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則保證了筒身中心的漿料可以從下方進入弧板與筒身之間(通過進料單向閥)。所以,當弧板內壓時,筒身底部的漿料進入弧板與筒身之間,筒身中心的漿料也有一部分從側方過料通道、弧板上方進入弧板與筒身之間,而在弧板外移(向著筒身側壁移動)過程中,弧板下方不會出料,漿料只會從弧板側方和上方擠出,既沖擊側方的貼壁漿料,又將一部分之前進入的底部漿料向上擠出,回到筒身上方、中心,繼而再次被攪拌體進行攪拌,攪拌效果上佳,還能有效解決漿料的分層、沉淀、貼壁不勻等問題。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能快速有效地實現尾氣凈化催化器涂覆漿料與貴金屬成分的融合,貴金屬在漿料中分散效果好,可保障獲得的漿料內貴金屬等組分分布均勻、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發明臺板、腳架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發明臺板、腳架處的側視圖;
[0018]圖4是本發明臺板的俯視圖;
[0019]圖5是本發明分散勻料筒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本發明壓板、配重塊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7是本發明進料單向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臺板丨、腳架2、腳桿3、漏斗定位孔4、分液漏斗5、分散勻料筒6、筒身7、桶底8、頂蓋9、排料管10、放料閥11、輪組12、輪架13、萬向輪14、攪拌軸15、攪拌板葉16、攪拌電機17、主電機18、減速機19、弧板20、橫滑桿21、壓板22、配重塊23、拉板彈簧24、底軸承25、密封填料塊26、進料單向閥27。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
[0024]如圖1至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器貴金屬成分高分散添加裝置,包括臺板I,所述的臺板上設有兩對用于支撐臺板的腳架2,所述的腳架包括兩根腳桿3,所述的臺板上設有若干貫穿臺板板面的漏斗定位孔4,所述的漏斗定位孔內設有分液漏斗5,分液漏斗上設有分液閥,所述的臺板下方設有分散勻料筒6,所述的分散勻料筒包括筒身7、桶底8、頂蓋9,所述的頂蓋上設有進料口,分液漏斗的滴液方向朝向進料口,桶底設有排料管10,排料管上設有放料閥11。
[0025]在漿料中添加貴金屬時,將各分液漏斗放入臺板上的各漏斗定位孔中,將所需要添加的貴金屬溶液加入分液漏斗中,將分液漏斗閥打至半開狀態,進行溶液添加,邊滴加,料桶中邊攪拌。分液漏斗中貴金屬溶液滴加完后,向漏斗中加入1/3體積的水,清洗漏斗壁上的貴金屬溶液,然后打開閥門,將清洗液滴至攪拌料桶中。清洗過程重復2-3次。整個過程中,添加速度較為平緩,且一邊添加一邊攪拌,因而可實現較好地融合,利用各分液漏斗進行不同貴金屬溶液的添加,一起進行“滴定”,相比普通的統一添加而言,分散效果要好得多。
[0026]作為優選,所述的腳桿底端設有輪組12,所述的輪組包括輪架13、設于輪架上的萬向輪14。臺板可以移動,方便調節和移位。
[0027]作為優選,所述的分散勻料筒為一圓筒,所述的分散勻料筒上設有攪拌體,所述的攪拌體包括豎直的攪拌軸15、設在攪拌軸上的若干攪拌板葉16,所述的攪拌板葉處在筒身內,攪拌軸軸線與筒身軸線重合,所述的攪拌軸由一攪拌電機17帶動。電機帶動攪拌軸(也可以通過減速機等結構帶動)轉動,攪拌軸帶動攪拌板葉轉動,從而對配料釜內的原料進行快速連續攪動,相比人工攪動,可以提升制漿效率以及漿料內成分的均勻性。
[0028]作為優選,還包括一固定機架,筒身與固定機架轉動連接,筒身的轉動中心為筒身軸線,所述的筒身下方設有一用于帶動筒身繞筒身軸線旋轉的主電機18,主電機通過減速機19連接至筒底,所述的筒身內設有至少四塊弧板20,弧板外側表面可與筒身內側壁面貼合,各弧板以筒身軸線為中心均勻環狀分布,相鄰弧板之間的空間為側方過料通道,所述的弧板上設有若干橫滑桿21,橫滑桿穿過筒身側壁且與筒身側壁滑動連接,所述的橫滑桿外端處在筒身外,橫滑桿外端設有壓板22,壓板上設有配重塊23,壓板與筒身之間設有若干拉板彈簧24,拉板彈簧一端連接壓板,拉板彈簧另一端連接筒身外側壁面。筒身可以轉動,攪拌軸也可以轉動,當然,實際操作中,最好是讓筒身和攪拌軸反向旋轉,若同向旋轉,則轉動速度要不同,否則就成了 “相對靜止” 了。我們知道,分散勻料筒這一類的筒狀容器,在進行漿料混合的過程中,貼壁的漿料不容易被攪拌均勻(一則實際中攪拌結構很難做到貼壁,因為會有刮壁、加劇震動等負面影響,且制造精度要求過高;二則攪拌時具有離心作用,漿料中質量較大的固體、顆粒容易貼壁,所以很難保證充分混入漿料)。再者,容易出現上下分層及沉淀等問題,也不利于保證漿料均勻混合。而在本方案中,具有弧板結構,弧板外側表面可與筒身內側壁面貼合,非工作狀態下,弧板與筒身內側壁面之間有余量,此時拉板彈簧也不被拉伸。當工作時(攪拌時),隨著筒身轉速提升,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配重塊向外移動距離變大(此時拉板彈簧拉長),帶動弧板靠近并逐漸貼至筒身內側壁面,從而可將貼壁處的漿料向弧板上、下、兩側擠出,重新回到筒身中心。而若要弧板再次內移動,只需要將主電機停止,或者變頻調速(降速),那么在拉板彈簧的回復作用下,弧板就會箱內移動。而在實際攪拌過程中,攪拌體一直攪動,在攪拌體的作用下,內部漿料向外移動(朝向筒身側壁),而主電機可以多次加速、減速,或者多次啟動、停止,當加速時,弧板推動貼壁處的漿料向弧板上、下、兩側擠出,向上擠出的漿料相當于由下至上移動,從而實現了將下部漿料上翻的效果,可以解決漿料的上下分層及組分沉淀問題,向兩側擠出的漿料,會沖擊其余的貼壁漿料(如弧板貼壁時,相鄰弧板之間的空間內即側方過料通道內的貼壁漿料,讓貼壁漿料再次混入筒身中心,重新進行攪拌,因此可保障漿料(以及貴金屬成分)具有極高的均勻性。
[0029]作為優選,所述的攪拌電機處在筒身上方,筒底上設有內槽,內槽中設有與筒身同軸的底軸承25,底軸承與攪拌軸配合連接。
[0030]作為優選,所述的筒身上設有若干密封填料塊26,所述的密封填料塊與橫滑桿一一對應,所述的密封填料塊與對應的橫滑桿之間滑動密封配合。
[0031]作為優選,所述的筒底水平,所述的弧板下表面與筒底內表面之間滑動配合,所述的弧板上設有若干貫穿弧板板面的下進料孔,所述的下進料孔中設有進料單向閥27,進料單向閥的可通過方向為靠近攪拌軸至遠離攪拌軸方向,下進料孔軸線水平,下進料孔軸線與筒底的距離小于弧板高度的十分之一。所述的弧板的高度小于筒身高度的三分之二,弧板的高度大于筒身高度的一半。弧板下表面與釜底內表面之間滑動配合,意味著弧板下表面與釜底內表面之間不會(或不易)過料,而軸線與釜底的距離小于弧板高度十分之一的進料孔,則保證了筒身中心的漿料可以從下方進入弧板與筒身之間(通過進料單向閥)。所以,當弧板內壓時,筒身底部的漿料進入弧板與筒身之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