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滾絲機,特別涉及一種上料穩定的滾絲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生產螺桿、螺栓、通絲等標準件及非標準件時,通常采用滾絲機。滾絲機的主要結構包括機身、一對滾絲軸及把滾絲軸定位在機身的滾絲軸座組成,滾絲軸座上裝套滾絲模即可生產。該設備的特點是兩個滾絲軸的主軸線平行且位于同一個水平面,然而由于刀軸固定座上的拉桿位于固定座內側,采用人工送料方式進行滾花加工 , 配備一名作業員用手持的方式將產品放入滾絲軸。滾花效率十分低下,在生產過程中常常發生人工放置不到位,導致產品品質不穩定。
申請號為201520644661.8的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上料滾絲機,包括機身,滾絲裝置和自動上料裝置,所述自動上料裝置設置在滾絲裝置的一側,所述自動上料裝置設置在工作臺上,包括盛料裝置和推料裝置,所述盛料裝置傾斜式地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盛料裝置與工作臺之間存在間隙,所述間隙內設置有撥輥,所述撥輥與推料裝置相連接,實現了高效的自動上料功能,但是這種上料雖然速度變快,但是十分容易出現工件在上料過程當中精度差,容易導致進入到加工工位中位置不準確,導致工件容易出現加工個位置錯位、彈出等加工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其上料裝置能穩定精準的輸送工件到加工工位中的滾絲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滾絲機,包括滾絲機本體,在滾絲機本體中設置有一對滾絲軸組成的加工工位,在靠近所述加工工位處設置有一直進料道,直進料道的起始端用于連接上料機,在直進料道的末端處設置有待料料道,一上料機械手將位于待料料道中的工件夾持并輸送至加工工位處放下進行加工,在所述待料料道與加工工位之間設置有一下料機械手,所述下料機械手將加工完的工件從加工工位中取出進行下料。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上料工位中送過來的工件先進入到直進料道中,進而在直進料道中有序排列,并且在直進料道的末端處設置有待料料道,該待料料道中可以僅放置一根工件,便于上料機械手的夾持,并且將工件送至加工工位中進行加工,在加工完之后由下料機械手進行下料,進而實現了全自動下料,并且將需要上料的工件放置在待料料道中,使上料機械手夾持過程當中夾持準確,還設置有下料機械手用于下料,加工流程化工序分工明確,上料精度高,加工中零件上料和下料出現錯誤率低,加工后的零件報廢率低。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在待料料道的起始端設置有一限位板,在所述待料料道與直進料道之間豎直設置的頂出爪,所述頂出爪由一氣缸驅動將緊貼于限位板上的工件頂出以送入待料料道中。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限位板,進而起到了在待料料道中有工件的情況下,可以將直進料道中的工件限位在直進料道中,避免誤滾下對夾持工件造成影響,并且當待料料道中的工件被運輸至加工工位時,頂出爪在氣缸的作用下上升,進而實現在緊貼限位板上的工件被頂出,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至待料料道中,實現后續工件有序的補充。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上料機械手還由一豎直氣缸驅動以在豎直方向上的升降,在所述待料軌道上設置有一水平軌道,所述上料機械手以及豎直氣缸由一水平氣缸驅動可在水平軌道內滑移。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豎直氣缸和水平氣缸,進而實現了上料機械手先在待料料道對應的上方由豎直氣缸驅動下降,進而夾持工件,并且進一步的通過水平氣缸的驅動輸送至加工工位的上方,然后再通過豎直氣缸的驅動,實現將上料機械手下降至加工工位,然后將工件放置進加工工位中進行加工。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上料機械手的包括由夾持氣缸驅動的可做相向運動的夾爪,在夾爪的對置面上設置有三角形的夾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個夾爪上均設置有三角形的夾口,進而實現了夾口能適配不同尺寸直徑的工件。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在所述水平軌道對應的下方平行設置有一下料軌道,在下料軌道上滑移設置有一下料座,所述下料座由水平氣缸驅動,在下料座的靠近加工工位一端設置有兩片可相向運動的夾持片。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工件通常為一頭帶有螺桿頭,螺桿頭的直徑大于螺桿的直徑,所以在下料過程當中,首先下料座在下料軌道的驅動下向加工工位方向運動,此時兩塊夾持片之間的間距大于工件的最大橫截面寬度,然后兩塊夾持片在相向運動中實現對于工件的夾持,再通過下料座的回復運動,將工件帶出加工工位中。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直進料道沿著工件下料方向傾斜向下設置,在直進料道的底部設置有底座,在底座上設置有多塊振動片,一振動機裝設在一塊振動片上,多塊振動片通過一連接板實現與直進料道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傾斜向下設置,工件具有向下運動的趨勢,使工件更加方便進入到待料料道中,并且在底部設置有直振動機,進一步避免工件卡在直進料道上方,使進入待料料道更加順暢,電機通過振動片的作用,使得振動趨勢為前后振動,然后振動頻率通過振動片直接傳遞,振動頻率高,噪音小。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靠近所述滾絲軸的前端設置有用于放置工件的架料夾。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架料夾,架料夾起到了對于快進入到滾絲軸之間的工件起到了位置上的限位,避免工件的跑偏。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直進料道的上方設置有至少一條限位板,在所述直進料道的軌道表面設置有與多條導向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限位板,避免工件在振動機的作用下在料道的輸送過程當中抖出料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上料機與直進料道之間設置有一旋轉夾持件,所述旋轉夾持件的中部鉸接于直進料道,所述夾持件的偏心端鉸接有一氣缸的活塞桿,所述氣缸相對于活塞桿的另一端鉸接于一固定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旋轉夾持件將位于待定軌道上的工件夾持并旋轉90°,即能將工件以橫向的狀態輸送至直進料道內,整個機構中由三個支點,三個支點構成一個三角形,中部的鉸接點位置不變,進而氣缸的活塞桿與氣缸的底部均為鉸接設置,在氣缸頂起的過程當中具有一定的形變量,使氣缸活塞桿的頂起能實現旋轉夾持件的90°的旋轉。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上料機可以為離心上料機或者振動上料機。
綜合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設置有夾持件,將零件以橫向的方式上料,便于下一步的操作。
2、上料機械手和下料機械手的夾持,使夾持精度更高,進入到加工工位中更加準確。
3、將直進料道和待料料道分開,通過頂出爪來實現單個工件置于待料料道當中,便于上料機械手的夾持。
附圖說明
圖1是滾絲機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滾絲機加工工位的單獨示意圖;
圖3是上料裝置和上料機械手的示意圖;
圖4是上料裝置的單獨示意圖;
圖5是下料機械手與機架配合的示意圖;
圖6是夾持件未進行旋轉夾持的示意圖;
圖7是夾持件將桿狀零件旋轉夾持90°至直進料道的示意圖。
圖中,1、滾絲機本體;11、加工工位;111、滾絲軸;12、機架;13、架料夾;2、上料裝置;21、直進料道;22、導向輥;23、限位板;24、待料料道;25a、頂出爪;25b、限位爪;251、限位端面;252、圓弧端面;3、振動機;31、底座;32、振動片;33、連接板; 4、水平軌道;41、上料機械手;411、夾爪;412、夾口;5、下料軌道;51、下料座;52、夾持片;6a、夾持氣缸;6b、水平氣缸;6c、豎直氣缸;6d、活塞桿;7、夾持件;71、卡槽;8、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照附圖1和2,一種滾絲機,包括滾絲機本體1,在滾絲機本體1中設置有加工工位11,加工工位11由一對滾絲軸111形成,滾絲軸111均由電機軸驅動,兩根滾絲軸111之間具有供工件8放置的間隙,其中一根滾絲軸111可以做相對于另一根滾絲軸111的相向/遠離的運動,以實現工件8放置的間隙的距離的改變,便于工件8的放置,并且靠近所述滾絲軸111的前端設置有用于放置工件8的架料夾13,架料夾13起到了對于快進入到滾絲軸111之間的工件8起到了位置上的限位,避免工件8的跑偏。
請參照附圖4,在與滾絲機本體1相緊貼的位置處裝設有一機架12,在機架12上方放置有一上料裝置2,上料裝置2包括一直進料道21,直進料道21為傾斜設置,直進料道21的起始端的高度高于末端的高度,起始端與上料機相連接,直進料道21的寬度等于工件8的長度,置于上料機中的工件8以橫向的狀態進入到直進料道21中,在直進料道21的軌道表面設置有多根與直進料道21的底板的長邊相平行的導向輥22,并且在直進料道21的上方設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的下底面至直進料道21軌道的軌道表面的垂直距離大于工件8的直徑,以實現工件8能在直進料道21上輸送,并且限位板23能起到有效得對工件8在運輸過程當中實現高度位置上的限制,避免從直進料道21中脫離。
在機架12與直進料道21之間安裝有直振機,直振機包括設置在機架12上的底座31,在底座31的兩側豎直設置有振動片32,在其中一塊振動片32上安裝有一個振動機3,在振動片32的頂端設置有一塊橫向的連接板33,連接板33用于和直進料道21的底部相連接,電機通過振動片32的作用,使得振動趨勢為前后振動,然后振動頻率通過振動片32直接傳遞,振動頻率高,噪音小。
在直進料道21的末端設置有待料料道24,在直進料道21與待料料道24之間設置有一送料間隙,在送料間隙中設置有頂出爪25a,頂出爪25a由氣缸所驅動,頂出爪25a包括限位端面251和圓弧端面252,在送料間隙中設置有三個頂出爪25a,其中頂出爪25a的限位端面251朝向直進料道21,頂出爪25a的圓弧端面252朝向待料料道24。在待料料道24的末端設置有限位爪25b,限位爪25b也設置有三個,與頂出爪25a一一對應,限位爪25b的圓弧端面252朝向待料料道24。
在工件8進入到直進料道21之后的過程為,工件8以緊挨著的狀態在直進料道21中放置,此時頂出爪25a位于最低位置,一根工件8至于頂出爪25a的圓弧端面252中,并且待料料道24的起始端的高度高于直進料道21的末端的高度,實現工件8與待料料道24的隔離,在待料料道24上的工件8被夾持到加工工位11時,頂出爪25a被豎直氣缸6c頂出,在圓弧端面252的帶動下,工件8滑入到待料料道24上,在限位爪25b的限位作用下至于待料料道24的末端。
請參照附圖3,在機架12上裝設有一水平軌道 4,水平軌道 4豎直方向上的位置與待料料道24的末端相對應,在水平軌道 4上滑移設置有上料機械手41,上料機械手41由水平氣缸6b驅動,上料機械手41還裝設有豎直氣缸6c,通過水平氣缸6b和豎直氣缸6c的驅動,以實現上料機械手41在豎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的運動,上料機械手41包括兩條可以做相向運動的夾爪411,在夾爪411的對置面上設置有三角形的夾口412,進而實現了夾口412能適配不同尺寸直徑的工件8。
工件8被運輸到加工工位11的過程為:首先上料機械手41在水平氣缸6b的作用下運送至待料道的上方,在豎直氣缸6c的作用下下降,同時夾持氣缸6a作用將夾爪411張開,將位于待料工位中的工件8夾持,在水平氣缸6b的作用下向加工工位11的位置處輸送,當輸送至加工工位11處,在豎直氣缸6c的作用下下降至架料夾13處,松開夾爪411,將工件8放置后滾絲軸111進行對工件8的加工,上料機械手41復位,準備進行下一次的夾取。
請參照附圖5,在機架12上還設置有一下料軌道5,下料軌道5位于待料料道24與加工工位11之間,下料軌道5上由水平氣缸6b驅動有一下料座51,在下料座51上設置有可相向運動的夾持片52,由于工件8通常為一頭帶有螺桿頭,螺桿頭的直徑大于螺桿的直徑,夾持片52用于夾持螺桿與螺桿之間的距離,向后拉動既可以實現將工件8從加工工位11中拉出。
所以在下料過程當中,首先下料座51在下料軌道5的驅動下向加工工位11方向運動,此時兩塊夾持片52之間的間距大于工件8的最大橫截面寬度,然后兩塊夾持片52在相向運動中實現對于工件8的夾持,再通過下料座51的回復運動,將工件8帶出加工工位11中,隨后松開夾持片52,實現工件8的下料。
請參照附圖6和7,進一步的,在直進料道21與振動機3的輸送軌道之間設置有一個夾持件7,其中夾持件7為一塊長方體的板,夾持件7緊貼于直進料道21靠近直進料道的其起始端,夾持件7的中部與直進料道21相鉸接,夾持件7的一側設置有卡槽71,卡槽71的形狀與工件8的上部相適配,在直進料道21向下設置有一塊下板,在下板上安裝有一個豎直向上的氣缸,氣缸的底部與下板的底部角相鉸接,氣缸的底部與夾持件7的一個角相鉸接,夾持件7的長度為直進料道21的寬度的二分之一左右,在直進料道21未設置夾持件7的一端設置有限位板23,當工件8依次排列置于待定軌道上,最前方的工件8進入到卡槽71內部,隨之氣缸的活塞桿6d頂起,使夾持件7做以中部鉸接的旋轉運動,限位板23的設置避免工件8的落下,當旋轉至90°之后,工件8即以橫向的放置置于卡槽71內部,并且該位置與直進料道21的起始端相對應,并且直進料道為傾斜設置,在重力的作用下,就實現工件8能以橫向的方式上料,進而進行下一步工序的操作。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