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塊、第一升壓模塊、第二升壓模塊、整流平滑模塊、控制模塊、第一二極管以及第二二極管;其中,
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輸入端、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輸入端以及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整流平滑模塊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整流平滑模塊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出端與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
所述整流模塊用于將從交流輸入電源輸入的交流電壓轉為直流電壓;
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第一控制單元、第二控制單元、輸入電壓檢測單元、輸出電壓檢測單元以及功率因素校正芯片,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整流模塊輸出的直流電壓和所述整流平滑模塊輸出的直流電壓,并生成第一控制信號至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控制端或生成第二控制信號至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控制端。
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用于受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的控制升高所述整流模塊輸出的直流電壓;
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用于受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升高所述整流模塊輸出的直流電壓;
所述整流平滑模塊用于過濾所述第一升壓模塊或所述第二升壓模塊輸出的直流電壓中的紋波,并將過濾后的直流電壓輸出至所述控制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單元包括第三二極管、第一電阻、第二電阻以及第三電阻;
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單元包括第四二極管、第四電阻、第五電阻以及第六電阻;
所述第四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所述第四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四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一端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控制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接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電壓檢測單元包括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以及第一電容;
所述第七電阻的一端與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八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一端與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連接,所述第九電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與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地。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電壓檢測單元包括第十電阻、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以及第十三電阻;
所述第十電阻的一端與所述整流平滑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十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十一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一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十二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二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連接,所述第十三電阻的一端與所述功率因素校正芯片連接,所述第十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壓模塊包括第一電感和第一開關管;
所述第一電感的一端與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電感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管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的輸出端接地。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壓模塊包括第二電感和第二開關管;
所述第二電感的一端與所述整流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電感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控制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開關管的輸出端接地。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管和所述第二開關管為薄膜晶體管。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平滑模塊包括第五二極管、第六二極管和第二電容;
所述第五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一升壓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六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二升壓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五二極管和所述第六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二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另一端接地。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塊包括一整流橋、第三電容以及第十四電阻;
所述整流橋的一端與所述交流輸入電源連接,所述整流橋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電容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十四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十四電阻的另一端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