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接收模塊與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模塊與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涉及一種信號接收模塊與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光學技術的發展,顯示裝置正在不斷地演進。例如是顯示器、電視、相機等需要顯示裝置的電子產品中,顯示裝置還可能會具有無線信號感測元件。上述電子產品通過顯示裝置的無線信號感測元件(例如是紅外線感測元件)來接收無線信號(例如是紅外線信號),并根據接受的無線信號來操控顯示裝置或電子產品。
[0003]對于上述電子產品的研發者來說,在不同新機種的開發中,外型設計、系統元件配置等的不同都會給予內部結構不同的限制。在上述的限制下,無線信號感測元件(例如是紅外線感測元件)也需要改變其設計來達成良好的接受效果。舉例來說,無線信號感測元件需要根據其相對于內部以及外殼的位置來改變設計,上述設計包括走線設計、接收端的透鏡的設計等,也因此增加了開發時間及開發成本。進而使上述電子產品的研發或是改良的效率無法提升。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信號接收模塊,其具有良好整合的感測元件。
[0005]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具有良好整合的感測元件,且此感測元件適用于各種不同外型設計的顯示裝置。
[0006]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信號接收模塊,其適于接收一信號光束。信號接收模塊包括一光學片、至少一發光元件以及至少一感測元件。光學片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以及至少一開孔,第二表面相對于第一表面,而發光兀件各自配置于開孔中。各發光兀件包括一發光單兀以及一第一透鏡。第一透鏡配置于發光單兀上。光學片位于感測元件的上方,感測元件遠離開孔,其中發光元件中的第一透鏡折射信號光束。信號光束來自光學片靠近第一表面的該側,且感測元件接收上述折射后的信號光束。
[0007]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上述的信號接收模塊。顯示面板配置于信號接收模塊上,第一表面面對顯示面板。信號光束穿透顯示面板再到達發光元件中的第一透鏡,第一透鏡折射信號光束,且感測元件接收折射后的信號光束。
[0008]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信號接收模塊還包括一背板。光學片配置于背板上,且背板包括一第三表面,其中第三表面面對第二表面,而感測元件位于背板及光學片之間。
[0009]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片為一反射片。
[001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信號接收模塊還包括至少一電路板。發光元件中的發光單元電連接電路板。
[0011]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發光元件配置于該至少一電路板上,電路板與光學片在平行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間隔一距離。
[0012]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感測元件包括至少一感測凸面,其形成于感測元件的表面,且感測元件經由感測凸面接收折射后的信號光束。
[0013]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感測凸面形成于感測元件面對第二表面的一面,且感測凸面最靠近第二表面的距離為O?0.5毫米。
[0014]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鏡沿著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與第一表面間隔O?0.8暈米。
[0015]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開孔為多個開孔,上述的發光元件為多個發光元件。
[0016]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這些第一透鏡中任二鄰近的第一透鏡之間具有一距離P,這些第一透鏡中最靠近感測元件的第一透鏡在平行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與感測元件具有一距離D,且0.47蘭D/P ^ 0.75c
[0017]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發光元件為多個發光元件,上述的至少一感測元件為一個感測元件,且這些感光元件中有相鄰的至少二個第一透鏡在平行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與感測元件之間具有相同距離。
[0018]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其中開孔實質上位于光學片對應到顯示面板的中央的位置。
[0019]基于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提供的信號接收模塊中,來自外界的信號光束可以經由這些發光元件中的這些第一透鏡的至少其中之一傳遞到被光學片所覆蓋的感測元件。也就是說,感測元件可以整合到信號接收模塊中,而上述信號接收模塊例如可以視需求來搭配一顯示面板,且在信號接收模塊組裝完成的同時,也完成感測元件的配置,而不需根據不同顯示裝置的外形重新設計感測元件,進而提升研發及制作的效率。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提供的顯示裝置中,感測元件已經整合到顯示裝置的信號接收模塊中。因此,在研發或制作上述顯示裝置時,感測元件不會受到顯示裝置的外型所限制,也不會受到顯示裝置中其他系統元件所限制,因此可以提升研發及制作的效率并降低研發及制作的難度。
[0020]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21]圖1A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部分俯視圖;
[0022]圖1B是沿著圖1A中割面線Il-1l的剖視圖;
[0023]圖1C是圖1B中區域A的放大圖;
[0024]圖1D是圖1B中區域B的放大圖;
[0025]圖1E是圖1A中區域C的放大圖;
[0026]圖1F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發光元件的截面圖;
[0027]圖2A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信號接收模塊的部分俯視圖;
[0028]圖2B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信號接收模塊的部分俯視圖;
[0029]圖3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信號接收模塊的剖視圖。
[0030]符號說明
[0031]α:入射角
[0032]A、B、C:區域
[0033]D、K1、K2、K3、P:距離
[0034]h1:高度
[0035]IlIl:切面線
[0036]L1:第一光束
[0037]S1、S2:信號光束
[0038]100:顯示裝置
[0039]200A.200B:信號接收模塊
[0040]210:光學片
[0041]212:第一表面
[0042]214:第二表面
[0043]216:開孔
[0044]220:發光元件
[0045]222:發光單元
[0046]224、224A、224B、224C、224D:第一透鏡
[0047]226:彎曲表面
[0048]228:內側表面
[0049]229:微結構層
[0050]230:感測元件
[0051]232:感測凸面
[0052]234:表面
[0053]240:背板
[0054]242:第三表面
[0055]250:電路板
[0056]260:間隔物
[0057]300:顯示面板
[0058]310:光學擴散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59]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附圖的一優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僅是參考附加附圖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0060]圖1A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部分俯視圖。圖1B是沿著圖1A中割面線Il-1l的剖視圖。需特別說明的是,為了清楚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配置,圖1A所繪示的部分俯視圖省略了顯示面板及光學片。請參照圖1A及圖1B,在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包括信號接收模塊200A及顯示面板300,且信號接收模塊200A包括一光學片210、多個發光元件220以及至少一感測元件230 (在本實施例中以一個為例)。光學片210包括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14以及開孔216,其中第二表面214相對于第一表面212。發光兀件220配置于開孔216中,且上述發光兀件220包括發光單兀222以及第一透鏡224A。發光單兀222發出第一光束LI。第一透鏡2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