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雜環取代1,3,4-噁二唑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苯并雜環取代1,3, 4-噁二唑類化合物 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其作為果糖-1,6-二磷酸酯酶(簡稱FBPase)抑制劑和作為蛋白酪氨 酸磷酸酯酶IB(簡稱PTP1B)抑制劑的應用以及在制備治療II型糖尿病藥物中應用。
【背景技術】
[0002] 糖尿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流行病學的統計數據表明:至2010 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約2. 85億,且近年來發病人數呈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30年,患病 人數可能達到2010年的兩倍。同樣來自2010年的統計數據,中國的糖尿病患者數超過了 9200萬,即成年人中大約有十分之一患有糖尿病,且另有1. 48億人臨床顯示出初期癥狀, 成為了糖尿病高危人群。
[0003] 由于成因不同,糖尿病可分為四類,即:1型、II型、妊娠糖尿病及其他類型。I型 糖尿病因胰腺中β細胞被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導致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因此I型糖尿病也 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多見于兒童或青少年。II型糖尿病以胰島素抵抗(即體內組織對胰 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為特征,同時也伴隨著胰島素的分泌不足。而胰島素是胰腺β細胞分 泌的人體內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在維持人體正常血糖水平中扮演多種關鍵角色,如:促進葡 萄糖從血液到細胞的轉運、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加速糖的有氧氧化、減少糖異生、 減緩脂肪動員促進葡萄糖利用等。人體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等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的吸 收、轉化、利用發生了抵抗將導致血糖的升高,即使胰島素分泌足夠。因此,II型糖尿病也 被稱為非胰島素依賴型,占到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0004] 研究證實,造成II型糖尿病人血糖異常升高的直接且主要的原因是內源性葡萄 糖生成量的增加。內源性葡萄糖的生成有兩條途徑:其一,糖異生作用(GNG);其二,糖原 分解作用。其中,糖異生被進一步證實是造成肝臟中葡萄糖過量生成的主要元兇。通過 糖異生,三碳底物在多步酶促反應作用后轉化成葡萄糖(三碳底物主要為丙酮酸和甘油, 而乳酸、丙氨酸等底物通過生成丙酮酸參與到糖異生過程)。因而,抑制糖異生過程成為 抑制葡萄糖生成進而控制血糖水平從而治療糖尿病的有效途徑。其中果糖-1,6-二磷酸 酯酶(fructose-l,6_bisphosphatase,簡稱FBPase)是GNG過程的限速酶,參與所有三 碳底物通過GNG生成葡萄糖過程,它催化1,6-二磷酸果糖脫去一分子磷酸生成6-磷酸 果糖,被認為是抑制糖異生水平的理想分子祀標(Drug Discovery Today :Therapeutic Strategies2007,4,103)。
[0005] Metabasis Therapeutics 公司和 Dachii Sankyo 公司研究 FBPase 的天然變構抑 制劑5'-腺嘌呤核苷酸(簡稱AMP)為先導,通過系統的藥物設計的方法成功得到了候選藥 物MB07803等系列高活性FBPase抑制劑已進入臨床研究,但是因 AMP類似物存在和其它與 AMP結合的酶(如:腺苷激酶,腺苷酸激酶,AMP脫氨酶,糖原磷酸化酶和磷酸果糖激酶)作 用的可能,給這類化合物的研究帶了潛在的風險。
[0006] 近年來報道的不含磷酸基團的非AMP類似物也表現出了對FBPase較好抑制活性 (J. Med. Chem. 2002,45, 3865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16,1811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18,4708.),且部分化合物的藥代動力學性能優異,這類小分子的非AMP類物成 為了 FBPase研究的主流方向。但報道的化合物種類有限,且因活性及生物利用度不佳等問 題尚無藥物進入臨床研究。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新的苯并雜環取代1,3,4_噁二唑類化合 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保留現有結構中的N-H,引入并雜環,從結構上增強了化合物 的剛性,從而固定了化合物的構象,提升化合物與酶的結合能力。
[0008] 本發明苯并雜環取代1,3,4-噁二唑類化合物,其結構如式(I)所示:
[0009]
式⑴;
[0010] 式⑴中,R^R2分別為C1~C6烷基、C 1~C6烷氧基、NH2、羥烷酰胺基、Cl、Br、I、 F、CF3、-COR3 或-COOR3 ;其中,R3 為 Cl ~C6 烷基;
[0011] 式(I)中,與苯環駢聯的雜環為以下任一化學式所示結構:
[0012]
[0013] 其中,R4為H、Cl、Br或C1~C4烷基;R 5為H或Cl~C4烷基。
[0014] 本發明苯并雜環取代1,3,4-噁二唑類化合物中,所含有的一個雜環與苯環B的3, 4位駢聯。
[0015] 本發明還提出了苯并雜環取代1,3, 4-噁二唑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以并雜環苯 甲酸與R1、R2取代的苯甲酰肼作為原料,在二氯甲烷或四氫呋喃中,在縮合劑、縛酸劑的作 用下,縮合得到雙酰肼化合物;然后,在四氫呋喃中,以N-(三乙基銨磺酰)氨基甲酸甲酯作 為脫水試劑,回流反應得到所述式(I)化合物;所述制備方法的反應式如下所示:
[0016]
[0017] 其中,R1,R2分別為C1~C 6烷基、C1~C6烷氧基、NH2、羥烷酰胺基、Cl、Br、I、F、 CF3、-COR3 或-COOR3 ;其中,R3 為 Cl ~C6 烷基;
[0018] 其中,與苯環駢聯的雜環為以下任一化學式所示結構:
[0019]
[0020] 其中,R4為H、C1、或C1~C4烷基;R 5為H或Cl~C4烷基。
[0021] 其中,所述縮合劑為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1-羥基-苯 并三氮唑;其中,所述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和所述1-羥基-苯并 三氮唑兩種縮合劑的用量為摩爾比1 : 1。
[0022] 其中,所述縮合劑與原料R1、!?2取代的苯甲酰肼的用量比為摩爾比1.3~2 : 1。
[0023] 其中,所述縛酸劑為吡陡、3-甲基吡啶或4-甲基吡啶。
[0024] 其中,所述脫水試劑與所述雙酰肼化合物的用量比為1.5 : 1~3 : 1。
[0025] 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6]
[0027] 其中,步驟a,以并雜環苯甲酸(2)與R1及R2取代苯甲酰肼(3)為原料,以二氯甲 烷或四氫呋喃作溶劑,在縮合劑與縛酸劑作用下縮合得到雙酰肼化合物(4)。步驟a中,所 用縮合劑為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和1-羥基-苯并三氮唑 (HOBt),兩種縮合劑按I : 1摩爾配制,所用縮合劑的加入量為原料取代苯甲酰肼摩爾量 的1. 3~2倍,縛酸劑選用吡啶,3-甲基吡啶或4-甲基吡啶,反應溫度為室溫,反應時間為 18~36小時;
[0028] 步驟b,雙酰肼化合物(4)在四氫呋喃中,以N-(三乙基銨磺酰)氨基甲酸甲酯(伯 吉斯試劑)為脫水試劑,回流反應2~5小時得到化合物I。伯吉斯試劑與雙酰肼化合物 (4)的比例為I. 5 : 1~3 : 1。
[0029] 本發明還提出了式(I)所示苯并雜環取代1,3, 4-噁二唑類化合物作為FBPase抑 制劑的應用。本發明還提出了式(I)所示苯并雜環取代1,3, 4-噁二唑類化合物在制備治 療II型糖尿病藥物中的應用,其中,式(I)所示苯并雜環取代I,3,4-噁二唑類化合物抑制 FBPase 活性。
[0030] 本發明還提出了式(I)所示苯并雜環取代1,3, 4-噁二唑類化合物作為PTPlB抑 制劑的應用,即,本發明化合物對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具有效抑制作用。可見,本發明化合 物對治療II型糖尿病的另一個重要靶標--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lB)亦具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
[0031] 本發明式(I)所示苯并雜環取代1,3, 4-噁二唑類化合物既能有效抑制FBPase活 性,又能有效抑制PTPlB活性,其對II型糖尿病的雙靶標均具有抑制作用。
[0032] 本發明有益效果還包括,本發明式(I)苯并雜環取代1,3,4_噁二唑類化合物,其 結構不同于現有技術(專利申請號201210405000. 0和201310113916. 3),苯并雜環的引入, 可以改善分子的親水性,可以改善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33] 結合以下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保護內容不局限 于以下實施例。在不背離發明構思的精神和范圍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想到的變化和優 點都被包括在本發明中,并且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為保護范圍。實施本發明的過程、條件、 試劑、實驗方法等,除以下專門提及的內容之外,均為本領域的普遍知識和公知常識,本發 明沒有特別限制內容。
[0034] 實施例1制備本發明化合物I-I (R1=CH3, R4=Cl, ΛΙΤ. 雜環=
[0035]
[0036] 2-氯-IH-Π 引哚-6-甲酸(I. 95g,IOmmol)和對甲基苯甲酰肼(I. 5g,IOmmol)懸浮 于40mL四氫呋喃中,隨后加入EDC(3. 2g)、H0Bt(2. Ig)和3-甲基吡啶(3. 5mL),室溫攪拌 反應24小時后,過濾,濾餅以四氫呋喃洗滌后得類白色固體,干燥后得雙酰肼3. 05g,不經 純化用于下一步。
[0037] 將上步所得雙酰肼(3. 05g)懸浮于30mL干燥的四氫呋喃溶液中,加入N-(三 乙基銨磺酰)氨基甲酸甲酯(伯吉斯試劑)(4g),升溫回流反應3. 5小時,冷卻后過濾, 收集濾液,減壓濃縮至近干,加入二氯甲烷(50mL),甲醇(IOmL)和水(50mL),攪拌10 分鐘后分去水相,收集有機相,減壓濃縮至干,無水乙醇重結晶后得白色固體產物即化 合物 1-1(2. 45g),收率 85 %。1H NMR (400MHz,DMS0-d6) : δ 2.42 (s,3H),6.62 (s,lH), 7· 44 (d,J=7. 7Hz,2H),7· 69 (d,J=8. 2Hz,1H),7· 79 (d,J=8. 2Hz,1H),8· 03 (d,J=7. 7Hz,2H), 12. 37(s,lH) ;13C NMR(100MHz, DMS0-d6) : δ 164. 8,163. 6,142. 0,134. 8,130. 2,129. 9 (2C), 126. 5(2C), 126. 3,120. 7,120. 3,118. 2,116. 3,109. 5,100. 3,21. l〇
[0038] 實施例2制備本發明化合物1-2 (R1=CH3,
雜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