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卜,在圖7至圖9中,對于具有與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部60的構件同樣的結構及功能的構件,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附圖標記的末尾加Z來表示。此外,定影部60Z與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部60的不同點在于,定影部60Z不具備后面敘述的按壓環80。
[0051]定影輥62Z的第I輥部622Z可以繞作為固定軸的第I轉軸62IZ旋轉。在第I輥部622Z的外周架設有圖中未示出的定影帶。在定影部60Z實施定影處理時,如果定影帶被圖中未示出的感應加熱單元加熱,貝lJ第I $昆部622Z的溫度上升。當定影帶的溫度達到規定的值時,圖中未示出的移動機構驅動按壓板60RZ,通過彈簧63SZ施加的力,加壓輥63Z被按壓到定影輥62Z (圖8的箭頭DR)。通過由圖中未示出的驅動機構使加壓輥63Z旋轉,定影輥62Z也與加壓輥63Z從動旋轉。另外,與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第I轉軸621同樣地,定影部60Z的第I轉軸621Z被固定支承于外殼60HZ(圖7)。因此,即使被加壓輥63Z按壓,第I轉軸62IZ也幾乎不移動。
[0052]當第I輥部622Z的溫度上升時,由金屬構成的輥內周部622AZ容易熱膨脹。由于該熱膨脹,輥內周部622AZ向軸向外側稍微膨脹(圖8、圖9的箭頭DT)。此時,輥臺階部622DZ向軸向外側按壓定影軸承70Z的外環部702Z(圖9的箭頭DB)。另一方面,定影軸承70Z的內環部701Z貼緊固定于第I轉軸621Z。因此,第I轉軸621Z不會對內環部701Z賦予軸向的移動力。這樣,在定影輥62Z的第I輥部622Z繞第I轉軸62IZ旋轉期間,外環部702Z容易被賦予朝向軸向外側的移動力。并且,當輥內周部622AZ的熱膨脹進一步增大時,外環部702Z超過外環部702Z相對于內環部701Z的推力方向(軸向)的松動量而移動,結果導致滾珠部703Z從內環部701Z及外環部702Z的溝R脫落(圖9的箭頭DC)。由此帶來定影軸承70Z損壞的問題。
[0053]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在本實施方式中,定影部60具備按壓環80 (環構件)。圖5A、圖5B是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壓環80的立體圖。按壓環80是金屬制的環構件。參照圖3及圖4,按壓環80在軸向上在定影軸承70和輥臺階部622D之間安裝于大徑部622C。即,按壓環80與定影軸承70的軸向內側相鄰接地被外嵌于第I轉軸621。按壓環80具備外周面80L、第I側面80R(側面)和第2側面80F。另外,按壓環80具備基板部800、孔部80H、第I突起部801、第2突起部802、第3突起部803和第4突起部804。基板部800是按壓環80的主體部分,是呈圓板形狀的構件。孔部80H是以圓形狀開口在基板部800的中央部的孔部。第I轉軸621插通于孔部80H中。
[0054]外周面80L是在軸向上具有規定厚度的按壓環80的外周面。外周面80L從徑向內側與輥內周部622A的大徑部622C相抵接。第I側面80R是基板部800的一側面。圖5A表示按壓環80的第I側面80R側。另外,第2側面80F是基板部800的與第I側面80R相反側的側面。圖5B表示按壓環80的第2側面80F側。如圖4所示,在按壓環80安裝于大徑部622C的情況下,按壓環80的第I側面80R側從軸向與定影軸承70的內環部701及外環部702相抵接。另外,按壓環80的第2側面80F側與輥臺階部622D相抵接。
[0055]第I突起部801從第I側面80R的內周側向軸向突出,與定影軸承70的內環部701相抵接。第I突起部801是在孔部80H的周圍沿周向隔開間隔而配置的3個突起部。第I突起部801呈圓弧形狀。第2突起部802從第I側面80R的外周側向軸向突出,與定影軸承70的外環部702相抵接。第2突起部802是在基板部800的外緣部沿周向隔開間隔而配置的3個突起部。第2突起部802也呈圓弧形狀。另外,第I突起部801和第2突起部802被配置成在周向上相互錯開。
[0056]第3突起部803從第2側面80F的外周側向軸向突出設置,與輥臺階部622D相抵接。第3突起部803呈與第2突起部802同樣的形狀。第4突起部804從第2側面80F的內周側向軸向突出設置。第4突起部804也呈與第I突起部801同樣的形狀。并且,如圖5A、圖5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I突起部801、第2突起部802、第3突起部803及第4突起部804被配置成以基板部800為對稱面而相互面對稱。因此,無論第I側面80R和第2側面80F的哪一個側面被安裝成與定影軸承70抵接,如后所述,都可以獲得同樣的作用效果。因而,可高效率地實現按壓環80對定影部60的組裝作業。
[0057]參照圖4,當定影帶64被感應加熱單元65 (圖2)加熱時,定影輥62的溫度因從定影帶64傳遞的熱量而上升。特別是,由于輥內周部622A由金屬構成,第I輥部622與圖8的其它定影部60Z的輥內周部622AZ同樣地向軸向外側熱膨脹(圖4的箭頭DT)。此時,在本實施方式中,按壓環80的外周面80L(圖5A)貼緊大徑部622C,并且第3突起部803與輥臺階部622D抵接。因而,按壓環80被輥內周部622A向軸向外側按壓。據此,按壓環80的第2突起部802向軸向外側按壓定影軸承70的外環部702,并且,按壓環80的第I突起部801向軸向外側按壓定影軸承70的內環部701。另外,在圖4的剖視圖中,只示出部分第I突起部801及第2突起部802,但是如上所述,第I突起部801及第2突起部802在周向的3個部位按壓內環部701及外環部702。
[0058]據此,不僅是貼緊大徑部622C的外環部702,貼緊第I轉軸621的周面的內環部701也被按壓環80向軸向外側按壓。因此,內環部701能夠跟著外環部702 —起沿軸向移動。由此,可以抑止內環部701和外環部702超過允許范圍在軸向錯開。因而,滾珠部703不會從溝R(圖9)脫落,定影軸承70的損壞得以防止。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壓環80具有將由感應加熱單元65產生的熱量所引起的第I輥部622的輥內周部622A的熱膨脹作為軸向的移動力傳遞給定影軸承70的內環部701的功能。
[0059]另外,第I突起部801及第2突起部802在沿著周向的3個位置分別穩定地按壓內環部701及外環部702。因此,能夠防止定影軸承70相對于第I轉軸621的傾斜,并且能夠防止定影軸承70的損壞。此外,第I突起部801及第2突起部802也可以配置在周向的4處以上的位置。
[0060]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2側面80F側的第3突起部803與輥臺階部622D相抵接。因此,輥內周部622A能可靠地向軸向按壓按壓環80,按壓環80可以用更強的力量按壓定影軸承70的內環部701及外環部702。
[0061]而且,由于第I突起部801、第2突起部802、第3突起部803及第4突起部804被設置成面對稱,如上所述,無論使第I側面80R及第2側面80F中的哪一個側面與定影軸承70相向配置,都能夠按壓內環部701及外環部702。
[0062]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I突起部801從第I側面80R向軸向突出的第I突出量與第2突起部802從第I側面80R向軸向突出的第2突出量的差,被設定為比定影軸承70的內環部701和外環部702在軸向的松動量小。同樣地,第3突起部803從第2側面80F向軸向突出的第3突出量與第4突起部804從第2側面80F向軸向突出的第4突出量的差,也被設定為比定影軸承70的內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