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器殼15固定為一體。
[0023]在差速器殼15的軸向兩端側的外周面安裝有一對軸承27。因此,差速器殼15以及一體地固定于差速器殼15的末端從動齒輪26通過一對軸承27被變速驅動橋殼體20支撐為能夠旋轉。
[0024]差速機構17是一般公知的所謂傘齒輪式的齒輪。該差速機構17在差速器殼15內具有:一對半軸齒輪28,在該差速器殼15的旋轉軸心上相向;一對小齒輪30,被小齒輪軸29支撐為能夠旋轉,并且分別與上述一對半軸齒輪28嚙合;其中,小齒輪軸29在一對半軸齒輪28之間以與差速器殼15的旋轉軸心垂直的狀態固定地設于該差速器殼15上。
[0025]—對后車軸18與一對半軸齒輪28連結為一體。具有差速器殼15和差速機構17的差速齒輪裝置19借助從電動機11經由第一減速齒輪對14以及第二減速齒輪對16傳遞的扭矩,一邊允許一對后車軸18的旋轉速度差,一邊驅動一對后車軸18進行旋轉。此外,一對后車軸18中的一者插入形成為中空圓筒狀的輸出軸12并與一對后輪31的車輛左側的一個后輪連結。
[0026]如圖1所示,變速驅動橋殼體20在后車軸18的軸線方向上被分割為4部分。作為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組成部分的劃分構件20d具有呈筒狀且將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內部劃分為容納第一減速齒輪對14的第一容納部20A和容納第二減速齒輪對16的第二容納部20B的劃分壁20dl (如圖4所示)。變速驅動橋殼體20還具有:筒狀的第一分割殼部20a,固定于劃分構件20d的一側(圖1的左側),具有形成第一容納部20A的第一側壁20al (如圖2所示);蓋狀的第二分割殼部20b,固定于劃分構件20d的另一側(圖1的右側),具有形成第二容納部20B的第二側壁20bl (如圖1、圖3以及圖5所示,是側壁的例示);蓋狀的第三分割殼部20c,主要容納電動機11。作為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組成部分的第一分割殼部20a、第二分割殼部20b、第三分割殼部20c、劃分構件20d利用未圖不的螺栓相互緊固,如圖1所示,形成油密結構。上述的分割殼部20a、20b、20c、劃分構件20d由鑄造輕合金例如鋁合金壓鑄件等形成。在劃分構件20d上支撐有上述的一對軸承21中的一個以及上述的一對軸承27中的一個。
[0027]而且,中間從動齒輪23和末端從動齒輪26通過旋轉將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底部儲存的潤滑油攪起來供給至各潤滑部位。即,本實施方式的后變速驅動橋10采用將變速驅動橋殼體20內的底部儲存的潤滑油攪起來供給至各潤滑部位的攪起潤滑方式。上述潤滑部位是例如第一減速齒輪對14以及第二減速齒輪對16的嚙合部、差速機構17的齒輪嚙合部、旋轉滑動部以及各軸承21、24、27等。
[0028]此處,以減小隨著車速V提高而上升的中間從動齒輪23攪起潤油的攪起阻力為目的,在變速驅動橋殼體20上設有用于對被攪起的潤滑油的一部分進行儲存的第一收集槽32,來降低在變速驅動橋殼體20內的底部儲存的潤滑油的油面位置。如圖2以及圖3所示,該第一收集槽32設于分割殼部20a、20b、20c以及劃分構件20d上,以能夠在比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底部的油平面Hl高的位置儲存潤滑油。油平面Hl是停車時在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底部儲存的潤滑油的高度。
[0029]為了將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上方確保為備胎或者車載蓄電池的搭載空間,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收集槽32配置于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最后方側(比包括中間軸13的第一減速齒輪對14以及第二減速齒輪對16更靠車輛后方側,S卩,在圖1中的下方、圖2以及圖4中的左方、圖3以及圖5中的右方),來作為避免在上下方向上與第一減速齒輪對14以及所述第二減速齒輪對16重疊的位置的一個例子。即,作為配置第一收集槽32的位置的避免在上下方向上與第一減速齒輪對14以及所述第二減速齒輪對16重疊的位置是指如下的區域,即,即使架設于例如第一減速齒輪對14以及所述第二減速齒輪對16的上方,也至少不架設在比第一減速齒輪對14以及所述第二減速齒輪對16的高度方向上的最上方位置更靠上方的部分。由于如圖2中的箭頭A那樣,被第一減速齒輪對14的中間從動齒輪23攪起的潤滑油中的大部分向上方且后方飛濺,所以第一收集槽32配設于能夠高效地容納被攪起的潤滑油的位置,即配設于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最后方側。
[0030]這樣,與第二減速齒輪對16的末端從動齒輪26相比較旋轉速度更快且攪起潤滑油的能力更良好(攪起量較多)的中間從動齒輪23的潤滑油的攪起動作能夠更順暢地進行。此外,第一收集槽32中儲存的潤滑油通過如下的方式返回至變速驅動橋殼體20內的底部,該方式是:從設于該第一收集槽32的未圖示的潤滑油供給口供給至其他的潤滑部位,或者因儲存規定量以上而從第一收集槽32溢出,或者來自設于第一收集槽32的底部的未圖示的排出口的自然流出油被供給至因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底部的油面位置下降而不被潤滑油浸漬的軸承、油封等需要潤滑的位置。
[0031]在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第一分割殼部20a的內部設有第一油路33,該第一油路33將被第一減速齒輪對14的中間從動齒輪23攪起的潤滑油如圖2中的箭頭A所示地引導至收集槽32。另一方面,在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第二分割殼部20b的內部設有第二油路34 (相當于油路),該第二油路34將被第二減速齒輪對16的末端從動齒輪26攪起的潤滑油如圖3中的箭頭B所示地引導至第二收集槽35。如圖1所示,第二油路34在第一減速齒輪對14的中間從動齒輪23的旋轉軸即中間軸13的軸向上與第一油路33錯位(S卩,圖1中的右方)。此外,第二油路34的配置位置為在第一減速齒輪對14的中間驅動齒輪22的旋轉軸即輸出軸12的軸向上與第一油路33錯位的位置(S卩,圖1中的右方)。S卩,第二油路34在第一減速齒輪對14的旋轉軸上與第一油路33錯位。
[0032]如圖2所示,第一油路33形成于在第一分割殼部20a的第一側壁20al上立設的第一油路壁20a2的外周面上。第一油路33是在徑向上被第一油路壁20a2的外周面和第一分割殼部20a的外周壁20a3劃分而形成的,該第一油路33將被中間從動齒輪23攪起的潤滑油引導至第一收集槽32。
[0033]如圖3所示,第二油路34形成于在第二分割殼部20b的第二側壁20bl上立設的第二油路壁20b2的外周面上。第二油路34是在徑向上被第二油路壁20b2的外周面和第二分割殼部20b的外周壁20b3劃分而形成的,該第二油路34將被末端從動齒輪26攪起的潤滑油引導至第二收集槽35。如圖3?圖5所示,第二收集槽35為了儲存被攪起的潤滑油來降低儲存于變速驅動橋殼體20內的底部的潤滑油的油面位置,與第一收集槽32同樣地設于高于變速驅動橋殼體20的底部的油平面Hl的位置。
[0034]第二收集槽35在徑向上是由第二油路壁20b2的外周面、劃分構件20d的劃分壁20dl上立設的槽壁20d2(如圖4所示)的外周面、第二分割殼部20b的外周壁20b3和劃分構件20d的外周壁20d3(如圖4所示)劃分形成的。第二收集槽35在軸向上是由第二分割殼部20b的第二側壁20bl和劃分構件20d的劃分壁20dl劃分形成的。在第二收集槽35的底部具有排出潤滑油的排出孔35a。引導至第二收集槽35的潤滑油從排出孔35a自然流出,返回變速驅動橋殼體20內的底部。
[0035]如圖1所示,第二收集槽35設于處于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