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裝床。
【背景技術】
[0002]組裝床作為一種新型床具,使用前各部分可分解搬運,運至指定地點后再另行組裝。搬運的便捷性滿足了當今社高層居住環境的使用要求,也使組裝床得到了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例如,私人住宅用床,各個部件可通過窄小的門運入房內再組裝,又例如高級酒店也應用組裝床,裝修作業便捷且易于升級更換,可為客戶帶來更加時尚新穎的生活體驗。
[0003]而現有的組裝床在具備可拆解/組裝功能時,還至少存在以下缺點:
[0004]首先,連接強度不足:為追求可組裝的功能,各個連接部件間的連接關系強度不足,實際使用中發現,組裝式床相比整體安裝式床體,最大缺點即為強度不足,使用壽命過短,尤其是部件間連接極易磨損或失效,而這也是限制組裝式床應用的最主要原因。
[0005]其次,搬運便捷性不足,安裝作業復雜:現有組裝床多采用如自攻螺絲等破壞性安裝方式連接各個部件,組裝作業復雜、操作技能要求高且嚴重影響二次拆裝后使用效果;同時部件設計不合理也導致存在尺寸較大部件,搬運以及安裝均需多人合作方可完成,不能滿足當今生活對操作便捷性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組裝床,以解決現有組裝床搬運及安裝便捷性不足、連接強度差的問題,具體方案如下:
[0007]組裝床,包括至少兩個組裝模塊,每一組裝模塊包括一支承架和一支承板組件,且支承板組件具有與支承架固定連接的固定區域;這些組裝模塊組裝成一個床體;相鄰組裝的兩組裝模塊中,相鄰兩個支承架可拆卸連接,相鄰兩個支承板組件的也是可拆卸連接;所述支承板組件與支承架可拆卸連接。
[0008]進一步的,每一組裝模塊中,支承架上形成至少一個支承架固定部,支承板組件的固定區域固定在該支承架固定部上。
[0009]進一步的,相鄰組裝的兩支承板組件中,兩支承板組件的固定區域鄰近設置且通過卡扣結構固定連接,形成支承板連接部。
[0010]進一步的,所述支承架為矩形框架,包括橫向支架以及縱向支架,橫向支架與縱向支架的連接方式為可拆卸連接。
[0011]進一步的,至少一個支承板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至少一個活動板,所述的活動板與固定該活動板的固定板之間為樞接方式相連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與支承架進行固定連接的所述固定區域。
[0012]其中,所述的支承架固定部為門字型結構,包括頂部板以及兩根垂直于頂部板設置的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一端與頂部板相連接,另一端固定于支承架上。
[0013]其中,至少一個支承板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至少一個活動板,所述的活動板與固定該活動板的固定板之間為樞接方式相連接;所述固定板上具有與支承架的固定部進行固定連接的所述固定區域;固定板的固定區域上設置有帶螺孔的支承板固定部,該支承板固定部上具有與支承架固定部相對應設置的螺孔,二者通過螺栓鎖固連接。
[0014]其中,相鄰組裝的兩矩形框架通過共用同一根縱向支架的方式相連接;當床體包含多個矩形框架時,各個矩形框架依次串連組裝。
[0015]其中,所述支承板組件為兩個,分別為第一支承板組件以及第二支承板組件;所述第一支承板組件包括第一活動板、第二活動板、第一固定板以及轉動桿,所述第二活動板一端樞接于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與第一活動板相樞接;所述第二支承板組件包括第三活動板以及第二固定板,第三活動板樞接于第二固定板上。
[0016]其中,第一支承板組件固定于第一矩形框架上,第二支承板組件固定于第二矩形框架上;還包括有第一動力組件、第二動力組件,該第一動力組件一端鉸接于第一矩形框架上,另一端鉸接于第二活動板上,以調節第二活動板相對第一固定板夾角;該第二動力組件的一端鉸接于第二矩形框架上,另一端鉸接于第三活動板,以調節第三活動板相對第二固定板的夾角;第一活動板與第一矩形框架間還設置有轉動桿,該轉動桿的一端樞接于第一矩形框架上,另一端樞接于第一活動板上,以調節第一活動板相對第二活動板的夾角。
[0017]本實用新型將組裝床分解為各個組裝模塊,每一個組裝模塊的支承架與支承板組件連接為整體結構,強度可達到一體式床體強度水平;更進一步的通過支承架單獨連接、支承板組件單獨連接的方式使不同組裝模塊組裝在一起,避免了現有組裝床體單點或單邊固定的設計缺陷,使整體結構牢固可靠,滿足使用要求。
[0018]同時,支承架以及支承板組件均由各個部件可拆卸連接組成,搬運實現了體積最小化,避免了現有組裝床設計中貫穿整個床體的大尺寸部件的存在,進一步滿足當今人們使用需求。不同部件間可采用螺栓或螺紋連接,安裝操作簡單,單人即可完成。
【附圖說明】
[0019]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組裝模塊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組裝在一起的兩支承板組件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平整狀態角度I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平整狀態支承板組件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平整狀態角度2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彎曲狀態角度I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彎曲狀態角度2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有附圖。這些附圖為本實用新型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圖中的組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
[0028]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9]實施例1:
[0030]如圖1所示,組裝模塊包括有一個支承架I和一個支承板組件2,支承板組件2固定在支承架I上(為便于觀察,圖中支承板組件2懸于支承架I上方);在該實施例中支承架I為矩形框架,包括第一橫向支架31、第二橫向支架32、第一縱向支架33以及第二縱向支架34,且橫向支架的兩端分別與兩縱向支架可拆卸連接。
[0031]以第二橫向支架32與第一縱向支架33為例:第一橫向支架33的側面設置有U形掛耳331,U形掛耳331的兩側壁開設有同軸通孔,且第二橫向支架32的末端開設有通孔,裝配連接時,第二橫向支架32末端置于U形掛耳331的凹槽內,以螺栓依次穿過側壁的通孔以及第二橫向支架32的通孔并鎖緊,實現了橫向支架與縱向支架的可拆卸連接。由圖1可見,其余各個部件連接均采用上述可拆卸連接方式,組成矩形框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螺栓連接方式也可以為螺紋連接、銷連接或卡扣連接等,均屬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0032]以第二橫向支架32為例,第二橫向支架32的末端間隔設置有第一固定桿321以及第二固定桿322,兩固定桿的頂端與頂部板323固定連接,頂部板323與第一固定桿321和第二固定桿322構成支承架固定部主體部分,在該實施例中,兩固定桿焊接在第二橫向支架32上且頂部板323為L形角鋼,焊接在兩固定桿的頂端,且頂部板323上還開設有至少一個通孔。支承板組件2與頂部板323相連接的部分即為固定區域,固定區域可以直接設置螺栓構件等實現與頂部板323的連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橫向支架31采用同樣方式實現與支承板組件2的連接。進一步的,為加強支承板組件2的支撐力,第一縱向桿33豎直方向上間隔設置有第二豎向桿332,起到支撐支承板組件2的作用。
[0033]如圖2所示,兩組裝模塊可拆連接為一體結構,組成了完整的床體。首先,第一組裝模塊的支撐架11與第二組裝模塊的支承架11可拆連接:第一組裝模塊的第二縱向支架34的外側分別設置有U形掛耳341以及U形掛耳342,U形掛耳341與第三橫向支架41可拆卸連接,U形掛耳342與第四橫向支架42可拆卸連接,即第一組裝模塊的支承架11與第二組裝模塊的支承架12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