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軸111與轉筒112c之間形成第二容置腔101,若干第一槳葉112b收容于第二容置腔101。例如,轉筒112c開設有若干通孔112d,若干通孔112d均勻分布于轉筒112c,容置腔101通過若干通孔112d連通第二容置腔101。
[0036]例如,殼體100的兩端分別于鄰近第一軸孔102及第二軸孔103的位置設置有第一支撐件102a及第二支撐件103a,且第一軸孔102、第二軸孔103、第一支撐件102a及第二支撐件103a位于同一直線上。例如,旋轉軸111鄰近第一軸孔102及第二軸孔103的兩端分別抵接第一支撐件102a及第二支撐件103a。
[0037]例如,殼體100外設置固定位106,動力機構120設置于固定位106。例如,動力機構120包括馬達電機。例如,馬達電機與旋轉軸111連接,用于在馬達電機工作時帶動旋轉軸111旋轉。
[0038]請再次參見圖3,例如,第二槳葉113b開設有若干穿孔,若干穿孔均勻分布于第二槳葉113b。例如,若干第二槳葉113b沿螺旋葉113a的螺旋方向均勻分布。例如,第二槳葉113b的長度方向與旋轉軸111的長度方向相同。例如,第二槳葉113b與螺旋葉113a的切線垂直。
[0039]例如,陶瓷練泥裝置還包括真空機。例如,殼體外設置有安裝部,真空機設置于該安裝部上。殼體開設有連通真空機與容置腔的開口,用于在真空機工作時,通過該開口將容置腔內的空氣抽走,使得容置腔保持真空狀態。
[0040]例如,殼體100的底部于遠離出料口的一端設置有推料件。該推料件包括氣缸和推板。例如,氣缸一端與殼體連接,另一端與推板連接,用于在氣缸伸縮時,帶動推板相對殼體的底部滑動,從而推動殼體底部的泥料靠近出料口并逐漸由出料口排出。
[0041]現以一個具體的攪拌練泥過程為例,對本實用新型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0042]首先,待攪拌的泥料由入料口進入殼體內的容置腔。每一次攪拌作業中,待攪拌的泥料的量根據容置腔的容積而定。例如,待攪拌的泥料的量為容置腔的容積的四分之三。待攪拌的泥料由入料口進入殼體后,關閉并封閉入料口。優選的,對容置腔進行真空操作。
[0043]然后,動力機構工作,帶動旋轉軸旋轉。第二槳葉和第三槳葉分別對待攪拌的泥料進行不同方位的攪拌。同時,螺旋葉推動泥料沿螺旋葉的延伸方向流動,并且,當泥料流動到殼體兩端時由容置腔進入第二容置腔。泥料在第二容置腔中被第一槳葉攪拌。
[0044]最后,動力機構設定有一定的攪拌時間,在攪拌時間結束后,出料口打開,已攪拌的泥料由出料口排出。從而完成一個攪拌練泥作業。
[0045]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設置攪拌機構,該攪拌機構具有對泥料進行第一次攪拌的第一槳葉,對泥料進行第二次攪拌的第二槳葉,以及對泥料進行第三次攪拌的第三槳葉,從而在一個攪拌行程中多次對泥料進行攪拌,提高練泥效率,同時泥料在容置腔與攪摔機構之I司被擠壓流動,提尚泥料的混合效率。
[0046]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攪拌機構及動力機構,所述攪拌機構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所述動力機構設置于所述殼體外且與所述攪拌機構連接; 所述殼體具有容置腔,所述殼體兩端開設有第一軸孔及第二軸孔,所述殼體的頂部于鄰近所述第一軸孔的區域開設有連通所述容置腔的入料口,所述殼體的底部于鄰近所述第二軸孔的區域開設有連通所述容置腔的出料口; 所述攪拌機構包括兩端分別穿設于所述第一軸孔及所述第二軸孔的旋轉軸、與所述旋轉軸連接的第一攪拌件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攪拌件上的第二攪拌件; 所述第一攪拌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旋轉軸且沿所述旋轉軸的長度方向延伸的攪拌體、均勻設置于所述攪拌體的若干第一槳葉以及與所述攪拌體連接且包裹所述若干第一槳葉的并沿所述旋轉軸的長度方向延伸的轉筒; 所述第二攪拌件包括設置于所述轉筒上的并沿所述旋轉軸的長度方向旋轉延伸的螺旋葉、設置于所述螺旋葉上的若干第二槳葉以及凸出并設置于所述第二槳葉的若干第三槳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轉筒之間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若干第一槳葉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筒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均勻分布于所述轉筒,所述容置腔通過所述若干通孔連通所述第二容置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兩端分別于鄰近所述第一軸孔及所述第二軸孔的位置設置有第一支撐件及第二支撐件,且所述第一軸孔、所述第二軸孔、所述第一支撐件及所述第二支撐件位于同一直線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鄰近第一軸孔及所述第二軸孔的兩端分別抵接所述第一支撐件及所述第二支撐件。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外設置固定位,所述動力機構設置于所述固定位。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槳葉開設有若干穿孔,所述若干穿孔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二槳葉。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二槳葉沿所述螺旋葉的螺旋方向均勻分布。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槳葉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旋轉軸的長度方向相同。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練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槳葉與所述螺旋葉的切線垂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陶瓷練泥裝置,包括殼體、攪拌機構及動力機構,攪拌機構設置于殼體內,動力機構設置于殼體外且與攪拌機構連接;殼體具有容置腔,攪拌機構包括兩端分別穿設于第一軸孔及第二軸孔的旋轉軸、與旋轉軸連接的第一攪拌件及設置于第一攪拌件上的第二攪拌件;第一攪拌件包括攪拌體、若干第一槳葉以及與攪拌體連接且包裹若干第一槳葉的并沿旋轉軸的長度方向延伸的轉筒;第二攪拌件包括螺旋葉、若干第二槳葉以及凸出并設置于第二槳葉的若干第三槳葉。本實用新型的陶瓷練泥裝置,通過設置攪拌機構在一個攪拌行程中多次對泥料進行攪拌,提高練泥效率,同時泥料在容置腔與攪拌機構之間被擠壓流動,提高泥料的混合效率。
【IPC分類】B28C1/16, B28C1/22
【公開號】CN204914207
【申請號】CN201520646445
【發明人】滕召華
【申請人】湖南大球泥瓷藝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