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搗錘16被卡在搗錘支架18內。該搗錘16的上方也配置有比螺旋彈簧26小的螺旋彈簧28。以使該螺旋彈簧28壓縮的方式通過支架螺旋件18d將搗錘支架18的上部封閉。因此,搗錘16成為被朝套筒12的緊固作業側施力的狀態。像這樣,作為搗錘支架的施力元件設有螺旋彈簧26,另外,作為搗錘施力元件設有螺旋彈簧28。
[0042]筒狀的蓋體17的后端側開口,上述L型支桿22的長邊22b的端部以抵接的方式插入其中。
[0043]因為具有上述結構,所以在緊固作業中,當緊固扭矩達到規定值以上時,支桿20通過推力器6被拉向后端側,與此同時,L型支桿22的短邊22a側也被拉向后端側。因此,在L型支桿22的長邊22b上,施有將支架螺旋件18d壓下的力。接下來,使用圖5來說明該動作。
[0044]在圖5中,比較了標記扭力扳手1的兩個動作狀態。在圖5 (a)中,表示在螺栓51的螺桿部較長的狀態下的動作狀態,在圖5 (b)中,表示在螺栓51的螺桿部較短的狀態下的動作狀態。從圖5(a)可知,在螺栓51的螺桿部較長的情況下,搗錘面16a抵接于套筒12的里側。但是,因為L型支桿22的轉動角度是由推力器6(參照圖1)的移動距離決定的,所以始終恒定。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螺旋彈簧28大幅度收縮,因此對應于螺桿部長的螺栓51。另一方面,在圖5(b)的狀態中,因為螺栓51的螺桿部沒有圖5(a)狀態的長,所以搗錘面16a在稍下方的位置抵接于螺栓51的螺桿部。因此,相比于圖5(a)所示的螺旋彈簧28的螺旋寬度28a,圖5(b)所示的螺旋寬度28a要大。另外,對于配置于搗錘支架18外周的螺旋彈簧26的螺旋寬度26a來說,因為與小螺旋彈簧28相比因外力而受到的影響小,所以在各個狀態下幾乎沒有差別。
[0045]像這樣,在本實施方式的標記扭力扳手1中,因為螺栓51的突出高度的差能夠經由螺旋彈簧28吸收,所以無論被螺栓51以及螺母52夾起的被緊固部件的厚度或大小如何,都始終能夠穩定地進行標記動作。
[0046]接下來,在圖6上表示能夠覆蓋本實施方式的標記扭力扳手1的套筒12的收容部的樹脂制蓋子30。如圖6所示,樹脂制蓋子30在外周面形成有六個外側平面30a。該樹脂制蓋子30形成為以能夠通過六個外側平面30a抵接套筒12的內周面的大小。此外,在彼此相鄰的外側平面30a之間形成有彎曲面30b。像這樣,樹脂制蓋子30中,六個外側平面30a與六個彎曲面30b交替組合而構成外周面。圖6中,為了使這結構變得明確,將外側平面30a與彎曲面30b間的邊界用點劃線示出。此外,從圖6可知,在樹脂制蓋子30的一端上形成有凹部30c,在該凹部30c中設有墨水保持部件32。其次,用圖7表示將該樹脂制蓋子30安裝于套筒12的狀態。
[0047]如圖7所示,因為樹脂制蓋子30的凹部30c形成為與搗錘面16a大致相同的直徑,所以一旦樹脂制蓋子30插入套筒12,就會成為搗錘16的搗錘面16a側插入凹部30c的形態。此時,因為搗錘面16a抵接于凹部30c內的墨水保持部件32,所以在搗錘面16a上會涂布有墨水。由此,能夠保護搗錘面16a,并防止搗錘面16a干燥。
[0048]其次,圖8表示從套筒12的收容側觀察到的樹脂制蓋子30的安裝狀態。在圖8(a)中,表示樹脂制蓋子30的外側平面30a抵接于套筒12的內表面的狀態。與此相對,在圖8(b)中,表示樹脂制蓋子30的彎曲面30b壓接于套筒12的內表面的狀態。
[0049]在圖8中,為了明確插入套筒12的樹脂制蓋子30的配置,將特定彎曲面30b與中心用點劃線連接表示。由此,從圖8(a)的狀態變為圖8(b)的狀態時,樹脂制蓋子30繞緊固軸線(參照圖3)旋轉30度。本實施方式的樹脂制蓋子30因為是像這樣形成為彎曲面30b比外側平面30a向半徑方向突出,所以在以外側平面30a沿套筒12的內表面的方式插入后,通過繞緊固軸線旋轉,就能夠伴隨樹脂的彈性變形將彎曲面30b壓接于套筒12的內表面,從而能夠將樹脂制蓋子30穩定地保持于套筒12內。在圖8 (b)中箭頭所示的6處從彎曲面30b施加有壓力。
[0050]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支架施力元件以及搗錘施力元件,都例示了使用螺旋彈簧的結構。但是,不限于此,即使將板簧等其他彈性部件分別用作施力元件也無妨。
[0051]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將動力從支桿傳遞到搗錘支架的連桿機構,例示了使用一根L型支桿的結構。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增大來自支桿的動力并使搗錘支架的行程充分的結構,則也可以是多個部件所組成的連桿。
[0052]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圖示了具有棘輪機構的結構,但即使是不具有棘輪機構的扭力扳手也無妨。
[0053]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形成樹脂制蓋子外周面的彎曲面的一例,示出了向外徑方向突出且沒有拐點的平滑曲面的例子,但只要是比外側平面向外徑側突出的形狀,即使是波形等具有多個拐點的形狀也無妨。而且,長度方向形狀不均勻也無妨。至少在插入套筒內的區域中形成有比外側平面向外徑側突出的部分,就能夠得到相同的效果。
[0054](符號說明)
[0055]1標記扭力扳手
[0056]2頭部部件
[0057]2a頭部
[0058]2b頭部軸
[0059]4操作桿
[0060]4a 長孔
[0061]6推力器
[0062]8施力彈簧
[0063]10肘桿
[0064]10a肘節
[0065]12套筒
[0066]12a收容部
[0067]12b棘輪齒
[0068]14切換部
[0069]14a 棘輪爪
[0070]15標記機構
[0071]16搗錘
[0072]16a 搗錘面
[0073]16b肩部
[0074]17蓋體
[0075]18搗錘支架
[0076]18a外周面
[0077]18b開口部
[0078]18c彈簧座
[0079]18d 支架螺旋件
[0080]20支桿
[0081]21連接軸
[0082]22L型支桿(連桿機構)
[0083]22a短邊
[0084]22b長邊
[0085]22c彎曲部分
[0086]23蓋體
[0087]24支點(連桿機構)
[0088]25支柱
[0089]26螺旋彈簧(第一螺旋彈簧、支架施力元件)
[0090]26a螺旋寬度
[0091]28螺旋彈簧(第二螺旋彈簧、搗錘施力元件)
[0092]28a螺旋寬度
[0093]30樹脂制蓋子
[0094]30a外側平面
[0095]30b彎曲面
[0096]30c凹部
[0097]32墨水保持部件
[0098]51螺栓(緊固對象)
[0099]52螺母(緊固對象)
【主權項】
1.一種標記扭力扳手,具有套筒的頭部與被從操作桿的后端側施力的推力器之間通過肘桿連接,根據所述推力器向頭部側的運動進行標記,其特征在于,具有: 標記用的搗錘; 搗錘支架,其能夠沿所述套筒的緊固軸線方向移動,且以使搗錘面朝向緊固作業側的方式保持所述搗錘; 支架施力元件,其朝向使所述搗錘支架遠離緊固作業側的方向施力; 搗錘施力元件,其在所述搗錘支架內對所述搗錘施力,以使所述搗錘面向所述緊固作業側突出; 支桿,其一端連接于所述推力器,且沿操作桿配置;以及 連桿機構,其設于所述支桿的向所述頭部側延伸的另一端與所述搗錘支架之間,并將所述推力器朝所述頭部側的變位變換成所述搗錘支架朝所述緊固作業側的變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標記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機構由L型支桿構成,該L型支桿以彎曲位置為支點能夠轉動地被軸支承,并且,該L型支桿的短邊連接于所述支桿,長邊朝向同所述搗錘支架的與所述緊固作業側相反一側的端部抵接的位置延伸。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標記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搗錘支架是在所述緊固作業側形成有開口部且在外周面上突出形成有彈簧座的詢狀部件; 所述支架施力元件是以使所述彈簧座遠離所述緊固作業側的方式施力的第一螺旋彈簧; 在所述搗錘的所述搗錘面附近突出設置有肩部,該肩部能夠與所述搗錘支架的開口部的內周緣卡合; 所述搗錘施力元件是將所述搗錘向所述緊固作業側施力的第二螺旋彈簧。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標記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在所述緊固作業側形成有正六邊形的收容部, 此外,所述標記扭力扳手具有樹脂制蓋子,該樹脂制蓋子能夠相對于所述套筒進行拆裝,且通過六個外側平面和六個彎曲面形成外周面,其中,所述六個外側平面能夠與所述套筒的所述緊固作業側的內側的六個面內切,所述六個彎曲面連續形成于相鄰的所述外側平面之間,且距中心的距離比從該中心到所述外側平面的距離稍大,并且,在形成于該樹脂制蓋子的一端的凹部埋設有能夠與所述搗錘面抵接的墨水保持部件。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能夠標記扭力扳手,其能夠根據推力器部件的運動進行動作,并對從螺母突出的螺栓的螺桿部穩定地進行標記。標記扭力扳手(1)中,沿操作桿(4)設置的支桿(20)的后端側連接于推力器(6)。該支桿(20)的頭部側連接于L型支桿(22)的短邊(22a)側。L型支桿(22)中,彎曲部分(22c)被軸支承而能夠轉動,長邊(22b)側以能夠與標記機構(15)具有的搗錘支架(18)的上方抵接的方式延伸。搗錘支架(18)配置成能夠相對于套筒(12)滑動,并以使搗錘面(16a)朝下方突出的方式內藏有搗錘(16)。搗錘(16)對搗錘支架(18)朝向下方施力。
【IPC分類】B25B23/15
【公開號】CN105307819
【申請號】CN201580001008
【發明人】永木孝幸, 高田潤祐, 倉石勝
【申請人】株式會社永木精機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6日
【公告號】WO2015182115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