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從使車輛行駛的檔位返回到給定的空檔位置時,所述電子控制單元可配置為:(i)在所述換檔鼓處于所述鎖定狀態的同時旋轉所述基鼓,以便將與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檔位的形成相關聯的所述接合套移動到不形成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檔位的中間位置,并然后將所述換檔鼓切換到所述自由狀態,且(ii)在所述換檔鼓處于所述自由狀態的同時旋轉所述基鼓,以便在將所述接合套中的每一個接合套維持在不形成使所述車輛行駛的對應的檔位的中間位置的同時,旋轉所述換檔鼓。
[0018]依照如上所述的車輛的多級變速器,當檔位從使車輛行駛的某一檔位返回到給定的空檔位置時,變速機構不變速到使車輛行駛的另一個檔位;因此,平行軸式常嚙合的變速機構能夠迅速變速到給定的空檔位置。
[0019]在如上所述的車輛的多級變速器中,當所述檔位從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檔位變換到使所述車輛行駛的非鄰近的另一個檔位時,所述電子控制單元可配置為:在將所述檔位從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檔位返回到所述給定的空檔位置之后,將所述換檔鼓切換到所述鎖定狀態,且在所述換檔鼓處于所述鎖定狀態的同時旋轉所述基鼓,以便在將所述接合套中的與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另一個檔位的形成相關聯的一個接合套移動到形成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另一個檔位的位置的同時,旋轉所述換檔鼓。所述給定的空檔位置可以為所述檔位的全部所述接合套處于所述中間位置的空檔位置中的一個空檔位置。所述空檔位置中的上文指出的一個空檔位置對應于鄰近如下位置的中間位置:與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另一個檔位的形成相關聯的所述接合套形成使所述車輛行駛的所述另一個檔位。
[0020]依照如上所述的車輛的多級變速器,當平行軸式常嚙合的變速機構從使車輛行駛的檔位變速到使車輛行駛的非鄰近的另一個檔位時,變速機構迅速變速到與上文指出的使車輛行駛的其它檔位鄰近的給定的空檔位置,且然后變速到使車輛行駛的其它檔位;因此,平行軸式常嚙合的變速機構能夠迅速變速到使車輛行駛的非鄰近的其它檔位。
【附圖說明】
[0021]參考附圖,將在下文描述本發明的示范性實施例的特征、優勢以及技術和產業意義,其中同樣的附圖標記表示同樣的元件,且其中:
[0022]圖1是示意性圖示出依照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車輛的多級變速器的構造,且還圖示出在用于車輛的多級變速器中的各種控制的控制系統的主要部分的視圖;
[0023]圖2是示出設置在圖1所示的每一個換檔鼓的外周表面上的每一個溝槽在投影于平面上時的形狀的視圖;
[0024]圖3是部分示出圖1所示的鼓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
[0025]圖4是示出圖3的A-A剖面的視圖,其示出換檔鼓的鎖定狀態;
[0026]圖5是圖4所示的鼓的放大視圖,其示出換檔鼓的自由狀態;以及
[0027]圖6A和圖6B是用于解釋圖1所示的電子控制單元的控制操作,即用于將變速機構迅速變速到目標檔位的控制操作的主要部分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參考附圖,將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圖1示意性地圖示出依照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車輛的多級變速器10(將被稱為“多級變速器10”)的構造。圖1還用于解釋多級變速器10中的各種控制的控制功能以及控制系統的主要部分。在圖1中,多級變速器10包含平行軸式常嚙合的變速機構14 (將被稱為“變速機構14”)、撥叉軸16a、16b、16c、16d(當彼此沒有特別區分時,將被稱為“撥叉軸16”)、以及容置在作為固定構件或非旋轉構件的箱體12(圖1中的陰影部分,同樣參見圖4)內的鼓18。
[0029]變速機構14包含輸入軸20、輸出軸22、以及副軸24,且動力通過副軸24 (或直接地)在輸入軸20和輸出軸22之間傳遞。輸入軸20和輸出軸22圍繞相同的軸線cl安裝,以便所述軸20、22能夠相對于彼此旋轉,而副軸24圍繞與輸入軸20 (輸出軸22)平行的軸線c2安裝。變速機構14還包含多個接合套26a、26b、26c、26d(當彼此沒有具體區分時,將被稱為“接合套26”)。接合套26a、26b、26c、26d關于輸出軸22和副軸24沿平行于相應的軸線cl、c2的方向(也將被稱為“軸向方向”)移動,以便改變變速機構14的檔位。接合套26a為用于選擇地建立第一速度檔位和第二速度檔位的第一 /第二速度套。接合套26b為用于選擇地建立第三速度檔位和第四速度檔位的第三/第四速度套。接合套26c為用于選擇地建立第五速度檔位的第五速度套。接合套26d為用于選擇地建立第六速度檔位的第六速度套。如此構成的變速機構14為已知的技術,因此,其具體的結構和變速操作將不再在此描述。
[0030]撥叉軸16a、16b、16c、16d由箱體12支撐,使得它們不能夠繞它們的與輸入軸20 (輸出軸22、副軸24)平行的軸線03&、0313、03(:、03(1旋轉,且能夠沿平行于軸線03&、0313、c3c、c3d的方向滑動(移動)。撥叉軸16被設置,用于相應的接合套26。固定在撥叉軸16a、16b、16c、16d上的換檔撥叉28a、28b、28c、28d (當彼此沒有具體區分時,將被稱為“換檔撥叉28”)適于沿平行于輸出軸22(副軸24)的方向分別移動接合套26a、26b、26c、26d。換檔撥叉28分別裝配在接合套26上,使得能夠相對于接合套26沿圓周方向滑動。此外,徑向向外突出的突起30a、30b、30c、30d(當彼此沒有具體區分時,將被稱為“突起30”)設置在撥叉軸16a、16b、16c、16d上。在圖1中,為了使圖示簡化,撥叉軸16b、16d與撥叉軸16a、16c相比以簡化的方式圖示出。
[0031]鼓18由箱體12支撐,使得鼓18能夠繞平行于撥叉軸16的軸線c4旋轉。鼓18在其外周表面處形成有對應于相應的接合套的溝槽32a、32b、32c、32d(當彼此沒有具體區分時,將被稱為“溝槽32”)。通過這種布置,突起30a、30b、30c、30d分別被接納在溝槽32a、32b、32c、32d內,以便突起30能夠沿圓周方向滑動。
[0032]在此實施例中,變速機構14能夠迅速地變速到給定的空檔位置N0,且多級變速器10的尺寸較小可能或不太可能增加。提供這些效果的多級變速器10的構造將在下文詳細地描述。
[0033]圖2示出溝槽32a、32b、32c、32d在投影于平面上時的形狀。圖3是部分地示出鼓18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圖4示出圖3中的A-A剖面,且示出處于鎖定狀態的換檔鼓34(將在稍后描述)。圖5示出圖4所示的鼓18,且示出處于自由狀態的換檔鼓34。
[0034]在圖1至圖5中,鼓18包含換檔鼓34、基鼓36以及鎖定機構38。多級變速器10包含用于旋轉基鼓36的鼓致動器40。
[0035]換檔鼓34為多個換檔鼓34a、34b、34c、34d(當彼此沒有具體區分,將被稱為“換檔鼓34”),所述多個換檔鼓分開設置,用于形成在換檔鼓34的外周表面34so中的相應的溝槽32a、32b、32c、32d。換檔鼓34a、34b、34c、34d沿平行于軸線c4的方向以給定的間隔排列。因而,鼓18的形成溝槽32的外周表面由換檔鼓34的外周表面34so組成。基鼓36在換檔鼓34的徑向內側的空間內,由箱體12旋轉地支撐在與換檔鼓34相同的軸線c4上。基鼓36保持換檔鼓34a、34b、34c、34d,以便換檔鼓34a、34b、34c、34d不能夠相對于基鼓36旋轉,但是能夠相對于基鼓36沿平行于軸線c4的方向獨立地移動。與換檔鼓34a、34b、34c、34d中的每一個對應的鎖定機構38設置在基鼓36中,且使換檔鼓34在鎖定狀態和自由狀態之間切換,其中在鎖定狀態下,換檔鼓34不能夠相對于基鼓36沿平行于軸線c4的方向移動;在自由狀態下,換檔鼓34能夠相對于基鼓36沿平行于軸線c4的方向移動。例如,鼓致動器40為經由減速齒輪42聯接至基鼓36的伺服電動機。
[0036]在如上述構造的鼓18中,換檔鼓34隨著通過鼓致動器40旋轉的基鼓36而旋轉。在換檔鼓34由此旋轉的情況下,引起突起30沿溝槽32滑動,使得突起30移動到圖2示出的“a”位置、“b”位置、以及“c”位置中的一個位置。圖2示出的“a”位置為對應于接合套26的中間位置:在接合套的中間位置,變速機構14不處于使車輛行駛的檔位(第一速度檔位至第六速度檔位)中的任一檔位。圖2示出的“b”位置和“c”位置對應于接合套26的檔位形成位置:在所述接合套的檔位形成位置,變速機構14處于使車輛行駛的檔位之一。例如,當換檔鼓34處于“a”位置時,形成作為變速機構14的檔位的空檔位置N(N12、N23、N34、N45、N56)。當換檔鼓34a處于“b”位置時,第一速度檔位形成。當換檔鼓34a處于“c”位置時,第二速度檔位形成。當換檔鼓34b處于“b”位置時,第三速度檔位形成。當換檔鼓34b處于“c”位置時,第四速度檔位形成。當換檔鼓34c處于“c”位置時,第五速度檔位形成。當換檔鼓34d處于“c”位置時,第六速度檔位形成。
[0037]因此,在變速機構14中,第一速度檔位至第六速度檔位順序形成,且空檔位置N形成在每一對鄰近的檔位之間。當變速機構14處于N檔或P檔時,不會總是按期望選擇上文指出的空檔N中的任一個,而是例如,鑒于當車輛起動時優選地選擇第一速度檔位或第二速度檔位作為用于行駛的檔位的事實,優選地形成第一速度檔位和第二速度檔位之間的空檔位置N12。在該實施例中,該空檔位置N12指定為給定的空檔位置NO。S卩,給定的空檔位置N0為變速機構14的全部的接合套26處于中間位置的空檔位置N當中的空檔位置N12,其中,所述空檔位置N12對應于鄰近如下位置的中間位置:在此位置,與第一速度檔位和第二速度檔位相關聯的接合套26a形成第一速度檔位和第二速度檔位。在圖2中,為了便利,當沿換檔鼓34a、34b、34c、34d的圓周方向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