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異物的異物排出功能不夠充分,但是減少了側板40的材料,并且提高了成品率。
[0045](第二實施例)
[0046]圖4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的主視圖,圖5是沿圖4的B—B線的軸向剖視圖。
[0047]第二實施例的基本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第二實施例中,在形成為三角形的形狀的側板40的3個直線狀的缺口部41的大致中央部且是與兜部4相對的面形成有槽部42。槽部42沿徑向延伸,在側板40的內方終止,并通過開口部43向缺口部41開口。槽部42設置于各缺口部41。
[0048]從圖5可知,各槽部42在與兜部4相對的位置終止。因此,兜部4經由槽部42及其開口部43與外部連通。因此,能夠將異物從兜部4內經由槽部42向外部排出。
[0049]在第二實施例中,除了減少了側板40的材料并提高了成品率之外,還能夠從兜部4排出磨損粉末、灰塵等異物。槽部42能夠在沖裁側板40時通過沖壓加工同時形成,因此不會增加工序。
[0050](第三實施例)
[0051]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的主視圖,圖7是沿圖6的C一C線的軸向剖視圖。
[0052]第三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比,將側板40進一步切削。直線狀的缺口部41靠近側板40的中心地形成。因此,在第三實施例中,兜部4的一部分向缺口部41的外徑側露出,能夠看見凸輪面12。
[0053]為了使異物排出效果最大,優選以兜部4的最大直徑部分露出的方式配置側板40。在第三實施例中,除了進一步減少了側板40的材料并提高了成品率之外,還能夠從兜部4排出異物。
[0054](第四實施例)
[0055]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的主視圖,圖9是沿圖8的D—D線的軸向剖視圖。
[0056]第四實施例是第三實施例的變形例。在第三實施例中原本為直線狀的缺口部41在本實施例中構成為:側板40具有在缺口部41的中央部附近向側板的中心最大程度地彎曲的彎曲部44。因此,兜部4的大部分向缺口部41的外徑側露出。
[0057]與第三實施例同樣地,為了使異物排出效果最大,以兜部4的最大直徑部分露出的方式配置側板40。在第四實施例中,除了能夠比其它實施例減少側板40的材料并提高成品率之外,從兜部4排出異物的效果也變好。此外,由于側板40還具有防止兜部4內的滾子3或彈簧5沿軸向脫落的功能,所以兜部4的整體不露出。
[0058]在以上所述的各實施例中,能夠做成以下的變形例。作為非圓形的側板40例示了三角形,但也可以是其它的非圓形的形狀,例如作為三角形以外的多邊形,也可以是四邊形、五邊形等。只要是在將側板40安裝于外圈I的軸向端面21之后軸向端面21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形狀即可。
[0059]圖10表示將側板50做成四邊形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30。大致成為正方形的形狀的側板50通過與上述各實施例相同的方法固定于外圈I的軸向端面21 ο具有4個缺口部51的側板50在4個頂點附近通過鉚釘14固定于外圈I。
[0060]與側板50形成為四邊形相對應地,外圈I的兜部4也在周向上均等分布地配置于4個位置。如圖10所示,兜部4的一部分從各缺口部露出。在圖10中,也能夠設置如圖4所示的槽42。另外,如圖8所示,也能夠使各缺口部51向內徑方向彎曲,使軸向端面21和兜部4更大地露出。
[0061 ]在將側板40和50固定于外圈I的情況下,將鉚釘14鉚接時,側板40和50的缺口部41和51能夠作為定位的指標使用。
[0062]另外,在側板40和50需要區別表里的情況下,通過使貫通孔48(側板50未圖示)的形狀成為表里不同的形狀或不同的直徑,從而能夠防止定位工具造成的錯誤組裝。此外,通過使側板40和50的缺口部41和51成為左右的傾斜稍微不同的形狀,從而能夠判別側板40和50的表里。
[0063]另外,槽部42由沖壓加工形成,但也可以由切削加工形成。此外,也可以在鍛造側板40和側板50時同時形成。
[0064]本申請主張2013年11月8日遞交申請的日本國專利出愿第2013 — 232077號的優先權,并引用了其內容作為本申請的一部分。
[0065]附圖標記說明
[0066]I 外圈
[0067]2 內圈
[0068]3 滾子
[0069]4 兜部
[0070]5 彈簧[0071 ] 7 側板
[0072]6保持器
[0073]8 穿孔
[0074]9花鍵槽
[0075]11內圈的外周軌道面
[0076]12凸輪面
[0077]14 鉚釘
[0078]17保持器的凸緣部
[0079]18保持器的窗口
[0080]21外圈的端面
[0081 ] 30滾子式單向離合器
[0082]40 側板
[0083]41 缺口部
[0084]42 槽部
[0085]43 開口部
[0086]44彎曲部
[0087]45中央孔
[0088]48貫通孔
[0089]50 側板
[0090]51 缺口部。
【主權項】
1.一種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具備: 外圈,所述外圈形成有至少一個兜部,所述兜部在內周具有凸輪面; 內圈,所述內圈相對于所述外圈向半徑方向內徑側分離,并相對旋轉自如地以同心狀配置; 滾子,所述滾子配置于所述兜部,與所述凸輪面卡合,在所述外圈與所述內圈之間傳遞轉矩; 彈簧,所述彈簧在所述兜部內配置于所述外圈和所述滾子之間,并將所述滾子向與所述凸輪面卡合的卡合方向施力;以及 側板,所述側板以與所述外圈的軸向一端面抵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滾子式單向離合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具有非圓形的形狀,所述軸向一端面是圓環狀,在所述側板被固定的狀態下,所述外圈的所述軸向一端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形成為三角形的形狀。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在三角形的各頂點附近固定于所述外圈。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在三角形的各邊的中央部與所述兜部相對。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兜部在所述側板的各邊的中央部附近露出。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的各邊向所述側板的中心彎曲。7.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在三角形的各邊的中央部且是與所述外圈相對的面具備沿徑向延伸并向各邊的緣部開口的槽部。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通過沖壓加工形成。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與所述兜部的最大直徑部相對。10.根據權利要求1、6、8、9中任一項所述的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形成為四邊形的形狀。11.一種側板,其用于滾子式單向離合器,所述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具備:外圈,所述外圈形成有至少一個兜部,所述兜部在內周具有凸輪面;內圈,所述內圈在半徑方向內徑側與所述外圈相離,并相對旋轉自如地以同心狀配置;滾子,所述滾子配置于所述兜部,與所述凸輪面卡合,在所述外圈與所述內圈之間傳遞轉矩;彈簧,所述彈簧在所述兜部內配置于所述外圈和所述滾子之間,并將所述滾子向與所述凸輪面卡合的卡合方向施力,所述側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圈的軸向一端面是圓環狀,所述側板具備非圓形的形狀,以與所述軸向端面抵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側板被固定的狀態下,所述外圈的所述軸向一端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形成為三角形的形狀。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側板形成為四邊形的形狀。
【專利摘要】一種滾子式單向離合器,具備形成有在內周具有凸輪面的至少一個兜部的外圈、在半徑方向內徑側與外圈相離并相對旋轉自如地以同心狀配置的內圈、配置于兜部與凸輪面卡合并在外圈和內圈之間傳遞轉矩的滾子、在兜部內配置于外圈和滾子之間并將滾子向與凸輪面卡合的卡合方向施力的彈簧、以及以與外圈的軸向一端面抵接的方式固定的側板,其中,側板具有非圓形的形狀,軸向一端面是圓環狀,在側板被固定的狀態下,外圈的軸向一端面的至少一部分露出。
【IPC分類】F16D41/06
【公開號】CN105705817
【申請號】CN201480060774
【發明人】栗田崇志, 若森哲也, 鳥谷律雄
【申請人】Nsk沃納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4年6月18日
【公告號】WO2015068318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