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防汛減災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
【背景技術】
[0002] 城市防汛安全事關公共安全、社會穩定和百姓切身利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 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指出公共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石,我國公共安 全面臨嚴峻挑戰,對科技提出重大戰略需求。"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防御"是其中的優先主 題,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早期發現與防范能力以及應急救護綜合能力,是其主要發展思路之 一。研究開發臺風、暴雨、洪水災害等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關鍵技術,以及重大自然災害綜 合風險分析評估技術是重點之一。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 抗旱減災體系,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 化改革的重大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
[0003] 目前,現有技術中還沒有任何文章與專利設計到防汛減災能力的評價內容和評價 方法。
[0004] 評價是指"根據確定的目的來測定對象系統的屬性,并將這種屬性變為客觀定量 計值或者主觀效用的行為"。評價方法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歷了從定性評價到定量評 價,從單指標單目標評價到多指標多目標綜合評價,從靜態評價到動態評價的過程,其它學 科的知識也逐漸應用到評價工作中。城市防汛減災系統中包括隨機性、模糊性和灰色性等 大量不確定性,因此不確定分析方法在城市防洪減災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對于這種 存在大量不確定性的評價體系應用較多的方法有層次分析法、數據包絡分析法、主成分分 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TOPSIS評價法、人工神經網絡綜合評價法、灰色關聯度法等。各種評 價方法的出發點不同,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各有其優缺點。
[0005] 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彌補現有技術的空白,防汛減災技術領域急需一種防汛減 災能力評價模型,主要包括:防汛減災能力指標確定、指標權重確定、指標閾值確定、評價方 法確定等內容,能夠更好的預防水災,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同時是針對不同地區 進行不同的考慮的,更加精確,做到有效預防。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提供了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技術方案如下:
[0007] 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包括如下步驟:
[0008] 步驟一,針對防汛減災能力進行研究,分類、分層篩選出合適的防汛減災能力評價 指標;
[0009] 步驟二,對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指標進行轉化,使其統一表示為極大型指標;
[0010] 步驟三,對步驟二中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指標的極大型指標數值進行無量綱化處 理;
[0011] 步驟四,分別對步驟三中經過無量綱化處理的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指標進行權重計 算;
[0012] 步驟五,制定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指標閾值和指標分級標準;
[0013] 步驟六,依據步驟四中得出的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指標權重值和步驟五中的防汛減 災能力評價閾值和指標分級標準,再采用水文水力模型技術、層次分析和灰色關聯度相結 合的評價方法,制作出防汛減災能力層次灰色耦合評價模型。
[0014] 優選的,在上述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中,步驟一中分類、分層篩選出合適的防汛 減災能力評價指標的具體步驟為:
[0015] 首先,構建四個層級的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結構;
[0016] 進一步地,第一層為目標層,即防汛減災能力;第二層為系統層,包括工程性防汛 減災能力和非工程性防汛減災能力;第三層為準則層,工程性防汛減災能力細分為海塘工 程、防汛墻工程、區域除澇工程、城鎮排水工程;非工程性防汛減災能力細分為監測預報預 警、應急搶險救援、防汛減災管理;第四層為指標層,篩選出30項評價指標。
[0017]優選的,在上述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中,指標層內篩選出的30項指標中包括工 程性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指標17項,分別為海塘防御標準、海塘達標率、海塘薄弱岸段占比、 防汛墻防御標準、防汛墻達標率、防汛墻薄弱岸段占比、區域除澇標準、河湖面積達標率、水 位預降達標率、水閘規模達標率、排澇栗站規模達標率、病險水閘個數占比、城鎮排水標準、 排水管網普及率、排水管網達標率、排水系統覆蓋率、綜合徑流系數;非工程性防汛減災能 力評價指標13項,分別為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誤差、24小時暴雨預報準確率、強對流天氣預 報時效、水文遙測站網建設運行、24小時潮位預報準確率、積水監測系統建設運行、防汛設 施應急搶險成效、防汛應急預案完善程度、防汛搶險隊伍配備、防汛物資儲備、防汛法律法 規建設執行、防汛指揮系統建設運行、防汛信息保障程度。
[0018]優選的,在上述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中,指標層內篩選出的30項指標的具體計 算方法為:
[0019] (1)海塘防御標準:采用實地調查監測與防洪、防潮模型技術模擬計算相結合的分 析方法,綜合研究確定海塘工程現狀達到的實際防御標準;一是用海塘分段達到的不同設 防標準實際長度及其分布表示;二是用海塘達到的不同設防標準岸段實際長度占比作為權 重按分級標準分區域統計的加權平均值來量化;
[0020] (2)海塘達標率:
[0022] (3)海塘薄弱岸段占比:
[0024] (4)防汛墻防御標準:采用實地調查監測與防洪、防潮模型技術模擬計算相結合的 分析方法,綜合研究確定防汛墻工程現狀達到的實際防御標準。一是用防汛墻工程分段達 到的不同設防標準實際長度及其分布表示;二是用防汛墻工程達到的不同設防標準岸段實 際長度占比作為權重按分級標準分區域統計的加權平均值來量化;
[0025] (5)防汛墻達標率:
[0027] (6)防汛墻薄弱岸段占比:
[0029] (7)區域除澇標準:利用感潮河網水文水動力數學模型技術,模擬計算分析確定區 域除澇工程現狀達到的實際防澇標準情況;
[0040] (13)城鎮排水標準:采用實地調查監測和對照分析城鎮排水規劃建設要求相結合 的方法,或者結合利用排水系統管網水力數學模型技術,模擬計算分析確定城鎮排水工程 現狀達到的實際排水防澇標準;一是按照排水系統逐一評估城鎮排水工程達到的排水標準 及其分布;二是按照城鎮排水分級標準分區域統計出以排水系統服務面積占比作為相應排 水標準權重的加權平均值來量化;
[0049] (18)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誤差:
[0050] 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誤差=|預報的臺風中心24小時后位置-實際觀測位置| ;
[0051 ] (19)24小時暴雨預報準確率:
[0053] (20)強對流天氣預報時效(min):
[0054] 強對流天氣預報時效(min)
[0055] = |發布強對流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的時刻-災害性天氣首次出現時刻
[0056] (21)水文遙測站網建設運行:采用現狀調查分析、專業計量認證核定和規范標定 檢查及專家咨詢評審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評價分級標準,判定水文遙測站網建設運行狀態; [0057] (22)24小時潮位預報準確率:根據2008年水利部發布的《水文情報預報規范》計 算;
[0058] (23)積水監測系統建設運行:采用現狀調查分析、專業計量認證核定和規范標定 檢查及專家咨詢評審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評價分級標準,判定積水監測系統建設運行狀態;
[0059] (24)防汛設施應急搶險成效:采用現狀調查分析、災情損失評估及專家咨詢評議 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評價分級標準,判定防汛設施應急搶險的成效;
[0060] (25)防汛應急預案完善程度:采用現狀調查分析、防汛工作檢查和總結及專家咨 詢評議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評價分級標準,判定防汛應急預案完善程度;
[0061] (26)防汛搶險隊伍配備:采用現狀調查分析和防汛工作檢查相結合的方法,根據 評價分級標準,判定防汛搶險隊伍配備狀況;
[0062] (27)防汛物資儲備:采用現狀調查分析、防汛工作檢查及專家咨詢評議相結合的 方法,根據評價分級標準,判定防汛物資儲備情況;
[0063] (28)防汛法律法規建設執行:采用現狀調查研究和專家咨詢評議相結合的方法, 根據評價分級標準,判定防汛法律法規建設執行情況;
[0064] (29)防汛指揮系統建設運行:采用現狀調查研究與專家咨詢評議相結合的方法, 根據評價分級標準,判定防汛指揮系統建設運行情況;
[0065] (30)防汛信息保障:采用現狀調查研究和專家咨詢評議相結合的方法,根據評價 分級標準,判定防汛信息保障情況。
[0066]優選的,在上述防汛減災能力評價模型中,步驟二中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