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來看,第1切口圖案11a、11b、11c、lid以及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的切口寬度優選在線圈圖案20的內徑尺寸的1/5以下,更優選為1/10以下的寬度。本實施方式中,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以及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的切口寬度分別為0.1_。第1切口圖案11a、11b、11c、lid的長度為12.5mm,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的長度為12.5mm。
[0045]圖3(A)、圖3(B)是示出平面線圈天線的線圈圖案中流過的電流與下部金屬殼體92中流過的電流之間的關系的圖。圖3(A)中,箭頭標記是流過線圈圖案20的信號電流的方向的示例。圖3(B)中,環狀的電流1、ii表示下部金屬殼體92中流過的感應電流。
[0046]線圈圖案20中流過的電流所產生的磁場在下部金屬殼體92中感應出渦電流。俯視時,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在四處位置與線圈圖案相交,因此下部金屬殼體92中感應產生的電流被第1切口圖案11a、11b、11c、lid所切斷。
[0047]其結果是,金屬殼體92中不會有與流過線圈圖案20的信號電流呈鏡像關系的大環繞渦電流流過,而在由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所分隔開的區域內有小環繞的渦電流ii流過。
[0048]由此,第1切口圖案11&、1113、11(3、11(1將有渦電流流過的范圍分隔開,因此與上述小環繞的渦電流ii相鄰的電流的方向彼此反向,由渦電流產生的磁場在線圈開口 20A的中心附近(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附近)被抵消。為了使流過各分區的渦電流在互相鄰接的部分有效地抵消,優選為俯視時,第1切口圖案1 la、1 lb、1 lc、1 Id形成為通過線圈開口 20A的中心并將懸線圈開口 20A等分。
[0049]另外,為了使得第1切口圖案1 la、1 lb、1 lc、1 Id將渦電流流過的范圍進行分隔,優選為,第1切口圖案至少在線圈圖案20的兩處位置與線圈圖案20相交。另外,為了較多地分隔渦電流流過的范圍,優選為第1切口圖案有多個。
[0050]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對電流ii的環繞范圍進行抑制。另外,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形成于與線圈圖案20的外邊緣幾乎相同的位置或相對稍許靠外側的位置,因此,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對環繞在切口形成部10周圍的渦電流1、即在由第1切口圖案11a、11b、11c、lid分隔開的區域內流過的渦電流進行抑制。
[0051]因此,平面線圈天線所產生的磁場不易被渦電流抵消,平面線圈天線的磁場等效于將下部金屬殼體92移去的情況而與通信對象的天線進行耦合。
[0052]圖4(A)、圖4(B)、圖4(C)是作為實施方式1的比較例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俯視圖。圖4(A)是下部金屬殼體92既沒有形成開口也沒有形成切口的示例,圖4(B)是下部金屬殼體92的與平面線圈天線相對的位置上形成有開口的示例,圖4(C)是下部金屬殼體92形成有從平面線圈天線的線圈開口 20A的中心向輻射方向延伸的一個切口圖案13的示例。平面線圈天線的結構均與圖2所示的結構相同。
[0053]圖5是示出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1的天線部、以及圖4(A)、圖4(B)、圖4(C)所示的比較例的天線部的特性的圖。圖5中縱軸為與通信對象側天線之間的耦合系數。通信對象側天線是讀寫器用的的環形天線。天線間的距離為25mm。
[0054]圖5中,(0A) (OB) (0C)是圖4(A)、圖4(B)、圖4(C)所示的各天線部的特性,(1)是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1的天線部的特性。如圖4(A)所示,在下部金屬殼體92既沒有形成開口也沒有形成切口的情況下,耦合系數極小,為0.0003,無法起到天線的作用。如圖4 (B)所示,在下部金屬殼體92的與平面線圈天線相對的位置上形成有開口的情況下,耦合系數為0.019,能與通信對象側天線進行強耦合。如圖4(C)所示,在下部金屬殼體92的與平面線圈天線相對的位置上形成有一個切口 13的情況下,耦合系數為0.0048,能與通信對象側天線進行較弱的耦合。根據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天線部,耦合系數變為0.0101,能與通信對象側天線充分進行耦合。
[0055]根據本實施方式,雖然切口形成部10的切口總面積與圖4(B)所示的開口的面積相比非常小,然而能獲得較大的耦合系數。另外,由于未設置與線圈天線的線圈開口相對的開口部,且第1切口圖案未與主體結構構件的邊緣端部相連接,因此主體結構構件的機械強度不會下降很多,且主體結構構件的設計性也不會有很大的損壞。此外,在金屬殼體僅形成有寬度為0.1mm左右的切口,因此在通常的使用狀態下難以用肉眼察覺,在外觀設計上不受限制。
[0056]《實施方式2》
[0057]實施方式2中,示出了因切口形成部的第1切口圖案的數量不同而產生的特性差升。
[0058]圖6(A)、圖6(B)是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俯視圖。圖6(A)中,切口形成部由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構成。圖6 (B)中,切口形成部由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構成。第1切口圖案11a、lib、11c、lid的長度均為22.5mm。所有的平面線圈天線均具備線圈圖案20及線圈開口 20A。平面線圈天線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所示的結構相同。
[0059]圖7是示出圖6(A)、圖6(B)所示的實施方式2的天線部、以及圖4(A)、圖4(B)、圖4(C)所示的比較例的天線部的特性的圖。圖7中縱軸為與通信對象側天線之間的耦合系數。測定條件與實施方式1所示的相同。
[0060]圖7中,(0A) (OB) (0C)是圖4 (A)、圖4 (B)、圖4 (C)所示的各天線部的特性,(2A)(2B)是圖6(A)、圖6(B)所示的實施方式2的天線部的特性。如圖6(A)所示,在下部金屬殼體92的與平面線圈天線相對的位置上形成有呈十字形的四個第1切口圖案的情況下,耦合系數為0.0142,能與通信對象側天線進行強耦合。如圖6(B)所示,在下部金屬殼體92的與平面線圈天線相對的位置上形成有呈T字形的三個第1切口圖案的情況下,耦合系數為0.0122,也能與通信對象側天線進行強親合。
[0061]《實施方式3》
[0062]實施方式3中,示出了因切口形成部的第1切口圖案的形狀不同而產生的特性差升。
[0063]圖8(A)、圖8(B)是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的俯視圖。圖8(A)中,切口形成部由一個第1切口圖案11構成。第1切口圖案11在Y軸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長度為13mm,在X軸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長度為22.5mm。由此,即使第1切口圖案11的數量為1,通過將其配置成通過線圈開口 20A,并與線圈圖案20在兩處位置相交,也會在同方向上有小環繞的渦電流相鄰接。另外,第1切口圖案11朝線圈圖案20的外方向突出,因此環繞在切口形成部周圍的渦電流也得到抑制。
[0064]圖8(B)中,切口形成部分別由L字形的兩個第1切口圖案lle、llf構成。第1切口圖案lie、Ilf的X軸方向的長度為37.5mm,在Y軸方向的長度為12mm。由此,即使第1切口圖案沒有通過線圈開口 20A的中心附近,環繞在第1切口圖案lie、Ilf內側(線圈開口 20A的內部)的電流也會沿著第1切口圖案lle、llf流過,且有沿著第1切口圖案lie、Ilf的外側分別環繞的電流流過。另外,第1切口圖案lie、Ilf朝線圈圖案20的外方向突出,因此環繞在切口形成部周圍的渦電流也得到抑制。
[0065]圖9是示出圖8(A)、圖8(B)所示的實施方式3的天線部、以及圖4(A)、圖4(B)、圖4(C)所示的比較例的天線部的特性的圖。圖9中縱軸為與通信對象側天線之間的耦合系數。測定條件與實施方式1所示的相同。
[0066]圖9中,(0A) (OB) (0C)是圖4 (A)、圖4 (B)、圖4 (C)所示的各天線部的特性,(3A)(3B)是圖8(A)、圖8(B)所示的實施方式3的天線部的特性。如圖8(A)所示,即使第1切口圖案11的數量為1,通過在兩處位置與線圈圖案的相交,也能獲得較高的0.0126的耦合系數。另外,如圖8(B)所示,即使第1切口圖案沒有通過線圈開口 20A的中心附近,由于第1切口圖案向線圈圖案20的外方向延伸,從而能獲得0.012這一較高的耦合系數。
[0067]《實施方式4》
[0068]實施方式4中示出了切口形成部的第2切口圖案所產生的技術效果。
[0069]圖10 (A)、圖10 (B)、圖10 (C)、圖10⑶是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的俯視圖。圖10(A)所示的天線部的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的長度是實施方式1所示的切口形成部10的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的長度的兩倍,與線圈圖案20的外形尺寸相等。
[0070]圖10(B)示出了在圖10(A)所示的示例中將第1切口圖案11a、11b、11c、lid分隔開的情況。圖10(c)示出了將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的尺寸減半,并將其一端分別與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