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壓頭壓緊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緊機構,特別涉及一種雙壓頭壓緊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階段,在焊接的過程中,為了保證工件焊接的精度和質量,工件需要安裝在具有定位壓緊機構的工作夾具上,而在焊接完成后,在檢測工件的焊接質量時,工件又需要放置于具有定位壓緊機構的檢具上,由此可見定位壓緊機構已經成為了機械技工領域中必不可少的工件之一,而目前采用的壓緊機構通常為單頭壓緊,此種壓緊機構往往會出現壓緊力不足,從而出現松動現象,影響加工精度,并且對于一些機構較為緊湊的工件,其加工難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壓頭壓緊機構,能夠實現對結構緊湊工件的兩頭壓緊、兩頭打開的目的,并且壓緊效果較好,便于工件加工及檢測。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雙壓頭壓緊機構,包括:底座、氣缸、驅動桿、左壓緊結構和右壓緊結構;
[0005]所述底座包括:相互連接的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上固定部包括至少上部開口的間隔空腔以及貫穿所述間隔空腔的中間導向孔、左安裝孔和右安裝孔;
[0006]所述氣缸的氣缸體固定安裝于所述下固定部,所述氣缸的氣缸桿延伸至所述間隔空腔內;
[0007]所述驅動桿呈T形,且位于所述間隔空腔內,所述驅動桿的底端與所述氣缸的氣缸桿連接,所述驅動桿通過第一連接軸與所述上固定部連接,且所述第一連接軸安裝在所述中間導向孔內;
[0008]所述左壓緊結構包括:左輸出桿、左連桿、左支撐塊和左壓塊,所述左輸出桿的上端和所述左壓塊固定連接,所述左輸出桿的下端與所述左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左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的左上端鉸接;所述左輸出桿的中部通過第二連接軸與所述上固定部連接,且所述第二連接軸安裝在所述左安裝孔中,所述左支撐塊安裝于所述上固定部的上端面,所述左壓塊的工作面和所述左支撐塊的工作面相配合壓緊工件;
[0009]所述右壓緊結構包括:右輸出桿、右連桿、右支撐塊和右壓塊,所述右輸出桿的上端和所述右壓塊固定連接,所述右輸出桿的下端所述右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右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的右上端鉸接;所述右輸出桿的中部通過第三連接軸與所述上固定部連接,且所述第三連接軸安裝在所述右安裝孔中,所述右支撐塊安裝于所述上固定部的上端面,所述右壓塊的工作面和所述右支撐塊的工作面相配合壓緊工件。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上固定部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連接板構成,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別安裝在所述下固定部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形成間隔空腔,所述連接板安裝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上端面,用于安裝所述左支撐塊和右支撐塊。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呈爪狀,至少包括第一爪指、第二爪指和第三爪指,所述中間導向孔位于所述第一爪指上,所述左安裝孔位于第二爪指上,所述右安裝孔位于所述第三爪指上。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左支撐塊和所述右支撐塊均呈L型,兩者相互對稱安裝形成開口向上的框形,便于工件的放置,同時也支撐牢固。
[0013]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左壓塊位于所述左支撐塊的正上方,所述右壓塊位于所述右支撐塊的正上方。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左壓塊的工作面和所述左支撐塊的工作面相配合形成的第一壓緊面和所述右壓塊的工作面和所述右支撐塊的工作面相配合形成的第二壓緊面在兩個不同的水平面上。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雙壓頭壓緊機構還包括支撐結構,所述支撐結構包括支撐臂、第二左支撐塊和第二右支撐塊,支撐臂與所述底座連接,所述第二左支撐塊和第二右支撐塊分別安裝在支撐臂的上端面的左右兩端。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雙壓頭壓緊機構能夠采用雙壓頭壓緊的方式實現對結構緊湊工件的壓緊處理,且壓緊效果牢固,便于工件加工及檢測。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中所示的壓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圖1中所示的第一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氣缸,2、上固定部,3、下固定部,4、驅動桿,5、左輸出桿,6、左壓塊,7、右輸出桿,8、右壓塊,9、左連桿,10、右連桿,11、右支撐塊,12、左支撐塊,13、支撐臂,14、中間導向孔,15、第一連接軸,16、左安裝孔,17、第二連接軸,18、第三連接軸,19、右安裝孔,20、第一爪指,21、第二爪指,22、第三爪指,23、第二右支撐塊,24、第二左支撐塊,25、連接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22]請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0023]一種雙壓頭壓緊機構,包括:底座、氣缸1、驅動桿4、左壓緊結構和右壓緊結構。
[0024]所述底座包括:相互連接的上固定部2和下固定部3,上固定部2包括至少上部開口的間隔空腔以及貫穿所述間隔空腔的中間導向孔14、左安裝孔16和右安裝孔19。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固定部2由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連接板25構成,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別安裝在所述下固定部3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間形成間隔空腔,所述連接板25安裝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上端面,用于安裝所述左支撐塊12和右支撐塊11。結合圖3所示,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呈爪狀,至少包括第一爪指20、第二爪指21和第三爪指22,所述中間導向孔14位于所述第一爪指20上,所述左安裝孔16位于第二爪指21上,所述右安裝孔19位于所述第三爪指22上。
[0025]所述氣缸I的氣缸體固定安裝于所述下固定部3,所述氣缸I的氣缸桿延伸至所述間隔空腔內。
[0026]所述驅動桿4呈T形,且位于所述間隔空腔內。所述驅動桿4的底端與所述氣缸I的氣缸桿連接,所述驅動桿4通過第一連接軸15與所述上固定部2連接,且所述第一連接軸15安裝在所述中間導向孔14內。
[0027]所述左壓緊結構包括:左輸出桿5、左連桿9、左支撐塊12和左壓塊6,所述左輸出桿5的上端和所述左壓塊6固定連接,所述左輸出桿5的下端與所述左連桿9的一端鉸接,所述左連桿9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4的左上端鉸接;所述左輸出桿5的中部通過第二連接軸17與所述上固定部2連接,且所述第二連接軸17安裝在所述左安裝孔16中,所述左支撐12安裝于所述上固定部2的上端面,所述左壓塊6的工作面和所述左支撐12的工作面相配合壓緊工件。
[0028]所述右壓緊結構包括:右輸出桿7、右連桿10、右支撐塊11和右壓塊8,所述右輸出桿7的上端和所述右壓塊8固定連接,所述右輸出桿7的下端所述右連桿10的一端鉸接,所述右連桿10的另一端與所述驅動桿4的右上端鉸接;所述右輸出桿7的中部通過第三連接軸18與所述上固定部2連接,且所述第三連接軸18安裝在所述右安裝孔19中,所述右支撐塊11安裝于所述上固定部2的上端面,所述右壓塊8的工作面和所述右支撐塊11的工作面相配合壓緊工件。
[0029]所述左支撐塊12和所述右支撐塊11均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