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貼(痛經敷臍貼)。
【背景技術】
[0002]痛經是指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部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至昏厥者,稱痛經。也稱行經腹痛。本病是婦科常見癥,以月經初潮歷2-3年的青年婦女為多見,現代醫學在治療上將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亦稱功能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痛經在臨床特征上多伴隨周期性小腹部疼痛,一般疼痛多發生于經前一、二日或行經第一天,隨后逐漸減輕或消失,偶見延續至經凈或于經后發生疼痛者。疼痛程度有輕有重,部位多在下腹部,亦可波及全腹或腰骶部作痛,或有外陰、肛門墜疼。疼痛的性質有硬疼、刺痛、灼疼、掣疼拒按;隱痛、墜痛喜按。嚴重者可出現嘔吐、惡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甚至昏厥者。疼痛的性質和發生時間,與有無精神過度緊張、過勞、受冷、生活習慣等相關。
[0003]疼痛的發病多有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等不同原因所致。但也有因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宮過度不正等器質性病變而發生痛經的,其發病機制一般以“痛則不通”來概括。治療原則“通則不痛”,然后疼痛隨月經周期發作,經凈疼痛又常能自消,則認為是疼痛病機的關鍵。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安全可靠,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貼。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貼,制定痛經敷臍貼一、二、三方,其中
[0007]—方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當歸1份、川芎1份、香附1份、炒小茴香1份;
[0008]二方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附子1份、當歸1份、肉桂1份、制乳香1份、延胡索1份、炒川楝子1份;
[0009]三方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組成:炒白術1份、防風1份、陳皮1份、炙甘草1份;
[0010]制備方法:
[0011]將上述痛經敷臍貼各方藥物組成分別按處方量打成粉,過120目篩,裝入磨口瓶內備用;
[0012]用法用量:
[0013]由專職護士在門診特色治療室給予敷貼,讓患者平臥,用紫外線燈照射,避免其再受涼,然后根據治療醫生的選方,用醋、生姜水或者黃酒將藥粉調成膏狀敷于臍內,再用6X7cm醫用粘敷貼貼敷固定,每天(24小時)更換一次,七天為一個療程,期間治療隨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囑其飲適量溫開水。
[0014]劑型:貼劑
[0015]功用: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0016]主治:痛經
[0017]藥物分析:
[0018]當歸
[0019]【藥性】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0020]【功效及主治】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為婦科要藥,用于血虛或血虛兼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等癥,又能用于血滯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所傷,風濕痹阻的疼痛證。
[0021]【藥理作用】現代藥理研究:(1)當歸機能補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的功效,為治血病的中藥之藥。因它長于調經,尤為婦科所重視,舉凡婦女月經不調,血處經閉,胎產諸癥,故為常用之藥品。(2)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3)增強免疫;⑷抗炎;5)抗癌;(6)抗菌;
(7)消除自由基;(8)抗老防老;(9)促進造血;(11)養血生肌;(12)保護肝功能。
[0022]川芎
[0023]【藥性】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0024]【功效及主治】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血中之氣藥”,能“下調經水,中開郁結”,為婦科活血調經之要藥。用于血瘀氣滯諸痛。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淤滯腹痛等。
[0025]【藥理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川芎具有:1、顯著擴張冠狀動脈;2、抗血栓的形成;
3、解痙的作用;4、鎮靜;5、抑菌。
[0026]小茴香
[0027]【藥性】辛,溫。歸肝、腎、脾、胃經。
[0028]【功效及主治】本品能溫腎暖肝,散寒止痛,又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用于治療寒疝腹痛、小腹冷痛、痛經、胃寒氣滯的脘腹脹痛,脾胃虛寒的脘腹脹痛等。
[0029]【藥理作用】現代藥理研究小茴香具有:1、防止骨質疏松;2、緩解胃脹氣;3、減輕經期痛;4、減少肥胖癥;5、抗衰老;6、預防癌癥。
[0030]附子
[0031]【藥性】辛、甘、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0032]【功效及主治】本品能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為“回陽救逆第一要藥”。辛甘溫煦,有峻補元陽、益火消陰、散寒止痛之效。主治:亡陽證、陽萎宮冷、脘腹冷痛、泄瀉、水月中、風寒濕痹周身疼痛等。
[0033]【藥理作用】現代藥理研究附子具有:①強心,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律,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②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作用抗休克具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的作用。⑤保護心肌⑥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⑦抗炎、鎮痛。
[0034]肉桂
[0035]【藥性】辛、甘、熱。歸脾、腎、心、肝經。
[0036]【功效及主治】能助補火,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辛行溫通力強,溫經通脈功勝,用治沖任虛寒、寒凝血滯的痛經、閉經。主治: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脘腹冷痛、寒痹腰痛。
[0037]【藥理作用】另現代藥理發現其具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冠脈及腦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的作用。
[0038]制乳香
[0039]【藥性】辛、苦、溫歸肝心脾經;
[0040]【功效及主治】瘀血阻滯諸痛癥,辛散溫通,能活血行氣止痛,又能化瘀伸筋蠲痹。如:心腹淤痛,徵葭積聚,及風濕痹痛等。善治女子行經腹痛,產后淤血作痛,月事不能時下。
[0041]【藥理作用】現代研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潰瘍、抗腫瘤、免疫調節和調控脂質代謝等多種生物活性。
[0042]炒川楝子
[0043]【藥性】苦、寒。有小毒。歸肝、胃、小腸、膀胱經。
[0044]【功效及主治】用于肝郁化火所致諸痛。本品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熱、行氣止痛。同時能驅蟲止痛。主治:脘腹脅肋疼痛、蟲積腹痛。
[0045]延胡索
[0046]【藥性】辛、苦、溫。歸肝、脾、心經。
[0047]【功效及主治】活血、行氣、止痛。“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其止痛作用優良,無論何種痛癥均可配伍運用。主治: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后淤阻、跌撲腫痛。
[0048]【藥理作用】對中樞系統有鎮痛、催眠、鎮靜、與安定作用,降低冠脈阻力增加血流量,擴張血管是解除疼痛的原因之一。近代臨床多治多種內臟痙攣性或非痙攣性疼痛,均有較好療效。醋制后可使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大提高而增強止痛藥效。
[0049]防風
[0050]【藥性】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
[0051]【功效及主治】發散表風,勝濕止痛,止痙,止瀉。辛溫發散,氣味倶升,以辛為用,功善療風,既散肌表風邪,又除經絡留濕,止痛功良,微溫不燥。即治風寒表證,又治外感風濕。
[0052]【藥理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防風具有鎮痛、鎮靜、抗炎、抗過敏、解熱的作用。
[0053]白術
[0054]【藥性】苦、甘、溫。歸脾、胃經。
[0055]【功效及主治】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氣虛弱、食少神疲、脘腹痞滿、、痰飲、水腫、。
[0056]【藥理作用】1、抑制子宮平滑肌的收縮;2、促進胃排空及小腸推進功能;3、對淋巴細胞的調節作用。4、抗腫瘤;5、抗衰老;6、免疫調節。
[0057]艾葉
[0058]【藥性】苦、辛、溫。歸肝、脾、腎經;
[0059]【功效及主治】本品能溫經止血暖宮,溫經散寒,調經止痛,止血安胎。主治:崩漏、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宮冷部孕、胎漏下血、胎動不安等。
[0060]【藥理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有明顯的鎮靜、抗菌抗病毒、止血與抗凝、抗過敏、抑制心臟的收縮力功效。
[0061]炙甘草
[0062]【藥性】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0063]【功效及主治】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能補益心脾之氣,能祛痰止咳,用于脾氣虛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亦可用于風寒咳嗽、寒痰咳嗽,能緩和烈性或減輕毒副作用,又可調和脾胃,協和寒熱,平調升降,起到和的作用。
[0064]【藥理作用】具有解毒、抗病毒、鎮咳祛痰、抗腫瘤、抑菌、防治肝損害、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抑制氣道平滑肌增生、降血脂與抗動脈粥樣硬化等藥理作用。
[0065]療效分析:
[0066]婦女在經期或月經前后生理上沖任的氣血較平時變化急驟,則有“血海則滿而盈,由盈而溢,由溢而虛”。這種特殊生理狀態易受致病因素干擾,加上素體因素的影響,如惡沖證、胞宮氣血運行不暢,則“不通而疼”。或至沖任、胞沖失于濡養,則“不榮則痛”。臨床上多見于氣滯血瘀、寒凝胞中、濕熱下注、氣血虛弱、肝腎虧損等所致的虛實不同的痛經癥。疼痛發病有虛、有實,虛者則責之肝腎之虛,實者多責之寒熱之侵,實證多發生在行經之際。經前腹痛多實,經后腹痛多虛。氣滯血瘀,素多抑郁,多傷情志,肝氣復為抑郁,郁則氣滯,氣滯血亦滯,血海氣機不利,經血運行不暢,以致發生痛經,正所謂“經前疼痛無非厥陰氣滯,脈絡不疏”。如經期雖無明顯情志誘因,但因肝氣喜郁,以致經欲行而肝不應,則抑其氣而痛生;寒凝胞中,多因經期冒雨涉水、貪食生冷,內傷寒邪,或過于貪涼、或生活與濕地,外傷風冷寒濕,寒濕客于沖任、胞中,以致經血凝滯不暢。也有因素稟陽虛,沖任濕寒,以致經脈運行遲滯而痛;氣血虛弱,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后氣血倶虛,沖任氣血虛少,行經后血海空虛,不能濡養沖任胞脈,兼之氣虛無力流通血虛,因而發生痛經,故有“經止而復腰腹痛者”。
[0067]穴位藥物貼療法屬于現代藥劑學的透皮給藥系統范疇。皮膚給藥系統是指經皮膚貼敷方式給藥而起全身治療作用的控釋制劑,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第三代給藥新方法。其給藥系統具有超越一般給藥方法的獨特優點,避免了口服給藥可能發生的肝臟“首過效應”和胃腸道的破壞,提高了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