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梯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墜落防護性垂直電梯。
背景技術:
電梯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建筑設備,種類大致包括手扶電梯和垂直升降電梯,其中垂直升降電梯的應用更加廣泛,其結構已為公知,大致結構包括電梯井和在電梯井內進行升降的轎廂,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由于電路故障等原因發生突然墜落情況,一旦發生將會給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鑒于此,本案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在轎廂突發墜落時對乘客的人身安全進行有效保護,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的墜落防護性垂直電梯。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墜落防護性垂直電梯,包括轎廂,所述轎廂包括側壁和底壁;還包括墜落防護裝置,所述墜落防護裝置包括設于所述側壁內側供人們把持的把持裝置和緩沖人體重力的緩沖承托裝置;所述側壁內側形成有容置所述把持裝置的第一容置槽,所述把持裝置包括朝上的把持部和朝下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下部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樞接處,所述把持裝置依靠所述第一樞接處向外翻轉供把持;
所述緩沖承托裝置處于所述把持裝置的下方,包括處于上方的緩沖主體和處于下方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側壁的內側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樞接處,所述緩沖承托裝置依靠所述第二樞接處向外翻轉對人進行承托。
所述把持裝置配設有驅動把持裝置向上翻轉的第一翻轉回復裝置。
所述第一翻轉回復裝置為對所述把持裝置進行向上彈性驅動的彈簧。
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下部通過水平方向設置并與所述側壁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第一轉軸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翻轉回復裝置為套設于所述第一轉軸上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具有固定端和彈力輸出端,所述固定端與所述第一轉軸連接在一起,所述彈力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在一起。
所述把持裝置呈n形,包括與所述第一轉軸相平行的把持桿部和兩個分別垂直連接于把持桿部兩端的連接桿部;兩所述連接桿部的下端作為所述第一連接部。
所述第一容置槽的下表面形成有支撐于向下翻轉后的所述連接桿部下方的第一彈性支撐塊。
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形成有與所述把持桿部相對應供人手伸入對把持桿部進行抓取的凹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設有墊設于所述把持桿部和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之間的緩沖墊。
所述第一容置槽配設有自動翻蓋,所述自動翻蓋配設有向上驅動的自動驅動裝置。
所述緩沖主體包括與所述側壁所在平面相平行的框架和設于框架上的彈性布層。
所述緩沖主體配設有驅動緩沖主體向上翻轉的第二翻轉回復裝置。
所述第二翻轉回復裝置為對所述緩沖主體進行向上彈性驅動的彈簧。
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側壁的內側通過水平方向設置并與所述側壁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第二轉軸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翻轉回復裝置為套設于所述第二轉軸上的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具有固定端和彈力輸出端,所述固定端與所述第二轉軸連接在一起,所述彈力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在一起。
所述緩沖承托裝置配設有支撐所述框架的支撐裝置,所述緩沖主體張開后與地面之間形成有供所述彈性布層變形的間隙。
所述側壁內側形成有容置所述緩沖承托裝置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下部通過所述第二轉軸樞接在一起;所述支撐裝置為形成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下表面并支撐于向下翻轉后的所述緩沖承托裝置下方的第二彈性支承塊。
所述框架包括處于上方的上邊框、處于下方的下邊框以及兩個連接于上邊框和下邊框之間的側邊框;所述支撐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側邊框的兩端之間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側壁下端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長度與所述第二轉軸至所述底壁之間的距離相同,所述第一支撐桿與所述側邊框的樞接處至所述第二轉軸之間的距離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長度相同。
所述底壁覆設有緩沖墊層。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墜落防護性垂直電梯,突破傳統垂直電梯的構造形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轎廂突然出現墜落情況時,乘客可手伸入第一容置槽向外翻轉拉出把持裝置進行把持,同時將緩沖承托裝置向下翻轉,然后乘客由緩沖承載裝置進行承載,即使發生墜落撞擊地面,緩沖承載裝置可對乘客進行有效緩沖,避免沖擊對乘客的損傷,同時把持裝置供乘客把持,可避免沖擊等造成乘客翻滾而受到損傷,把持裝置和緩沖承載裝置相配合可對乘客進行有效保護,減輕或避免人員傷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墜落防護性垂直電梯,其可在轎廂突發墜落時對乘客的人身安全進行有效保護,結構新穎合理,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
1-轎廂11-側壁111-第一容置槽112-第一彈性支撐塊113-凹槽114-緩沖墊115-自動翻蓋116-自動驅動裝置117-第二容置槽12-底壁
2-墜落防護裝置21-把持裝置211-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2-第一轉軸213-把持桿部214-連接桿部22-緩沖承托裝置221-緩沖主體2211-框架22111-上邊框22112-下邊框22113-側邊框2212-彈性布層2213-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2-第二連接部2221-第二轉軸223-支撐裝置2231-第一支撐桿2232-第二支撐桿
3-緩沖墊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
本發明的一種墜落防護性垂直電梯,如圖1-4所示,包括轎廂1,轎廂1包括側壁11和底壁12;本發明還包括墜落防護裝置2,墜落防護裝置2包括設于側壁11內側供人們把持的把持裝置21和緩沖人體重力的緩沖承托裝置22;側壁11內側形成有容置把持裝置21的第一容置槽111,把持裝置21包括朝上的把持部和朝下的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與第一容置槽111的下部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樞接處,把持裝置21依靠第一樞接處向外翻轉供把持;緩沖承托裝置22處于把持裝置21的下方,包括處于上方的緩沖主體221和處于下方的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與側壁11的內側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樞接處,緩沖承托裝置22依靠第二樞接處向外翻轉對人進行承托。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轎廂1突然出現墜落情況時,乘客可手伸入第一容置槽111向外翻轉拉出把持裝置21進行把持,同時將緩沖承托裝置22向下翻轉,然后乘客由緩沖承載裝置22進行承載,即使發生墜落撞擊地面,緩沖承載裝置22可對乘客進行有效緩沖,避免沖擊對乘客的損傷,同時把持裝置21供乘客把持,可避免沖擊等造成乘客翻滾而受到損傷,把持裝置21和緩沖承載裝置22相配合可對乘客進行有效保護,減輕或避免人員傷亡。
優選地,把持裝置21配設有驅動把持裝置21向上翻轉的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擋把持裝置21使用完畢后,可在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的驅動力下自動向上翻轉進入第一容置槽111內回復到初始狀態,不占用空間,且便于下次繼續使用。
優選地,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為對把持裝置21進行向上彈性驅動的彈簧。
優選地,第一連接部與第一容置槽111的下部通過水平方向設置并與側壁11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第一轉軸212樞接在一起,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為套設于第一轉軸212上的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形式的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具有固定端和彈力輸出端,固定端與第一轉軸212連接在一起,彈力輸出端與第一連接部連接在一起。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把持裝置21依靠第一轉軸212實現翻轉效果,并通過第一扭簧形式的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實現自動回復,具體是把持裝置21向下翻轉時通過彈力輸出端對第一扭簧形式的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進行蓄力,當使用完畢后,第一扭簧形式的第一翻轉回復裝置211通過彈力輸出端對把持裝置21施加向上的力使把持裝置21向上翻轉。具體結構可為,第一轉軸212的半徑小于第一轉軸212的軸線至第一容置槽111下端面之間的距離,此結構可確保把持裝置21翻轉時不會與第一容置槽111的下端面相接觸,動作更加自由靈活。
為了實現把持裝置21的具體結構,優選地,把持裝置21呈n形,包括與第一轉軸212相平行的把持桿部213和兩個分別垂直連接于把持桿部213兩端的連接桿部214;兩連接桿部214的下端作為所述第一連接部。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乘客可直接抓住把持桿部213,更加方便。
優選地,第一容置槽111的下表面形成有支撐于向下翻轉后的連接桿部214下方的第一彈性支撐塊112。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第一彈性支撐塊112可對連接桿部214進行彈性支撐,可對乘客的把持力進行一定的緩沖,也可避免各接觸部件被磨損。第一彈性支撐塊112的上表面形成有與連接桿部214匹配接觸的限位槽(圖中未示出),此限位槽可對連接桿部214進行有效限位,支撐位置精確穩定。
優選地,第一容置槽111的槽底形成有與把持桿部213相對應供人手伸入對把持桿部213進行抓取的凹槽113,第一容置槽111的槽底設有墊設于把持桿部213和第一容置槽111的槽底之間的緩沖墊114。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凹槽113便于乘客手指伸入并抓住把持桿部213,當把持裝置21向上翻轉回復時,緩沖墊114可對把持桿部213進行緩沖,避免把持裝置21與第一容置槽111的槽底發生碰撞和發出聲響。
優選地,第一容置槽111配設有自動翻蓋115,自動翻蓋115配設有向上驅動的自動驅動裝置116。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自動翻蓋115可將把持裝置21蓋住,對把持裝置21進行有效保護,而且在轎廂1發生墜落情況時自動翻蓋115可在自動驅動裝置116的驅動下向上翻轉打開,便于乘客抓取把持裝置21。具體結構可為,自動翻蓋115的橫截面呈圓弧形,軸線水平設置,在第一容置槽111的上方側壁內形成有匹配容置自動翻蓋115的滑動槽,自動驅動裝置116包括兩個連接于滑動槽的內端和自動翻蓋115上端之間的拉簧,兩拉簧的下端平衡連接于自動翻蓋115的上端,且在自動翻蓋115關閉時兩拉簧的拉力最大,在自動翻蓋115開啟時兩拉簧的拉力最小,此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均介于自動翻蓋115重力的0.4-0.6之間,當轎廂突然下降時,自動翻蓋115會處于一定的失重狀態,在兩拉簧的拉力作用下,自動翻蓋115被向上拉動打開。
優選地,緩沖主體221包括與側壁11所在平面相平行的框架2211和設于框架2211上的彈性布層2212。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轎廂1發生墜落時,乘客蹲坐在彈性布層2212上,彈性布層2212可產生有效的彈性緩沖。具體結構可為,彈性布層2212為彈性網布。
優選地,緩沖主體221配設有驅動緩沖主體221向上翻轉的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緩沖承托裝置22使用完畢后,可在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的驅動力下自動向上翻轉與側壁11自動貼合收起回復到初始狀態,不占用空間,且便于下次繼續使用。
優選地,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為對緩沖主體221進行向上彈性驅動的彈簧。
優選地,第二連接部222與側壁11的內側通過水平方向設置并與側壁11所在平面相平行的第二轉軸2221樞接在一起,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為套設于第二轉軸2221上的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形式的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具有固定端和彈力輸出端,固定端與第二轉軸2221連接在一起,彈力輸出端與第二連接部222連接在一起。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緩沖承托裝置22依靠第二轉軸2221實現翻轉效果,并通過第二扭簧形式的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實現自動回復,具體是緩沖承托裝置22向下翻轉時通過彈力輸出端對第二扭簧形式的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進行蓄力,當使用完畢后,第二扭簧形式的第二翻轉回復裝置2213通過彈力輸出端對緩沖承托裝置22施加向上的力使緩沖承托裝置22向上翻轉。
為了實現緩沖承托裝置22的具體結構和功能,優選地,緩沖承托裝置22配設有支撐框架2211的支撐裝置223,緩沖主體221張開后與地面之間形成有供彈性布層2212變形的間隙。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支撐裝置223可對連接桿部214進行支撐。
優選地,側壁11內側形成有容置緩沖承托裝置22的第二容置槽117,第二連接部222與第二容置槽117的下部通過第二轉軸2221樞接在一起;支撐裝置223為形成于第二容置槽117下表面并支撐于向下翻轉后的緩沖承托裝置22下方的第二彈性支承塊。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第二彈性支承塊形式的支撐裝置223可對框架2211進行彈性支撐,可對乘客的身體重量進行緩沖,也可避免各接觸部件被磨損。第二彈性支承塊形式的支撐裝置223的上表面形成有與框架2211匹配接觸的限位槽(圖中未示出),此限位槽可對框架2211進行有效限位,支撐位置精確穩定。
優選地,框架2211包括處于上方的上邊框22111、處于下方的下邊框22112以及兩個連接于上邊框22111和下邊框22112之間的側邊框22113;支撐裝置223包括第一支撐桿2231和第二支撐桿2232,第一支撐桿2231的上端與側邊框22113的兩端之間樞接在一起,第二支撐桿2232的下端與側壁11下端樞接在一起,第一支撐桿2231的下端與第二支撐桿2232的上端樞接在一起,第一支撐桿2231的長度與第二轉軸2221至底壁12之間的距離相同,第一支撐桿2231與側邊框22113的樞接處至第二轉軸2213之間的距離與第二支撐桿2232的長度相同。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第一支撐桿2231、第二轉軸2221至底壁12之間的部分、第一支撐桿2231以及側邊框22113的樞接處至第二轉軸2213之間的部分構成平行四邊形,第一支撐桿2231作為主要支撐部位對側邊框22113及乘客的重量進行承載,第二支撐桿2232始終配合第一支撐桿2231進行支撐和定位,保持第一支撐桿2231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且可擋緩沖主體221向上翻轉收起時,第一支撐桿2231和第二支撐桿2232自然合攏貼緊在側壁11上自動收起,機構運行順暢合理,實用性強。
優選地,底壁12覆設有緩沖墊層3。本發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緩沖墊層3可對直接承載在底壁12上的乘客進行緩沖,進一步全面起到減輕或避免人身傷害發生。
本發明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