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逆轉功能的風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風扇,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防逆轉功能的風扇。
【背景技術】
[0002]現有風扇為了在遭遇回風(ReverseFlow)時,能具有防止葉輪逆轉的效果,大抵利用百葉窗結構來防止回風倒灌時所造成的葉輪逆轉現象。
[0003]現有利用百葉窗結構,雖能防止葉輪逆轉,但由于增加了復雜的百葉窗結構,所以風扇就需要更大的空間來容置百葉窗結構,導致具有百葉窗結構的現有風扇,有著體積變大且占空間等的缺陷。
[0004]再者,現有風扇在增設了百葉窗結構之后,由于百葉窗結構整個遮擋在風扇的出風口之前,出風口的口徑愈大,百葉窗的遮擋面積就須跟著愈大,如此才能有效擋住回風,但卻也導致風扇的出風口的出風量變小、變弱,影響風扇的性能表現,早為人所垢病已久。
[0005]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可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實用新型,乃為本案創作人所亟欲解決的一大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防逆轉功能的風扇,能以最小的遮擋面積以及最有效且直接的方式來防止葉輪逆轉,而且還具有體積小以及不占空間的效果。
[0007]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防逆轉功能的風扇,包括:一外殼,具有一承載結構;一葉輪,用以帶動一第一氣流朝一第一方向流動,該葉輪設置于該外殼內且被該承載結構承載,該葉輪具有一轉軸、一轂部及多個葉片,該轉軸具有一螺接端部及一固定端部,其中該些葉片繞設于該轂部周緣,該固定端部與該轂部連接,該螺接端部與該固定端部分設于該承載結構兩側;以及一受風件,當該葉輪承受來自與該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氣流時,該螺接端部與該受風件螺合以鎖定該葉輪。
[0008]其中該受風件僅于一第二方向上來回移動且無法轉動。
[0009]其中當該第二氣流消失時,該螺接端部自該受風件解鎖。
[0010]其中該受風件于一限位結構內移動,該限位結構用以防止該受風件轉動。
[0011]其中該限位結構設于該承載結構或一架體上。
[0012]其中該架體與該外殼連接。
[0013]其中該受風件形成有至少一第一限制結構;該限位結構對應形成有至少一第二限制結構,其中該第一限制結構與該第二限制結構呈相互限制狀態。
[0014]其中該第一限制結構或該第二限制結構為一突出結構或一凹陷結構。
[0015]本實用新型另提供一種具有防逆轉功能的風扇,包括:一外殼,具有一承載結構;一葉輪,設置于該外殼內且被該承載結構承載,該葉輪具有一轉軸、一轂部及多個葉片,該轉軸具有一螺接端部及一固定端部,其中該些葉片繞設于該轂部周緣,該固定端部與該轂部連接,該螺接端部與該固定端部分設于該承載結構兩側;以及一受風件,當該葉輪逆轉時,該螺接端部與該受風件螺合以鎖定該葉輪。
[0016]其中該受風件于一限位結構內移動,該限位結構用以防止該受風件轉動。
[0017]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能以最小遮擋面積以及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式來防止葉輪逆轉,而且還具有體積小以及不占空間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于動作前的剖視圖。
[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于動作后的剖視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于動作前的剖視圖。
[0024]【符號說明】
[0025]100、100a...風扇
[0026]I…外殼
[0027]ll...出風面
[0028]12…承載結構
[0029]2…葉輪
[0030]21…轂部[0031 ] 22…轉軸
[0032]221…螺接端部
[0033]222…固定端部
[0034]23…葉片
[0035]3、3a…限位結構
[0036]32、32a...導槽
[0037]321、321a...內周緣
[0038]324a…階級部
[0039]33、33a…第二限制結構
[0040]331…突出結構[0041 ] 332…凹陷結構
[0042]34…擋墻
[0043]35…第一限位結構
[0044]36…第二限位結構
[0045]4、4a…受風件
[0046]41、41a…第一限制結構
[0047]411…突出結構
[0048]412…凹陷結構
[0049]42、42a…對應螺接部
[0050]43、43a…外周緣[0051 ]5…架體
[0052]51…鏤空部
[0053]Dl…第一方向
[0054]D2…第二方向
[0055]Fl…第一氣流
[0056]F2...第二氣流
【具體實施方式】
[0057]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和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5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防逆轉功能的風扇,能在遭遇回風(ReverseFlow)時,有效防止風扇中的葉輪逆轉。如圖1?圖4所示的風扇100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如圖
5、6所示的風扇10a則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
[0059]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風扇100包括:一外殼1、一葉輪2、一限位結構3以及一受風件4。
[0060]外殼I具有一承載結構12和多外側面,這些外側面中的其中一外側面則為風扇100的出風面11。
[0061]葉輪2設置于外殼I內且被承載結構12承載。葉輪2具有一轂部21、一轉軸22和多個葉片23。其中,轉軸22具有一螺接端部221和一固定端部222,這些葉片23繞設于轂部21的外周緣,轉軸22的固定端部222連接于轂部21,以使葉輪2能相對于外殼I旋轉,并能經由葉片23的擾動而產生氣流,所擾動的氣流則從出風面11輸出。轉軸22穿插于承載結構12,并使螺接端部221和固定端部222分別位于承載結構12兩側,如圖所示,螺接端部221位于承載結構12的外側,固定端部222則位于承載結構12的內側。螺接端部221可為各式螺接式結構,于本實施例中則以下述結構為例進行說明:在轉軸22的一端的外周緣設有螺紋,且這螺紋沿著轉軸22的軸向延伸。
[0062]受風件4可活動地配設于承載結構12或設置于外殼I的一結構體上。借此,當葉輪2逆轉時,轉軸22的螺接端部221將會與受風件4螺合而鎖定葉輪2,如此達到有效防止葉輪2逆轉的目的。至于當葉輪2逆轉時,能讓受風件4與螺接端部221螺合而鎖定葉輪2的結構,于本實施例中則以下述方式為例進行說明。
[0063]葉輪2能經由葉片23的擾動而產生一第一氣流Fl(見圖3),且第一氣流Fl朝一第一方向Dl(見圖3,指由固定端部222朝向螺接端部221的方向)流動。如此一來,當葉輪2承受來自于與第一方向Dl相反的方向的一第二氣流F2(見圖4,即前述的回風)時,螺接端部221將會與受風件4螺合以鎖定葉輪2。
[0064]如圖3和圖4所示,并在當第二氣流F2消失時,由于葉輪2已恢復正常而正轉,因此能經由葉輪2的正轉而讓受風件4與螺接端部221解鎖。
[0065]此外,受風件4僅能在一第二方向D2(見圖4)上來回移動且無法轉動,如圖所示,受風件4較佳在一限位結構3內移動,限位結構3用以防止受風件4轉動并使受風件4僅能在第二方向D2上來回移動,具體結構詳述如下。
[0066]限位結構3可直接配設于承載結構12的自出風面11露出的外側面上,亦可設置于一架體5上,于本實施例中,限位結構3則以設置于架體5為例進行說明。限位結構3配設于架體5并將受風件4朝螺接端部221的所在方位導引。限位結構3開設有一導槽32,架體5則蓋覆并固定于外殼I的出風面11,架體5還開設有圍繞著導槽32的多鏤空部51,以使第一氣流Fl或第二氣流F2能經由各鏤空部51輸出或輸入。
[0067]限位結構3的導槽32用以導引受風件4,且導槽32朝彼此間隔相鄰的螺接端部221方向一體延伸,因此利于將受風件4朝螺接端部221導引。其中,導槽32具有彼此相對的一外端和一內端(皆未標示元件符號),導槽32的內端相鄰于出風面11,外端則遠離于出風面11。
[0068]受風件4可滑移地配置于限位結構3內,于本實施例中,受風件4對應導槽32位置滑接于限位結構3,以在受風件4受風(S卩:受到第二氣流F2吹襲)時,能經由導槽32的導引而向朝螺接端部221方向滑移。
[0069]受風件4具有能被螺接端部221螺接的一對應螺接部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