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在上清液中,藻類呈沉 淀);如果藻類含量較高時,再次重復;3.收集上清,此時上清中的藻類數量可忽略不計, 8000rpm離心5min,棄上清;4.用500ul細菌破膜劑重懸沉淀,室溫反應15min ;5. 8000rpm 離心5min,用1XPBS洗滌2次菌液;6.加入100ul 1XPBS重懸菌體,加入5ul PI染液母 液,室溫反應30min ;7.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菌并計數,4個大方格內細菌數量最高為1000 個,大于1000個時,稀釋菌液一定倍數重新計數;8.計算公式:
[0070] 所測溶液中細菌密度=計數結果/4X稀釋倍數X4X 104個/ml
[0071] 主要試劑耗材:
[0075] 微藻的培養基:培養基成分見表1~表4。
[0076] 表1培養基BG11
[0085] EM菌:實施例中所用的益生菌為康源綠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如金益生菌, 使用前按其說明進行激活處理,PH〈4。
[0086] 實施例1
[0087] 本實施例用于說明"添加 EM菌對微藻光能自養的影響"。
[0088] 米用BG11培養基(按表1添加營養成分,培養液不進行滅菌處理)培養小球藻 (來自中國石化微藻藻種庫,編號Chlorella sp. RIPP-1),控制溫度為20~30°C之間,通 入壓縮空氣與C02培養,當藻液PH>10時通入C02,當藻液PH〈7. 5時停止通入C02。培養過 程中采用自然日光培養,白天光照強度最高可達60000勒克斯,每天檢測藻液的0D6S。值,連 續培養14天后收獲,培養結束前1天停止通入含C02的混合氣,結束養殖后,通過離心分離 得到藻泥與養藻殘液。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1,圖1中的兩個試驗區別僅在于:其中一個試 驗不添加 EM菌,其中另一個試驗按3. 6X 106個/L藻液的添加量添加 EM菌。對于添加 EM 菌的試驗,養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6. 7 X 106個/mL藻液,測得養殖結束時藻液pH 自然升高到9. 8。從圖1中可見,在光能自養條件下,添加 EM菌促進了微藻的生長。
[0089] 實施例2~5用于說明"光能兼養中,EM菌添加量對微藻培養的影響"。
[0090] 實施例2
[0091] 米用BG11培養基(按表1添加營養成分,培養液不進行滅菌處理)培養小球藻 (來自中國石化微藻藻種庫,編號Chlorella sp. RIPP-1),培養過程加入2g/L的葡萄糖,控 制溫度為20~30°C之間,通入壓縮空氣與C02培養,當藻液PH>10時通入C02,當藻液PH〈7. 5 時停止通入C02。培養過程中采用自然日光培養,白天光照強度最高可達60000勒克斯,每 天檢測藻液的〇D_值,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2。其中EM添加量為3. 6X 106個/L藻液,養 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8 X 106個/mL藻液,連續培養14天后收獲,培養結束前1天 停止通入C02煙氣,并使藻液pH自然升高到9. 4,然后結束養殖,離心分離得到藻泥與養藻 殘液。
[0092] 實施例3
[009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區別僅在于:EM添加量為1. 8 X 107個/L藻液。養殖過程 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1X 1〇7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的pH自然升高到9. 3。微 藻的生長曲線見圖2。
[0094] 實施例4
[009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區別僅在于:EM添加量為3. 6 X 107個/L藻液。養殖過程 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2X 107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的pH自然升高到8. 9。微 藻的生長曲線見圖2。
[0096] 實施例5
[0097]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區別僅在于:EM添加量為7. 2 X 107個/L藻液。養殖過程 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5. 8 X 107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的pH自然升高到8. 7。 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2。
[0098] 對比例1
[0099] 本對比例與實施例2的區別僅在于:不添加 EM菌。養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 數最高達到了 1.2X108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的pH自然升高到7.9。微藻的生 長曲線見圖2。
[0100] 從圖2中可見,在光能兼養條件下,添加 EM菌促進了微藻的生長。
[0101] 實施例6~8用于說明"微藻對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代謝"。
[0102] 實施例6
[0103] 米用BG11培養基(按表1添加營養成分,培養液不進行滅菌處理)培養小球藻 (來自中國石化微藻藻種庫,編號Chlorella sp. RIPP-1),控制溫度為20~30°C之間,通入 壓縮空氣與C02培養,當藻液PH>10時通入C02,當藻液PH〈7. 5時停止通入C02。培養過程 中采用自然日光培養,白天光照強度最高可達60000勒克斯,每天檢測藻液的0D6S。值,連續 培養14天。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3。
[0104] 實施例7
[010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6的區別僅在于:將培養基中1. 5g/L的硝酸鈉替換成1. 35g亞 硝酸鈉與〇.15g硝酸鈉。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3。
[0106] 實施例8
[0107]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7的區別僅在于:培養微藻為單針藻(來自中國石化微藻藻種 庫,編號Monoraphidium dybowskii.RIPP-50)。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3。
[0108] 從圖3可見,采用所選育的微藻藻種,可以同時利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較好地生 長。
[0109] 實施例9~16用于說明"在大量添加有機碳源的情況下,EM菌對微藻代謝無機氮 源的影響"。
[0110] 實施例9
[0111] 首先米用BG11培養基(按表1添加營養成分,培養液不進行滅菌處理)培養小球 藻(來自中國石化微藻藻種庫,編號Chlorella sp. RIPP-1);當0D_值為4時,按表3規定 量補加一次異養培養基營養成分。控制溫度為20~30°C之間,通入壓縮空氣與C02培養, 當藻液PH>10時通入C02,當藻液PH〈7. 5時停止通入C02。培養過程中采用自然日光培養, 白天光照強度最高可達60000勒克斯,添加2g/L的葡萄糖,并按2. 9 X 107個/L藻液的量 添加 EM菌,每天檢測藻液的0D6S。值;培養1天后再次加入10g/L的葡萄糖,并按3. 6 X 107個/L藻液補加 EM菌;培養至第5天時再次補加葡萄糖10g/L,養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 計數最高為9. 7 X 106個/mL藻液,連續培養8天后收獲,最后一次加入葡萄糖后停止通入 C02,結束養殖時藻液PH值為8. 6,離心分離得到藻泥與養藻殘液。分析養藻殘液中的Ν0Γ 與Ν0Γ的總含量〈10 μ g/g。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4。
[0112] 實施例10
[011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9的區別僅在于:培養微藻為單針藻(來自中國石化微藻藻種 庫,編號Monoraphidium dybowskii. RIPP-50)。養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最高達到 了 4. 6X107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的pH自然升高到8. 2,分析養藻殘液中的Ν0Γ 與Ν0Γ的總含量〈200 μ g/g。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4。
[0114] 實施例11
[011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9的區別僅在于以下方面:第一次的EM菌添加量為7. 9X107個/L藻液,不添加第二次的EM菌;并且第二次添加的葡萄糖量為30g/L,不添加第三次葡 萄糖。養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最高為2. 6 X 107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 的pH自然升高到8. 2,分析養藻殘液中的繼3_與繼2_的總含量<10μ g/g。微藻的生長曲 線見圖4。
[0116] 實施例12
[0117]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1的區別僅在于:培養微藻為單針藻(來自中國石化微藻藻 種庫,編號Monoraphidium dybowskii. RIPP-50)。養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最高達 到了 5. 2 X 107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的pH自然升高到7. 8,分析養藻殘液中的 ~03_與Ν02_Κ總含量<200μ g/g。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4。
[0118] 對比例2
[0119] 本對比例與實施例9的區別僅在于:不添加 EM菌。監測培養過程中藻液細菌計數 最高為13. 6X 10s個/mL藻液,測得培養結束時藻液的pH自然升高到7. 2。微藻的生長曲 線見圖4。
[0120] 從圖4中可見,添加 EM菌大大促進了微藻的生長并迅速消耗了無機氮源。
[0121] 實施例13
[0122] 首先米用BG11培養基(按表1添加營養成分,培養液不進行滅菌處理)培養小球 藻;當0D_值為4時,按表3規定量補加一次異養培養基營養成分。控制溫度為20~30°C 之間,通入壓縮空氣與C02培養,當藻液PH>10時通入C02,當藻液PH〈7. 5時停止通入C02。 培養過程中采用自然日光培養,白天光照強度最高可達60000勒克斯,小球藻接種后首先 在光照自養條件下培養2天,然后添加2g/L的葡萄糖,并按1. 8 X 10s個/L藻液的量添加 EM菌,每天檢測藻液的0D6S。值;培養3天后再次加入10g/L的葡萄糖,并按1. 8 X 10s個/L 藻液補加 EM菌;培養2天后再次補加葡萄糖10g/L,養殖過程中監測藻液的細菌計數最高 為2. 9 X 107個/mL藻液,連續培養14天后收獲,最后一次加入葡萄糖后停止通入C02,結束 養殖時藻液PH值為9. 2,離心分離得到藻泥與養藻殘液。分析養藻殘液中的Ν0Γ與Ν0Γ 的總含量〈10 μ g/g。微藻的生長曲線見圖5。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