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殼體組件31內部設置有空腔,彈性件4的一端固定于空腔內,彈性件4的另一端固定于面殼I的側壁或底殼2的側壁上。
[0053]彈性件4設置為彈簧,當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彈性的部件。
[0054]面殼I和底殼2之間形成有可供殼體組件31進入和伸出的容置區,即在容置空間內預留一塊容置區,便于殼體組件31的自由進出。
[0055]面殼I上設置有第一擺動長槽11,底殼2上設置有第二擺動長槽21,過渡擺位齒輪6的軸的一端插入第一擺動長槽11內,過渡擺位齒輪6的軸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擺動長槽21內,從而實現過渡擺位齒輪6的位置變化。
[0056]輸出軸9的兩端伸出于容置空間之外,用于為其他部件(如車輪)提供轉動運動。
[0057]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包括第一大齒盤51、第一小齒盤52和第一連接軸53,第一大齒盤51位于第一小齒盤52的后方,第一大齒盤51和第一小齒盤52通過第一連接軸53連接,齒條32與第一小齒盤52嚙合,第一大齒盤51與過渡擺位齒輪6嚙合。
[0058]過渡擺位齒輪6包括第二大齒盤61、第二小齒盤62和第二連接軸63,第二大齒盤61位于第二小齒盤62的后方,第二大齒盤61和第二小齒盤62通過第二連接軸63連接,第二小齒盤62和第一大齒盤51嚙合。
[0059]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包括第三大齒盤71、第三小齒盤72和第三連接軸73,第三大齒盤71位于第三小齒盤72的前方,第三大齒盤71和第三小齒盤72通過第三連接軸73連接,第三大齒盤71與輸出軸齒輪8嚙合,在釋放能量時,第三小齒盤72與第二大齒盤61嚙入口 ο
[006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61]上鏈時,如圖1所示,當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向下運動(如圖1示位置)時,彈性件4被壓縮后儲存能量。齒條32與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的第一小齒盤5嚙合。齒條32向下運動推動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逆時針轉動,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將轉動傳遞給過渡擺位齒輪6,由于過渡擺位齒輪6的連接軸63沿一對過渡的第一擺位長槽11 (如圖2所示,第一擺位長槽11的兩端分別標記為11A,11B)和第二擺位長槽21 (如圖4所示,第二擺位長槽21的兩端分別標記為21A,21B)從11B、21B移動到11A、21A處,過渡擺位齒輪6被擺動到與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的第三小齒盤72不嚙合的非傳動位置,轉動傳遞到過渡擺位齒輪6即終止了。
[0062]放鏈時,如圖5所示,在彈性件4的彈性勢能的釋放作用下,齒條32向上運動,推動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順時針轉動,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將轉動傳遞給過渡擺位齒輪6,過渡擺位齒輪6逆時針轉動。過渡擺位齒輪6被推動到與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的第三小齒盤72嚙合的傳動位置,即過渡擺位齒輪6的輪軸從標記11A,21A移動到標記11B,21B的位置中。轉動經過過渡擺位齒輪6傳遞給輸出軸9。輸出軸9向上輸出轉動。
[0063]由于采用直線推動齒條組件3壓縮彈性件4儲能對輸出軸9沒有影響,因此可以在輸出軸9轉動的過程中連續不斷的推動直線推動齒條組件3,從而得到連續不斷的能量使輸出軸9保持不斷的轉動輸出。
[0064]總之,本實用新型采用一個獨特的直線推動齒條組件3,直線推動齒條組件3內裝有一個彈性件4,直線推動、按壓直線推動齒條組件3,彈性件4被壓縮儲存能量。松開直線推動齒條組件3則可以釋放彈性勢能,齒條32反方向運動依次帶動各級齒輪傳動,輸出軸9轉動輸出。
[0065]本實用新型還使用一個過渡擺位齒輪6,當推動、按壓直線推動齒條組件3使彈性件4儲能時,過渡擺位齒輪6擺動到某一與下一級齒輪不嚙合的位置,輸出軸9不轉動。當彈性件4釋放能量齒條32反向運動時,過渡擺位齒輪6與上下級齒輪都嚙合,轉動通過各級齒輪傳遞,輸出軸9有輸出。而且輸出軸9的轉動為單向的。
[006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占用的空間小,成本低,而且能夠穩定地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0067]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主權項】
1.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包括面殼和底殼,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形成容置空間,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彈性件、第一復合過渡齒輪、過渡擺位齒輪、第二復合過渡齒輪、輸出軸齒輪和輸出軸,所述彈性件、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所述過渡擺位齒輪、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和所述輸出軸齒輪均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 所述彈性件設置于所述直線推動齒輪組件的下方; 所述輸出軸齒輪套設于所述輸出軸上; 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可擺動地設置于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之間; 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分別與所述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和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嚙合; 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與所述輸出軸齒輪嚙合,并且在釋放能量時,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還與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嚙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包括殼體組件和齒條,所述齒條通過連接件設置于所述殼體組件的一偵牝并且所述齒條與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嚙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組件內部設置有空腔,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空腔內,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面殼的側壁上或所述底殼的側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設置為彈簧。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之間形成有可供所述殼體組件進入和伸出的容置區。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殼上設置有第一擺動長槽,所述底殼上設置有第二擺動長槽,所述過渡擺位齒輪的軸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擺動長槽內,所述過渡擺位齒輪的軸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擺動長槽內。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的兩端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間之外。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包括第一大齒盤、第一小齒盤和第一連接軸,所述第一大齒盤位于所述第一小齒盤的后方,所述第一大齒盤和所述第一小齒盤通過所述第一連接軸連接,所述齒條與所述第一小齒盤嚙合,所述第一大齒盤與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嚙合。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包括第二大齒盤、第二小齒盤和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二大齒盤位于所述第二小齒盤的后方,所述第二大齒盤和所述第二小齒盤通過所述第二連接軸連接,所述第二小齒盤和所述第一大齒盤嗤合。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包括第三大齒盤、第三小齒盤和第三連接軸,所述第三大齒盤位于所述第三小齒盤的前方,所述第三大齒盤和所述第三小齒盤通過所述第三連接軸連接,所述第三大齒盤與所述輸出軸齒輪嚙合,在釋放能量時,所述第三小齒盤與所述第二大齒盤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齒輪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包括面殼和底殼,還包括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彈性件、第一復合過渡齒輪、過渡擺位齒輪、第二復合過渡齒輪、輸出軸齒輪和輸出軸,彈性件、第一復合過渡齒輪、過渡擺位齒輪、第二復合過渡齒輪和輸出軸齒輪均設置于容置空間內;輸出軸齒輪套設于輸出軸上;過渡擺位齒輪可擺動地設置于面殼和底殼之間;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分別與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和過渡擺位齒輪嚙合;第二復合過渡齒輪與輸出軸齒輪嚙合,并且在釋放能量時,第二復合過渡齒輪還與過渡擺位齒輪嚙合。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IPC分類】F16H19/04, F16H33/00, F16H19/02
【公開號】CN204664326
【申請號】CN201520373237
【發明人】陳漢雄
【申請人】東莞力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