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207:第七通道
[0089]208:第八通道209:第九通道
[0090]210:第十通道211:第^^一通道
[0091]212:第十二通道301:第一通道
[0092]302:第二通道303:第三通道
[0093]304:第四通道305:第五通道
[0094]306:第六通道307:第七通道
[0095]308:第八通道309:第九通道
[0096]310:第十通道311:第^^一通道
[0097]312:第十二通道313:第十三通道
[0098]314:第十四通道G:沖洗液流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99]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封閉式機械密封泵效環和具有該泵效環的軸封沖洗系統做出詳細說明。
[0100]本實用新型的封閉式機械密封泵效環和具有該泵效環的軸封沖洗系統,首先一種具有封閉通道并且能提供可靠而穩定揚程和流量流體的泵效環,該泵效環不但能給流體提供穩定加速度,而且將液體加速的距離增加、讓流體流動速度的方向性強來減小無用功。它既能讓密封腔里絕大部分液體都參與流動,又能加長流體流動路徑而加大過流面積。在API682這個泵用軸封系統標準里適用2CW-CW帶有緩沖液的集裝雙接觸式濕密封和3CW-FB帶有阻隔液的面向背配置中集裝雙接觸式濕密封以及適用3CW-BB帶有阻隔液的背靠背配置中集裝雙接觸式濕密封,甚至改造熱交換器和管線就能實現布置2CW-CS帶有抑制密封的接觸式、濕式內密封和2NS-CS帶有抑制密封的非接觸式內密封摩擦副的氣體冷卻來改善機械密封性能。
[0101]如圖5、圖6、圖7、圖8、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封閉式機械密封泵效環,包括有相互平行設置的環形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所述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內環套在離心泵的軸套12外周面上,所述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外周邊與離心泵的密封壓蓋相銜接并存在間隙,所述的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之間有呈旋轉式的放射狀態設置的多數個葉片703,并且,所述的多數個葉片703與所述的左側板701和右側板702相垂直設置,所述放射狀態的多數個葉片703靠近軸心的收口端構成的端口對應于所述軸套12的出液口,所述放射狀態的多數個葉片703的邊緣放射端構成的端口軸向位置對應于形成在密封壓蓋上的出液通道的出液口,也是熱交換器16的進液口。
[0102]如圖10、圖12、圖13、圖14所示,所述的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外側面上臨近所述軸套12處向外凸出的一體形成有與軸套12同軸的導流套704,在所述的泵效環右側板702上并位于所述導流套704和軸套12之間開有輔助液進孔705。
[0103]如圖15、圖16、圖17、圖18所示,所述的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外側面上臨近所述軸套12處相對稱的各一體形成有一個與軸套12同軸的導流套704。
[0104]如上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封閉式機械密封泵效環,流體從泵軸的軸心附近的位置進入后在泵效環高速旋轉的驅動下向泵效環的邊緣移動,在此過程中流體微團的線速度越來越大,到了泵效環的邊緣線速度最大,在此期間流體微團始終處于加速狀態,即將脫離泵效環時就獲得了最大的揚程。泵效環具有多個從軸心到外邊緣的封閉通道,單位時間內所攜帶的流體體積大,所以增大了流量。
[0105]如圖5、圖6、圖7、圖8、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封閉式機械密封泵效環的軸封沖洗系統,包括有套在泵軸I上的軸套12,由介質端至大氣端依次連接的套在所述泵軸I和軸套12外側的泵殼3、第一密封壓蓋5和第二密封壓蓋8,由介質端至大氣端依次設置的位于所述泵殼3與所述軸套12之間的介質端密封動環4、位于第一密封壓蓋5與所述軸套12之間并與所述的介質端密封動環4接觸連接的介質端密封靜環6、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壓蓋8與所述軸套12之間的大氣端密封動環10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壓蓋8與所述軸套12之間的大氣端密封靜環11,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與所述軸套12之間且位于大氣端密封動環10遠離大氣端密封靜環11這一端的泵效環7,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壓蓋5、介質端密封靜環6、介質端密封動環4、軸套12、泵軸1、泵效環7和第二密封壓蓋8之間形成有一條通過外部管路13連接位于外部的熱交換器16且能夠使熱交換液體在隨旋轉部件同步旋轉的同時,又沿旋轉部件的軸向流動能夠對各旋轉部件進行熱交換的冷卻液體循環通道,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上的冷卻液體循環通道對應于形成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上的冷卻液體循環通道。
[0106]所述的冷卻液體循環通道包括有依次相連通的: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壓蓋5上且上端口通過外部管路13連接所述熱交換器16出液口的第一通道201,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壓蓋5和介質端密封靜環6與所述的軸套12之間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的軸套12內且對應于所述介質端密封動環4和泵軸I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的泵軸I外周面和所述的軸套12內周面之間的第四通道204,形成在所述的軸套12內的第五通道205,形成在所述的泵效環7內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且上端口通過外部管路12連接所述熱交換器16進液口的第七通道207。
[0107]如圖10、圖12、圖13、圖14所示,所述的冷卻液體循環通道包括有依次相連通的: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壓蓋5上且上端口通過外部管路13連接所述熱交換器16出液口的第一通道201,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壓蓋5和介質端密封靜環6與所述的軸套12之間的第二通道202,形成在所述的軸套12內且對應于所述介質端密封動環4和泵軸I的第三通道203,形成在所述的泵軸I外周面和所述的軸套12內周面之間的第四通道204,形成在所述的軸套12內的第五通道205,形成在所述的泵效環7內的第六通道206,形成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且上端口通過外部管路12連接所述熱交換器16進液口的第七通道207,以及,還設置有依次相連通的: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與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之間且進液口連通泵效環7內的第六通道206的出液口端的第八通道208,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的右側板702外側表面與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之間且與所述的第八通道208相垂直的第九通道209,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的導流套704外表面與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之間且與所述的第九通道209相垂直的第十通道210,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的導流套704端面與所述的第二密封壓蓋8及大氣端密封動環10氣端密封靜環11的第十一通道211,所述第十一通道211與所述的第十通道210相垂直,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的導流套704內表面與所述的大氣端密封動環10之間的第十二通道212,所述的第十二通道212貫穿所述的泵效環7的輔助進液孔705與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內的第六通道206相連通。
[0108]所述的形成在所述的泵軸I外周面和所述的軸套12內周面之間的第四通道204是形成在位于所述泵軸I外周面與軸套12內周面之間的介質端密封圈2和大氣端密封圈9之間的軸套12內側壁上的凹槽,所述的介質端密封圈14和大氣端密封圈15分別嵌入在所述軸套12的內周面上。
[0109]如圖5、圖6、圖7、圖8、圖9所示,所述的泵效環7包括有相互平行設置的環形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所述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內環套在離心泵的軸套12外周面上,所述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外周邊與離心泵的第二密封壓蓋8相銜接并存在間隙,所述的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之間有呈旋轉式的放射狀態設置的多數個葉片703,并且,所述的多數個葉片703與所述的左側板701和右側板702相垂直設置,所述放射狀態的多數個葉片703臨近軸心的收口端構成的端口對應于形成在所述軸套12內的第五通道205的出液口,所述放射狀態的多數個葉片703的放射端邊緣構成的端口軸向位置對應于形成在第二密封壓蓋8內的第七通道207的進液口。
[0110]如圖10、圖12、圖13、圖14所示,所述的泵效環7包括有相互平行設置的環形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所述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內環套在離心泵的軸套12外周面上,所述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外周邊與離心泵的第二密封壓蓋8相銜接并存在間隙,所述的泵效環左側板701和泵效環右側板702之間有呈旋轉式的放射狀態設置的多數個葉片703,并且,所述的多數個葉片703與所述的左側板701和右側板702相垂直設置,所述放射狀態的多數個葉片703臨近軸心的收口端構成的端口對應于形成在所述軸套12內的第五通道205的出液口,所述放射狀態的多數個葉片703的放射端邊緣構成的端口軸向位置對應于形成在第二密封壓蓋8內的第七通道207的進液口,也是熱交換器16的進液口,所述的泵效環右側板702的外側面上臨近所述軸套12處向外凸出的一體形成有與軸套12同軸的導流套704,在所述的泵效環右側板702上并位于所述導流套704和軸套12之間開有輔助進液孔705,第十通道210形成在所述第二密封壓蓋8與所述導流套704外表面之間,第十二通道212形成在所述導流套704內表面與所述軸套12之間,且第十二通道212的出液口通過所述輔助進液孔705連通形成在所述泵效環7內的第六通道206。
[0111]如圖15、圖16、圖17、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封閉式機械密封泵效環的軸封沖洗系統,包括有套在泵軸I上的軸套12,由介質端至大氣端依次連接的套在所述泵軸I和軸套12外側的泵殼3、第一密封壓蓋5和第二密封壓蓋8,由介質端至大氣端依次設置的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壓蓋5與所述軸套12之間的介質端密封靜環6、位于第一密封壓蓋5與所述軸套12之間并與所述的介質端密封靜環6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