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率為98. 6%,腸溶層重量為包覆隔離層的 泮托拉唑鈉載藥微丸的32%。
[0083] 制備色素層包衣
[0084] 取純化水100克,攪拌下緩慢加入6. 5克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解完全后,分別依 次加入2. 2克二氧化鈦,再加4. 3克色素,將純化水補加至96克,攪拌均勻,過80目篩得到 包衣液,繼續攪拌于包衣整個過程(攪拌轉速由空氣壓縮氣壓力控制在〇. 1-0. 6MPa)。取 1298克上述包覆腸溶層的泮托拉唑鈉載藥微丸置于流化床包衣裝置中進行底噴上藥包衣。 進風溫度為50°C,霧化壓力I為0? 5MPa,霧化壓力II為0? 26MPa,物料溫度為42°C,風機頻 率為45HZ,蠕動泵轉速為80RMP,直至色素層包衣液全部加載完畢,停止噴霧,繼續干燥5 分鐘后出料,過14目篩除去粘結的微丸,再用20目篩除去細粉,稱量得到1304克包覆色素 層的泮托拉唑鈉載藥微丸,藥物利用率為99. 5%,色素層重量為包覆腸溶層的泮托拉唑鈉 載藥微丸的1%。
[0085] 將上述得到的1304克包覆色素層的泮托拉唑鈉載藥微丸和866克未進行色素層 包覆的包覆腸溶層的泮托拉唑鈉載藥微丸在多功能包衣機中混合均勻,混合時間5分鐘, 將混合后的泮托拉唑鈉微丸裝入0. 5克規格的膠囊殼,即得到每粒含40毫克泮托拉唑鈉的 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
[0086] 耐酸力測定
[0087] 取實施例1-5中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和對照例市售的泮托拉唑鈉腸溶 膠囊,照溶出度測定法(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XC第一法),以氯化鈉的鹽酸溶液 (取氯化鈉lg,加鹽酸3. 5ml,加水至500ml) 500ml為溶出介質,轉速為每分鐘100轉,依 法操作,經120分鐘時,取下轉籃,用水洗轉籃內顆粒至洗液呈中性,用少量磷酸鹽緩沖液 (pHlL0)(取0? 25mol/L磷酸鈉溶液IIOml,加0? 5mol/L磷酸氫二鈉溶液220ml,用水稀釋 至1000ml,混勻)將顆粒轉移至100mL棕色瓶中,照含量測定項下方法,自"加磷酸鹽緩沖 液(pHll. 0) "起,依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結果見表1。
[0088] 表 1
【主權項】
1. 一種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是一種緩控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丸型泮 托拉唑鈉腸溶膠囊由膠囊殼和容納于該膠囊殼內的混合均勻的泮托拉唑鈉微丸組成,所述 泮托拉唑鈉微丸從內到外依次為空白丸芯、主藥層、隔離層、腸溶層,主藥層重量為空白丸 芯的14~55%,隔離層重量為空白丸芯和主藥層總重量的9~10%,腸溶層重量為空白丸 芯、主藥層和隔離層總重量的28~32%,其中40~60%的泮托拉唑鈉微丸在腸溶層外還 包覆色素層,色素層重量為空白丸芯、主藥層、隔離層和腸溶層總重量的0. 5~1 %,空白丸 芯的直徑為0. 8~I. 0毫米,泮托拉唑鈉微丸的粒度為14~20目,每粒膠囊含泮托拉唑鈉 20~40暈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藥層由羥 丙基甲基纖維素、無水碳酸鈉、吐溫-80、十二烷基硫酸鈉和泮托拉唑鈉組成,羥丙基甲基纖 維素、無水碳酸鈉、吐溫-80、十二烷基硫酸鈉和泮托拉唑鈉的重量比為4~6 :2~4 :1~ 2 :3~5 :8,包衣液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濃度為4~6%。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層由羥 丙基甲基纖維素、無水碳酸鈉和二氧化鈦組成,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無水碳酸鈉和二氧化鈦 的重量比為4~6 :3~5 :1,包衣液中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的濃度為4~6%。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腸溶層由檸 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和聚丙烯酸樹脂組成,檸檬酸三乙酯、滑石粉和聚丙烯酸樹脂的重量比 為 0· 8 ~3 :4 ~6 :50 ~60。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層由羥 丙基甲基纖維素、二氧化鈦和色素組成,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二氧化鈦和色素的重量比為 2 ~3 :0· 5 ~1 :0· 5 ~2〇
6. -種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何一項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的制備方法, 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純化水中攪拌下緩慢加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解,再依次加入無水碳酸鈉、 吐溫-80、十二烷基硫酸鈉,溶解完全后再加入泮托拉唑鈉,將純化水補加至所需量,攪拌均 勻,過80目篩得到包衣液,將空白丸芯置于流化床包衣裝置中進行底噴上藥包衣,干燥,過 14目和24目篩,得到包覆主藥層的微丸; 步驟2,在純化水中攪拌下緩慢加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解,再依次加入無水碳酸鈉、 二氧化鈦,將純化水補加至所需量,攪拌均勻,過80目篩得到包衣液,將包覆主藥層的微丸 置于流化床包衣裝置中進行底噴上藥包衣,干燥,過14目和24目篩,得到包覆隔離層的微 丸; 步驟3,在純化水加入檸檬酸三乙酯、滑石粉,攪拌均勻;在另一純化水加入聚丙烯酸 樹脂,攪拌均勻;將上述兩種液體混合,攪拌均勻,過80目篩得到包衣液,將包覆隔離層的 微丸置于流化床包衣裝置中進行底噴上藥包衣,干燥,過14目和20目篩,得到包覆腸溶層 的微丸; 步驟4,在純化水中攪拌下緩慢加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溶解,再依次加入二氧化鈦、色 素,將純化水補加至所需量,攪拌均勻,過80目篩得到包衣液,將40~60 %的包覆腸溶層的 微丸置于流化床包衣裝置中進行底噴上藥包衣,干燥,過14目和20目篩,得到包覆色素層 的微丸; 步驟5,將上述包覆色素層的微丸與其余未進行色素層包覆的包覆腸溶層的微丸混合 均勻,將混合后的泮托拉唑鈉微丸裝入膠囊殼,即得到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驟1中流化床包衣的操作條件為:進風溫度為50°C,霧化壓力I為0. 30~0. 40MPa,霧 化壓力II為0. 20MPa,物料溫度為38~42°C,風機頻率為27~32HZ,蠕動泵轉速為10~ 42RMP,直至主藥層包衣液全部加載完畢,停止噴霧,繼續干燥5分鐘后出料。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驟2中流化床包衣的操作條件為:進風溫度為50°C,霧化壓力I為0. 34~0. 44mPa,霧 化壓力II為0. 24mPa,物料溫度為37~42°C,風機頻率為28~33HZ,蠕動泵轉速為22~ 58RMP,直至隔離層包衣液全部加載完畢,停止噴霧,繼續干燥5分鐘后出料。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驟3中流化床包衣的操作條件為:進風溫度為50°C,霧化壓力I為0. 4mPa,霧化壓力II 為0. 24mPa,物料溫度為40~44°C,風機頻率為30~35HZ,蠕動泵轉速為25~55RMP,直 至腸溶層包衣液全部加載完畢,停止噴霧,繼續干燥5分鐘后出料。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驟4中流化床包衣的操作條件為:進風溫度為50°C,霧化壓力I為0. 35~0. 5MPa,霧化 壓力II為0. 2~0. 26MPa,物料溫度為38~42°C,風機頻率為30~45HZ,蠕動泵轉速為 20~80RMP,直至色素層包衣液全部加載完畢,停止噴霧,繼續干燥5分鐘后出料。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及其制備方法,是一種緩控釋制劑,由膠囊殼和容納于該膠囊殼內的混合均勻的泮托拉唑鈉微丸組成,泮托拉唑鈉微丸從內到外依次為空白丸芯、主藥層、隔離層、腸溶層,主藥層重量為空白丸芯的14~55%,隔離層重量為空白丸芯和主藥層總重量的9~10%,腸溶層重量為空白丸芯、主藥層和隔離層總重量的28~32%,其中40~60%的泮托拉唑鈉微丸在腸溶層外還包覆色素層,色素層重量為空白丸芯、主藥層、隔離層和腸溶層總重量的0.5~1%,空白丸芯的直徑為0.8~1.0毫米,泮托拉唑鈉微丸的粒度為14~20目,每粒膠囊含泮托拉唑鈉20~40毫克。本發明的微丸型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具有耐酸、釋放及時、穩定等優點。
【IPC分類】A61K31-4439, A61K9-52, A61K47-38, A61P1-04
【公開號】CN104644616
【申請號】CN201510075864
【發明人】陳宇東, 李傳豐, 來杭佳, 廖衍, 劉春波
【申請人】浙江長典醫藥有限公司, 大連美羅大藥廠
【公開日】2015年5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