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RFID系統、近距離無線通信系統的無線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移動終端上安裝的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1n:近場通信)等HF頻帶的RFID一般使用平面線圈天線。
[0003]另一方面,如今的移動電話終端等無線通信裝置正趨于薄型化,為了應對因薄型化而造成的強度不足,或者基于設計性的觀點,越來越多地對樹脂殼體實施鍍金加工,或者使用金屬殼體。
[0004]然而,在殼體使用金屬的情況下,內置于終端中的平面線圈天線與金屬面相對,因此將平面線圈的信號電流抵消的感應電流(渦電流)會流過金屬面。因此,平面線圈天線被金屬面屏蔽,從而無法與對象側裝置進行通信。
[0005]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發明涉及一種天線裝置,其目的在于消除因渦電流而產生的問題。該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天線裝置的特征在于,將環狀天線平行配置于板狀導體附近,在板狀導體形成切口部,該切口部以正交狀態橫切環狀天線的圓弧。
[0006]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上述天線裝置中,板狀導體上有與流過環狀天線的天線電流呈鏡像關系的環狀的鏡像電流流過,而在板狀導體的切口部橫切該鏡像電流而形成的情況下,鏡像電流朝切口部的邊緣部分突出,朝兩個方向分流,該分流電流進一步傳導至該板狀導體周圍的邊緣,向與鏡像電流相反的方向流過,通過利用該特性,來抑制因鏡像電流的磁場而將天線電流的磁場抵消的情況。
[0007]現有技術文獻
[0008]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 - 4857號公報
[0009]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0]專利文獻1所示的天線裝置中,在板狀導體的外周形成有切口部,鏡像電流沿著板狀導體的端部邊緣流過。因此,板狀導體的機械強度下降,例如,不易將上述板狀導體的結構適用于金屬殼體而不降低機械強度。另外,若將專利文獻1所示的天線裝置適用于無線通信裝置的金屬殼體,則在外觀設計方面受到較大限制。
[001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在無線通信裝置的由金屬板構成的主體結構構件與平面線圈天線面對面的構造中,能夠在抑制機械強度下降的同時,確保規定的通信性能。
[0012]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0013]本實用新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主體結構構件(底架、殼體等),該主體結構構件由金屬板構成;以及平面線圈天線,該平面線圈天線與所述主體結構構件面對面配置,具有線圈圖案及線圈開口,并且還具備第1切口圖案,該第1切口圖案形成于所述主體結構構件,且在俯視時至少在所述線圈圖案的兩處位置上與該線圈圖案相交,且不與所述主體結構構件導體的邊緣端部相連接。
[0014]優選為,俯視時,所述第1切口圖案通過線圈開口的中心。
[0015]優選為,所述第1切口圖案在線圈圖案的兩處位置與該線圈圖案相交。
[0016]優選為,所述第1切口圖案有多個。
[0017]優選為,俯視時,多個所述第1切口圖案形成為將線圈開口分割開。
[0018]另外,優選為,還具備第2切口圖案,該第2切口圖案在俯視時沿著所述線圈圖案的外邊緣形成于所述線圈圖案的外側,與第1切口圖案相連接,且不與主體結構構件的邊緣端部相連接。
[0019]實用新型效果
[0020]根據本實用新型,在俯視時第1切口圖案至少在兩處位置與線圈圖案相交,因此在線圈天線中有信號電流流過時,繞轉得較大的電流被有效抑制,主體結構構件中不易有與線圈天線所產生的磁場相抵消的感應電流流過,從而能夠提高與通信對象天線的耦合度。另外,由于未設置與線圈天線的線圈開口相對的開口部,且第1切口圖案未與主體結構構件的邊緣端部相連接,因此主體結構構件的機械強度不會下降很多。由此,能夠構成確保所希望的通信距離而主體結構構件的機械強度不會下降很多的無線通信裝置。
[0021]尤其是,在俯視時線圈圖案的外側沿著線圈圖案的外邊緣形成有第2切口部的情況下,在由第1切口部隔開的相鄰的兩個區域之間,感應電流更加難以耦合,進一步提高與通信對象天線的耦合度,因此能進一步擴大通信距離。此外,能夠以小面積的切口形成部來確保規定的通信距離。
【附圖說明】
[0022]圖1 (A)是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101的主視圖,圖1⑶是其后視圖。
[0023]圖2是天線部的放大俯視圖。
[0024]圖3(A)、圖3(B)是表示平面線圈天線的線圈圖案中流過的電流與下部金屬殼體92中流過的電流之間的關系的圖。
[0025]圖4(A)、圖4(B)、圖4(C)是作為實施方式1的比較例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俯視圖。
[0026]圖5是示出圖2所示的實施方式1的天線部、以及圖4(A)、圖4(B)、圖4(C)所示的比較例的天線部的特性的圖。
[0027]圖6 (A)、圖6⑶是實施方式2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的俯視圖。
[0028]圖7是示出圖6 (A)、圖6⑶所示的實施方式2的天線部、以及圖4 (A)、圖4 (B)、圖4(C)所示的比較例的天線部的特性的圖。
[0029]圖8 (A)、圖8⑶是實施方式3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的俯視圖。
[0030]圖9是示出圖8(A)、圖8(B)所示的實施方式3的天線部、以及圖4所示的比較例的天線部的特性的圖。
[0031]圖10 (A)、圖10 (B)、圖10 (C)、圖10⑶是實施方式4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的俯視圖。
[0032]圖11是示出圖10(A)、圖10(B)、圖10(C)、圖10⑶所示的實施方式4的天線部、以及圖4(A)、圖4(B)、圖4(C)所示的比較例的天線部的特性的圖。
[0033]圖12(A)、圖12(B)是實施方式5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俯視圖。
[0034]圖13是實施方式6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俯視圖。
[0035]圖14是實施方式7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的俯視圖。
[0036]圖15是作為實施方式8所涉及的無線通信裝置的示例的筆記本電腦的外觀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以下,參照附圖舉出幾個具體例,來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方式。各圖中對相同部分附加相同標號。各實施方式是示例,毫無疑問地,可以將不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結構進行局部置換或組合。從實施方式2開始,省略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內容,僅說明不同點。尤其是,對于相同結構所產生的相同技術效果,不對每個實施方式逐一進行說明。
[0038]《實施方式1》
[0039]圖1 (A)是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移動體通信終端101的主視圖,圖1⑶是其后視圖。該移動體通信終端101是本實用新型的“無線通信裝置”的示例。移動體通信終端101具備上部金屬殼體91及下部金屬殼體92作為主體結構構件。在移動體通信終端101的前表面具備顯示/觸摸屏80。下部金屬殼體92的內側設有與該下部金屬殼體92面對面配置的平面線圈天線。下部金屬殼體92的與平面線圈天線面對面的位置上設有切口形成部10。由該切口形成部10及上述平面線圈天線來構成移動體通信終端的天線部。
[0040]圖2是上述天線部的放大俯視圖。切口形成部10由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id以及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構成。平面線圈天線具備線圈圖案20及線圈開口20A。線圈圖案20是卷繞于成為線圈開口 20A的部分的周圍的矩形盤旋狀的導體圖案,例如形成于柔性基材上。
[0041]線圈圖案20的兩端連接有供電電路及諧振頻率調整用的并聯電容器。線圈開口20A及線圈圖案20的背面側設有磁性體層。此外,平面線圈天線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層疊多個環狀圖案而成的層疊型的平面線圈天線,也可以是將磁性體層插入線圈開口內而成的平面線圈天線。另外,上述磁性體層也可以僅設于線圈圖案20的背面側,也可以不設置磁性體層。此外,諧振頻率調整用的電容器也可以與線圈圖案20串聯連接,也可以不設置諧振頻率調整用的電容器。
[0042]俯視時,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與線圈圖案20相交。第1切口圖案11a、llb、llc、lld在線圈開口 20A的中心相連。
[0043]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分別與第1切口圖案lla、llb、llc、lld相連,且不與下部金屬殼體92的邊緣端部相連。也就是說,第1切口圖案11a、11b、11c、lid以及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在下部金屬殼體92的面內封閉。第1切口圖案11a、11b、11c、lid以及第2切口圖案12a、12b、12c、12d是具有相同寬度的線狀缺口部。該寬度為0.01mm以上、1.0mm以下左右。
[0044]圖2中,線圈圖案20的外形尺寸為25X25mm,內部形狀尺寸為13X13mm。線寬/間距(L/S)為400 μ m/200 μ m,匝數為10。另外,上述并聯電容器的電容值設定為在內置于移動體通信終端的殼體內的狀態下(與下部金屬殼體92面對面的狀態)的諧振頻率為13.56MHz ο從抑制機械強度下降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