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100直接樞接,有效地保證了槳臂200的整體強度和剛度,從而增強了無人機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同時槳臂200能夠實現折疊與展開,從而大大減小了無人機在不使用時所占用的空間。
[0037]當需要將槳臂200展開使用時,先將槳臂200轉動至設定的展開位置(一般是基座100對槳臂200形成轉動限位的位置),再轉動第一鎖緊件使其與槳臂200卡合,即可將槳臂200保持在展開狀態;當需要將槳臂200折疊收放時,轉動第一鎖緊件使其與槳臂200分離,即可釋放槳臂200,使槳臂200轉動至設定的折疊位置(比如與基座100垂直的位置)。由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等特點,極大地提高了對槳臂200進行操作的便利性。
[0038]結合圖1至圖4,在第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鎖緊件300a具有在槳臂200處于展開狀態時,與槳臂200的側面相對設置的第一側面(圖中未標號),即面向槳臂200的側面。以第一鎖緊件300a設置在第一板件110上為例,第一側面為與第一板件110相貼合的側面,或者是與安裝座400相貼合的側面,第一鎖緊件300a可通過一貫穿自身的銷軸與第一板件110樞接,也可通過與第一鎖緊件300a—體成型的轉軸與第一板件110樞接,并且第一鎖緊件300a的轉動軸線與槳臂200的轉動軸線垂直,當然兩者也可以不垂直。槳臂200的端部與第二板件120樞接,或者與安裝座400樞接。本實施例中,為了使槳臂200牢靠地保持在展開狀態,槳臂200具有一可與基座100或安裝座400抵接的第一限位面201,比如安裝座400具有面對第一限位面201的第二限位面401,當槳臂200轉動至展開狀態時,第一限位面201抵接于第二限位面401,從而阻擋槳臂200繼續轉動,再結合第一鎖緊件300a與槳臂200形成的卡接配合即可將槳臂200固定。
[0039]如圖2和圖4所示,第二卡接部310a為設置在第一側面上的凸起,第一^^接部210為設置在槳臂200的側面上并沿著徑向向外凸出的凸起。較佳地,第一卡接部210位于槳臂200的端部,第二卡接部310a也位于第一鎖緊件300a的端部,即第一鎖緊件300a整體呈“L”字形,第一卡接部210在其與第二卡接部310a卡合時,向槳臂200提供拉力以保持槳臂200的展開狀態,并位于第二卡接部310a與基座100之間,并且第一卡接部210與第二卡接部310a之間優選為過盈配合,從而達到自鎖的目的,由此利用第二卡接部310a將槳臂200拉緊而使第一限位面201與第二限位面401相抵。
[0040]進一步地,為了提高第一^^接部210與第二卡接部310a卡合在一起后的連接穩定性,第一卡接部210的背對槳臂200的轉動軸線的側面,向內凹陷形成與第二卡接部310a卡合適配的卡槽(圖未示),并且在槳臂200處于展開狀態時,該卡槽是以第一鎖緊件300a的轉動軸線為中心的弧形槽,相應地,第二卡接部310a是以第一鎖緊件300a的轉動軸線為中心的弧形凸起,卡槽具有至少一個可讓第二卡接部310a旋入的開口。或者,第一卡接部210與第二卡接部310a卡合適配的部位,沿著第二卡接部310a的旋轉方向逐漸增厚以使第一卡接部210與第二卡接部310a楔緊,比如該尺寸漸變的部位可以是楔形面或弧形凸起,利用楔緊作用使第一限位面201與第二限位面401緊緊貼合,從而在第一卡接部210與第二卡接部310a之間、和第一限位面210與第二限位面410之間形成預緊力,防止第一鎖緊件300a產生轉動而與槳臂200脫開。
[0041]另外,為了更方便用戶轉動第一鎖緊件300a,第一鎖緊件300a的與第一側面相對的第二側面上凸設有一長條狀凸筋320a,從而給用戶提供方便操作第一鎖緊件300a的手持結構,同時該長條狀凸筋320a還起到了提高第一鎖緊件300a的強度和剛度的作用。
[0042]結合圖5至圖10,在第二【具體實施方式】中,與上述第一【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要區別在于第一鎖緊件300b的操作方式不一樣,比如第一鎖緊件300b的轉動軸線與槳臂200的轉動軸線平行。具體地,第一鎖緊件300b樞接在第一板件110或安裝座400上,如圖6所示,第一板件110上設置有兩個呈正對布置的樞接部,第一鎖緊件300b置于兩樞接部限定的空間內,通過諸如轉軸、銷軸以及螺栓等適于樞接連接的結構件與樞接部轉動連接,以實際使用場景為參考,第一鎖緊件300b可繞其轉動軸線上下翻轉,而上述實施例的第一鎖緊件300a可繞其轉動軸線左右轉動,這也是兩實施例的區別之一。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鎖緊件300b的結構形式和安裝位置,當槳臂200轉動至展開狀態時,通過將第一鎖緊件300b朝向槳臂200所在一側轉動并在第一鎖緊件300b上施加一定壓力使第二卡接部310b與第一卡接部210卡合,從而在第一鎖緊件300b對槳臂200拉緊的作用下使槳臂200的端部緊抵于基座100或安裝座400,進而使槳臂200保持在展開狀態。
[0043]本實施例中,由于需要對第一鎖緊件300b施加一定壓力以使其與槳臂200卡合在一起,因此第二卡接部310b宜設置在第一鎖緊件300b的末端與轉動軸線之間,比如第二卡接部310b位于第一鎖緊件300b的末端與轉動軸線之間連線的中間位置,當然也可以適當靠近轉動軸線,從而達到省力的目的。此外,為了便于在第一鎖緊件300b上施加按壓力,第一鎖緊件300b的背對槳臂200的側面的按壓面(以槳臂200處于展開狀態作為參考)為內凹的弧形面,即第一鎖緊件300b的末端稍微翹起。進一步地,該按壓面上還設置有防滑結構320b,比如該防滑結構320b是按壓面上向內凹的條狀凹槽,或者是按壓面上向外凸設的條狀凸筋,以達到增大摩擦阻力的目的。
[0044]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第二卡接部310b與第一卡接部210相卡合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其中至少一個部件產生的彈性形變來形成避讓,從而使第二卡接部310b能與第一卡接部210順利卡合到位且保持在卡合狀態,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二卡接部310b及/或第一鎖緊件300b的主體結構產生的彈性形變來避讓第一卡接部210,比如第一鎖緊件300b的主體結構設置有若干貫穿其相對兩側的通孔,由此增加了第一鎖緊件300b的整體彈性形變能力,同時還起到減輕重量的作用。
[0045]并且,為了提高第二卡接部310b與第--^接部210在卡合狀態的可靠性,第--
接部210的背對槳臂200的轉動軸線的側面,向內凹陷形成于第二卡接部310b卡合適配的卡槽211,第二卡接部310b整體往第一鎖緊件300b的轉動軸線傾斜,以使第二卡接部310b呈鉤狀,由此能起到限制第二卡接部310b從卡槽211中脫出的作用。
[0046]結合圖11和圖12,在第三【具體實施方式】中,與上述第一【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要區別在于第一鎖緊件300c位于槳臂200的下方(以槳臂200處于展開狀態作為參考),通過頂持住槳臂200而阻止槳臂200從展開狀態向折疊狀態轉動,可以理解槳臂200具有由上向下翻轉的運動趨勢。較佳地,第一鎖緊件300c的轉動軸線與槳臂200的轉動軸線垂直,比如與第二板件120樞接,當然在增設安裝座400的情況下也可與安裝座400樞接,第一鎖緊件300c具有遠離其轉動軸線并靠近處于展開狀態的槳臂200的第一端,第一鎖緊件300c的第一端可伸出至與處于展開狀態的槳臂200重合的位置,由于通過第二卡接部310c將槳臂200頂持,因此第一鎖緊件300c的第一端直接形成第二卡接部310c,第一卡接部210為設置在槳臂200的側面上并沿著徑向向外凸出的凸起,主體結構大致與以上實施例相同,但是本實施例的主要區別在于第二卡接部310c在其與第一卡接部210卡合時,向槳臂200提供推力以保持槳臂200的展開狀態,并位于第一卡接部210與基座100之間,而設置有安裝座400時,第二卡接部310c位于第一^^接部210與安裝至400之間。
[0047]根據上文詳述的第二卡接部310c與第一^^接部210之間的配合結構,僅使第二卡接部310c的端面與第一卡接部210的側面相抵,存在可靠性差的缺點。而本優選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第一卡接部210的面對槳臂210的轉動軸線的側面,向內凹陷形成與第二卡接部310c卡合適配的第一接收槽,并且該第一接收槽的側壁開設有可供第二卡接部310c進出所述第一接收槽的開口,因此第二卡接部310c進入第一接收槽后還可與第一接收槽的三個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