在離合器轂81的內側,并且被前蓋3的大徑圓筒部301支撐為,在軸向上移動來向前蓋3的側壁部34按壓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而且,鎖止活塞80的按壓部80c與嵌合于離合器轂81的多個第一摩擦接合板83中的最接近減震機構1側的I個第一摩擦接合板的大致中央部(外周與內周的中央部)相對。
[0043]離合器轂81以與鎖止活塞80相對的方式,通過焊接被固定在蓋主體33的側壁部34的內表面上。如圖1所示,離合器鼓82具有:圓筒狀的環狀部(軸向延伸部)82a,沿著軸向向前蓋3的相反側延伸;多個緊固連接部82b,分別從該環狀部82a的端部向徑向內側延伸并且經由鉚釘被固定在驅動構件11上。由此,離合器鼓82被減震機構10支撐,并且在離合器轂81的外周側以包圍該離合器轂81的方式配置在前蓋3內的外周側的區域。另外,如圖1所示,在離合器鼓82的環狀部82a嵌合有第一中間構件12,該第一中間構件12在徑向上被環狀部82a的外周面支撐且配置在流體傳動室9內的外周側區域。而且,在環狀部82a內以能夠自由旋轉的方式嵌合有第二中間構件14的第二板構件142,由此,離合器鼓82在徑向上被第二板構件142的外周面支撐。
[0044]如圖2所示,第一摩擦接合板83是所謂的單面粘貼式摩擦板,該單面粘貼式摩擦板具有環狀板831、粘貼在該環狀板831的一個面上的摩擦件832和以比摩擦件832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環狀板831的一個面上的板油路(油槽)833。另外,如圖2所示,第二摩擦接合板84是所謂的單面粘貼式摩擦板,該第二摩擦接合板84具有環狀板841、粘貼在該環狀板841的一個面上的摩擦件842和以比摩擦件842的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在環狀板841的一個面上的板油路843。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摩擦件832、842分別被分割為多個扇形體832s、842s。通過將扇形體832s、842s等間隔地粘貼在環狀板831、841的一個面上,在相互相鄰的扇形體832s或842s之間在徑向上延伸并且在環狀板831、841的內周側以及外周側具有油的出入口的多個板油路833、843形成在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上。但是,板油路833、843只要比摩擦件832、842的表面凹陷即可,也可以通過使例如I片摩擦件局部地凹陷而構成。
[0045]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以交替地排列并且摩擦件832、842位于鎖止活塞80側的方式,與離合器轂81或離合器鼓82嵌合。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形成在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環狀板841的外周的花鍵841s的齒高高于形成在離合器鼓82的內周側的花鍵82s的齒高(齒槽的深度)。由此,在離合器鼓82的花鍵82s的齒底面與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花鍵841s的齒頂面之間以及離合器鼓82的花鍵82s的齒頂面與第二摩擦接合板84的花鍵841s的齒底面之間,形成有使工作油流通的足夠大的間隙G。
[0046]另外,如圖1以及如圖2所示,未粘貼摩擦件的分離板83s以最接近鎖止活塞80側(圖1以及圖2中的左側)的方式與離合器轂81嵌合。這樣,通過將分離板83s配置在鎖止活塞80側,在組裝鎖止離合器8時,能夠容易地更換分離板83s,通過變更該分離板83s的厚度,能夠容易地調整鎖止活塞80的行程。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蓋主體33的側壁部34具有環狀的抵接部34a(參照圖1),該環狀的抵接部34a通過沖壓成形為在軸向上向鎖止活塞80突出,并且與最接近前蓋3側的第一摩擦接合板83的背面(未粘貼摩擦件832的平坦面)抵接。這樣,通過在前蓋3(側壁部34)上形成與第一摩擦接合板83抵接的抵接部34a,能夠省略所謂的背板(端板),從而能夠減少部件件數。
[0047]凸緣構件85通過對板材沖壓成形而形成,具有:內周部85a,與中心件30的小徑圓筒部302嵌合;圓筒狀的外周部85b,經由O形圈等的密封構件與鎖止活塞80的筒狀部80b的內周面滑動連接,來引導鎖止活塞80的軸向移動;以及活塞移動限制部85c,具有從該外周部85b的鎖止活塞80側的外緣向徑向內側(與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環狀面。另外,在凸緣構件85的內周部85a上形成有在軸向上突出的旋轉限制凸部(省略圖示),該旋轉限制凸部與形成在中心件30的凹部303內的多個旋轉限制凹部的所對應的任一個卡合。
[0048]凸緣構件85的內周部85a以使旋轉限制凸部與中心件30的對應的旋轉限制凹部嵌合并且軸向的頂端面與凹部303的底面相抵接的方式插入該凹部303內。即,凸緣構件85的內周部85a以位于凹部303內且從徑向觀察與大徑圓筒部301重疊的方式和小徑圓筒部302嵌合,并且,以在凹部303內與中心件30—體旋轉的方式和中心件30嵌合。并且,內周部85a的頂端面與凹部303的底面中的未形成旋轉限制凹部的部分相抵接。由此,凸緣構件85的向前蓋3、鎖止活塞80側(圖1中的右側)的移動被凹部303的底面限制,使得凸緣構件85不能向前蓋3側即鎖止活塞80側移動。并且,在中心件30的小徑圓筒部302上安裝有擋環310,通過該擋環310限制凸緣構件85沿著軸向向遠離前蓋3的方向移動。由此,凸緣構件85以與前蓋3一體旋轉的方式被固定在中心件30上。
[0049]如上所述,固定在前蓋3的中心件30上的凸緣構件85,通過外周部85b引導鎖止活塞80的軸向移動,并且在現對于該鎖止活塞80的前蓋3(側壁部34)的相反側以及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內側,與該鎖止活塞80—起劃分形成接合側油室86。從與被發動機驅動的未圖示的油栗連接的油壓控制裝置(省略圖示)向接合側油室86供給用于使鎖止離合器8接合(變為完全接合狀態或打滑狀態)的工作油(鎖止壓)。接合側油室86經由形成于變速器的輸入軸IS的未圖示的油路、以在軸向上朝向接合側油室86開口的方式傾斜地形成在中心件30上的油路30a以及的油路305,與油壓控制裝置連接,該油路305劃分形成在凹部303的底面與凸緣構件85的內周部85a的頂端面之間以及大徑圓筒部301的內周面與內周部85a的外周面之間。
[0050]另外,為了避免與發動機側的構件發生干涉,中心件30與蓋主體33的接合部附近以遠離發動機的方式凹陷,在中心件30與蓋主體33的接合部附近和鎖止活塞80的內周部80a之間以包圍大徑圓筒部301的方式配置有多個復位彈簧87。并且,前蓋3與鎖止活塞80在離合器轂81即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的內側劃分形成工作油(冷卻油)的供給油路(第一空間)88。從未圖示的油壓控制裝置經由形成于變速器的輸入軸IS的未圖示的油路和形成于中心件30的油路30b向供給油路88供給要向前蓋3的內部即流體傳動室9供給的工作油(例如對伴隨著主壓的生成的排泄壓進行調壓所得的循環壓)。
[0051]而且,如圖1所示,在離合器轂81上形成有使供給油路88與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側(離合器轂81的外側)連通的開口 810,在離合器鼓82上形成有使第一以及第二摩擦接合板83、84側(離合器鼓82的內側)與流體傳動室9側(離合器鼓82的外側)連通的開口820。并且,在本實施方式的起步裝置I中,在凸緣構件85與減震機構10之間,在離合器鼓82的內側劃分形成沿著凸緣構件85的鎖止活塞80的相反側的背面(圖1中的左側的面)延伸的返回油路89。返回油路89在鎖止活塞80(內周部80a)的內周面和凸緣構件85(內周部85a)的內周面的內側與上述的供給油路88連通。在本實施方式中,連通供給油路88與返回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