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具領域,尤其是涉及節能電湯桶。
背景技術:
在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湯桶中湯鍋底面及加熱裝置上端面均為水平結構,且加熱結構中僅采用加熱棒進行加熱,這種設置方式使得湯鍋底部受熱面較小,且導熱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節能電湯桶,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節能電湯桶,其包括用于容納湯液的筒體,筒體底部設置有電加熱裝置,電加熱裝置向筒體內凸出設置,電加熱裝置外以及筒體內壁上設置有導熱金屬層。
通過設置導熱金屬層,可以將熱量快速傳遞到筒體的整個內壁上,由此可以快速加熱筒體內湯液,同時,加熱裝置凸出設置,可以伸入湯液中間對湯液加熱,由此加熱速度更快。
進一步,所述筒體由保溫材料制成。
進一步,所述筒體的筒壁橫截面包括自外向內依次設置的保溫層、支撐層和所述導熱金屬層。
進一步,所述支撐層為不銹鋼殼體。
進一步,所述電加熱裝置包括柱筒狀散熱體、盤繞在柱筒狀散熱體筒壁內的電加熱管或加熱絲。
進一步,所述柱筒狀散熱體由鋁合金制成。
進一步,所述電加熱管和加熱絲與所述柱筒狀散熱體一體澆鑄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有效增大湯桶的吸熱面積;電加熱管和加熱絲與所述柱筒狀散熱體通過離心澆鑄技術澆鑄完成,增大散熱裝置密度,同時減少兩者之間的縫隙,有效提高加熱效率;保溫層的設置有效防止熱量外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示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外”、“前端”、“后端”、“頭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節能電湯桶,其包括用于容納湯液的筒體1,筒體1底部設置有電加熱裝置2,電加熱裝置2向筒體1內凸出設置,電加熱裝置2外以及筒體1內壁上設置有導熱金屬層3。
通過設置導熱金屬層3,可以將熱量快速傳遞到筒體1的整個內壁上,由此可以快速加熱筒體1內湯液,同時,加熱裝置凸出設置,可以伸入湯液中間對湯液加熱,由此加熱速度更快。
筒體1由保溫材料制成。
筒體1的筒壁橫截面包括自外向內依次設置的保溫層、支撐層和導熱金屬層3。其中支撐層優選地為不銹鋼殼體。
電加熱裝置2包括柱筒狀散熱體2a、盤繞在柱筒狀散熱體2a筒壁內的電加熱管或加熱絲2b。柱筒狀散熱體2a由鋁合金制成。電加熱管和加熱絲2b與柱筒狀散熱體2a一體澆鑄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于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