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阻尼器,尤其是活塞式空氣阻尼器。
【背景技術】
[0002]空氣阻尼器,主要作用于一些繞軸做旋轉運動的裝置(如汽車手套箱、汽車后備箱蓋等),其通過使活塞在氣缸內相對地移動,使氣缸內的空氣室的空氣通過阻尼部件流動,從而使上述裝置打開時緩慢且柔和地動作,在關閉時比較迅速地動作,從而提高開閉感。
[0003]傳統的空氣阻尼器,其活塞內設置有阻尼孔,阻尼部件由簧片和墊圈構成,簧片和墊圈在活塞內活動。在活塞受拉力向外運動時,簧片遮蓋阻尼孔使空氣較少的通過,從而提供制動力,使上述裝置打開時緩慢且柔和地動作。在活塞受壓力向內運動時,簧片敞開阻尼孔使空氣較多的通過,從而使上述裝置在關閉時比較迅速地動作。
[0004]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的空氣阻尼器,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0005]簧片和墊圈在運動過程中,其運動狀況難以控制,簧片和墊圈之間易發生歪斜,導致阻尼孔無法被有效密封,不能產生足夠的空氣流動阻力,無法提供穩定的制動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氣阻尼器,以使上述問題得到改善。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8]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空氣阻尼器,包括:
[0009]帶有底板的筒狀缸體;
[0010]活塞,所述活塞設置于所述筒狀缸體內部,并能夠沿所述筒狀缸體的軸線運動,所述活塞將所述筒狀缸體分隔為靠近所述底板的第一腔室和遠離所述底部的第二腔室,所述活塞具備同時與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連通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的內周面具備由所述容納腔的橫截面積變化所形成的臺階面;
[0011]設置于所述容納腔內的柱狀氣閥,所述氣閥能夠被所述容納腔的部分內周面引導使其沿所述容納腔的軸線運動,所述氣閥的外周面與所述容納腔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構成連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空氣通道;當所述活塞在遠離所述底板的方向上運動時,所述氣閥與所述臺階面接觸并關閉所述空氣通道;當所述活塞在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運動時,所述氣閥與所述臺階面分離并敞開所述空氣通道;
[0012]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設置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上,對所述筒狀缸體的內周面進行密封;
[0013]驅動所述活塞沿所述筒狀缸體的軸線運動的推拉裝置,其與所述活塞連接,并從所述筒狀缸體遠離所述底板的一端向外延伸。
[0014]采用柱狀的氣閥,在活塞運動時,由于氣閥被容納腔的部分內周面引導從而在容納腔的軸線方向上運動,氣閥的運動狀態可控,使得氣閥不會產生導致無法有效密封的歪斜,活塞在遠離底板的方向上運動時氣閥能夠與臺階面良好接觸,實現有效密封,提供足夠的空氣流動阻力,從而避免活塞在遠離底板的方向上運動時制動力的波動。
[0015]采用柱狀的氣閥替代簧片和墊圈,降低了空氣阻尼器的結構復雜程度,使空氣阻尼器的故障率更低,且便于生產裝配。
[0016]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氣閥通過所述容納腔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開口處插入所述容納腔中,所述活塞一體成型。
[0017]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的空氣阻尼器由于采用簧片和墊圈進行密封,為滿足安裝要求,活塞被設置為包括兩個活塞體的分體式結構,在裝配時先將簧片和墊圈安裝在一個活塞體上,然后再將兩個活塞體連接以構成活塞。分體式結構的活塞,不但裝配過程繁瑣,成本高,而且兩個活塞體的連接處的結構相對薄弱容易損壞,結構可靠性不尚。
[0018]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采用柱狀的氣閥,氣閥通過容納腔靠近第二腔室的開口處插入容納腔中,從而使得活塞能夠采用一體成型的結構,不但裝配過程簡單、成本低,而且規避了薄弱的連接處,提高了結構可靠性。
[0019]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氣閥的外周面上設置有限位凸起;
[0020]所述活塞上開設有容納所述限位凸起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能夠在所述限位孔的范圍內運動,所述限位凸起的移動范圍滿足所述氣閥與所述臺階面的接觸和分離。
[0021]由于氣閥通過容納腔靠近第二腔室的開口處插入容納腔中,使得活塞在遠離底板的方向上運動時,氣閥有可能從容納腔靠近第二腔室的開口處掉出。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設置限位孔和限位凸起,以避免氣閥從容納腔中掉出。
[0022]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氣閥具備空腔,所述空腔的壁至少部分構成能夠被向所述空腔內按壓的活動部,所述限位凸起設置于所述活動部上。
[0023]在氣閥上設置限位凸起后,可能導致氣閥無法從容納腔靠近第二腔室的開口處插入容納腔。為此,在氣閥上設置能夠被向空氣內按壓的活動部。在裝配活動部被向內壓使限位凸起向內運動,從而使氣閥能夠被順利的安裝至容納腔內。在氣閥被插入容納腔后,活動部承受的壓力消失,限位凸起進入限位孔中。
[0024]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活動部由所述空腔的壁上的開口造成。
[0025]活動部由空腔的壁上的開口造成,無需增加額外零部件,制造簡單,生產成本低。
[0026]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五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推拉裝置為推拉桿,所述推拉桿的一端與所述活塞連接,所述推拉桿的另一端從所述筒狀缸體遠離所述底板的一端向外延伸。
[0027]結合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推拉裝置包括拉繩和彈性件;
[0028]所述拉繩的一端與所述活塞連接,所述拉繩的另一端從所述筒狀缸體遠離所述底板的一端向外延伸;
[0029]所述彈性件設置于所述筒狀缸體內,并對所述活塞施加指向所述底板的力。
[0030]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筒狀缸體外表面的掛鉤。
[0031]設置掛鉤,在空氣阻尼器的行程小于配合使用的裝置(如汽車手套箱、汽車后備箱蓋等)的行程時,拉繩在配合使用的裝置上繞過然后掛在掛鉤上,如此將空氣阻尼器的行程提高,從而增大空氣阻尼器的適用范圍。
[0032]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第七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種,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容納腔包括相互連通的第一容納腔和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與所述第一腔室連通,所述第二容納腔與所述第二腔室連通,所述第一容納腔的橫截面積小于所述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和所述第二容納腔之間形成所述臺階面;
[0033]所述氣閥包括相互連接的閥體和導向軸,所述閥體位于所述第二容納腔內,所述導向軸插入所述第一容納腔內,所述導向軸能夠被所述第一容納腔的內周面引導使所述氣閥沿所述容納腔的軸線運動;
[0034]所述導向軸的外周面與所述第一容納腔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構成第一空氣通道,所述閥體的外周面與所述第二容納腔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構成第二空氣通道,所述第一空氣通道和所述第二空氣通道共同構成所述空氣通道;
[0035]當所述活塞在遠離所述底板的方向上運動時,所述閥體與所述臺階面接觸并關閉所述空氣通道;當所述活塞在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運動時,所述閥體與所述臺階面分離并敞開所述空氣通道。
[0036]在活塞的運動過程中,導向軸在第一容納腔內運動,使得氣閥不會歪斜,從而提供穩定的制動力。
[0037]第一方面的第八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九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所述臺階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包圍所述第一容納腔的環形槽;
[0038]還包括能夠運動的插入所述環形槽的環片,所述環片與所述閥體連接;
[0039]所述環片的外表面與所述環形槽的內表面之間的間隙構成第三空氣通道;
[0040]當所述閥體與所述臺階面分離時,所述第三空氣通道將所述第一空氣通道和所述第二空氣通道連通;
[0041]當所述閥體與所述臺階面接觸時,所述第一空氣通道和所述第二空氣通道的連通被阻斷。
[0042]由于加工能力的限制,在實際生產中,氣閥與臺階面之間無法實現絕對密封的配合。在閥體與臺階面接觸時,少量空氣依然會從閥體與臺階面之間通過,進入第一腔室,從而降低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之間的壓差,使制動力減弱。通過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