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船舶用救援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運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船舶用救援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進行運輸或作業的人造交通工具,民用船一般稱為船,軍用船稱為艦,小型船稱為艇或舟,其總稱為艦船或船艇。
[0003]船舶在航行時難免會遇到意外情況,而最常見的情況是有人落水,這就需要救援設備將人救起。最常見的救援設備是救生圈,在實際使用中救生圈的作用很小,救生圈很難準確的移動到落水者的身邊,因此落水者很難抓到救生圈;還有采用救生艇的方式來救援,救生艇具有能快速到達落水者身邊的能力,因此能第一時間將落水者救起,但是在救生艇到達落水者身邊時往往采用將落水者從水中拉起從艇身上滑至艇身內的方式完成救援,一般的救生艇的艇身離水面會有一定高度,落水者在次過程中很容易受傷,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另外在將落水者拉出水時艇身會向一側傾斜,嚴重的會導致艇身傾覆。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船舶用救援設備,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能避免對落水者造成傷害。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船舶用救援設備,救援設備包括艇身和設置在艇身上的噴水推進器,所述艇身的中部具有開口,所述艇身的兩側位于中部處具有分別與開口兩端連通的通道,所述艇身的外側還設有能在救援時保持艇身穩定的艇身穩定結構,所述艇身上位于開口處設有能使位于開口處的落水者脫離水面進入艇身內的救生結構。
[0007]救援時通過噴水推進器驅動艇身移動,將艇身移動至落水者身邊,落水者通過通道進入開口處,通過救生結構將落水者救起使得落水者位于艇身內,落水者在此過程中無需翻越艇身,也不會被拉扯,因此不會對落水者造成傷害;艇身穩定結構能在救援時保持艇身穩定,防止對落水者造成傷害。
[0008]所述艇身包括呈U型的前浮體和呈U型的后浮體,所述前浮體內設有前底板,所述后浮體內設有后底板,所述前浮體和后浮體的開放端相對設置,所述前浮體和后浮體之間通過連接桿固定,所述前浮體和后浮體之間形成上述通道,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間形成上述開口。
[0009]所述前浮體和后浮體之間設有導流罩,所述導流罩呈“C”字型,所述導流罩扣合在前浮體和后浮體的外側將通道封閉。導流罩能在艇身移動時保持艇身的流線型,使得艇身移動穩定。
[0010]所述前浮體包括呈U型的前骨架和前套筒,所述前骨架包括呈U型的前固定桿、均勻布置在前固定桿上的前支撐桿和若干前連接桿,所述前套筒套在前固定桿上,前支撐桿與前套筒的筒壁抵靠并通過螺栓固定,所述前連接桿穿出前套筒與前底板固定。該結構保證了前浮體的強度。
[0011]所述前套筒內填充有泡沫。
[0012]所述后浮體包括呈U型的后骨架和后套筒,所述后骨架包括呈U型的后固定桿、均勻布置在后固定桿上的若干后支撐桿和若干后連接桿,所述后套筒套在后固定桿上,后支撐桿與后套筒的筒壁抵靠并通過螺栓固定,所述后連接桿穿出后套筒與后底板固定。該結構保證了后浮體的強度。
[0013]所述后套筒內填充有泡沫。
[0014]所述噴水推進器固定在后浮體的后端。
[0015]所述救生結構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位于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間,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上均設有升降桿,所述升降桿穿過前底板或者后底板并能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桿的下端固定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升降板的下板面固定。升降板能通過升降桿上下移動,在艇身移動時升降板與前底板和后底板齊平,在救援時通過升降桿將升降板推至水面以下,帶落水者整個位于升降板上時拉動升降桿使得升降板上移至與前底板和后底板齊平位置,這樣落水者就被救援至艇身內了。
[0016]所述升降桿的上端固定有把手。把手方便用力升降升降板。
[0017]所述前底板的下板面和后底板的下板面位于開口一側的邊沿開有臺階,所述升降板的兩側面均具有凸沿,凸沿能分別與前底板的臺階和后底板上的臺階抵靠,凸沿上固定有密封墊,密封墊位于凸沿和臺階之間。該結構能在艇身移動時保證艇身的密封。
[0018]所述升降板的上板面自中部向邊沿傾斜向下。該結構能使得在升降板脫離水面時其上的水迅速流干。
[0019]所述艇身穩定結構包括四個氣囊、充氣泵和高壓進氣閥,四個所述氣囊分別固定在前浮體的兩側以及后浮體的兩側,所述充氣泵固定在前浮體上,所述高壓進氣閥連通與氣囊的充氣嘴與充氣泵。四個氣囊在充氣后能使得艇身穩定的浮在水面上,充氣泵的位置能平衡噴水推進器,使得艇身前后也保持穩定,高壓進氣閥能使得氣囊在需要時迅速充滿氣。
[0020]所述氣囊包括連接部和延伸部,所述連接部與前浮體或者后浮體的側面固定,所述延伸部在充氣后呈救生圈狀。該結構能在有多名落水者時讓其他落水者先抓住延伸部,在依次通過升降板救起。
[0021]位于前浮體上的兩個氣囊的延伸部之間以及位于后浮體上的兩個氣囊的延伸部之間均固定有彈力繩,所述彈性繩在延伸部充氣后處于拉伸狀態,彈力繩位于前浮體或者后浮體的下方。在氣囊未充氣時彈力繩將氣囊束縛在艇身的下方,在充氣時氣囊展開,彈力繩伸長,在氣囊放氣后彈力繩重新將氣囊束縛在艇身的下方。
[00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船舶用救援設備具有在救援落水者時不會對落水者造成傷害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船舶用救援設備的俯視圖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3是本實用新型前浮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艇身 11、開口 12、通道 13、噴水推進器 2、前浮體 21、前固定桿 22、前支撐桿 23、前連接桿 24、前套筒 25、前底板 3、后浮體 31、后固定桿 32、后支撐桿 33、后連接桿 34、后套筒 35、后底板 4、連接桿 5、導流罩 6、升降板 61、凸沿 62、升降桿 63、把手 64、連接板 65、密封墊 66、臺階 7、氣囊 71、連接部 72、延伸部 73、充氣泵 8、水上指引燈 81、水下指引燈 82、固定套 9、泡沫。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8]如圖1至圖3所不,本實用新型一種船舶用救援設備,船舶用救援設備包括艇身I和設置在艇身I上的噴水推進器13,艇身I的中部具有開口 11,艇身I的兩側位于中部處具有分別與開口 11兩端連通的通道12,艇身I的外側還設有能在救援時保持艇身I穩定的艇身I穩定結構,艇身I上位于開口 11處設有能使位于開口 11處的落水者脫離水面進入艇身I內的救生結構。
[0029]艇身I包括呈U型的前浮體2和呈U型的后浮體3,前浮體2內設有前底板25,后浮體3內設有后底板35,前浮體2和后浮體3的開放端相對設置,前浮體2和后浮體3之間通過連接桿4固定,前浮體2和后浮體3之間形成上述通道12,前底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