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部21連續設置連桿支承部23。連桿機構13的上部連桿13a的支軸13c裝附在左右側的套管部23a,由此使上部連桿13a支承在連桿支承部23。上部連桿13a以支軸13c的向行駛機體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軸心為擺動中心進行上下擺動。
[0055]如圖2和圖3所示,左右側的支柱部21具有立設在主框架16的前支柱部件24、中支柱部件25和后支柱部件26。前支柱部件24、中支柱部件25和后支柱部件26沿行駛機體的前后方向空出間隔排列。座椅支承部22橫跨設置在左右側的前支柱部件24的上端部之間。在左右側的后支柱部件26分別設有連桿支承部23的套管部23a。在本實施例中,前支柱部件24連結在主框架16的上部。但不限于主框架16的上部,也可以將前支柱部件24連結在機體橫向內側或機體橫向外側的側部。在本實施例中,中支柱部件25和后支柱部件26連結在主框架16的機體橫向內側的側部。但不限于主框架16的機體橫向內側的側部,也可以使中支柱部件25和后支柱部件26連結在主框架16的上部或機體橫向外側的側部。
[0056]就左右側的各個支柱部21而言,橫跨前支柱部件24、中支柱部件25和后支柱部件26的上端側連結有連結框架27,連結框架27向行駛機體的前后方向延伸。橫跨左右側的后支柱部件26的上端部連結有連結框架28,連結框架28向行駛機體的寬度方向延伸。
[0057]在本實施例中,就左右側的各個支柱部21而言,前支柱部件24由板狀金屬部件構成。中支柱部件25和后支柱部件26由方筒形部件(方形鋼管件)構成。中支柱部件25設置在前支柱部件24和后支柱部件26之間,且位于前支柱部件24和后支柱部件26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位的前側。中支柱部件25與前支柱部件24之間的間隔比中支柱部件25與后支柱部件26之間的間隔窄,從而能夠提高前支柱部件24通過中支柱部件25得到的加強作用。也就是說,即使前支柱部件24為了實現支柱部21的輕量化而由板狀金屬部件構成,也能夠防止并抑制前支柱部件24的強度下降。
[0058]圖2和圖3所示的支承框架17、18、19用于支承踏板框架29 (參照圖1)。
[0059]如圖2和圖3所示,加強框架30橫跨連結在左右側的各個主框架16的后端側與變速箱5的后部之間。加強框架30連結在構成變速箱5的連結部的托架5a。在本實施例中,加強框架30由圓形的筒形部件(縱截面形狀為圓形的鋼管件)構成。但加強框架30并不限于圓形的筒形部件,也可以由方形的筒形部件、槽形件等構成。如圖4和圖5所示,加強框架30連結在主框架16的下部。中支柱部件25連結在主框架16的側部。如圖5所示,在從行駛機體的側面觀察時,加強框架30的連結于主框架16的部位30a位于中支柱部件25的連結于主框架16的部位25a的正下方。主框架16的承受中支柱部件25的負重的部位由加強框架30從下方支承。
[0060]如圖2所示,在從側面觀察行駛機體時,左右側的加強框架30分別具有前側部和后側部,所述前側部從與托架5a連結的部位向行駛機體后方以與主框架16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所述后側部呈向后上方傾斜的姿勢,從所述前側部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并連結在主框架16。
[0061]如圖1所示,變速箱5和后輪驅動箱9由連通管31以連通狀態連接。通過內置于變速箱5的液壓栗(未圖示)從變速箱5向后輪驅動箱9輸送潤滑油,潤滑油在變速箱5與后輪驅動箱9之間循環。
[0062]支承連通管31的中途的保持件32支承在托架33。托架33橫跨連結在加強框架30和主框架16之間。在托架33以能夠上下擺動的方式支承有連桿機構34(參照圖2)的上部連桿34a和下部連桿34b中的上部連桿34a,連桿機構34使后輪驅動箱9以能夠升降的方式支承在機體框架I。
[0063]如圖7所示,通過將連通管31的前端部31a插入變速箱5的連接孔,從而使連通孔31與變速箱5連接。在連通管31的外周部設有環狀的密封槽31b。在密封槽31b裝附有2根O形密封圈36,用于對連通管31和變速箱5之間進行密封。2根密封圈36 —起裝附在一個密封槽31b中,與將2根密封圈36分別裝附在密封槽的情況相比,能夠縮短連通管31插入變速箱5的部分的長度。
[0064]如圖8所示,加強部件37橫跨連結在左右側的前輪驅動箱7之間,起到加強作用,從而能夠提高前輪驅動箱7和變速箱5之間的連結強度。在本實施例中,加強部件37由管狀部件構成。加強部件37以經過變速箱5的下方的方式設置。當前車輪2墜入溝壑等中時,能夠通過加強部件37對變速箱5進行保護,從而使變速箱5不與地面接觸。
[0065]如圖8和圖9所示,左右側的前輪驅動箱7分別具有機體側箱7a和車輪側箱7b,機體側箱7a的基端側固定在變速箱5,車輪側箱7b在其下端側以能夠驅動回轉的方式支承前車軸2a。車輪側箱7b的上端部7u以能夠相對于機體側箱7a的前端部7t回轉的方式被支承。在前車軸2a以不能相對回轉的方式支承前輪驅動齒輪40。傳動軸41以能夠回轉的方式橫跨支承在機體側箱7a和車輪側箱7b之間。傳動軸41將從變速箱5輸出的前輪驅動力輸入至傳動軸41的上端側,并從傳動軸41的下端側的輸出齒輪41a傳遞至前輪驅動齒輪40。車輪側箱7b通過以傳動軸41的軸心P為轉向軸心進行擺動操作,來對前車輪2進行轉向操作。
[0066]在傳動軸41與車輪側箱7b之間裝設有三個軸承46。在三個軸承46中最上側的軸承46與鄰近最上側的軸承46的軸承46之間,環狀的襯墊42和止動部43嵌合在傳動軸41的外周部。止動部43的內周側部分進入傳動軸41的環狀槽44。若傳動軸41欲向前車軸2a的方向下降,則下側的兩個軸承46以卡止部45作為反向力部件對止動部43施加承接阻止作用。也就是說,傳動軸41由止動部43進行定位,從而使傳動軸41不能向前車軸2a的方向錯位移動,由此能夠確保前輪驅動齒輪40與輸出齒輪41a之間的齒輪隙。
[0067](其他實施例)
[0068](I)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行駛機體連結有秧苗插植裝置14的例子,但本實用新型也可以連結播種裝置而不是秧苗插植裝置14。
[0069](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示出了中支柱部件25設置在前支柱部件24和后支柱部件26之間且位于前支柱部件24和后支柱部件26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位的前側的例子,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實施例中所示的部位,可以設置在前支柱部件24和后支柱部件26之間的任意部位。
[0070](3)在上述實施例中,示出了在從側面觀察行駛機體時,加強框架30的連結于主框架16的部位30a位于中支柱部件25的連結于主框架16的部位25a的正下方的例子,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實施為,加強框架30的連結于主框架16的部位30a位于中支柱部件25的連結于主框架16的部位25a的前側或后側,即與正下方的位置相比稍有錯位。
[0071](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072]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用于乘坐型插秧機,還能夠用于連結有播種裝置的乘坐型播種機等連結有各種水田作業裝置的乘坐型水田作業機。
【主權項】
1.一種乘坐型水田作業機,其特征在于, 具有乘坐型的行駛機體和水田作業裝置,所述水田作業裝置經由連桿機構以能夠升降操作的方式連結在所述行駛機體的后部, 所述行駛機體具有左右一對主框架和支承框部,左右一對所述主框架向行駛機體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支承框部跨立在左右一對所述主框架的后部,支承駕駛座椅和所述連桿機構, 所述支承框部具有支柱部、座椅支承部和連桿支承部,所述支柱部支承在左右側的所述主框架,所述座椅支承部支承在左右側的所述支柱部并支承所述駕駛座椅,所述連桿支承部支承在左右側的所述支柱部并支承所述連桿機構, 左右側的所述支柱部具有前支柱部件、中支柱部件和后支柱部件,所述前支柱部件、所述中支柱部件和所述后支柱部件以在行駛機體的前后方向空出間隔排列的方式立設在所述主框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坐型水田作業機,其特征在于, 就左右側的所述支柱部而言,所述前支柱部件由板狀金屬部件構成,所述中支柱部件和所述后支柱部件分別由方筒形部件構成, 左右側的所述支柱部中的所述中支柱部件設置在所述前支柱部件與所述后支柱部件之間,并位于所述前支柱部件與所述后支柱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位的前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乘坐型水田作業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支柱部件和所述后支柱部件連結在所述主框架的機體橫向內側部位。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乘坐型水田作業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駛機體具有變速箱和加強框架,所述變速箱與左右側的所述主框架的前端側相連結,所述加強框架橫跨連結在左右側的所述主框架的后端側的下部與所述變速箱之間, 左右側的所述中支柱部件連結在所述主框架的側部, 當從側面觀察所述行駛機體時,所述加強框架的連結于所述主框架的部位位于所述中支柱部件的連結于所述主框架的部位的正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乘坐型水田作業機。在行駛機體的后部經由連桿機構(13)連結有水田作業裝置。支承框部(20)跨立在左右一對主框架(16)的后部。支承框部(20)具有分別立設在左右側的主框架(16)的前支柱部件(24)、中支柱部件(25)和后支柱部件(26)。在左右側的前支柱部件(24)支承有座椅支承部(22),在座椅支承部(22)支承有駕駛座椅(11)。在左右側的后支柱部件(26)支承有連桿支承部(23),在連桿支承部(23)支承有連桿機構(13)。
【IPC分類】A01C11/02
【公開號】CN204907095
【申請號】CN201520647620
【發明人】大西哲平, 兒島祥之
【申請人】株式會社久保田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