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第二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二端基本對齊。
[0058]對于每個所述第二中央胎塊,所述第一分支的所述內側優選地與在所述第二中央胎塊之后的第一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一端基本對齊。
[0059]對于每個所述第二中央胎塊,所述第二分支的所述內側優選地與在所述第二中央胎塊之前的第一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二端基本對齊。
[0060]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每個所述第一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所述共同端限定相應第一中央胎塊的相應頂點,并且所述第一中央胎塊的頂點沿周向方向基本對齊。
[0061]在更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央胎塊的所述頂點沿所述周向方向與所述第二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軸向外點基本對齊。
[0062]每個所述第二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所述共同端優選地限定相應第二中央胎塊的相應頂點,并且所述第二中央胎塊的頂點沿周向方向基本對齊。
[0063]在更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中央胎塊的所述頂點沿所述周向方向與所述第一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軸向外點基本對齊。
[0064]以這種方式,中央胎塊的構型是緊湊的且包含在胎面帶的準確限制內,從而在中央區域內提供相當的特性。
[0065]每個所述中間胎塊優選地沿與對應肩部胎塊延伸的縱向方向基本連續的縱向方向延伸。
[0066]以這個方式,在路面上的抓持動作是相當的且在由肩部區域和中間區域形成的胎面帶的大部分上連續。
[0067]每個中間胎塊和所述對應肩部胎塊更優選地沿在所述胎面帶的所述軸向端處基本平行于所述軸向方向的彎曲縱向方向延伸。
[0068]這提供具有高側向剛性值的肩部區域,所述高側向剛性值就輪胎的側向抓地能力而言是重要的,并且這同時提供這樣的中間區域,所述中間區域能夠在相對于軸向方向傾斜度增加的路面上提供抓持邊緣,以便在任何彎道的情況下提供基本垂直于輪胎的前進方向的抓持邊緣。
[0069]所述彎曲縱向方向的凹進部分優選面向所述輪胎的預定前進方向,并且所述彎曲縱向方向在相反于所述對應肩部胎塊的每個所述中間胎塊的縱向端處基本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
[0070]以這個方式,輪胎的道路性能通過將胎面帶的中間區域與中央區域連接而以協調的方式平衡。
[0071]在優選實施方式中,對于所述第一中央胎塊和所述第二中央胎塊中的每個,設置第一中間胎塊,所述第一中間胎塊與所述第一中央胎塊或第二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一分支連續延伸。
[0072]對于所述第一中央胎塊和所述第二中央胎塊中的每個,更優選地設置第二中間胎塊,所述第二中間胎塊面向所述第一中央胎塊或第二中央胎塊的所述第二分支的內側。
[0073]對于所述第一中央胎塊和所述第二中央胎塊中的每個,更優選地設置第三中間胎塊,所述第三中間胎塊面向在所述第一中央胎塊或第二中央胎塊之后的第二中央胎塊或第一中央胎塊的第一分支。
[0074]所述中間胎塊優選地分成連續的中間胎塊對,并且每對所述中間胎塊由具有截面減小部分的溝槽分離。
[0075]這個特征提供這樣的中間區域,所述中間區域具有就側向和周向剛性而言的較大剛性,以便更好地聯合剛性主要是側向的肩部區域的剛性特性和剛性主要是周向的中央區域的剛性特性。溝槽的較小區段導致相鄰中間胎塊之間的較低往復運動性,并且隨著中間胎塊沿相對于軸向方向的傾斜方向延伸,溝槽的較小區段提供沿這個方向和垂直于這個方向的周向方向的較大剛性。
[0076]所述胎面帶優選地沒有連續周向溝槽。有利地,這意味著不存在在地上無支撐的胎面帶的周向區段,由此尤其在幾乎沒有抓地能力的狀態下增加在所有表面上的抓地能力。
[0077]在優選實施方式中,每個肩部胎塊沿縱向方向從所述胎面帶的軸向端朝向所述中間胎塊延伸,并且平行于所述縱向方向延伸的多個細縫設置在每個肩部胎塊上。
[0078]所述細縫的軸向外部部分優選地設置在相應凹部內,所述凹部設置在所述肩部胎塊上的。
[0079]所述細縫的軸向內端部優選地設置在相應凹部內,所述凹部設置在所述肩部胎塊上且沿界定所述肩部胎塊的溝槽開口。
[0080]以這個方式,肩部胎塊在其軸向內端處是更加靈活且可變形的,以增加肩部胎塊的抓地能力。所述凹部也可以提供在路面上的另一抓持邊緣并且增加保持在所述路面上存在的雪的能力。
[0081]每個中間胎塊優選地設有沿軸向方向延伸的多個細縫。
[0082]所述細縫的軸向內部分優選地設置在沿界定所述中間胎塊的溝槽開口的相應凹部內。
[0083]這個特征可以獲得更加可變形的中間胎塊,所述中間胎塊因此能夠更好地承載在路面上。凹部也有利地設置在中間胎塊的不面向輪胎的預定前進方向的一側上,使得直接與輪胎的前進有關的中間胎塊的邊緣的剛性維持不變,且因此抓地性維持不變。
[0084]所述細縫的面向肩部胎塊的端部優選地設置在沿將所述中間胎塊和所述肩部胎塊分開的溝槽開口的相應凹部內。
[0085]這可以進一步增加胎面帶的在肩部胎塊和對應中間胎塊的相向端處的可變形性。
[0086]每個中間胎塊優選地由橫向切口橫切。
[0087]以這個方式,中間胎塊的可變形性增加而不過度削弱其整體剛性。
[0088]所述橫向切口優選地軸向對應于將兩個鄰近肩部胎塊分開的溝槽。
[0089]細縫更優選地設置在所述橫向切口中。
[0090]每個第一中央胎塊和第二中央胎塊優選地設有沿軸向方向延伸的多個細縫。
[0091]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每個第一中央胎塊和第二中央胎塊的細縫與所述中間胎塊的細縫基本對齊。
[0092]這提供了在中央胎塊和鄰近中間胎塊之間的細縫延伸部分之間的基本連續性,以就雪保持能力而言獲得較大均勻性。
[0093]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每對所述肩部胎塊與對應于每對所述肩部胎塊的一對中間胎塊一起限定所述胎面帶的節距,并且每個節距設有兩個釘,所述兩個釘彼此成角度地最多偏移小于沿所述胎面帶的每個軸向端的周向延展部限定的節距。
[0094]這提供了具有基本均勻分布的釘的胎面帶。
[0095]每個所述節距優選地設有至少一個在邊緣位置的釘。
[0096]這個特征最大化釘在路面上的抓持性,因為所述釘定位在胎塊的最容易變形的區域中。
[0097]在更優選的方式中,當所述節距之一包括在邊緣位置的釘和在中間位置的釘時,所述在邊緣位置的釘參考輪胎的預定前進方向相對于在中間位置的釘更加向前。
[0098]所述胎面帶優選地具有大約0.25和大約0.40之間的實體/空隙比率。
[0099]所述胎面帶優選地具有小于大約210mm的總軸向尺寸。
[0100]申請人認為,不具有過度寬度且設計成用于不過重的車的輪胎最佳地利用了由以上列出的特征生成的胎面花紋的潛能。
[0101]所述第一中央胎塊和所述第二中央胎塊優選延伸的總軸向尺寸在所述胎面帶的總軸向尺寸的大約8%和大約20%之間。
[0102]所述中間胎塊優選地在每個中間區域中延伸的總軸向尺寸在所述胎面帶的總軸向尺寸的大約10%和大約30%之間。
[0103]所述肩部胎塊優選地在每個肩部區域中延伸的總軸向尺寸在所述胎面帶的總軸向尺寸的大約15%和大約35%之間。
[0104]申請人認為,輪胎的各個區域的這些比例最大化了其整體性能。
【附圖說明】
[0105]通過對以下參考附圖給出的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清楚,所述附圖僅以非限定性示例提供,在附圖中:
[0106]-圖1是依據本發明實施的冬季輪胎的示意透視圖;
[0107]-圖2是圖1的輪胎的胎面帶的重要部分在平面中展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108]參考圖1和2,依據本發明實施的輪胎總體由I示出。
[0109]輪胎I 一般包括胎面帶2,所述胎面帶成形為圍繞輪胎I的旋轉軸線X的環面,布置在輪胎I的帶束結構上的徑向外部位置。繼而,在本領域中本身已知且在附圖中未示出的構型中,輪胎I的帶束結構在徑向外部位置聯接到胎體結構。
[0110]胎面帶2由彈性體材料制成且設有徑向外胎面表面3,所述徑向外胎面表面設計成使得輪胎I在其圍繞軸線X旋轉期間與路面接觸。
[0111]輪胎I優選為定向類型,使得輪胎具有由在圖1中的F示出的優選旋轉方向。以這種方式,對于胎面表面3的每個點限定切向于胎面表面3且沿旋轉方向F定向的前進方向Y。
[0112]在胎面帶2上限定軸向相反兩端4a和4b和將胎面帶2分成相等尺寸的兩部分的赤道面M。
[0113]胎面帶2還具有相對于赤道面M以對稱方式周向延伸的中央區域6、相對于赤道面M對稱且從軸向端4a和4b朝向中央區域6延伸的兩個軸向相反肩部區域7、以及相對于赤道面M以對稱方式介于中央區域6和肩部區域7之間的兩個中間區域8。
[0114]在優選實施方式中,胎面帶2的總軸向尺寸(寬度)L小于大約210_,例如為大約205mm;中央區域6具有等于胎面帶2的總軸向尺寸(寬度)L的大約12%的軸向尺寸,而肩部區域7均具有等于胎面帶2的寬度L的大約19%的軸向尺寸,并且因此中間區域均具有等于胎面帶2的寬度L的大約25%的軸向尺寸。
[0115]胎面帶2設有多個溝槽9,以限定沿中央區域6的周向延展部按順序布置的多個中央胎塊、沿肩部區域7的周向延展部按順序布置的多個肩部胎塊11、以及介于中央胎塊和肩部胎塊11之間且沿中間區域8的周向延展部按順序布置的多個中間胎塊12。
[0116]胎面帶2優選不具有連續周向溝槽。
[0117]中央胎塊包括沿赤道面M按交替順序布置的多個第一中央胎塊1a和多個第二中央胎塊10b。
[0118]每個第一中央胎塊10a整體成形為V形且包括分別由15a和16a示出的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基本是直線的且從限定第一中央胎塊1a的頂點14a的共同端沿分別由A和B示出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伸。
[0119]第一分支15a和第二分支16a朝向軸向端4a延伸,使得每個第一中央胎塊1a的凹進部分面向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