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齒輪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一般的齒輪箱是通過旋轉扭動輸入/輸出軸縮緊發條來儲蓄能量,發條釋放能量時輸入/輸出軸便得到一個反方向的轉動輸出。這種齒輪箱并不能將直線運動的輸入轉變為轉動的輸出。
[0003]現有技術中還有一些可以將直線運動轉變為轉動運動的機構,如凸輪機構、滑塊連桿機構和絲桿等。但是,這些機構結構較復雜,而且成本較高,體積較大。
[0004]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結構更加簡單,占用的空間更小,成本更低,而且能夠穩定地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其結構更加簡單,占用的空間更小,成本更低,而且能夠穩定地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包括面殼和底殼,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形成容置空間,還包括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彈性件、第一復合過渡齒輪、過渡擺位齒輪、第二復合過渡齒輪、輸出軸齒輪和輸出軸,所述彈性件、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所述過渡擺位齒輪、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和所述輸出軸齒輪均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
[0008]所述彈性件設置于所述直線推動齒輪組件的下方;
[0009]所述輸出軸齒輪套設于所述輸出軸上;
[0010]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可擺動地設置于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之間;
[0011]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分別與所述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和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嚙合;
[0012]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與所述輸出軸齒輪嚙合,并且在釋放能量時,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還與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嚙合。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包括殼體組件和齒條,所述齒條通過連接件設置于所述殼體組件的一側,并且所述齒條與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嚙合。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殼體組件內部設置有空腔,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空腔內,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面殼的側壁上或所述底殼的側壁上。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彈性件設置為彈簧。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之間形成有可供所述殼體組件進入和伸出的容置區。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面殼上設置有第一擺動長槽,所述底殼上設置有第二擺動長槽,所述過渡擺位齒輪的軸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擺動長槽內,所述過渡擺位齒輪的軸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擺動長槽內。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輸出軸的兩端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間之外。
[0019]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包括第一大齒盤、第一小齒盤和第一連接軸,所述第一大齒盤位于所述第一小齒盤的后方,所述第一大齒盤和所述第一小齒盤通過所述第一連接軸連接,所述齒條與所述第一小齒盤嗤合,所述第一大齒盤與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嗤合。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過渡擺位齒輪包括第二大齒盤、第二小齒盤和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二大齒盤位于所述第二小齒盤的后方,所述第二大齒盤和所述第二小齒盤通過所述第二連接軸連接,所述第二小齒盤和所述第一大齒盤嗤合。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二復合過渡齒輪包括第三大齒盤、第三小齒盤和第三連接軸,所述第三大齒盤位于所述第三小齒盤的前方,所述第三大齒盤和所述第三小齒盤通過所述第三連接軸連接,所述第三大齒盤與所述輸出軸齒輪嚙合,在釋放能量時,所述第三小齒盤與所述第二大齒盤嚙合。
[002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結構更加簡單,占用的空間更小,成本更低,而且本實用新型采用一個獨特的直線推動齒輪組件,使用一個過渡擺位齒輪,當推動直線推動齒輪組件時,彈性件儲能,過渡擺位齒輪擺動到某一與第二復合過渡齒輪不嚙合的位置,此時輸出軸不轉動。當彈性件釋放能量時,直線推動齒輪組件反向運動,過渡擺位齒輪與第一復合過渡齒輪和第二復合過渡齒輪都嚙合,轉動通過各級齒輪傳遞,輸出軸有輸出,從而穩定地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
【附圖說明】
[0023]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去除面殼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除面殼和過渡擺位齒輪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底殼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底殼和過渡擺位齒輪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去除面殼后的工作狀態圖。
[0029]圖6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底殼后的工作狀態圖。
[0030]其中:
[0031]1-面殼;
[0032]2-底殼;
[0033]3-直線推動齒輪組件;
[0034]31-殼體組件,32-齒條,33-連接件;
[0035]4-彈性件;
[0036]5-第一復合過渡齒輪;
[0037]51-第一大齒盤,52-第一小齒盤,53-第一連接軸;
[0038]6-過渡擺位齒輪;
[0039]61-第二大齒盤,62-第二小齒盤,63-第二連接軸;
[0040]7-第二復合過渡齒輪;
[0041]71-第三大齒盤,72-第三小齒盤,73-第三連接軸;
[0042]8-輸出軸齒輪;
[0043]9-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44]下面結合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5]如圖1至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將直線運動轉變為旋轉運動的齒輪箱,包括面殼I和底殼2,面殼I和底殼2形成容置空間,還包括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彈性件4、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過渡擺位齒輪6、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輸出軸齒輪8和輸出軸9,彈性件4、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過渡擺位齒輪6、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和輸出軸齒輪8均設置于容置空間內,并且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過渡擺位齒輪6、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和輸出軸齒輪8的軸兩端分別嵌入位于面殼I和底殼2上的通孔內;
[0046]彈性件4設置于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的下方,通過按壓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可以使得彈性件4處于被壓縮的狀態,放開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彈性件4能夠反彈回來;
[0047]輸出軸齒輪8套設于輸出軸9上,輸出軸9用于輸出旋轉運動;
[0048]過渡擺位齒輪6可擺動地設置于面殼I和底殼2之間,也就是說,過渡擺位齒輪6的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移動的;
[0049]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分別與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和過渡擺位齒輪6嚙合,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的運動可以帶動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的轉動,進而帶動過渡擺位齒輪6轉動;
[0050]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與輸出軸齒輪8嚙合,并且在釋放能量時,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還與過渡擺位齒輪6嚙合。即,傳動狀態時,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分別與輸出軸齒輪8和過渡擺位齒輪6嚙合,過渡擺位齒輪6的轉動可以帶動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的轉動,進而帶動輸出軸齒輪8轉動,并將該轉動從輸出軸9輸出。而非釋放能量狀態時,過渡擺位齒輪6與第二復合過渡齒輪7之間脫離嚙合。
[0051]直線推動齒輪組件3包括殼體組件31和齒條32,齒條32通過連接件33設置于殼體組件31的一側,并且齒條32與第一復合過渡齒輪5嚙合,殼體組件31的直線運動通過齒條5轉變為各級齒輪的轉動。
[0052]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