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止管路C,42為第六支路,43為第五支路,44為解鎖管路C,45為液控單向閥C,46為手動三位四通閥C,47為手動二位三通閥C,5為液壓缸D,51為鎖止管路D,52為第八支路,53為第七支路,54為解鎖管路D,55為液控單向閥D,56為手動三位四通閥D,57為手動二位三通閥D,6為液壓源,7為減壓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38]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用于卡瓦互鎖的液壓系統,以便能夠在降低不壓井設備成本的同時有效消除目前卡瓦互鎖過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0039]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40]請同時參考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卡瓦互鎖的液壓系統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0041]本實用新型中所公開的液壓系統,主要應用在不壓井設備中,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是,在不壓井設備中進行油管起、下作業時需要用到固定承重卡瓦、移動承重卡瓦;固定下壓卡瓦以及移動下壓卡瓦,其中固定承重卡瓦和移動承重卡瓦在井下壓力不足以抵消油管自重的情況下配套使用,固定下壓卡瓦和移動下壓卡瓦在井下壓力大于油管自重時配套使用,在本實施例中著重介紹用于驅動固定承重卡瓦和移動承重卡瓦的液壓系統。
[0042]請參考圖1,在該液壓系統中包括:
[0043]用于驅動固定承重卡瓦鎖緊和張開的液壓缸A,用于驅動移動承重卡瓦鎖緊和張開的液壓缸B,液壓缸A的鎖緊腔(無桿腔)連通有鎖止管路A,并且鎖止管路A上還設置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液壓缸A的解鎖腔(有桿腔)連通有解鎖管路A,并且解鎖管路A上串接有液控單向閥A,由液壓缸A流出至液控單向閥A的液壓油可以自由流通;
[0044]液壓缸B的鎖緊腔(無桿腔)連通有鎖止管路B,并且鎖止管路B上還設置有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液壓缸B的解鎖腔(有桿腔)連通有解鎖管路B,并且解鎖管路B上串接有液控單向閥B,由液壓缸B流出至液控單向閥B的液壓油可以自由流通;
[0045]其中第二支路與液控單向閥B的進油口連通,第四支路與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連通;
[0046]進油口與液壓源連通,回油口與油箱連通,其余兩口與第一支路和解鎖管路A端部連通的手動三位四通閥A,手動三位四通閥A中包括可將自身進油口與第一支路連通的第一工位,和可將自身進油口與解鎖管路A連通的第二工位;
[0047]進油口與液壓源連通,回油口與油箱連通,其余兩口與第三支路和解鎖管路B端部連通的手動三位四通閥B,手動三位四通閥B中包括可將自身進油口與第三支路連通的第一工位,和可將自身進油口與解鎖管路B連通的第二工位。
[0048]請參考圖1,該系統實現固定承重卡瓦和移動承重卡瓦互鎖的原理如下:
[0049]液壓油由液壓源進入手動三位四通閥A,此時手動三通四位閥A處于第二工位,液壓油進入到解鎖管路A中,由于解鎖管路A上串接有液控單向閥A,并且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無供壓,油液不能反向流通,所以液壓缸A無動作,因而固定承重卡瓦也就不能動作,仍舊處于鎖緊狀態;此時手動三位四通閥B處于第一工位,液壓油進入到第三支路中,并通過第三支路進入到第四支路和鎖止管路B中,進入到鎖止管路B中的液壓油將推動液壓缸B進行鎖緊,從而實現移動承重卡瓦進入鎖緊狀態,與此同時,進入到第四支路中的液壓油將進入到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中,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有供壓,解鎖管路A中的液壓油進入到液壓缸A中實現液壓缸A的解鎖,從而使得固定承重卡瓦進入解鎖狀態,此時即可實現由移動承重卡瓦帶動油管進行起、下管作業;當手動三位四通閥A處于第一工位,手動三位四通閥B處于第二工位時,能夠實現固定承重卡瓦進入鎖緊狀態,同時移動承重卡瓦處于解鎖狀態,以便于移動承重卡瓦復位,從而為下一步的下管或起管做準備。
[0050]可見,上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液壓系統中可以使得固定承重卡瓦和移動承重卡瓦在配套使用的過程中,一個卡瓦解鎖時另一個卡瓦處于可靠的鎖緊狀態,這就能夠完成油管的起管、下管作業,同時還能夠有效防止落管或者飛管的情況出現;另外由于上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液壓系統中,液壓油的流通路徑的轉換是通過手動三位四通閥A和手動三位四通閥B實現的,相對而言換向閥的防爆等級可以適度降低,與目前電控液的方式相比,顯著降低了液壓系統的成本,并且還消除了電控過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0051]不難理解的是,第二支路、第四支路均可直接與液控單向閥B和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相連,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液壓系統的功能,本實施例中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還設置了與液壓源連通的獨立解鎖管路,并且第二支路與液控單向閥B之間還設置了手動二位三通閥A,手動二位三通閥A的三個口分別與第二支路、獨立解鎖管路以及液控單向閥B的進油口相連,并且手動二位三通閥A包括可將第二支路與液控單向閥B的進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位,和可將獨立解鎖管路與液控單向閥B的進油口連通的第二工位;
[0052]同時第四支路與液控單向閥A之間還設置有手動二位三通閥B,手動二位三通閥B的三個口分別與第四支路、獨立解鎖管路以及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相連,手動二位三通閥B包括可將第四支路與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連通的第一工位,和可將獨立解鎖管路與所述液控單向閥A的進油口連通的第二工位。
[0053]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手動二位三通閥B和手動二位三通閥A的常用工位為第一工位,而當手動二位三通閥B或手動二位三通閥A處于第二工位時,可以實現對液壓缸A或者液壓缸B的單獨解鎖。
[0054]用于驅動固定下壓卡瓦和移動下壓卡瓦的液壓系統與上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液壓系統相似,具體的,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之上,還設置了:
[0055]用于驅動固定下壓卡瓦鎖緊和張開的液壓缸C ;
[0056]用于驅動移動下壓卡瓦鎖緊和張開的液壓缸D ;
[0057]一端與液壓缸C的鎖緊腔連通的鎖止管路C,且鎖止管路C上還設置有第五支路和第六支路;
[0058]一端與液壓缸C的解鎖腔連通的解鎖管路C,且解鎖管路C上串接有液控單向閥C,由液壓缸C流出至液控單向閥C的液壓油可自由流通;
[0059]一端與液壓缸D的鎖緊腔連通的鎖止管路D,且鎖止管路D上還設置有第七支路和第八支路;
[0060]一端與液壓缸D的解鎖腔連通的解鎖管路D,且解鎖管路D上串接有液控單向閥D,由液壓缸D流出至液控單向閥D的液壓油可自由流通;
[0061]第六支路與液控單向閥D的進油口連通;
[0062]第八支路與液控單向閥C的進油口連通;
[0063]進油口與液壓源連通,回油口與油箱連通,其余兩口與第五支路和解鎖管路C另一端連通的手動三位四通閥C,手動三位四通閥C包括可將自身進油口與第五支路連通的第一工位,和可將自身進油口與解鎖管路C連通的第二工位;
[0064]進油口與液壓源連通,回油口與油箱連通,其余兩口與第七支路和解鎖管路D另一端連通的手動三位四通閥D,手動三位四通閥D包括可將自身進油口與第七支路連通的第一工位,和可將自身進油口與所述解鎖管路D連通的第二工位。
[0065]液壓油由液壓源進入手動三位四通閥C,此時手動三通四位閥C處于第二工位,液壓油進入到解鎖管路C中,由于解鎖管路C上串接有液控單向閥C,并且液控單向閥C的進油口無供壓,油液不能反向流通,所以液壓缸C無動作,因而固定下壓卡瓦也就不能動作,仍舊處于鎖緊狀態;此時手動三位四通閥D處于第一工位,液壓油進入到第七支路中,并通過第七支路進入到第八支路和鎖止管路D中,進入到鎖止管路D中的液壓油將推動液壓缸D進行鎖緊,從而實現移動下壓卡瓦進入鎖緊狀態,與此同時,進入到第八支路中的液壓油將進入到液控單向閥C的進油口中,液控單向閥C的進油口有供壓,解鎖管路C中的液壓油進入到液壓缸C中實現液壓缸C的解鎖,從而使得固定下壓卡瓦進入解鎖狀態,此時即可實現由移動下壓卡瓦帶動油管進行起、下管作業;當手動三位四通閥C處于第一工位,手動三位四通閥D處于第二工位時,能夠實現固定下壓卡瓦進入鎖緊狀態,同時移動下壓卡瓦處于解鎖狀態,以便于移動下壓卡瓦復位,從而為下一步的下管或起管做準備。
[0066]請參考圖1,上述實施例中的手動三位四通閥A、手動三位四通閥B、手動三位四通閥C以及手動三位四通閥D的進油口均與液壓源連通,回油口均與郵箱連通,因而四個三位四通閥就形成了四聯手動閥。
[0067]同樣,第六支路、第八支路可以分別與液控單向閥D和液控單向閥C直接相連,為了進一步優化方案,本實施例中在上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