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注油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
背景技術:
等速萬向節被用于汽車傳動系統中,承擔動力和扭矩的傳遞。由于在運動過程中會受到滑動、滾動和振動等復雜機械運動的影響,因此,需要在等速萬向節的腔體內注入適量的潤滑脂輔助潤滑。單個球籠潤滑脂的填充量將直接影響等速萬向節的壽命和使用性能,潤滑脂填充量過少,將導致萬向節發生干摩擦,影響萬向節的使用壽命;填充量過多,則生產成本不能得到控制,同時也不利于萬向節的正常使用。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萬向節潤滑脂的注入量常根據生產工藝或客戶需求而定。
現有等速萬向節組裝生產線在灌裝潤滑脂時,采用各種油脂定量加注設備輔助生產。現有的油脂定量加注設備通常由儲油腔、定量油腔及注油槍組成。定量油腔通常是由空氣泵與連接柱塞泵為一體的注油泵構成,通過高壓空氣將儲油腔內的潤滑脂吸入定量油腔,在高壓空氣的作用下,再從定量油腔經由注油槍出油口打入球籠內腔。定量油腔容積的大小將決定一次注入潤滑脂的注入量,定量油腔的容積可由調整螺栓進行機械調整,以實現不同注油量的調控。
由于不同型號、不同規格的產品所要求的潤滑脂注入量不相同,因此,要求注油機的注脂量可實現定量可控。現有定量注油機多采用調整螺栓的方式對定量油腔的容積進行調控。由于螺栓調整的精度不高,導致調整后的定量油腔容積不能保證,打出的潤滑脂的重量通常存在±5g的誤差。另一方面,注脂過程中,由于儲油腔屬于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結構,空氣容易連同潤滑脂進入定量油腔,導致注入球籠內的潤滑脂重量不夠。而整個注脂過程,對注入球籠的潤滑脂重量缺少有效監控,也就是說注入油脂重量的精確性與長期穩定性得不到保證,同時油量數據又得不到實時反饋,以至于對于潤滑脂注入量不夠的球籠,不容易被發現。一旦將注脂量不夠的萬向節裝車使用,容易因潤滑不徹底引發傳動軸的振動、異響,影響乘坐舒適性,進而引發縮短產品的使用壽命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球籠注油機的注油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不足。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稱取工件重量的稱重裝置、對工件進行注油的注油裝置和控制注油裝置一次取油量的油量控制裝置,所述注油裝置包括注油缸和控制注油缸注油的注油開關,所述注油缸由驅動器驅其完成注油動作,所述機架上還設有控制器,所述注油開關通過控制器控制驅動器,所述稱重裝置與控制器通訊,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在工件注油量不符合要求時報警的報警器。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注油裝置還包括注油閥,所述注油缸具有內腔,所述內腔內設有將內腔分為注油腔和驅動腔的活塞,所述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穿過驅動腔并延伸至內腔以外,所述注油腔通過注油閥注油,所述注油開關通過控制器控制注油閥。注油裝置結構合理,注油腔處于封閉狀態,外界空氣不容易進入注油腔內,可以有效地保證注油腔內油脂的重量。注油開關通過控制器控制注油閥,注油閥可采用多位閥,以實現一閥多用,簡化了注油機的結構,降低了注油機的使用成本。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驅動器為氣泵,所述氣泵向驅動腔內供入氣體。利用氣泵作為驅動器,相對于液壓泵,簡化了注油機的結構,降低了注油機的使用成本。
一種可選的方案,該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還包括油泵,所述油泵向注油腔內供入潤滑脂,所述油泵由控制器控制。油泵向注油腔自動供油,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優化了注油機的使用性能。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油量控制裝置包括平移裝置,所述機架上設有上行程限位開關和下行程限位開關,所述平移裝置上設有行程控制開關,所述活塞桿上固定有觸發上行程限位開關、下行程限位開關、行程控制開關的開關碰塊,所述上行程限位開關、下行程限位開關、行程控制開關均與控制器通訊。油量控制裝置結構簡單且控制精度高,優化了注油機的使用性能。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平移裝置包括電機、絲杠、螺母和螺母座,所述絲杠轉動連接在機架上,并且,所述電機驅動絲杠旋轉,所述螺母與絲杠配合,并且,所述螺母與螺母座固定連接,所述機架上設有對螺母座導向的直線導軌,所述螺母座上設有與直線導軌配合的導槽,所述行程控制開關固定在螺母座上。絲杠與螺母組成絲杠螺母副,平移裝置具有較高的平移精度,從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注油腔的容積,進而可以有效地控制注油裝置的一次取油量,提高了注油機的注油精度。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能,提高了注油機的注油精度,另外,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編程性能,可以方便地通過改變程序來實現不同的控制動作。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稱重裝置包括稱重感應器、工件套和防撞螺絲,所述工件套固定在稱重感應器上,所述防撞螺絲設置在機架上,并且,所述防撞螺絲位于稱重感應器與機架之間。工件套的設置使得稱重裝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不同規格的工件僅需要更換工件套即可,而不需要改變稱重裝置的結構。防撞螺絲的設置可以避免工件損壞稱重感應器,延長了稱重感應器的使用壽命。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機架上還設有顯示器,所述顯示器與控制器通訊并顯示工件的重量,所述控制器上還設有使顯示器上顯示的工件重量清零的凈重開關,所述凈重開關與控制器通訊。顯示器的設置使得操作人員可以直觀地看到工件的重量,優化了注油機的使用性能。凈重開關的設置使得顯示器上顯示的重量可以清零,便于操作人員查看油脂的重量,即清除工件的重量顯示,只顯示潤滑脂的重量,從而精確地讀取每次注入的潤滑脂重量,優化了注油機的使用性能。
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注油開關設置在利于操作人員用腳觸發的位置上,并且,所述注油開關通過通訊電纜與控制器通訊。利于操作人員操作,操作人員不需要用手即可觸發注油開關,提高了注油機的注油效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具有如下優點:機架上設有稱重裝置、注油裝置、油量控制裝置、控制器和報警器,在對球籠注油的過程中,操作人員僅需要向控制器發出控制信號即可實現潤滑脂的注入,稱重裝置起到稱取油脂重量的作用,在油脂重量不符合標準時,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提示操作人員,以利于操作人員后續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油量不合格的萬向節進入下道工序,造成萬向節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異常。
油量控制裝置可以方便地控制注油裝置的一次取油量,一次取油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提高了注油機的注油精度。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的主視圖;
附圖2是附圖1的左視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中注油缸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作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僅用于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油脂的注入量直接影響萬向節的使用性能,為此,注油機應實現定量注油的功能,并且注油機應具有較高的注油精度,以滿足萬向節的使用需求。另外,對于油脂重量不合格的萬向節,注油機應可以識別出來,以避免該萬向節經過后續裝配而進入使用領域。注油機向萬向節內注入的是潤滑脂。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包括機架1,機架1即具有支撐功能的結構,用于支撐相應的裝置、工件等,機架1可采用鋼材焊接形成,或者,鋼材通過螺栓拼接形成,該機架1至少應包括形成工作臺的特征,即工件應可以穩定地放置在機架1上,以便于注油、工件的取放;
如圖2所示,所述機架1上設有稱取工件重量的稱重裝置2;稱重裝置2用于稱取工件的重量,以得到工件注油前、注油后的重量參數,從而可以得出工件的注油重量,以便于操作人員判斷油脂重量是否符合要求;
如圖1、圖2所示,對工件進行注油的注油裝置3;注油裝置3用于實現工件的注油;
如圖1、圖2所示,控制注油裝置3一次取油量的油量控制裝置4,油量控制裝置4用于控制注油裝置3一次取油的油量,注油裝置3一次取油的油量應等于工件一次注油所需要的油量,以提高工件的注油精度;
如圖1所示,控制器8,控制器8即實現控制各裝置做出相應動作的裝置,控制器8可采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以使注油機可以完成相對復雜的動作,控制器8內應存儲有相應的油量參數,如油脂一次注入的重量及合理的波動范圍等等,該參數存儲于控制器8中;
如圖1所示,報警器9,報警器9用于在工件注油量不符合要求時發出報警信息以提示操作人員的裝置,報警器9可采用聲音報警裝置,報警器9也可以采用光線報警裝置,或者,采用聲光報警裝置,即報警時可以同時發出聲音和光線提示;
如圖1、圖2所示,注油裝置3包括注油缸5和控制注油缸5注油的注油開關6,所述注油缸5由驅動器7驅其完成注油動作,所述注油開關6通過控制器8控制驅動器7,所述稱重裝置2與控制器8通訊,報警器9和控制器8均固定在機架1上,報警器9與控制器8的固定方式可采用螺栓固定。
注油過程中,預先在控制器8中設定好油量控制裝置4動作的參數,再將工件放置在稱重裝置2上,稱重裝置2稱取工件的原始重量并將該參數傳遞至控制器8中進行存儲,然后注油裝置3獲取一次注油時的油量,注油裝置3獲取油脂的方法可以采用手動或自動的方式獲得,操作人員觸發注油開關6,注油裝置3對工件注油,注油完畢后,稱重裝置2稱取工件注油后的重量,并將該參數傳遞至控制器8中,由控制器8對工件注油前及注油后的重量進行比較,如該差值在規定的范圍內,則完成一次注油操作,如該差值不在規定的范圍內,控制器8控制報警器9報警。注油機的注油精度一般控制在3克以內,即一次注油后,工件內油脂的重量允許在正負3克內波動。
上述方案中,油量控制裝置4的動作參數由控制器8控制,從而提高了油量控制裝置4的控制精度,進而提高了注油機的注油精度。另外,稱重裝置2起到進一步檢測工件注油重量的作用,工件注油量不符合要求時報警,進一步提高了工件的注油質量,可以有效地防止注油量不符合要求的工件進入使用領域。
一種優化方案,該等速萬向節定量注油機還包括油泵,所述油泵向注油缸5內供入潤滑脂,所述油泵由控制器8控制。該方案使得注油裝置3可以自動獲取油脂,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件的注油效率。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優化方案,所述注油開關6設置在利于操作人員用腳觸發的位置上,并且,所述注油開關6通過通訊電纜30與控制器8通訊。注油開關6一般放置在機架1旁邊,以利于操作人員觸發,操作人員利用腳觸發注油開關6,在觸發注油開關6時并不影響操作人員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件的注油效率。
實施例二
如圖1、圖2所示,結合實施例一中利用油泵供油的方案,所述注油裝置3還包括注油閥10,該注油閥10至少實現兩個功能,一,在油泵供油過程中,應使油泵供入注油裝置3的油脂不會外泄,二,在注油過程中,應使注油裝置3內的油脂不能回流至油泵,該注油閥10可選用多位換向閥,注油閥10可采用氣動或電動閥,以便于控制器8的控制;
如圖3所示,所述注油缸5具有內腔,所述內腔內設有將內腔分為注油腔11和驅動腔12的活塞13,油泵向注油腔11內供油,所述活塞13上固定有活塞桿14,所述活塞桿14穿過驅動腔12并延伸至內腔以外,所述注油腔11通過注油閥10注油,所述注油開關6通過控制器8控制注油閥10,所述驅動器7為氣泵,所述氣泵向驅動腔12內供入氣體。
油泵向注油腔11供油時,油脂進入注油腔11內,同時,油脂推動活塞13移動,以增大注油腔11的體積,活塞13在移動過程中由油量控制裝置4對活塞13的移動行程進行限制,以使注油腔11一次容納的油脂僅供一次注油需要,從而保證注油機的注油精度。在注油過程中,氣泵向驅動腔12內供入氣體,驅動腔12內的氣體推動活塞13移動,以減小注油腔11的體積,從而排出注油腔11內的油脂,實現注油操作。驅動腔12上設有排氣閥,該排氣閥為單向閥,即油泵供油時排氣閥打開,油脂可以進入注油腔11內,氣泵驅動活塞13時,排氣閥關閉,使氣泵可以推動活塞13移動,實現注油操作。
實施例三
如圖1、圖2所示,結合實施例二中的技術方案,油量控制裝置4包括平移裝置15,所述機架1上設有上行程限位開關16和下行程限位開關17,所述平移裝置15上設有行程控制開關18,所述活塞桿14上固定有觸發上行程限位開關16、下行程限位開關17、行程控制開關18的開關碰塊19,所述上行程限位開關16、下行程限位開關17、行程控制開關18均與控制器8通訊,也就是說,開關碰塊19可以分別觸發上行程限位開關16、下行程限位開關17及行程控制開關18,活塞13的移動將改變注油腔11、驅動腔12的容積,限制活塞13的移動范圍,起到控制注油腔11容積的作用。
上行程限位開關16主要起到備用作用,即某部件損壞后,上行程限位開關16可以限制活塞13的最大移動行程,以避免注油缸5損壞,下行程限位開關17除了具有限制功能外還向控制器8發出信號,開關碰塊19觸發下行程限位開關17后,控制器8向油泵發出供油脂令,以減少注油機的等待時間,提高了注油機的注油效率。
上行程限位開關16、行程控制開關18、下行程限位開關17可以為現有技術中的行程開關或接近開關。
如圖1、圖2所示,平移裝置15包括電機20、絲杠21、螺母22和螺母座23,所述絲杠21轉動連接在機架1上,并且,所述電機20驅動絲杠21旋轉,所述螺母22與絲杠21配合,并且,所述螺母22與螺母座23固定連接,所述機架1上設有對螺母座23導向的直線導軌24,所述螺母座23上設有與直線導軌24配合的導槽,該導槽為燕尾槽,所述行程控制開關18固定在螺母座23上。
上述電機20可以為步進電機或伺服電機。
本實施例中的平移裝置15也可以采用直線電機、液壓缸、氣缸等可產生直線運動的裝置替代。
實施例四
如圖2所示,結合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所述稱重裝置2包括稱重感應器25、工件套26和防撞螺絲27,所述工件套26固定在稱重感應器25上,所述防撞螺絲27設置在機架1上,并且,所述防撞螺絲27位于稱重感應器25與機架1之間。工件套26即固定工件的裝置,工件套26可通過螺紋固定在稱重感應器25上,工件套26也可以套設在稱重感應器25上。工件與工件套26的配合方式應選用插接方式,以提高工件的注油效率。更換不同規格的工件時,僅需要更換工件套26即可,優化了注油機的通用性能。
實施例五
如圖1、圖2所示,結合實施例一的技術方案,機架1上還設有顯示器28,所述顯示器28與控制器8通訊并顯示工件的重量,所述控制器8上還設有使顯示器28上顯示的工件重量清零的凈重開關29,所述凈重開關29與控制器8通訊。凈重開關29即通過與顯示器28通訊使顯示器28上的參數顯示為零的裝置,凈重開關29的設置使得操作人員可以直觀地觀察到油脂的重量,優化了注油機的使用性能。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本說明書后,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這些修改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上述技術方案中各部件與機架1的連接方式可采用螺栓連接或其它可拆連接方式連接,以便于注油機的維護。
上述方案中的注油是指向萬向節加注潤滑脂,上述方案中的油脂是指潤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