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的第二狀態。
[0077]由此,通過將第五管段622形成一端導通、另一端封閉的結構,并在另一端的側壁上設置第四通氣孔634,實現了換向閥600的兩種導通狀態的切換,從而實現該立式吸塵器I的兩種不同的吸塵方式,結構簡單,裝拆方便,使用便利。
[0078]進一步地,當二通管62運動至第二位置時,第四管段621與第五管段622相連的一端止抵在第三管段613的自由端上。參照圖16,第四管段621的外徑尺寸大于第五管段622的外徑尺寸以在第四管段621和第五管段622之間形成凸臺,當二通管62處于第二位置時,第四管段621與第五管段622之間的凸臺與第三管段613的端部止抵相連。由此,通過在第四管段621與第五管段622之間形成凸臺,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證第五管段622的第四通氣孔634與第二管段612的第二通氣孔632導通,從而實現第二通氣孔632與第三通氣孔633的導通,結構簡單,制造、加工容易,定位準確。
[0079]其中,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電機外罩21上具有排風孔213、臟空氣出口211和凈空氣入口212,電機外罩21內限定出電機吸氣流道216和電機排氣流道(未示出),電機吸氣流道216連通在滾刷吸氣流道122和臟空氣出口 211之間,電機排氣流道連通在凈空氣入口 212和排風孔213之間。參照圖11和圖12,電機外罩21內限定有間隔開布置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和電機排氣流道,電機外罩21具有與電機吸氣流道216和滾刷吸氣流道122分別連通的臟空氣出口 211,還具有分別與電機排氣流道連通的凈空氣入口 212和排風孔213。參照圖5,機體組件300主要由機體31和塵杯37組成,其中,塵杯37可拆卸地設在機體31上,塵杯37內限定有分離腔371,該分離腔371分別與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 211和凈空氣入口 212連通。
[0080]具體地,臟空氣、灰塵等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進入滾刷吸氣流道122,然后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內,并通過電機外罩21上的臟空氣出口 211排到塵杯37的分離腔371內,經過塵杯37的過濾、加工得到的干凈空氣通過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212進入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上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境。
[0081 ] 進一步地,第一通氣孔631連接至臟空氣出口 211,塵杯37的出氣口 373連通至凈空氣入口 212。也就是說,當二通管62處于第一位置(如圖15所示的位置)時,三通管61的第一通氣孔631只與第二通氣孔632導通,這樣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和灰塵依次通過滾刷吸氣流道122、電機外罩21的電機吸氣流道216、電機外罩21的臟空氣出口 211、三通管61的第一通氣孔631、第二通氣孔632進入塵杯37內,經過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從塵杯37的出氣口 373排到電機外罩21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出。
[0082]由此,通過在電機外罩21內設置電機吸氣流道216和電機排氣流道,方便臟空氣與干凈空氣的傳輸,既可以有效地利用電機外罩21內的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又可以減少管路的數量,保證該立式吸塵器I的結構緊湊性,使得該立式吸塵器I的外型美觀。
[0083]立式吸塵器I進一步包括軟管52,軟管52的一端連通至外界大氣,軟管52的另一端連接至第三通氣孔633。也就是說,軟管52的一端與換向閥600的第四管段621可拆卸地相連,當換向閥600處于第二狀態時,換向閥600的第二通氣孔632與第三通氣孔633連通,即塵杯37與外界環境流通,具體地,換向閥600的第三通氣孔633可以通過軟管52與外界空氣連通,用戶可以通過軟管52的另一端直接吸塵(不使用滾刷11),從軟管52進入的臟空氣和灰塵依次通過換向閥600的第三通氣孔633、氣流通道、第二通氣孔632進入塵杯37內,經過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從塵杯37的出氣口 373排到電機外罩21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出。
[0084]可選地,軟管52的長度可以大于機體31的長度以延長灰塵、臟空氣的分離時間和傳輸時間,也可以增加吸塵容量,從而提高該立式吸塵器I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地,軟管52的中部可以掛設在機體31上,使得結構緊湊。可選地,軟管52可以為塑料軟管52,也可以為橡膠軟管52,從而方便軟管52的盤放,節省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由此,該立式吸塵器I的結構簡單、緊湊,裝拆方便,可以根據實際工況選擇適當的吸塵方式,操作簡單,用戶體驗好。
[0085]其中,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機體31內限定出機體排氣流道311,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一端與塵杯37的出氣口 373連通,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另一端與凈空氣入口 212連通。參照圖6,塵杯37具有與分離腔371連通的出氣口 373,機體31內限定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其中,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上端與塵杯37的出氣口 373連通,而機體排氣流道311的下端與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導通,經過塵杯37過濾、加工得到的干凈空氣從塵杯37的出氣口 373排出,并依次通過機體排氣流道311、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 212輸送至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從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境。
[0086]由此,通過在機體31內設置分別與塵杯37的出氣口373和凈空氣入口 212連通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可以省去多余的管路的設置,既可以減少了立式吸塵器I的部件數量,節省成本,提高該立式吸塵器I的裝拆效率,又可以使該立式吸塵器I的結構簡單、緊湊,避免受外設管路的影響,外型美觀。
[0087]其中,電機22設在機體31的下方,機體31與電機外罩21之間設有出風管39,出風管39的兩端分別與機體31的機體排氣流道311和電機外罩21的凈空氣入口 212連通,經過塵杯37過濾得到的干凈空氣依次通過機體排氣流道311、出風管39、凈空氣入口 212進入到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排氣流道,最后通過電機外罩21的排風孔213排到外界環境。可選地,出風管39可以形成從機體排氣流道311的出口延伸至凈空氣入口 212的直管,也可以形成為彎管。
[0088]可選地,電機22通過傳動帶13驅動滾刷11滾動,滾刷吸氣流道122包括設在傳動帶1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參照圖10,電機組件200與滾刷11之間設有傳動帶13,并且傳動帶13分別與電機22和滾刷11相連,當電機22的電機軸221轉動時,由于電機軸221與傳動帶13的帶面之間具有摩擦阻力,因此,電機軸221帶動傳動帶13轉動,同樣地,由于滾刷11與傳動帶13的帶面之間具有摩擦阻力,因此,傳動帶13帶動滾刷11繞其自身旋轉軸線轉動,由此,實現電機22驅動滾刷11轉動,從而實現清潔地面的目的。
[0089]參照圖11,滾刷殼12內限定有用于安裝傳動帶13的傳動帶安裝腔123,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分別位于傳動帶13的左右兩側,從滾刷殼12吸入的臟空氣從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傳輸到電機外罩21內的電機吸氣流道216,然后輸送至塵杯37內進行過濾。
[0090]其中,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間隔開設在傳動帶安裝腔123的左右兩側,使得從滾刷殼12的吸塵口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分別進入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內,然后一起匯合、流入塵杯37內。可選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由設在滾刷殼12內的部件限定,也可以由滾刷殼12的內壁面限定;當然,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也可以為相互連通的,SP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環繞在傳動帶13的周圍,滾刷殼12內除了傳動帶安裝腔123的空間均為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從滾刷殼12吸入的臟空氣、灰塵等通過傳動帶安裝腔123傳輸到塵杯37內。由此,通過在傳動帶13的兩側設置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可以實現傳動帶13兩側吸塵的效果,擴大吸塵范圍,提高該立式吸塵器I的工作效率。
[0091]優選地,第一吸氣流道1221和第二吸氣流道1222關于滾刷殼12的中心線軸對稱布置。也就是說,位于傳動帶13兩側的第一吸氣流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