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即,由于液面70a的上升),空氣室30內的空氣不會流入容器,但是會穿過空氣通路31并且通過空氣口43流入氣液混合流路35。
[0080]以這種方式,空氣室30內的空氣與來自容器的內容液70在氣液混合流路35中合流,由此進行混合。含有氣泡的容器中的內容液70穿過粗篩20以變成被導入噴出管17的泡。然后,通過位于噴出管17的頂端的細篩21將這些泡進一步轉變成微小泡,并且作為泡沫噴出。
[0081]另一方面,在完成容器中的內容液70的取出之后,容器60的筒部恢復到其初始形狀,使得容器的內部處于負壓。在設置于蓋主體I的頂壁13的止回閥23的作用下并且由于空氣從噴出管17的空氣流入,空氣室30再次充填發泡所必需的空氣,并且容器60中的頭部空間60a也接收流入的空氣,因而回到與使用前相同的狀態。
[0082]在本發明的起泡蓋50中,如上所述,不使用容器60內部的頭部空間60a內的空氣,而是使用發泡盒5內部的空氣室30內的空氣。因此,無須為了使容器中的內容液70與空氣混合而在容器60中插入特殊的管。以這種方式,本發明的起泡蓋能夠非常容易地執行容器60的口部61的蓋蓋。
[0083]另外,由于空氣室30內的空氣不會朝向容器60內的頭部空間60a逃離,所以能夠穩定且持續地進行發泡。
[0084]在前述發泡盒5中,設置于分隔板37的液體進入開口 39應當被布置成位于傾斜的容器60的下側(S卩,噴出管17的頂端的指向方向)以促進容器中的內容液70的吸入,從而通過擠壓放置成傾斜狀態的容器60來使得容器中的內容液70的起泡。此外,空氣通路31應當布置于傾斜的容器60的上側(即,液體進入開口 39所在側的相反側)。根據這些布置,確定了空氣口 43和止回閥23的位置,進而確定了空氣通路形成壁41、內容液的通路用的開口 45的位置以及液體流路形成板47的位置。換言之,通過噴出管17的頂端的指向方向來確定這些位置。
[0085]另外,通過形成位于筒狀側壁11內部的發泡盒5而在頂壁13的下表面和發泡盒5 (頂壁板40)之間形成氣液混合流路35。為此,優選地,在蓋主體I的頂壁13,在與噴出管連接的開口部的周緣(即,粗篩20的周緣)處形成有環狀的長度較短的腿49。無需贅述,在該腿49中,在腿49的面對空氣通路31的一側形成有用于空氣從空氣通路31流入的缺
□ O
[0086]本發明的上述起泡蓋50是通過如下制造的:通過將樹脂注塑成型為設置有外帽3和內帽19的蓋主體1,將粗篩20和細篩21安裝至成型體,然后再安裝發泡盒5。
[0087]除了稍早說明的發泡盒5的安裝以外,還能夠通過適當地采用利用接合手段或諸如粘接劑或熱密封等的手段的固定來執行液體流路形成板47至頂壁板40的嵌入固定,以及頂壁板40和分隔板37至筒狀側壁11的內部的嵌入固定。
[0088]在上述示例中,內容液70和空氣用的氣液混合流路35形成在發泡盒5的外部。然而,該混合室35還可以形成在盒5的內部。圖7中示出該模式。
[0089]在圖7示出的結構的蓋主體1(省略了外帽3和內帽19)中,用作形成空氣室用的分隔構件的發泡盒5’固定于用作筒狀側壁11的內壁的內環Ilb的內表面側。此外,發泡盒5’和蓋主體I的頂壁13之間夾有篩盒90。
[0090]在該模式中的發泡盒5’的內部,形成有空氣室30、空氣通路31和液體流路33。此夕卜,除了內容液用的液體進入開口 39以外,還形成有氣液混合流路35,液體流路33和空氣通路31在該氣液混合流路35處混合,以用于氣液混合。在發泡盒5’中,如將從圖7理解的,空氣室30和容器6的頭部空間60a被分隔板37分隔開,使得相當大地限制了內容液通過液體進入開口 39進入空氣室30。
[0091]一起參照圖7以及示出了形成發泡盒5’用的各種面板的圖8至圖11,具有上述結構的發泡盒5’由外壁構件71 (圖8)、分隔板37 (分隔壁)(圖9)、氣液混合路形成構件73 (圖10)以及空氣室形成構件75組裝。
[0092]S卩,外壁構件71包括:圓形的頂面板部5a ;筒狀壁5b,其從頂面板部5a的周緣向下延伸;接合環狀突起5c,其向上延伸并且形成于頂面板部5a的上表面周緣部(參見圖8)。接合環狀突起5c的上端外表面部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突部。該突部與形成于蓋主體I的內環Ilb的內周緣面的凹部Ilb接合,由此將發泡盒5’穩定地保持在蓋主體I的筒狀側壁11的內部。
[0093]在上述頂面板部5a的中心部分處,形成有氣液混合物從氣液混合流路35的通路用的開口 80。
[0094]圖9中示出的形狀的分隔板37固定于上述外壁構件71的筒狀壁5b的下端。在分隔板37中形成有缺口 39’,從而形成液體進入開口 39。為了平滑地固定該分隔板37和通過使用缺口 39’形成無臺階的液體進入開口 39,筒狀壁5b的與分隔板37粘接的部分具有被分隔板37的厚度縮短了的長度(參見圖8的(a))。
[0095]如將從圖7理解的,氣液混合路形成構件73和空氣室形成構件75裝在由外壁構件71和分隔板37形成的盒狀空間中。由于該構造,所以空氣室30、空氣通路31、液體流路33和空氣通路31與液體流路33合流的氣液混合流路35形成在盒5’內。
[0096]氣液混合路形成構件73粘接固定于外壁構件71的下表面,并且如圖10所示,氣液混合路形成構件73具有與頂面板部5a的下方內表面相似的圓板形狀。此外,在氣液混合路形成構件73的與液體進入開口 39對應的位置處形成有缺口 73’,從而形成與液體進入開口 39連接的液體流路33。
[0097]另外,在該構件73中,形成有與氣液混合流路35對應的槽73a,并且該槽73a延伸成包括與外壁構件71的頂面板部5a的開口 80對應的中心部分。
[0098]如從圖11理解的,空氣室形成面板75固定于上述氣液混合路形成構件73的下偵牝并且包括頂面板部75d和從該頂面板部75d的周緣向下延伸的筒狀壁75e。
[0099]頂面板部75d為與外壁構件71的頂面板對應的圓形,并且頂面板部75d中具有被形成為彼此相對的缺口 75a、75b。即,如從圖7理解的,缺口 75a與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空氣通路31a對應,而缺口 75b與液體流路33對應。
[0100]在頂面板部75d的中心部分中,槽75c延伸成使相對的缺口 75a和75b聯結在一起。即,該槽75c對應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氣通路31b,空氣通路31b與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空氣通路31a連通且與液體流路33合流。
[0101]由上述形狀的空氣室形成構件75所圍繞的空間、S卩由頂面板部75d和筒狀壁75e所圍繞的空間限定空氣室30。
[0102]如將從上述說明理解的,前述發泡盒5’是通過如下方式組裝的:將氣液混合路形成構件73固定在外壁構件71的內部,然后將空氣室形成面板75裝入內部并固定,最后固定分隔板37。在該組裝時,如前述圖2的發泡盒5—樣,能夠根據情況使用熱密封、粘接劑等。
[0103]通過使形成于外壁構件71的接合環狀突起5c與蓋主體I的內環Ilb接合將組裝好的發泡盒5’穩定地保持在蓋主體I中。
[0104]在上述發泡盒5’中,空氣室形成構件75的筒狀壁75e和分隔板37之間形成有空隙81。通過該空隙81,空氣室30中的空氣流入空氣通路31,并且允許通過液體進入開口39吸入的內容液中的一部分內容液進入空氣室30。
[0105]在裝有該發泡盒5’的蓋中,空氣室30的下部和容器內的頭部空間60a被分隔板37分隔開,使得在取出容器中的內容液期間,空氣室30內的空氣不會朝向頭部空間60a逃離。
[0106]此外,液體流路33和空氣室30被空氣室形成構件75的筒狀壁75e(與缺口 75a對應的部分)分隔開,并且運用控制使得內容液不會一下子進入空氣室30。在這些方面中,該構造中的模式與圖1中的模式有很大不同。
[0107]如將從上述結構理解的,即使在裝配有該發泡盒5’的起泡蓋50中,容器也傾斜適當的角度Θ,并且擠壓容器的筒部。此時,通過液體進入開口 39將容器中的內容液吸入盒5’,并且將其送至液體流路33和空氣室30中。而且,在進入到空氣室30中的內容液的液壓的作用下,空氣室30中的空氣流入空氣通路31、從空氣室31流入空氣通路31與液體流路33合流的氣液混合流路35。在氣液混合流路35中,混合有空氣的容器中的內容液以湍流的狀態流動,因而產生了氣泡。
[0108]用作氣液混合流路35的上壁的頂面板5a中形成有與篩盒90的內部連通的開口80。因而,通過該開口 80將依靠與空氣混合而起泡的容器中的內容液導入篩盒90。
[0109]篩盒90被構造成具有:粗篩93,其設置于中空筒體91的下部;以及細篩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