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形成具備橡膠容納部38的第一筒部12,并且第一彎曲部14a與第二彎曲部14b在圓周方向上連結,從而形成第二筒部14。由于第二筒部14是通過將兩個彎曲部14a、14b在圓周方向上連結而形成的,因此,第一金屬板34和第二金屬板36的接合部31沿第二筒部14的軸02方向設置。
[0038]對重合后的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而言,第二金屬板36的凸部61插入于第一金屬板34的貫通孔60,第一金屬板34的凸部61插入于第二金屬板36的貫通孔60。通過壓扁插入于貫通孔60的凸部61來固定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此外,在本實施方案中,對通過壓扁插入于貫通孔60的凸部61來固定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以將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中至少一個金屬板的周緣部彎折并夾持另一個金屬板的周緣部的方式進行鉚接固定,或者可以通過電弧焊接或凸焊等焊接固定,或者,可以通過鉚釘連結或公知的固定方法來固定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
[0039]第一防振襯套18具備:第一內筒22,其相對于軸Ol平行地配置在第一筒部12內;及第一橡膠狀彈性部24,其用于覆蓋第一內筒22的外周面,并介入設置在第一內筒22與第一筒部12之間。
[0040]第一內筒22是由鐵、鋼或鋁等金屬制成的筒狀構件,其與車身和發動機中的任意一側連結,例如與車身側連結。第一橡膠狀彈性部24是與第一內筒22的外周面一體地硫化粘接的構件,并具備一對凸部26,其在第一內筒22的外周面從互相對置的位置朝向徑向外側突出(參照圖2)。
[0041]對這樣的第一防振襯套18而言,一對凸部26以預壓縮狀態嵌入到橡膠容納部38,并由所述第一筒部12保持,其中所述橡膠容納部38設置在桿主體16的第一筒部12。
[0042]第二防振襯套20具備:第二內筒28,其在以筒狀設置的第二筒部14內以平行于軸02且同軸狀的方式配置;及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其用于覆蓋第二內筒28的外周面,并介入設置在第二內筒28和第二筒部14之間。
[0043]第二內筒28是由鐵、鋼或鋁等金屬制成的筒狀構件,并與車身和發動機中的任意一側連結,例如與發動機側連結。
[0044]圖4所示的第二內筒28的軸直角方向的截面是,第一金屬板34與第二金屬板36的重合方向Z上的長度尺寸L大于與重合方向Z垂直的方向(本實施方案中,為長尺寸方向)X的長度尺寸M的橢圓形。
[0045]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是與第二內筒28的外周面一體地硫化粘接的構件,并具備切口部32,所述切口部32在與設置于第二筒部14的接合部31對置的位置,朝向第二內筒28( S卩,朝向第二防振襯套20的內側)凹陷。設置在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的切口部32沿軸02方向延伸。另外,如圖2所示,在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的軸02方向的兩端部設置有向徑向外側突出的凸緣部33。將一對凸緣部33的間隔設定為與第二筒部14的軸02方向的長度相等的尺寸,若將第二防振襯套20設置在第二筒部14內,則一對凸緣部33將會夾持第2筒部14的軸02方向的端面。此外,在本實施方案中,對將切口部32設置在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并非一定要在與接合部31對置的位置設置切口部32。
[0046]為組裝防振連結桿10,首先,將第一防振襯套18的凸部26嵌入于第二筒狀部12b的橡膠容納部38b,并且將第二防振襯套20載置于第一彎曲部14b,其中,所述第二筒狀部12b設置在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的任意一個(例如,第二金屬板36)。
[0047]接著,使相對于設置有第一防振襯套18及第二防振襯套20的第二金屬板36而正反面翻轉的第一金屬板34,與第二金屬板36重合,并在將緊固件61插通于設置于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的貫通孔60后,通過鉚接緊固件61來固定第一金屬板34和第二金屬板36,從而完成防振連結桿10的組裝。
[0048]在如上所述的本實施方案中,通過使兩張金屬板34、36重合,可以由第一筒狀部12a和第二筒狀部12b形成第一筒部12,并且可以由第一彎曲部14a和第二彎曲部14b形成與第一筒部12垂直相交的第二筒部12,從而與通過鑄造或壓鑄或注塑等來形成桿主體的情況相比,能夠以低成本制造桿主體。
[0049]另外,由于用于構成桿主體的兩張金屬板34、36為相同形狀,因此能夠實現部件的通用化,并進一步抑制制造成本。
[0050]另外,在本實施方案的防振連結桿10中,由于第二筒部14是將第一彎曲部14a和第二彎曲部14b在圓周方向上連結而形成的,因此,若長尺寸方向X上的振動從發動機或車身等施加于第二內筒28,則第二防振襯套20將會鉆入第一金屬板34和第二金屬板36的接合部31。若第二防振襯套20鉆入接合部31,則使重合的兩張金屬板34、36分離的力將會作用于桿主體16。在本實施方案中,防振襯套20的第二內筒28呈橢圓形的截面形狀,該橢圓形為,第一金屬板34與第二金屬板36的重合方向Z上的長度尺寸L大于與重合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大于桿主體16的長尺寸方向X上的長度尺寸M的橢圓形。由此,即使長尺寸方向X上的振動施加于第二內筒28,第二防振襯套20難以鉆入第一金屬板34和第二金屬板36的接合部31,從而使兩張金屬板34、36分離的力也會難以起作用。其結果,能夠提高防振連結桿10的耐久性。
[0051]而且,在本實施方案中,由于第二防振襯套20的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在與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的接合部31相對置的位置,具備朝向第二內筒28凹陷的切口部32,因此,當長尺寸方向X上的振動施加于第二內筒28時,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將難以鉆入第一金屬板34和第二金屬板36的接合部31,從而能夠提高防振連結桿10的耐久性。
[0052](第二實施方案)
[0053]接著,參照圖5,對第二實施方案進行說明。此外,對于與上述第一實施方案相同或相對應的結構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其詳細說明。
[0054]如圖5所示,在第二實施方案的防振連結桿10中,構成第二筒部14的第一彎曲部14a及第二彎曲部14b,在第一金屬板34和第二金屬板36的接合部31的附近具備受壓部
50 ο
[0055]具體而言,設置在第一金屬板34的受壓部50,其以與隔著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而對置的第二內筒28的外周面的曲率相同的曲率進行設置,并且形成為與第二內筒28的外周面保持一定間隔而并行的形狀(曲面)。
[0056]另外,設置在第二金屬板36的受壓部50,其與第一金屬板34的受壓部50相同地,以與隔著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而對置的第二內筒28的外周面的曲率相同的曲率進行設置,并且形成為與第二內筒28的外周面保持一定間隔而并行的形狀(曲面)。
[0057]此外,在隔著第二防振襯套20的長尺寸方向X的兩側設置有接合部31,在本實施方案中,在長尺寸方向X的兩側的接合部31的附近分別設置有受壓部50。
[0058]在這種本實施方案的防振連結桿10中,若長尺寸方向X上的振動從發動機或車身等施加于第二內筒28,則第二內筒28使外側的第二橡膠狀彈性部30發生彈性變形的同時,朝向第一金屬板34和第二金屬板36的接合部31移動。此時,受壓部50形成為與第二內筒28的外周面保持一定間隔而并行的形狀,因此,施加于第二內筒28的振動(應力)相對于受壓部50沿法線方向施加。從而,對第一金屬板34及第二金屬板36進行牽引分離的力將難以起作用,從而能夠提高防振連結桿10的耐久性。
[0059]此外,在本實施方案中,對以曲面設置圖5中所例示的受壓部50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例如,如圖6所示,受壓部50也可以由如下平面構成,即在重合方向Z上從配合面35垂直地立起且與第二內筒28外周面平行的平面。
[0060]上述以外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案相同,并省略其詳細說明。
[0061](第三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