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相對于其質量0. 1~0. 3倍的微晶纖維 素、0. 05~0. 15倍乳糖、0. 1~0. 3倍的淀粉,過篩,混合均勻,制粒,干燥,加入相對于超微 細粉質量〇.005~0. 05倍硬脂酸鎂,整粒,壓片,制成。
[0048]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的劑型為顆粒劑,其制備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0049] 當所述中藥的劑型為顆粒劑時,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0] 步驟一:將所述原料藥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4~8倍的醇濃度為 85%~95%的乙醇,加熱至沸騰回流3~5小時,過濾,以回流液為溶劑,濾渣為溶質,采用 滲漉法以每分鐘1~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隨后在真空度0. 06~0. 09Mpa下 減壓濃縮至50~60°C時相對密度為1. 04~1. 10的膏體,噴霧干燥,噴霧干燥機的進風溫 度160~175°C、出風溫度80~85°C,隨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51] 步驟二:在獲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對于干膏粉質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 0. 1~0. 2倍的糊精,制成顆粒,于40~50°C干燥,獲得顆粒劑。
[0052] 以下采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 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53] 實施例1 :片劑
[0054] 取洋蓍草150g、鳳冠草240g、犁頭尖80g、香加皮130g、蜜柑草140g、紫鴨跖草 260g、千層塔180g、土香薷270g、馬尾連360g、蓮蓬草350g、土石花160g、崗松320g、菜豆樹 120g、原蠶蛾260g、自消容110g和槐耳390g。
[0055]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6] 第一步,將所述中藥各原料藥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3倍的醇濃 度為85%的乙醇,加熱回流2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過濾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 對于所述藥渣質量2倍的醇濃度為85%的乙醇,加熱回流2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 液;將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
[0057] 第二步,將第一步獲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機中粉碎2小時,粉碎,過篩,獲得 400目的超微細粉;
[0058] 第三步,將第二步獲得的超微細粉,加入相對于其質量0. 2倍的微晶纖維素、0. 1 倍乳糖、〇. 15倍的淀粉,過篩,混合均勻,制粒,干燥,加入相對于超微細粉質量0. 03倍硬脂 酸鎂,整粒,壓片,制成。
[0059] 實施例2顆粒劑
[0060] 取洋蓍草170g、鳳冠草210g、犁頭尖120g、香加皮90g、蜜柑草160g、紫鴨跖草 290g、千層塔200g、土香薷240g、馬尾連390g、蓮蓬草320g、土石花180g、崗松290g、菜豆樹 150g、原蠶蛾240g、自消容140g和槐耳360g。
[0061]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62] 步驟一:將所述原料藥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對于混合物5倍的醇濃度為95 % 的乙醇,加熱至沸騰回流3小時,過濾,以回流液為溶劑,濾渣為溶質,采用滲漉法以每分鐘 2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隨后在真空度0. 08Mpa下減壓濃縮至55°C時相對密度為 1. 05的膏體,噴霧干燥,噴霧干燥機的進風溫度170 °C、出風溫度85 °C,隨后粉碎成粉末,制 成干霄粉;
[0063] 步驟二:在獲得的干霄粉中加入相對于干霄粉質量0. 2倍的鹿糖粉和0. 1倍的糊 精,制成顆粒,于45°C干燥,獲得顆粒劑。
[0064] 毒性實驗:
[0065] 急性毒性實驗:應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體重24~30g,進行急性毒性試驗。小 鼠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給藥組,實驗前禁食12小時,將本發明的實施例1制備的中藥 片劑溶解在水中,(濃度為8. 46g生藥/ml,最高濃度)灌胃,灌胃容積為5ml/kg(即單次給 藥劑量為42. 3生藥/kg),對照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一天給藥2次,給藥間隔時間6小時, 給藥后連續觀察14天,并記錄小鼠的毒性反應及死亡數。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給 藥后小鼠未見明顯差異,實驗連續觀察14天,小鼠全身狀況、飲食、飲水、體重增長均正常。 小鼠口服灌胃本發明的片劑LD50M2. 3生藥/kg,每日最大給藥量為84. 6生藥/kg/日。本 發明的中藥臨床用藥量為7.8g生藥/日/人,成人體重以60KG計,平均用藥劑量為0. 13g 生藥/kg/日。按體重計:小鼠(平均體重以27g計)口服灌胃本發明的中藥的耐受量為臨 床用量的651倍。因此本發明的中藥急性毒性極低,臨床用藥安全。
[0066] 長期毒性實驗:本發明中藥實施例1片劑對小鼠按12. 32、20. 68和35. 42g生藥/ kg連續用藥15周(1.0ml/100g體重,每天2次)及停藥4周后,結果表明:本發明中藥對小 鼠的毛發、行為、大小便、體重、臟器重量、血象、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標均無明顯影響, 臟器肉眼沒有發現異樣變化和組織學檢查結果表明,用藥15周及停藥4周后,小鼠各臟器 均無明顯改變。說明本發明中藥對小鼠長期用藥后毒性小,停藥后也沒有異樣反應,應用安 全。
[0067] 抑瘤作用試驗:
[0068] 試驗對象:ICR小鼠100只,體重20-26g,雄性。
[0069] 試驗接種內容:318(|實體瘤。
[0070] 取ICR小鼠,于右腋皮下常規接種S18Q癌細胞懸液0? 2ml (約4X 10 6個細胞/ml), 次日隨機分成5組。治療組分為三個組,分別為高劑量組(48g/kg ? d)、中劑量組(24g/ kg ? d)和低劑量組(12g/kg ? d),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片劑,粉碎后蒸餾水溶解,每日分 別灌胃給藥,連續10天;對照組分為兩個組,分別為生理鹽水組和CTX組,生理鹽水組每日 胃飼0. 4ml生理鹽水,連續10天;CTX組給藥環磷酰胺,每日給藥0. 2g,蒸餾水溶解后灌 胃給藥,連續10天;5組均為停藥后次日處死動物,剝瘤稱重,計算抑瘤率,結果顯示,本發 明中藥對& 8(|生長有抑制作用,其抑瘤率隨劑量增加而遞增,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 P〈0. 05。對S18(l的抑制作用及抑瘤效果見表1。
[0071] 表1 :對318(|的抑制作用及抑瘤效果
[0072]
[0073] 通過表1可知:采用本發明中藥的治療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能夠抑制瘤體生 長,且抑瘤率隨劑量的增加而遞增,有顯著性差異P〈〇. 05,(n= 10, X土SD);采用本發明中 藥的治療組,與CTX組比較,治療組的小鼠的體重有增加,而CTX組的小鼠體重減輕,兩者相 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〇. 05,(n = 10, X土SD)。
[0074] 另外通過流體細胞儀測量,結果顯示,本發明的中藥阻止了腫瘤細胞由S - ^進 程,同時也影響了 Gi- S的進行,使S和G i期的細胞明顯增加,G 2和M期的細胞相對較低, 干擾了腫瘤細胞的增殖活動,達到抗腫瘤的作用。
[0075] 臨床資料:
[0076] 病例選擇:選取濕熱郁阻型胰腺癌病例135例,其中男75例,女60例,年齡從36 歲~74歲,采用隨機表法,將病人隨機分為中藥組、化療組和中藥加化療組;
[0077] 中藥組45人,男25人,女20人,口服本發明實施例1的片劑,每日3次,每次4片, 每四周為一個周期,共6個周期。
[0078] 化療組45人,男26人,女19人,化療藥物采用吉西他濱1000mg/m2dl,奧沙利鉑 120mg/m 2d2,亞葉酸媽150mg/m2dl-5,替加氟500mg/m2dl-5,四周為一個周期,共6個周期。
[0079] 中藥加化療組45人,男24人,女21人,口服本發明實施例2的顆粒劑,每日3次, 每次20g,每四周為一個周期,共6個周期;同時靜脈給藥化療藥物(方法同化療組)。
[0080] 所有患者放射治療前均經病理學證實,并均有X線攝片、CT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 供臨床?m分期,化療前按臨床標準均做化療前檢查證實無放化療禁忌證,所有患者均是 無遠處轉移胰腺癌(M0)。
[0081 ] 國際胰腺癌TW分期與臨床分期:
[0082] 國際胰腺癌TW分期(UICC,1987),T指原發腫瘤情況,N指淋巴轉移情況,M指遠 處轉移情況。
[0083] (1)原發腫瘤⑴分期:
[0084] Tx :不能判斷;T0 :無原發腫瘤證據;T1 :原發腫未超出胰腺;Tla :腫瘤< 2cm ; Tib :腫瘤>2cm ;T2 :腫瘤侵犯十二指腸、膽道或胰腺周圍組織;T3 :腫瘤侵犯胃、脾、結腸、 大血管。
[0085] (2)小區域淋巴結(N)分期:
[0086] Nx :不能判斷;N0 :區域淋巴結無轉移;N1 :有區域淋巴結轉移;
[0087] (3)遠處轉移(M)分期:
[0088] Mx :不能判斷;M0 :無遠處轉移;Ml :有遠處轉移。
[0089] 臨床分期
[0090] I 期:T1 NO MO ;T1 N X MO ;T X NO MO ;T X N X M0。
[0091] II期:T2 NO MO ;T2 N X MO ;T3 NO MO ;T3 N X MO。
[0092] III期:任何 T,N1,M0。
[0093] IV期:任何 T,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