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將利用對開式的前車門和后車門打開關閉出入口的車輛的后車門相對于車體鎖定的門鎖裝置。
背景技術:在利用對開式的前車門和后車門打開關閉出入口的車輛中,若能獨立地先于前車門打開后車門,則可能會在車輛停止之前打開后車門,或許不能確保較高的安全性。因此,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一種當前車門關閉時限制后車門的打開,當前車門打開時允許后車門打開的車輛的開閉體結構,其一例示于圖13。即,圖13是表示專利文獻1中提出的開閉體結構的基本結構的圖,圖示的開閉體結構包括:設于后車門的內部把手101;將后車門相對于車體鎖定的鎖定單元102;使內部把手101的工作相對于鎖定單元102處于傳遞/非傳遞狀態的空擺機構103;以及與前車門的打開關閉聯動地將該空擺機構103切換至傳遞/非傳遞狀態的致動器(螺線管)104。在該開閉體結構中,當關閉前車門時,因打開關閉被鎖定單元102鎖定而不能打開后車門,在該狀態下即便乘員操作了內部把手101,該操作力也不會被空擺機構103傳遞至鎖定單元102,因此,可維持鎖定單元102對后車門的鎖定狀態,不能打開該后車門。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以下結構:在同樣的對開式的門鎖裝置中,不是利用致動器,而是如圖14所示利用機械結構來切換空擺機構的狀態。圖14表示專利文獻2中提出的門閂鎖裝置的基本結構,圖示的門閂鎖裝置將被前車門按壓的工作桿201的動作經由連結桿202傳遞至空擺機構的鎖定桿203,并通過使滑動銷204工作,來切換與內部把手205連結的打開桿206和棘輪釋放桿207的連結狀態(鎖定/開鎖狀態),以限制后車門的打開關閉。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178756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5-232716號公報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提出的結構中,由于利用致動器104切換空擺機構103的狀態,因此在左右的后車門上分別需要致動器104,從而存在導致成本上升這樣的問題。另外,需分別獨立地檢測左右前車門的打開關閉狀態以分別控制致動器104,因此,也存在系統復雜化這樣的問題。在專利文獻2所提出的結構中,由于工作桿201和門鎖裝置主體配置于分離的位置(由連結桿202連結),因此存在門內零件的布局自由度降低這樣的問題。另外,由于利用通過鎖定桿203旋轉而工作的滑動銷204,來將與內部把手205聯動的打開桿206和操作閂鎖單元208、209的棘輪釋放桿207切換至連結/非連結狀態,因此也存在零件個數增加而使結構復雜化這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緊湊地配置于后車門內的門鎖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發明的門鎖裝置是將利用對開式的前車門和后車門打開關閉出入口的車輛的上述后車門相對于車體鎖定的裝置,其包括:空擺機構,該空擺機構將內部把手和閂鎖單元切換至連結/非連結狀態,其中上述內部把手設于上述后車門,上述閂鎖單元能將上述后車門相對于車體保持成關閉狀態;底座構件,該底座構件配置上述空擺機構;以及工作構件,該工作構件與上述前車門抵接,并通過與上述前車門的打開關閉聯動地工作來將上述空擺機構切換至連結/非連結狀態,上述門鎖裝置的特征是,將上述門鎖裝置配置于上述后車門的前端部,并將與上述前車門直接抵接的上述工作構件以能移動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底座構件。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將上述工作構件以能滑動的方式設于上述底座構件,并在該工作構件上設置與上述前車門抵接的銷狀的抵接部,使該抵接部從形成于上述后車門的通孔朝向上述前車門突出至外部。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1或2所記載的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是,上述空擺機構包括:能旋轉的閂鎖側傳遞桿,該閂鎖側傳遞桿在一端部具有連結于與一個閂鎖單元相連的連結構件的第一連結部,在另一端部具有連結于與另一個閂鎖單元相連的連結構件的第二連結部,并設有承受操作力的卡合部;以及把手側傳遞桿,該把手側傳遞桿根據上述內部把手的操作來進退移動,并能在其和上述閂鎖側傳遞桿的卡合部卡合的連結位置與解除該卡合的非連結位置之間擺動,將上述工作構件配置成能沿著上述把手側傳遞桿的擺動方向進退移動,該工作構件與上述把手側傳遞桿卡合以將該把手側傳遞桿切換至連結/非連結位置。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利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軸將上述內部把手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于上述底座構件的上下方向一端部,并將上述空擺機構的上述把手側傳遞桿以能沿著上下方向進退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底座構件的另一端部,在上述內部把手與上述把手側傳遞桿之間配置有大致L字狀的旋轉桿,該旋轉桿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軸軸支承成能旋轉,一端側與上述內部把手卡合,并且另一端側與上述把手側傳遞桿作節點連結,以將上述內部把手的旋轉力轉換為上述把手側傳遞桿的進退力。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3或4所記載的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在上述把手側傳遞桿的一端側設置支承部,該支承部以能擺動的方式支承于將上述內部把手的工作傳遞至上述把手側傳遞桿的上述旋轉桿,在上述把手側傳遞桿的另一端側設有位于上述閂鎖側傳遞桿的前側的前側部和位于上述閂鎖側傳遞桿的后側的后側部。技術方案6所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3至5中任一技術方案所記載的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在上述把手側傳遞桿上形成有具有臺階部和長孔部的導向槽孔,其中上述臺階部與上述閂鎖側傳遞桿的上述卡合部卡合,上述長孔部避免與上述閂鎖側傳遞桿的卡合部的卡合并對上述卡合部進行引導,設置施力元件,該施力元件對上述把手側傳遞桿從上述卡合部與上述長孔部在把手側傳遞桿的進退方向上相對的非連結位置朝上述卡合部與上述臺階部在上述把手側傳遞桿的進退方向上相對的連結位置施力,在上述工作構件上設置滑塊,當上述前車門處于關閉狀態時,該滑塊按壓上述把手側傳遞桿以將該把手側傳遞桿保持于非連結位置,并且當上述前車門處于打開狀態時,該滑塊朝遠離上述把手側傳遞桿的方向移動以允許上述把手側傳遞桿朝連結位置移動。技術方案7所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1至6中任一技術方案所記載的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是,上述工作構件包括:第一滑塊,該第一滑塊與上述前車門抵接;第二滑塊,該第二滑塊設于上述空擺機構側并對該空擺機構進行操作;第一彈簧,該第一彈簧對上述第一滑塊和上述第二滑塊朝上述前車門側施力;以及第二彈簧,該第二彈簧夾裝于上述第一滑塊與上述第二滑塊之間,在上述底座構件上設有限制部,該限制部與上述第二滑塊卡合以限制上述第二滑塊朝上述空擺機構側移動規定距離以上。技術方案8所記載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1至7中任一技術方案所記載的發明的基礎上,其特征是,將上述內部把手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于上述底座構件。根據技術方案1所記載的發明,將門鎖裝置配置于后車門的前端部,并將與前車門抵接的工作構件配置于底座構件,因此,無需將工作構件的動作傳遞至門鎖裝置的桿等連結元件,能將包括工作構件的門鎖裝置緊湊地配置于后車門的前端部,從而提高了后車門的形狀和后車門內的零件布局的自由度。根據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明,能通過將工作構件設為滑動構件來簡化結構,并且能通過使工作構件的銷狀的抵接部從后車門的通孔朝外部突出來減小從后車門突出的工作構件,從而能改善外觀。根據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明,不需要用于將把手側傳遞桿切換至連結/非連結位置的滑動銷,因此,能削減零件個數以實現結構的簡化。根據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明,在底座構件上配置有內部把手,因此,能進行零件的集約化,并能將各零件進一步緊湊地配置于后車門內。另外,即便將內部把手配置于底座構件,也能利用一個旋轉桿將內部把手的旋轉力直接傳遞至空擺機構的把手側傳遞桿,因此,能簡單地構成門鎖裝置。根據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發明,把手側傳遞桿采用利用前側部和后側部夾住閂鎖側傳遞桿的結構,因此,把手側傳遞桿的前側部及后側部與閂鎖側傳遞桿抵接,以限制該把手側傳遞桿的位置。因此,能可靠地維持把手側傳遞桿與閂鎖側傳遞桿的連結,并且不需要阻止把手側傳遞桿的另一側上浮的其它構件,從而能削減零件個數以簡單地構成門鎖裝置。根據技術方案6所記載的發明,當前車門處于關閉狀態時,把手側傳遞桿被滑塊按壓而保持于非連結位置,在該狀態下即便乘員操作了內部把手,閂鎖側傳遞桿的卡合部也只是在把手側傳遞桿的導向槽孔的長孔部內移動,閂鎖側傳遞桿和把手側傳遞桿也不會連結,從而不能打開后車門。當前車門從關閉狀態變為打開狀態時,滑塊朝遠離把手側傳遞桿的方向移動,把手側傳遞桿因施力元件的作用力而從非連結位置移動至連結位置。這樣,當前車門處于打開狀態時,閂鎖側傳遞桿的卡合部能與把手側傳遞桿的導向槽孔的臺階部相對地卡合,因此,閂鎖側傳遞桿和把手側傳遞桿處于連結狀態,通過內部把手的操作使閂鎖側傳遞桿轉動并經由連結構件使閂鎖單元動作,能解除后車門的鎖定狀態而打開該后車門。此外,若在前車門處于關閉狀態時對內部把手進行了操作的狀態下前車門轉移至打開狀態,則滑塊朝遠離把手側傳遞桿的方向移動,但閂鎖側傳遞桿的卡合部位于把手側傳遞桿的導向槽孔的長孔部內,因此,把手側傳遞桿克服施力元件的作用力位于非連結位置。然后,當內部把手的操作被解除時,把手側傳遞桿沿進退方向移動以使閂鎖側傳遞桿的卡合部脫離把手側傳遞桿的導向槽孔的長孔部,把手側傳遞桿因施力元件的作用力而移動至連結位置。此外,若再次操作內部把手,則由于把手側傳遞桿處于連結位置,因此能如上所述打開后車門。這樣,即使是在前車門處于關閉狀態時對內部把手進行了操作之后,前車門轉移至打開狀態,只要暫時解除內部把手的操作并再次操作,則也能打開后車門,并能簡單地構成具有上述功能的門鎖裝置。根據技術方案7所記載的發明,由于在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之間存在第二彈簧,并將限制第二滑塊移動規定距離以上的限制部設于底座構件,因此,能限制操作空擺機構的第二滑塊移動規定距離以上,并能利用第二彈簧吸收相對于車體關閉的前車門的后端部與配置于后車門的門鎖裝置的工作構件之間的距離的偏差,從而能使空擺機構始終可靠地工作。根據技術方案8所記載的發明,在配置有空擺機構和工作構件的底座構件上還配置有內部把手,因此,能實現零件的集約化,并能將門鎖裝置進一步緊湊地配置于后車門內。附圖說明圖1是包括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車輛的側視圖。圖2是圖1的A-A線剖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主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后視圖。圖5是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閂鎖側傳遞桿和把手側傳遞桿的組裝結構的圖。圖7(a)、圖7(b)是表示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工作構件的結構和作用的局部側剖圖。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開鎖狀態的后視圖。圖9是表示從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開鎖狀態操作完內部把手的狀態的后視圖。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鎖定狀態的后視圖。圖11是表示從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鎖定狀態操作完內部把手的狀態的后視圖。圖12是表示在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鎖定狀態下將前車門打開后的狀態的后視圖。圖13是表示專利文獻1中提出的開閉體結構的基本結構的圖。圖14是表示專利文獻2中提出的門閂鎖裝置的基本結構的圖。(符號說明)1門鎖裝置2內部把手2A內部把手的操作部2B內部把手的支承部2a內部把手的缺口孔2b內部把手的螺紋孔2c內部把手的軸插通孔3底座構件3A底座構件的軸部3B底座構件的工作構件收納部3a底座構件的螺紋孔3b底座構件的軸插通孔3c底座構件的軸支孔3d底座構件的螺紋孔3e、3f底座構件的線纜保持部3g底座構件的導軌狀槽3h底座構件的臺階部3i底座構件的限制部4空擺機構(日文:空振り機構)5工作構件6支承軸7螺釘8C形環9彈簧10旋轉桿10a旋轉桿的軸支孔10b旋轉桿的支承座部11支承軸12閂鎖側傳遞桿12a閂鎖側傳遞桿的螺釘插通孔12b閂鎖側傳遞桿的第一連結部12c閂鎖側傳遞桿的第二連結部12d閂鎖側傳遞桿的卡合部13把手側傳遞桿13a把手側傳遞桿的支承部13b把手側傳遞桿的導向槽孔13b1導向槽孔的長孔部13b2導向槽孔的臺階部13c把手側傳遞桿的前側部13d把手側傳遞桿的后側部13e把手側傳遞桿的凸狀部14螺釘15螺旋彈簧16彈簧17第一滑塊17A第一滑塊的主體部17B第一滑塊的抵接部17a第一滑塊的卡合爪17b、17c第一滑塊的導軌狀凸部17d第一滑塊的導向槽18第二滑塊18a第二滑塊的卡合爪18b第二滑塊的導軌狀槽18c第二滑塊的操作部19第一彈簧20第二彈簧50車輛51車輛的出入口52前車門52a前車門的外部面板52b前車門的內部面板53后車門53a后車門的外部面板53a1外部面板的通孔54、55鉸鏈56車門把手57后視鏡58、59閂鎖單元60、61控制線纜62、63車門內飾板63a車門內飾板的凹部64車門框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1是包括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車輛的側視圖,圖2是圖1的A-A線剖視圖,在圖1所示的車輛50的兩側部開口的左右的各出入口51由對開式的前車門52和后車門53打開關閉。此處,前車門52的前端部利用上下的鉸鏈54以能打開關閉的方式支承于車體,后車門53的后端部利用上下的鉸鏈55以能打開關閉的方式支承于車體。此外,在前車門52上設有用于從車外進行該前車門52的打開關閉操作的車門把手56和用于目視確認車輛后方的后視鏡57。另外,如圖1所示,在后車門53的前端部的上下方分別設有閂鎖單元58、59,在該后車門53的前端部的中間高度位置(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上下的閂鎖單元58、59之間的位置)配置有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此外,上下閂鎖單元58、59通過連結構件即控制線纜60、61而與門鎖裝置1連結。另外,雖未圖示,但上下各閂鎖單元58、59包括:插銷頭,該插銷頭能與設于車體的壓桿卡合、脫開;以及爪,該爪與上述插銷頭卡合以將插銷頭和壓桿維持在卡定狀態。此外,當車室內的內部把手2(參照圖2)被乘員操作時,其操作力經由門鎖裝置1和控制線纜60、61而傳遞至上下閂鎖單元58、59,操作各閂鎖單元58、59的爪來解除插銷頭與壓桿的卡合,從而使后車門53能打開。此外,關于本實施方式的對開式的前車門52和后車門53,前車門52優先打開,后車門53構成為在前車門52打開之后才允許其打開。然而,如圖2所示,前車門52通過卷邊加工等將外部面板52a和配置于該外部面板52a內側的內部面板52b的周緣彼此接合而構成為中空結構,其內側被車門內飾板62覆蓋。另外,在后車門53中,在由外部面板53a和設于該外部面板53a內側的車門內飾板63劃分出的空間內沿上下方向(圖2的紙面垂直方向)配置有矩形筒狀的車門框64,在該車門框64的前端面上安裝有門鎖裝置1。在該門鎖裝置1中,上述內部把手2被設成能朝圖示箭頭方向進行轉動操作,在車門內飾板63上形成有用于供乘員插入手以操作內部把手2的凹部63a。接著,以下,根據圖3~圖7對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圖3是本發明的門鎖裝置的主視圖,圖4是該門鎖裝置的后視圖,圖5是該門鎖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表示該門鎖裝置的閂鎖側傳遞桿和把手側傳遞桿的組裝結構的圖,圖7(a)和圖7(b)是表示該門鎖裝置的工作構件的結構和作用的局部側剖圖。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是通過在底座構件3上設置上述內部把手2和空擺機構4及工作構件5而構成的。此處,底座構件3是在上下方向上較長的構件,利用插通形成于其上端部的左右兩個螺紋孔3a和形成于下端部的一個螺紋孔3a(參照圖5)的未圖示的螺釘將門鎖裝置1如圖2所示安裝于后車門53的車門框64的前端面。另外,內部把手2被沿垂直方向插通的支承軸6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在底座構件3的上部。此處,如圖5所示,內部把手2是利用上下兩根螺釘7將操作部2A和支承部2B旋緊而構成的。即,通過使螺釘7穿過形成于操作部2A上下方的兩個缺口孔2a,并將上述螺釘7分別擰入形成于支承部2B上下方的兩個螺紋孔2b來旋緊操作部2A和支承部2B,從而構成內部把手2。此外,該內部把手2通過使上述支承軸6從上方穿過分別沿縱向貫穿設置于支承部2B和底座構件3的軸插通孔2c、3b,并在該支承軸6的下端嵌入C形環8而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于底座構件3,該內部把手2被彈簧9朝初始位置方向施力。此外,旋轉桿10被支承軸11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在底座構件3的中間高度位置。該旋轉桿10是與內部把手2的轉動操作聯動地以支承軸11為中心進行轉動的構件,并且如圖5所示利用插通軸支孔10a和軸支孔3c的上述支承軸11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于底座構件3,其上端部與內部把手2卡合,其中,上述軸支孔10a沿橫向形成于該旋轉桿10的上端,上述軸支孔3c沿橫向貫穿設置于底座構件3。此外,在該旋轉桿10的下端形成有缺口狀的支承座部10b。另外,在底座構件2的下半部設有上述空擺機構4和工作構件5。此處,空擺機構4是將內部把手2和閂鎖單元58、59(參照圖1)切換到連結/非連結狀態的機構,其包括:中間部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于底座構件3的閂鎖側傳遞桿12;以及上端與上述旋轉桿10連結并以能擺動的方式支承于底座構件3的把手側傳遞桿13。在上述閂鎖側傳遞桿12的中間部形成有圓孔狀的螺釘插通孔12a,通過將插通該螺釘插通孔12a的螺釘14擰入突設于底座構件3的軸部3A的螺紋孔3d,使閂鎖側傳遞桿12以能轉動的方式軸支承于底座構件3,該閂鎖側傳遞桿12被螺旋彈簧15朝鎖定方向(圖4的順時針方向)施力。此外,在該閂鎖側傳遞桿12的一端形成有與控制線纜60(參照圖1)連結的第一連結部12b,在該閂鎖側傳遞桿12的另一端形成有與控制線纜61(參照圖1)連結的第二連結部12c,其中,上述控制線纜60與上側的閂鎖單元58(參照圖1)相連,上述控制線纜61(參照圖1)與下側的閂鎖單元59(參照圖1)相連。另外,在閂鎖側傳遞桿12上一體地突設著銷狀的卡合部12d。在底座構件3上分別形成有線纜保持部3e、3f,該線纜保持部3e、3f對與閂鎖側傳遞桿12的第一連結部12b連結的控制線纜60和與第二連結部12c連結的控制線纜61進行保持。把手側傳遞桿13通過將設于其上端的球狀的支承部13a嵌入形成于上述旋轉桿10下端的支承座部10b而與旋轉桿10的下端節點連結。此外,在該把手側傳遞桿13上形成有與突設于閂鎖側傳遞桿12的上述卡合部12d卡合的導向槽孔13b,該導向槽孔13b由長孔部13b1和臺階部13b2構成,其中,上述長孔部13b1用于避免與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的卡合并對該卡合部12d進行引導,且在上下方向上較長,上述臺階部13b2與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卡合。另外,在把手側傳遞桿13上設有雙叉狀的前側部13c和后側部13d,并形成有凸狀部13e。此處,圖6中示出了閂鎖側傳遞桿12和把手側傳遞桿13的組裝結構,由于在把手側傳遞桿13上形成有用于供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穿過的凸狀部13e,因此,通過使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穿過把手側傳遞桿13的凸狀部13e而嵌入導向槽孔13b內,并使閂鎖側傳遞桿12朝圖6中順時針方向旋轉以在把手側傳遞桿13的前側部13c與后側部13d之間夾住閂鎖側傳遞桿12,可組裝把手側傳遞桿13和閂鎖側傳遞桿12。此外,把手側傳遞桿13能在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與導向槽孔13b的臺階部13b2卡合的連結位置與解除該卡合的非連結位置之間擺動,并被壓縮安裝于其與底座構件3之間的彈簧16朝連結位置方向(圖4的順時針方向)施力。上述工作構件5是以能沿橫向(把手側傳遞桿13的擺動方向)滑動的方式收納于凹狀的工作構件收納部3B、并通過上述滑動與把手側傳遞桿13卡合以將該把手側傳遞桿13的位置切換至連結/非連結位置的構件,其中上述工作構件收納部3B沿橫向形成于圖5所示的底座構件3的下部。另外,如圖5所示,在底座構件3的工作構件收納部3B的上下方沿橫向形成有導軌狀槽3g(圖5中僅圖示出一個)。此處,如圖5及圖7所示,工作構件5包括:第一滑塊17,該第一滑塊17與前車門52抵接;第二滑塊18,該第二滑塊18對空擺機構4的把手側傳遞桿13進行操作;第一彈簧19,該第一彈簧19對第一滑塊17和第二滑塊18朝前車門52側(圖5及圖7的左方)施力;以及第二彈簧20,該第二彈簧20夾裝于第一滑塊17與第二滑塊18之間。另外,第一彈簧19的作用力(彈簧常數)被設定得比第二彈簧20的作用力(彈簧常數)小。第一滑塊17包括矩形筒狀的主體部17A和從該主體部17A突出的銷狀的抵接部17B,抵接部17B穿過如圖2所示形成于后車門53的外部面板53a的通孔53a1而朝外部面板53a外突出,并且其前端與處于關閉狀態下的前車門52的內部面板52b抵接。在第一滑塊17的主體部17A的上下方形成有卡合爪17a和橫向較長的導軌狀凸部17b,在該主體部17A的左右及上下內壁形成有導軌狀凸部17c(圖5中僅圖示出一個)。另外,在主體部17A的一側部形成有橫向較長的導向槽17d。該第一滑塊17通過使形成于主體部17A的上下方的導軌狀凸部17b與形成于底座構件3的工作構件收納部3B的上下方的導軌狀槽3g嵌合而以能沿橫向滑動的方式收納保持于底座構件3,通過如圖7(a)所示形成于主體部17A的上下方的卡合爪17a與底座構件3的臺階部3h卡合來防止該第一滑塊17脫離底座構件3。第二滑塊18成形為矩形筒狀,在其上下方形成有卡合爪18a,在其上下表面和左右兩側面上沿橫向形成有導軌狀槽18b。另外,在第二滑塊18的一側面一體地突設有圓柱狀的水平的操作部18c。該第二滑塊18在使操作部18c與形成于第一滑塊17的主體部17A的導向槽17d卡合的狀態下,通過使形成于第一滑塊17的主體部17A的內壁的上下方及左右方的導軌狀凸部17c與形成于其上下表面和左右兩側面的導軌狀槽18b嵌合而以能滑動的方式收容于第一滑塊17的內部,如圖7(a)所示,通過使形成于其上下方的卡合爪18a與第一滑塊17的卡合爪17a卡合來防止該第二滑塊18脫離第一滑塊17。如圖7(a)所示,底座構件3的操作構件收納部3B的端面構成限制部3i,該限制部3i與第二滑塊18卡合以限制該第二滑塊18朝把手側傳遞桿13側(圖7(a)的右方)移動規定距離以上。接著,以下,根據圖8~圖12對以上那樣構成的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的作用進行說明。圖8是表示門鎖裝置的開鎖狀態的后視圖,圖9是表示從該門鎖裝置的開鎖狀態操作完內部把手的狀態的后視圖,圖10是表示該門鎖裝置的鎖定狀態的后視圖,圖11是表示從該門鎖裝置的鎖定狀態操作完內部把手的狀態的后視圖,圖12是表示在該門鎖裝置的鎖定狀態下將前車門打開后的狀態的后視圖。當圖1及圖2所示的前車門52處于打開狀態(開鎖狀態)、后車門53處于關閉狀態(鎖定狀態)時,在門鎖裝置1中,第一滑塊17的抵接部17B為了遠離前車門52而如圖7(a)及圖8所示(如圖2中虛線所示)朝外側突出。此時,工作構件5位于圖8的左極限位置,因此,第二滑塊18的操作部18c遠離把手側傳遞桿13。因此,把手側傳遞桿13因彈簧16的作用力而移動至連結位置,此時,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與把手側傳遞桿13的導向槽孔13b的臺階部13b2卡合,以使閂鎖側傳遞桿12與把手側傳遞桿13處于連結狀態。當乘員由圖8所示的狀態將內部把手2朝圖9的紙面里側拉動來使其以支承軸6為中心進行轉動時,該內部把手2的轉動運動轉換為旋轉桿10的轉動運動,與該旋轉桿10連結的把手側傳遞桿13朝上方移動。這樣,把手側傳遞桿13的導向槽孔13b的臺階部13b2與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卡合,閂鎖側傳遞桿12以螺釘14為中心克服螺旋彈簧15(參照圖5)的作用力而朝圖9的逆時針方向轉動,因此,與該閂鎖側傳遞桿12的第一連結部12b和第二連結部12c連結的控制線纜60、61均被拉動,操作上下閂鎖單元58、59(參照圖1)來解除后車門53的鎖定,從而允許該后車門53打開。此外,當解除內部把手2的操作時,該內部把手2因彈簧9的負作用力而朝初始位置側轉動,與該內部把手2的轉動聯動地使旋轉桿10旋轉,以使把手側傳遞桿13朝下方移動,從而返回至乘員操作內部把手2之前的狀態(圖8所示的狀態)。接著,當后車門53被關閉而處于關閉狀態,打開的前車門52被關閉而處于關閉狀態時,如圖2中實線所示,前車門52的內部面板52b與第一滑塊17的抵接部17B抵接并對其進行按壓。此時,在工作構件5中,如上所述第一彈簧19的作用力被設定得比第二彈簧20的作用力小,因此,如圖7(b)所示,第一滑塊17被朝圖的右側按壓,第二彈簧20并不會收縮,僅第一彈簧19被壓縮,以使第一滑塊17和第二滑塊18一體地朝圖的右方向移動。此外,如圖7(b)所示,當第二滑塊18的右端與形成于底座構件3的工作構件收納部3B的限制部3i抵接時,該第二滑塊18的操作部18c如圖10所示與把手側傳遞桿13抵接,以使該把手側傳遞桿13克服彈簧16的作用力移動至非連結位置(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與把手側傳遞桿13的導向槽孔13b的長孔部13b1卡合的位置)。然后,第一滑塊17被設定成一邊壓縮第二彈簧20一邊移動規定的距離。因此,即便前車門52與第一滑塊17的距離因零件精度而產生偏差,該偏差也會因第一滑塊17的移動而被吸收。即,即便前車門52和第一滑塊17的尺寸精度沿左右方向在圖7(b)所示的a、b的范圍內偏移,第二滑塊18也會可靠地移動至規定的位置,并可防止因該第二滑塊18的過度移動而使零件破損。因前車門52關閉而如圖10所示使門鎖裝置1的閂鎖側傳遞桿12和把手側傳遞桿13處于非連結狀態,然后,當乘員將內部把手2朝圖11的紙面里側拉動以使其以支承軸6為中心進行轉動時,該內部把手2的轉動運動轉換為旋轉桿10的轉動運動,從而使與該旋轉桿10的下端連結的把手側傳遞桿13朝上方移動。然而,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僅在把手側傳遞桿13的導向槽孔13b的長孔部13b1內移動,把手側傳遞桿13的操作力不會被傳遞至閂鎖側傳遞桿12,因此,該閂鎖側傳遞桿12不會轉動,閂鎖單元58、59不動作,從而維持后車門53的鎖定狀態,不能打開該后車門53。在前車門52打開之前,即便乘員操作內部把手2,也不能打開后車門53,但在操作了內部把手2的狀態下,當前車門52打開時,可解除該前車門52對工作構件5的按壓,因此,該工作構件5如圖12所示朝外側(圖示箭頭方向)突出。此時,由于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位于把手側傳遞桿13的導向槽孔13b的長孔部13b1內,因此,把手側傳遞桿13被限制朝連結位置方向移動而保持于非連結位置,但工作構件5和把手側傳遞桿13構成為能分離,因此,僅工作構件5因第一彈簧19的作用力而朝圖12的左側移動。此外,當解除內部把手2的操作時,內部把手2因彈簧9的作用力而朝初始位置側轉動,與該內部把手2的轉動聯動地使旋轉桿10轉動,并使把手側傳遞桿13朝下方移動,以解除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與把手側傳遞桿13的導向槽孔13b的長孔部13d1的卡合。這樣,把手側傳遞桿13因彈簧16的作用力而朝連結位置移動,如圖8所示,使閂鎖側傳遞桿12的卡合部12d與導向槽孔13b的臺階部13b2卡合,因此,該把手側傳遞桿13與閂鎖側傳遞桿12處于連結狀態。此外,當乘員由該狀態操作內部把手2時,如圖9所示,把手側傳遞桿13朝上方移動,從而使閂鎖側傳遞桿12以螺釘14為中心朝圖9的逆時針方向轉動,因此,與該閂鎖側傳遞桿12的第一連結部12b和第二連結部12c連結的控制線纜60、61均被拉動,操作上下閂鎖單元58、59(參照圖1)以解除后車門53的鎖定,從而允許該后車門53打開。如上所述,將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配置于后車門53的前端部,并將與前車門52抵接的工作構件5配置于底座構件3,因此,無需將工作構件5的動作傳遞至門鎖裝置1的桿等連結元件,能將包括工作構件5的門鎖裝置1緊湊地配置于后車門53的前端部,從而提高了后車門53的形狀和后車門53內的零件布局的自由度。另外,能通過將工作構件5設為滑動構件來簡化結構,并且能通過使構成工作構件5的一部分的第一滑塊17的銷狀的抵接部17B從形成于后車門53的外部面板53a的通孔53a1(參照圖2)朝外部突出來減小從后車門53突出的工作構件5,從而能改善外觀。此外,根據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不需要用于將把手側傳遞桿13切換至連結/非連結位置的滑動銷,因此,能削減零件個數以實現結構的簡化。此外,在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中,由于在第一滑塊17與第二滑塊18之間存在第二彈簧20,并將限制第二滑塊18移動規定距離以上的限制部3i設于底座構件3,因此,能限制操作空擺機構4的把手側傳遞桿13的第二滑塊18移動規定距離以上,并能利用第二彈簧20吸收相對于車體關閉的前車門52的后端部與配置于后車門53的門鎖裝置1的工作構件5之間的距離的偏差,從而能使空擺機構4始終可靠地工作。另外,根據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在配置有空擺機構4和工作構件5的底座構件3上還配置有內部把手2,因此,也可獲得能實現零件的集約化并能將門鎖裝置1進一步緊湊地配置于后車門53內這樣的效果。此外,即便將內部把手2配置于底座構件3,也能利用一個旋轉桿10將內部把手2的旋轉力直接傳遞至空擺機構4的把手側傳遞桿13,因此,能簡單地構成該門鎖裝置1。此外,根據本發明的門鎖裝置1,把手側傳遞桿13采用了利用前側部13c和后側部13d夾住閂鎖側傳遞桿12的結構,因此,把手側傳遞桿13的前側部13c及后側部13d與閂鎖側傳遞桿12抵接,以限制該把手側傳遞桿12的位置。因此,能可靠地維持把手側傳遞桿13與閂鎖側傳遞桿12的連結,并且不需要阻止把手側傳遞桿13的另一側上浮的其它構件,從而能削減零件個數以簡單地構成該門鎖裝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