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過氧化氨酶(CAT)、總抗氧化能 力(T-A0C)的測定步驟參照南京建成的相關試劑盒說明書。
[0101] 6、結果與分析
[0102] (1)水體溫度的變化:測定表明,養殖池 D1,D2,D3的水溫變化無顯著性差別(如圖1 所示),養殖期間的水溫對于黃顯魚生長比較合適。
[0103] (2)水體抑的變化
[0104] 整個養殖試驗水質抑變化如圖2所示,Ξ個養殖池變化范圍為7.4~9.3,呈現出相 似的變化規律。魚苗放養后的第2 9天,池水的pH下降到最低。黃顯魚的最適抑為7.0~8.4。 所W總體看,養殖期間的抑總體適合黃顯魚生長。
[0105] (3)養殖水體透明度的變化
[0106] 如圖3所示,養殖池的透明度變化范圍在10~50cm,第15天時透明度達最大值 50cm,因為養殖水是從外塘引進,含有大量浮游植物及有機質,而養殖前期氮憐等有機質較 少,水中藻類沒有足夠的營養鹽很快死亡,使水體變得異常清澈。養殖中后期隨著水中氮憐 等無機鹽增多,藻類生長旺盛,水體透明度逐漸下降。而第43天,透明度有明顯升高,是因為 藻類的周期性死亡而導致水質變清。
[0107] (4)水體溶解氧(DO)的變化:如圖4所示,DO變化范圍4.5~9. Omg丄Λ從整個實驗 周期來看,DO均呈現出前期較高而養殖中、后期較低的變化趨勢。養殖前期水體中微生物較 少,溶解氧較高,而到中、后期,水體富營養化加重,水體中微生物分解腐殖質而消耗氧氣, 藻類周期性復蘇消耗大量氧氣等,使得水體氧氣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對黃顯魚的生長有一 定影響。
[0108] (5)養殖水體總氨氮(TAN)的變化:如圖5所示,養殖池的TAN含量呈緩慢上升趨勢, 變動范圍為0.37~8.98mg丄-1。在養殖后的第64天達到了最大值8.98 ± 0.05mg丄-1,隨后下 降,水體中氨氮的含量遠遠超過了漁業水質標準非離子氨的含量(含〇.〇2mg丄-1),而此時也 出現了黃顯魚大量死亡。
[0109] (6)養殖水體化學需氧量(COD)的變化
[0110] 整個養殖期間COD變化情況如圖6所示,COD變化總體呈上升趨勢,變動范圍為11.5 ~47mg丄^。養殖第8天水中的COD含量最低,主要是因為養殖初期水質比較好,水中的藻類 和有機物都比較少,耗氧率低。但隨著養殖時間的變化,養殖池中亞鐵鹽、亞硝酸鹽和硫化 物等還原性物質、有機物質、化學需氧量的升高,在第36天,出現第一個小高峰,而在養殖實 驗結束時COD達到了 45.3mg丄-1,反映出了水質在持續惡化。
[0111] (7)養殖水體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
[0112] 如圖7所示,養殖池水體亞硝酸鹽的變化范圍為0.004~0.585mg丄-1,在養殖前17d 逐漸升高,并在第17d達到最大值0.579±0.007mg丄-1,隨后急劇下降并處于穩定狀態。整個 養殖周期,除第lOd、17d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外,其余時間段范圍為0.004~0.055mg丄^,處 于較低的含量。在第17d達到最高值,可能是因為在養殖前期水體中藻類大量死亡,釋放出 大量氨氮,亞硝酸等物質。亞硝酸鹽是含氮有機物質分解(硝化和反硝化)的中間產 物,硝化過程包括畑3^^)2^^)2^^^)311步。在第10加寸氨氮含量最高,加上水體的溶氧量 較高,在第17d亞硝酸鹽含量最高有可能是氨氮分解的結果。
[0113] (8)養殖水體硝酸鹽的變化:如圖8所示,養殖池 N03^N含量的變化范圍為0.18~ 7.88mg丄,并持續上升,在第36天達到一個小高峰,然后保持平穩,在第50天后隨著養殖時 間的延長繼續逐漸升高。
[0114] (9)養殖水體總氮的變化:如圖9,養殖池的總氮含量的變化逐漸上升,變化范圍在 10.22~18.06mg丄-1之間,第43天達到最大值,隨后基本保持平穩態勢,只有對照組D1在第 43天后總氮波動趨勢比較明顯,運是因為在養殖前期藻類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的氮元素, 水體中營養物質相對缺乏,藻類生存空間減小,出現大量死亡情況,而后有機質沉入水體, 給水體上層總氮含量的測定帶來一定的影響。
[0115] (10)養殖水體總憐的變化:如圖10所示,養殖池的總憐含量總體上都保持上升趨 勢,變化范圍為0.16~3. llmg丄-1,水體中憐的含量主要是來自黃顯魚新陳代謝的排泄物W 及投喂飼料分解物,來源途徑比較狹窄。
[0116] (11)養殖水體葉綠素 a含量的變化:如圖11所示,葉綠素 a含量的變化范圍為40.18 ~330.3化g丄^,在養殖的第29天達到最高值,后期有所下降。
[0117] (12)黃顯魚死亡尾數的變化
[0118] 如圖12,黃顯魚苗放養后1周死亡數偏高,因為黃顯魚屬無鱗魚,運輸過程中極易 摩擦損傷,帶來致命危險。在第2、3周內,魚苗死亡數下降,運時的養殖環境對于黃顯魚比較 適合。在第4、5、6周黃顯魚死亡數上升,因為水中飼料殘留,間接使水體中的氮、憐濃度升 高,藻類大量生長,有害的微生物不斷增加,黃顯魚染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第7、8周黃顯魚死 亡數下降,因為水體中藻類的周期性死亡,使有害微生物失去寄存體,從而降低了黃顯魚感 染病變的可能性。第9、10周,黃顯魚死亡出現大幅的升高,因為水體環境急劇惡化,水體中 的氮、憐等富營養化因子大量富集,水體中藻類再次大量繁殖,水體溶解氧降低、有毒物質 增加,魚苗大量死亡,此時的水已經不再適應黃顯魚的生長。
[0119] 實施例2黃顯魚養殖水體富營養化預警模型研究
[0120] 基于實施例1的研究,對黃顯魚養殖水體富營養化預警機制進行分析研究。
[0121] 1、預警等級的建立
[0122] (1)水質預警因子的篩選
[0123] 池塘水質管理是黃顯魚高效健康養殖的必要條件,魚類疾病的爆發與主要水質因 子密切相關,而運些水質因子相互間又有錯綜復雜的聯系,通常是一個變量的變動引起另 一些變量的變動,相關系數是衡量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指標。
[0124] 如果用X表示第一個變量,用Y表示第二個變量,它們分別是X=(xl,x2,x3···, xn,);Y=(yl,y2,y3''',yn,),相關系數定義式:
[0125]
[0126] 其中I-,?分別表示兩個變量的平均數。
[0127] 水質因子與預測對象的相關系數可W反映每個變量對實驗對象的影響程度。因此 相關系數可作為劃定預警水質因子的依據,選取一些與預測對象相關系數比較大的水質因 子作為預警的預選指標。死亡數與水質因子W及各水質因子的相關性分析見表1。
[01%]表1黃顯魚死亡率與水質因子W及各水質因子的相關性
[0129]
[0130] 注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0131] 由表1可知,與黃顯魚死亡數相關性絕對值大小順序為:tp〉n〇3--於cod〉sd〉n〇2--n 〉TAN〉TN〉D0〉T〉Chl-a〉pH,具有顯著性相關(p<0.05)的因素是N03--N、C0D、SD,極顯著相關(p <0.01)的因素是TP。
[0132] 除此之外,各個水質因子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的有:D0與TP、C0D、SD、N02^N、N(V-N、TAN、TN、T; SD 與 TP、COD、N02--N、NO3--N、TAN、TN;抑與 N02--N ; COD與 TP、TN、NO3--N; N02--N 與 TP、N(V-N;NCV-N與TP,TN;其中化和抑與黃顯魚死亡數相關性最小,運是由于本實驗在 半封閉式的室內水泥池養殖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即使養殖池暴發藻類,化^曰升高明顯消 耗了水中大量氧氣,但養殖池采用24小時供氧抵消了部分氧氣消耗;水中pH的變化在7.0~ 9.0之間,正好在黃顯魚耐受范圍之內,所W對黃顯魚的死亡不構成致命威脅。黃顯魚的死 亡是受多個水質因子相互作用的結果,并且各水質因子的作用方式、作用強度各不相同。因 此在黃顯魚水質預警中,除了需要考慮線性相關性外,還需進一步參考其他的水質標準。
[0133] (2)水質警戒線的劃定:本實驗科學、客觀的劃定預警警戒線,劃分黃顯魚耐受限 度,作為最終劃定預警等級的依據,具有重要意義。
[0134] 表2魚類生存耐受限度分級
[0135]
[0136] 本發明根據上述魚類耐受標準,參考《漁業水質標準》、《地表水水質標準》、《生活 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質劃定標準,結合實驗實際養殖情況,依據黃顯魚的生理情況及對水質 環境的適應性,結合大量實際養殖數據W及幾種水質標準確定了黃顯魚預警的警戒線(如 表3所示)。對于標準中未規定的水質因子,則W實際養殖經驗為標準。
[0137] 表3黃顯魚水質警戒線 [013 引
[0139] (3)判斷水質警情的方法
[0140] 根據魚類生存耐受限度分級情況,建立表達式如下:Y=X/N;
[0141] 式中:Y為滿足超警和重警的單因子個數保證率,X為滿足超警和重警的單因子個 數,N為選取作為預警的水質個數。保證率是指水質因子的單級預警級別至少能夠達到的 值,多個水質因子共同作用得到預警級別劃分見表4。
[0142] 表4多因子水質狀態預警級別
[0143]
[0144] 對對照組養殖池 D1、D2、D3進行警情判斷,結果見表5,01、02、03在養殖第8(1水質處 于無警狀態,D1、D3在第29加寸達到重警,D2在第50加寸達到重警,在第57加寸甚至達到超警。 養殖后期Ξ個養殖池基本都處于中警、重警的不穩定狀態,大體趨勢是水質惡化越來越嚴 重,直到影響黃顯魚正常生長。
[0145] 表5養殖池的預警結果
[0146]
[0147] 2、魚類生化指標與預警等級的關系
[0148] (1)首先,按照本發明預警等級的劃分方法,對黃顯魚四個采樣時間做預警等級判 定,并測定出各預警等級下不同生化指標的變化情況(表6)。
[0149] 表6預警等級與生化指標變化情況(n = 30)
[0150]
[0151] 注:CAT、T-S0D、T-A0C、酶活力單位U/m即ro t,AKP、ACP酶活力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