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的儲料容器、下料機構和稱重機構。下料機構用于將儲料容器中的粉劑轉移至所述稱重機構中,稱重機構稱重下料機構落出的粉劑,且與下料機構電連接,以控制下料機構落出滿足需要的定量的粉劑,并將定量的粉劑倒入至接料容器上,接料容器接取配方中列出的各味粉劑,完成全自動配方配置。相比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粉劑的自動化定量分揀,解決了傳統人工效率低以及工作強度大的問題,且具有分揀速度快、可靠性高和占地面積小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35]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主視視角);
[0036]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立體視角);
[0037]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出料單元的結構示意圖(立體視角);
[0038]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單點式稱重傳感器的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主視視角);
[0039]附圖5為圖4中A-A剖面示意圖;
[0040]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單點式稱重傳感器的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立體視角);
[0041]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出料單元下方集料通道組的結構示意圖(透視);
[0042]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下料機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43]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紐扣式稱重傳感器的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主視視角);
[0044]附圖10為圖9中B-B剖面示意圖;
[0045]附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使用紐扣式稱重傳感器的出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立體視角)。
[0046]以上附圖中:1.自動出料系統;2.接料容器;3.出料單元;4.出料裝置;5.儲料罐;
6.落料口;7.入料口;8.出料口;9.承載器件;10.出料門;11.支架;12.集料通道組;13.集料通道;14.隔柵;15.外殼;16.驅動電機;17.轉動桿;18.輸出軸;19.螺旋槽;20.單點式稱重傳感器;21.紐扣式稱重傳感器;22.轉動支點;23.抵壓部;24.閥門;25.驅動桿;26.傳動流水線;27.攪拌桿;28.承載葉片;29.電機;30.驅動氣缸;31.撥叉;32.抵壓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48]實施例:參見附圖1、2所示,一種粉劑的自動出料系統I,用于粉劑自動化定量分揀設備(圖中未繪出),所述粉劑不包括中藥;所述設備包括一機架,所述自動出料系統I相對該機架固定;所述自動出料系統I包括多組出料單元3,以及垂直布置于各出料單元3下方的接料容器2。
[0049]如圖3所示,所述出料單元3包括八組出料裝置4(數量可更加設備占用空間按需求增減,圖中隱去其中兩個儲料罐5)。
[0050]如圖4?6所示,各所述出料裝置4包括由上至下垂直布置的儲料罐5、下料機構和稱重機構;所述儲料罐5的底部為一落料口 6;所述下料機構具有一入料口 7以及一出料口 8,所述入料口 7與所述落料口 6連通,所述出料口 8朝下對應稱重機構設置,下料機構用于將儲料罐5中的粉劑轉移至所述稱重機構中;
[0051]所述稱重機構定位于所述下料機構的下方,包括用于承載粉劑的一承載器件9以及一稱重傳感器20(21);所述承載器件9正對所述出料口 8的下方設置,包括一可控制開或閉的出料門10;所述稱重傳感器20(21)通過一支架11相對所述機架I固定,且連接于承載器件9,用于測量所述承載器件9的質量變化;且該稱重傳感器20(21)還連設一控制電路(圖中未繪出),該控制電路電連接所述下料機構,控制其下料。
[0052]所述接料容器2以接收出料單元出來的定量的分揀好的粉劑,接料容器2內可放置盒子或袋子等,便于配方配置完成之后,將粉劑產品封裝成成品交予客戶。
[0053]其中,如圖3所示,每個出料單元3還包括一集料通道組12,該集料通道組12中的集料通道13的數量與所述出料單元3中的出料裝置4的數量一致,亦為八個,每一集料通道13的上端與每個出料裝置4的所述出料門10對應連接;所述集料通道組12中的各集料通道13的下端匯聚并朝下設置,與接料容器2對位配合。所述集料通道13用于其對應的所述出料裝置4的出料,各所述集料通道13間相互獨立,避免不同的粉劑互串。
[0054]具體地,現將所述出料單元3中的多個出料裝置4聚集設置,以節省設備的占地空間,所述集料通道組12設置成漏斗狀(見圖7),上寬下窄,上部的寬口連設于全部出料裝置4的下方,對應各所述稱重機構的出料門10設置,下部的窄口朝下設置,與接料容器2對位配合;該集料通道組12由隔柵14間隔形成多個所述集料通道13。
[0055]另外還有一種實施形式(未附圖示),即各所述集料通道為一傳料管,傳料管的上端與出料裝置的所述出料門10對應連接,各傳料管的下端匯聚并朝下設置,與接料容器2對位配合。此另外的實施形式還可應用于出料裝置4分散設置的情況,而且傳輸的粉劑不僅可以是粉狀或顆粒狀,還可以是液態的粉劑。
[0056]其中,如圖5所示,所述儲料罐5下方的落料口6與所述下料機構的入料口7連通,與所述下料機構密封連接。所述儲料罐5還可替換為頂部敞口的儲料桶(未附圖示),具體選擇根據粉劑的保存要求進行選擇,如保存的粉劑對濕度敏感不能受潮,則選用所述儲料罐5。
[0057]其中,如圖8所示,所述下料機構還包括由上至下垂直布置的驅動電機16及轉動桿17,并且所述轉動桿17的外側還套設有一密閉的外殼15,所述驅動電機16下方的一輸出軸18伸入所述外殼15中;所述轉動桿17同軸固定于所述輸出軸18上;所述外殼15的上端還設有所述入料口 7,外殼15的下端設有所述出料口 8 (見圖5 );所述轉動桿17下端的外表面上切有螺旋槽19,從所述儲料罐5進入下料機構外殼15的粉劑由重力作用進入所述螺旋槽19中;外殼15的內壁與所述螺旋槽19貼緊配合,以此構成螺旋槽19的槽道為密閉的粉劑輸送通道,該輸送通道的上端連通所述入料口7,下端連通所述出料口8;當所述轉動桿17旋轉時,其螺旋槽19將推動槽中的粉劑向下位移,實現出料。所述驅動電機16可選用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便于控制,且符合高精度的要求。該驅動電機16與所述控制電路電連接,當所述稱重機構稱得足量的某味粉劑時,所述稱重傳感器20(21)會反饋信號給控制電路,通過控制電路關停所述驅動電機16,停止下料機構的轉動桿17繼續螺旋下料。所述轉動桿17的桿體上還可朝向四周凸設有至少一根攪拌桿27,借此設計,在所述儲料罐5下料的同時進行攪拌,有利于粉劑在下料機構的外殼15中更加致密,減少甚至消除空氣在粉劑中的積攢,使得出料量更好控制。
[0058]所述下料機構的結構也可簡化設計(未附圖示),如直接于出料口8處設置一個可被控制打開或關閉的閥門,該閥門由所述稱重機構的控制電路直接或間接控制,此設計的缺點是下料量的精度控制不如轉動桿17繼續螺旋下料高,優點是成本低。
[0059]其中,如圖4?6所示,所述稱重傳感器為單點式稱重傳感器20;所述支架11相對所述機架I固定,所述單點式稱重傳感器2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11上,另一端連接所述承載器件9,此實施方案中的承載器件9為一儲料斗,該儲料斗上鉸接所述出料門10。
[0060]如圖9?11所示,所述稱重傳感器還可為紐扣式稱重傳感器21(省去儲料罐);所述支架11通過一轉動支點22相對所述機架I轉動連接,所述紐扣式稱重傳感器21與所述承載器件9分列于所述轉動支點22的兩側的所述支架11上,且紐扣式稱重傳感器21的頂部貼合于所述出料裝置4的一抵壓部23,該抵壓部23相對所述機架I固定。此實施方案中的承載器件9為一承載葉片28,該承載葉片28通過一電機29驅動翻轉從而兼備所述出料門10的功能。當該承載葉片28水平設置時,起到承載器件9的作用,同時起到關閉出料門10的作用;而當該承載葉片28垂直設置時,則起到打開出料門10的作用。
[0061 ]其中,如圖8所示,所述下料機構的出料口 8處還設有一閥門24,通過該閥門24的開或閉以實現所述下料機構進行出料或停止出料;
[0062]所述出料裝置4還包括一聯動控制機構;如圖6所示,以單點式稱重傳感器的實施方案為例,該聯動控制機構包括驅動裝置以及由驅動裝置驅動上下位移的驅動桿25,所述驅動裝置可為驅動氣缸30,該驅動氣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