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航空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航空箱,具體涉及一種內置有內箱的航空箱。
【背景技術】
[0002]跨國貿易日益頻繁,促使航空箱的使用和發展步入了黃金階段,尤其是在舞臺燈光設備、醫療儀器設備、視聽系統多媒體、光電行業、軍工運輸包裝和軍工設備運輸等高科技設備領域。
[0003]現在市面上的舞臺設備,為了解決防撞抗震的問題,通常在外箱和外箱蓋的內部用膠水粘貼上發泡塑料板或發泡棉。由于這種粘貼方式耗時耗力,且當今社會人工成本飆升,導致現有航空箱的成本相對較高。另外,現有的舞臺設備等通常包括設備本體以外的外置設備,如柱形的設備本體及連接在其上方的方形外置設備,如果直接把這種結構的設備裝入同一個容納腔,設備本體與外置設備之間缺乏承托基礎,如果發生劇烈搖晃或碰撞,設備本體和外置設備容易受到破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防撞抗震能力強,成本低的新型航空箱。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新型航空箱,包括:
[0006]外蓋、外箱、內蓋和至少一個內箱,所述外箱與所述外蓋鉸接,使所述外蓋能打開和關閉,所述內蓋和所述內箱放置于所述外箱內;所述內箱的頂部設有開口,沿所述開口向下延伸設置有第一容納腔,沿所述開口的周圍向外水平延伸設置有承托部,所述內蓋設置于所述承托部上方,所述內蓋與所述承托部之間形成有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與所述第二容納腔相通形成內腔,所述內腔的形狀與所述預設裝入設備的外部輪廓一致。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容納腔底部的大小與所述預設裝入設備下部大小匹配,所述第一容納腔的上部大小比所述預設裝入設備的相應部位大小大。
[0008]優選地,所述承托部的上方靠近邊緣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內蓋的底面與所述凹槽相對應的地方設置有與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緣,所述凸緣的數量與所述凹槽的數量相等。
[0009]優選地,所述內箱的側壁下方設置有至少一個挖空部。
[0010]優選地,所述挖空部的數量為兩個,分別設置于所述內箱相對而設的兩個側壁下方。
[0011]優選地,所述內蓋的頂面設置有至少一個缺口,所述缺口的數量與所述內箱的數量相等。
[0012]優選地,所述內箱的數量為兩個,相應地,所述內蓋的頂面設置有兩個缺口,所述兩個缺口沿所述隔條左右對稱設置,并分別與所述兩個內箱的開口相通。
[0013]優選地,所述內蓋的中央設置有隔條,所述隔條把所述內蓋分成左右對稱的兩部分。
[0014]優選地,所述隔條的內部為空心結構。
[0015]優選地,所述內箱為發泡塑料內箱,所述內蓋為發泡塑料內蓋。
[0016]本實施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實用新型的航空箱,把內箱的內腔分成兩部分,設備本體和外置設備分別放置于兩個不同的空腔內,而設備本體和外置設備之間設有發泡塑料承托部,增強減震效果。
[0018](2)本實用新型的航空箱,內置有用發泡塑料制成的內箱和內蓋,且內箱的內腔形狀與預設裝入設備的形狀一致,大小匹配,能有效避免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因顛簸搖晃造成的破壞,提尚安全性能。
[0019](3)本實用新型的外箱和外蓋的內部不需要使用膠水粘貼發泡塑料板或發泡棉,減少人力成本,且避免了膠水的毒害性,環保安全。
[0020](4)本實用新型的內箱側壁設有挖空部,內蓋的隔條為中空結構,減少耗材,節約成本。
[0021](5)本實用新型的內箱、內蓋與外箱分分體式結構,當內箱內蓋出現破損時,可以獨立更換內箱、內蓋,不必同時更換外箱外蓋,延長外箱的實用壽命,節約成本。
[0022](6)本實用新型外箱和外蓋的內腔,可以作為發泡成型的外膜邊框,減少模具成本。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預設裝入設備的立體圖;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箱立體圖;
[0025]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內蓋立體圖;
[0026]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內蓋立體圖;
[0027]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外箱和外蓋立體圖;
[0028]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內蓋立體圖;
[0029]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內蓋立體圖;
[0030]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和實施例4的外箱和外蓋立體圖;
[0031]附圖標記:10、預設裝入設備;11、設備本體上部;12、設備本體下部;13、外置設備底部;14、外置設備頂部;20、內箱;21、內腔上部;23、挖空部;24、凹槽;25、承托部;30、內蓋;31、壓緊部;32、隔條;33、缺口 ;34、凸緣;40、外蓋;50、外箱。
[0032]此處的附圖并列入說明書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34]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新型航空箱,包括:至少一個內箱20、內蓋30、外箱50和外蓋40。
[0035]實施例1
[0036]如圖2所示,內箱20的頂部設有開口,沿所述開口向下延伸設置有第一容納腔。沿所述開口的周圍向外水平延伸設置有承托部25,內蓋30設置于承托部25的上方,內蓋30與承托部25之間形成有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與所述第二容納腔相通形成內腔,所述內腔的形狀與預設裝入設備10的外部輪廓一致。如圖5所示,外箱50與外蓋40鉸接,使外蓋40能朝外箱50自由打開和關閉,內箱20與內蓋30放置于外箱50與外蓋40關閉時所形成的空間內。外箱50的大小根據內箱20的大小進行設置,使內箱20能剛好放進外箱50。
[0037]下面,對內箱20和內蓋30的結構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2所示,第一容納腔底部的大小與預設裝入設備10的設備本體下部12的大小匹配,第一容納腔的上部大小比預設裝入設備10的設備本體上部11大小略大。這樣的設置方式,使得預設裝入設備10能夠剛好進入內腔,預設裝入設備10與內腔之間的空隙小,保護性能好;又不影響拿出預設裝入設備10的方便性。承托部25的上方靠近邊緣處設置有至少一個凹槽24。如圖3所示,內蓋30的底面與凹槽24相對應的地方設置有與凹槽24相匹配的凸緣34,凸緣34的數量與凹槽24的數量相等,內箱20與內蓋30通過凹槽24與凸緣34匹配連接。
[0038]如圖2所示,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