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所述引流板14位于兩個側板11之間,即引流板14的兩個側邊分別與兩個側板11的內表面相接觸,引流板14的里表面朝向構造柱的方向,外表面朝向操作人員。所述引流板14下端的外表面與所述旋轉軸12固定連接,上端的外表面隨限位軸13沿弧形限位槽15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如此,當引流板14隨旋轉軸12轉動后呈打開狀態后,即當限位軸13移動至弧形限位槽15的外側端極限位置后,該引流板14的上端相對于旋轉軸12向外傾斜,下端相對于旋轉軸12向里傾斜,形成一個斜坡面,在該狀態下,限位軸13對引流板14的上端起到一個抵擋限位作用。
[0029]本實施例中,在兩支座16上端的外表面還分別設有一限位裝置17,該限位裝置17用于當限位軸13移動至弧形限位槽15的里側端極限位置時,對限位軸13進行限位位以使引流板14保持垂直狀態。其中,每一限位裝置17均包括從支座16外表面向里表面方向穿設的定位銷171以及繞該定位銷171轉動的旋轉件,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銷171可以為螺栓。所述旋轉件包括轉動的設于定位銷171上的轉動塊172、由轉動塊172的邊緣向遠離支座16外表面方向延伸的連接塊173以及與連接塊173折狀連接的固定塊174,所述固定塊174與所述轉動塊172平行或趨近于平行。采用這種結構,當限位軸13移動至弧形限位槽15的里側端極限位置后,旋轉該旋轉件的方向,使固定塊174扣住限位軸13,以對限位軸13起到一個定位或限位的作用,防止限位軸13輕易移動,在需要打開引流板14時,僅需要再次旋轉該旋轉件,轉動固定塊174的方向,解除對限位軸13的限位,使限位軸13根據引流板14的重力自動向弧形限位槽15的外側端極限位置移動,最終使引流板14呈打開狀態。
[0030]本實施例中,為了提升本澆筑裝置的可操作性,在所述限位軸13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操作手柄(圖未示出),操作人員可以手握該操作手柄對引流板14的轉動幅度進行調
-K-T。
[0031]當引流板14呈打開狀態時,其上端向外傾斜,下端向里傾斜,呈一斜坡狀。在下端向里傾斜時,引流板14的下端面與模板300的上端面會產生一條縫隙,而在對構造柱進行澆筑時,如果不密封該縫隙可能會使流體狀的混凝土從該縫隙中流出,因此,為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施例在引流板14的下端增加了一密封塊18。具體地,該密封塊18設置于引流板14下端的外表面,位于引流板14與旋轉軸12的連接處的下方,該密封塊18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它的下端面具有一定弧度,它的下端面的厚度與縫隙的大小相匹配,以使得當引流板14呈打開狀時,該密封塊18正好密封住該縫隙。
[0032]請繼續參見圖3,在澆灌構造柱之前,需要先安裝模板300,即將模板300立于兩個墻體200之間的空隙處,通過螺栓與兩個墻可拆卸連接。在安裝完模板300之后,對本實用新型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進行安裝:首先,將兩個具有支座16的側板11的下端面與一個模板300的上端面相接,并分別置于兩個墻體200上,將螺栓穿過支座16上的安裝孔以將兩個支座16安裝于兩個墻體200上,使兩個側板11相對設置;其次,手持操作手柄,拉動限位軸13,以使引流板14向遠離墻體200的方向傾斜,最終使引流板14呈打開狀,即呈斜坡狀;通過打開的開口,將混凝土從該開口中逐漸向下澆筑;待頂部混凝土即將澆筑完畢時,可手持操作手柄逐步推動引流板14,以使引流板14逐步向墻體200的方向傾斜,在引流板14邊傾斜的同時邊慢速添加混凝土,直至引流板14垂直,混凝土澆筑完畢,同時,轉動旋轉件,使固定塊174對限位軸13進行限位,最終使引流板14呈垂直狀,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拆除該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本實施例中,由于在引流板14的下端設置有密封塊18,使得在引流板14打開的時候,該密封塊18完全密封住下端的空隙。
[003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兩個側板11上設置旋轉軸12,使引流板14的下端與旋轉軸12固定,上端通過與限位軸13的配合,在弧形限位槽15內來回移動,最終使得引流板14可以相對于兩個側板11進行轉動。在澆筑構造柱時,將引流板14打開后即可對構造柱進行澆筑,在即將澆筑完畢時,慢慢推動引流板14,以逐漸堵住開口,澆筑好的構造柱的頂面和側面均呈平面或者趨近于平面狀,因此,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的凸塊狀混凝土的出現,不需要對凸塊狀的混凝土進行剔鑿工作,保證構造柱一次成型,可以大量節約構造柱澆筑施工成本,減少了工人的工作強度,工作時間,增加了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物力。通過設置支座16的方式,使得兩個側板11更容易安裝于兩個墻面上,在澆筑完畢后,便于拆除,拆除后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可以重復再次利用,支座16和側板11采用廢棄的鋼板進行制作,減少了制作成本。
[0034]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側板、一旋轉軸、一限位軸以及一引流板; 在兩側板的下端且靠近里側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與所述旋轉軸配合的孔,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通過該孔穿設于兩側板上,在兩側板的上端分別開設有一限位槽,其里側端靠近相應側板的里側,外側端靠近相應側板的外側,所述限位軸的兩端分別穿設于兩個限位槽內,并可沿限位槽的長度方向來回移動; 所述引流板位于兩側板之間,該引流板橫向尺寸與兩側板的間距對應,該引流板的下端與所述旋轉軸固定連接以使引流板可隨旋轉軸的轉動而轉動,上端的外表面抵靠于限位軸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板為空心側板,兩限位槽分別開設于兩側板相對的內側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與兩側板連接的兩支座,兩支座分別與兩側板呈垂直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兩支座上端的外表面還分別設有一限位裝置,該限位裝置用于當限位軸移動至限位槽的里側端極限位置時,對限位軸進行限位以使引流板保持垂直狀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為弧形限位槽,其弧度與所述引流板的轉動弧度相匹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軸上設置有一操作手柄。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側板呈扇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板的下端面還設置有一密封塊,該密封塊用于當引流板的上端呈向外傾斜的打開狀時,密封引流板向內傾斜的下端空隙。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采用廢棄的鋼板制作而成。
10.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支座采用廢棄的鋼板制作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側板、一旋轉軸、一限位軸以及一引流板;在兩側板的下端且靠近里側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與所述旋轉軸配合的孔,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通過該孔穿設于兩側板上,在兩側板的上端分別開設有一限位槽,其里側端靠近相應側板的里側,外側端靠近相應側板的外側,所述限位軸的兩端分別穿設于兩個限位槽內,并可沿限位槽的長度方向來回移動;所述引流板位于兩側板之間,該引流板橫向尺寸與兩側板的間距對應,該引流板的下端與所述旋轉軸固定連接以使引流板可隨旋轉軸的轉動而轉動,上端的外表面抵靠于限位軸上。上述構造柱引流澆筑裝置,即在完成澆筑后不用進行剔鑿工作。
【IPC分類】E04G21-02
【公開號】CN204590630
【申請號】CN201520286677
【發明人】余發軍, 楊伯義, 朱麗, 武仁民, 劉書政
【申請人】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