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風箱局部罩設的區域,所述脫附區界定于被上、下風箱局部罩設的區域。
[0026]所述吸附區與脫附區在上轉輪面的面積比介于1:2-15。
[0027]所述吸附區與脫附區在上轉輪面的面積比介于1:8-12。
[0028]所述轉輪單元具有一吸附區、一脫附區及一冷卻區,所述吸附區界定于未被上、下風箱局部罩設的區域,所述脫附區及冷卻區界定于被上、下風箱局部罩設的區域內,且上、下風箱各具有一徑向的隔板分隔出所述脫附區及冷卻區。
[0029]所述第一、第二處理材均為多孔性吸附材,且所述第一、第二處理材的平均孔徑相異而用于分別吸附具有不同分子徑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0030]所述第一、第二處理材的其中一個為親水性材料而用于處理具有極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所述第一、第二處理材的另一個為殊水性材料而用于處理實質不具有極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0031 ]為達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流體凈化處理系統,用于處理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廢氣,所述流體凈化處理系統包含以上所述臥式轉輪及一后端處理設備,所述臥式轉輪連接所述后端處理設備,所述后端處理設備用于進一步凈化自所述箱體排出的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廢氣,所述后端處理設備為一焚化爐、冷凝器或流體化浮動床吸脫附設備。
[003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臥式轉輪具備可擴充性,也就是可在上轉輪面上方增設額外的處理材或額外的轉輪,因而得以因應日后制程可能的變化。除此之夕卜,該臥式轉輪的流道大致垂直于水平面,使得洗滌液不易殘留在轉輪內部,從而具備便于清洗的功能。
【附圖說明】
[0033]圖1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0034]圖2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一實施例的大部位分解圖;
[0035]圖3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一實施例的細部分解圖,其中箱體未繪出;
[0036]圖4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圖,其中箱體內部以剖面表示;
[0037]圖5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圖,主要表現支撐軸與上風箱的連結機構;
[0038]圖6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一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圖,主要表現密封結構;
[0039]圖7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二實施例的細部分解圖,其中箱體未繪出;
[0040]圖8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二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圖,主要表現支撐軸與上風箱的連結機構;
[0041]圖9是本實用新型臥式轉輪第三實施例的前視圖,其中箱體內部以剖面表示
[0042]圖10是本實用新型流體凈化處理系統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3]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及功效,現舉以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說明】如下。
[0044]如圖1至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臥式轉輪,臥式轉輪I包括一箱體
10、一轉輪單元20及一驅動手段。臥式轉輪I用于對氣體或液體等流體進行處理,包括但不限于將氣體或液體中的部分物質加以去除、改質或使其物理狀態產生變化。所述“臥式”是指,相較于現有的水平軸向轉輪,本實用新型的臥式轉輪的軸向則是在垂直方向延伸。
[0045]箱體10具有一流體入口11及一流體出口 12,其外型可為但不限于方形六面體,流體入口 11位于其中一側壁下半部的位置,流體出口 12則位于頂壁;若要在箱體內形成多個流體通道,箱體10還可具有額外的流體入口及流體出口,從而適應于其他可能的流道設計需求。流體入口 11與流體出口 12的位置并不以前述為限,惟兩者以分別位于箱體10的上、下半部為佳,例如,流體入口可改位于箱體的上半部,而流體出口則改位于箱體的下半部;在其他可能的實施例中,箱體可改為其他外型,例如圓筒形。另外,在箱體10的其中一側壁上還可設有可供人員進出箱體10的維修門19。
[0046]轉輪單元20具有一轉軸21而可轉動地設于箱體10內,轉輪單元20將箱體10分隔為一上容室13及一位置低于上容室13的下容室14,流體入口 11連通上、下容室13、14其中一個,流體出口 12則連通于上、下容室13、14另一個。本實施例中,流體入口 11是連通下容室14,流體出口 12則連通于上容室13。本實施例中,轉軸21為一輪鼓,即轉軸21的中心呈中空,轉軸21的軸向實質垂直于一水平面,即與重力的方向實質平行或僅在可能的誤差范圍內與重力方向略有夾角。轉輪單元20還具有一上轉輪面22、一位置低于上轉輪面22的下轉輪面
23、及設于上、下轉輪面22、23之間的第一處理材24,上、下轉輪面22、23實質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轉軸21的軸向,第一處理材中定義有連接上、下轉輪面22、23的第一流道而供流體在實質平行于轉軸21軸向的方向上流動于上、下容室13、14之間。所述實質平行于轉軸21軸向包括但不限于完全平行或大致平行,例如在可能的場合中,第一流道雖非完全呈線性而有曲折的流道,但整體而言可將流體由上轉輪面22導引至下轉輪面23或由下轉輪面23導引至上轉輪面22,也就是要本文所述的“實質平行于轉軸軸向”。本文所述“實質平行于轉軸軸向”不包括使流體經由轉輪單元的徑向內側或徑向外側對外排出或向內引入。
[0047]其中,第一處理材24具有可使待處理的流體中的部分物質加以去除、改質或使其物理狀態產生變化的能力,而根據所要實現的處理效果,第一處理材24可選用但不限于觸媒、沸石、活性碳、高分子樹酯、碳分子篩、多孔性吸附材或其組合。以多孔性吸附材為例,第一處理材24可為親水性或殊水性的沸石、活性碳、活性氧化鋁、硅膠或其組合,其中親水性沸石例如為A型、13X型或低硅鋁比Y型沸石,殊水性沸石則例如為ZSM-5型、MCM型(Mobilcomposite of matter)或高娃招比Y型沸石,所述MCM型沸石例如可為具六角晶狀結構(hexagonal)的]\10\1-41、具立方結構((31113;[(3)的]\10\1-48、具層狀結構(lamellar)的MCM-50 等M41S族沸石,這些沸石材料例如可自天津南化催化劑有限公司購得;又或者,多孔性吸附材也可為蜂巢狀吸附單體,所述吸附單體的材質可為蜂巢狀沸石吸附單體、蜂巢狀硅膠吸附單體、蜂巢狀活性碳纖維紙或纖維布、或蜂巢狀瓦楞紙吸附單體等,這些吸附單體可在軸向方向上彼此堆桟,這些吸附單體例如可自Nichias Corp.或Seibu Giken Corp.購得。
[0048]為了實現上、下容室13、14之間可能需要的氣密性,箱體10及轉輪單元20之間可僅具有一組密封結構,密封結構使流體僅能經由第一流道24而在上、下容室13、14之間流動。在本實施例中,箱體10還包括一水平延伸的中隔板15,中隔板15中央形成與轉輪單元20外輪廓實質互補的開口,另如圖6所示,中隔板15沿該開口朝上垂直延伸一環狀封板16,環狀封板16上固定一密封圈17,密封圈17與轉輪單元20外周緣的法蘭25保持緊貼并形成氣密,密封圈17的剖面可呈但不限于P形(如本實施例)、n形、V形、長方形、扁條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其他幾何造型或其他不規則造型,密封圈17的材質可選用但不限于橡膠、硅膠或鐵弗龍(聚四氟乙烯)。本實施例中,密封圈17是緊貼于法蘭25的底部,但在其他可能實施例中,密封圈17也可改緊貼于法蘭25的外側環緣或頂部,此時中隔板15及法蘭25的外型也可對應調整。與已知需配置兩組密封結構的直立式轉輪相比,本實施例能夠減少一組密封結構的設置,因而有助于降低為實現密封性所衍生的加工成本。本實施例中,所述中隔板、環狀封板、密封圈及法蘭構成所述密封結構,為密封結構的型態并不以此為限,例如也可僅包括密封圈而與轉輪單元外周面緊貼合。
[0049]驅動手段用于驅動轉輪單元20相對箱體10轉動,為此驅動手段可以包括一馬達減速機構31以及連接于馬達減速機構31與轉輪單元20之間的傳動元件,所述馬達減速機構31是指馬達與減速機的結合,其中馬達用于產生并輸出動力,減速機用于降低轉速,馬達減速機構31的整體具有一輸出軸32用于對外輸出動力,傳動元件可為但不限于連接于輸出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