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放射源儲存、氣動傳送和轉移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放射源應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放射源儲存、氣動傳送和轉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便于攜帶的優點,在石油勘探、野外找礦、儀表測量、中子照相、反應堆啟動、核燃料檢驗、輻射育種、中子治療等工業、農業、醫療和科研領域得到應用。但是,中子是一種貫穿能力很強的致電離輻射,使用中子源的時候必須考慮外照射的防護,減小工作人員受到的劑量。
[0003]在非照射性工作期間,中子源必須放置在儲存罐內,由儲存罐的屏蔽結構提供必要的防護,減少相關人員受到的照射劑量,確保人員安全。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定:工作人員連續五年的年平均的全身有效劑量限值為20mSv -a-1,任何單獨一年的有效劑量限值為50mSv.a'《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規程》(GBl 1806— 2004)規定:貨包或外包裝物的輻射水平限值,任何表面不超過2mSv/h ;距貨包或外包裝物外表面Im處,不超過0.lmSv/h。《壓水堆核電廠輻射屏蔽設計準則》(NB/T20194-2012)規定:常規工作區的場所劑量率不得高于0.0lmSv,每周工作少于40h ;間斷工作區的場所劑量率不得高于0.lmSv/h,每周工作少于4h,年均工作量小于10人?時每周。由此可以看出,適合于運輸要求的劑量率限值比工作場所要求的劑量率限值要高出很多,所以運輸過程中使用的中子源儲存罐不一定適合工作現場。
[0004]使用中子源進行照射前,要將中子源從儲存罐傳送到照射目標附近,結束后再反向傳送回儲存罐。在實際工作中,有多種方式實現中子源的傳送。一種是手動方式,將中子源固定于操作手柄的一端,工作人員手持操作手柄的另一端,將中子源從儲存罐中傳送到照射目標附近,用過之后再用同樣的方式將中子源放回儲存罐內。這種方式適用于強度較弱的中子源,通過手柄增加中子源與工作人員的距離,減少工作人員受到照射的劑量率。一種是氣動方式,將中子源放置在傳送管道中,管道一端置于儲存罐內,屏蔽中子輻射,另一端置于照射目標附近。使用中子源時,利用壓縮空氣將中子源從儲存罐中打出,沿著管道傳送到照射目標附近。使用結束時,再利用壓縮空氣,將中子源沿著管道反向傳送到儲存罐中。氣動方式實現了遠距離操作和遠距離傳送,更大程度的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受照劑量率,可用于強度較大的中子源。但是在通常的實踐中,儲存罐與傳輸管道是獨立分離的。在使用氣動傳送方式前,需要將中子源裝到傳送管道內,再將傳送管道的一端置于儲存罐內,然后將中子源轉移到傳送管道位于儲存罐內的這一端,利用儲存罐屏蔽中子射線。通常,這種氣動傳送方式存在兩個較大的缺點:一、傳送管道一般都比較細,因此將中子源放到傳送管道內是一項精準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工作人員必須手持夾具近距離操作,因為現場工作條件的限制,往往缺少屏蔽裝置,一般都會因此而承受較大劑量率的照射,持續時間與工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和操作的難易程度有關;二、傳輸管道與儲存罐存在意外分離的風險,特別是在同時轉移儲存罐與傳輸管道的過程中,一旦因意外因素導致傳輸管道脫離儲存罐,盡管中子源仍然處在傳輸管道內,但它已經失去屏蔽,可能會對工作人員和相關人員造成意外照射。
[0005]另外,由于運輸或者其他目的,有時需要將中子源從一個儲存罐轉移到另一個儲存罐。在設備完善的場合,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精巧的機械手隔著防護裝置進行遠距離操作,但在硬件條件相對簡單的場合,一般都由工作人員通過簡單的挾持工具近距離手動操作。顯然,在手動操作中,工作人員面對的照射劑量率是很大的,特別是操作強中子源的時候。
【實用新型內容】
[0006]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放射源儲存、氣動傳送和轉移裝置,可以滿足運輸和使用現場等不同場所對放射源輻射水平劑量率的不同要求;方便向儲存罐裝入放射源,解決目前在放射源的取用、存放以及在儲存裝置之間轉移時過多依賴人工手動操作的弊端,減少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承受的照射劑量;加強放射源在儲存罐內駐留的可靠性。
[0007]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放射源儲存、氣動傳送和轉移裝置,包括第一罐體,所述第一罐體內填充屏蔽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罐體中沿縱向分別設有放射源通道和第一氣流通道,所述放射源通道和第一氣流通道的底端相互連通,放射源通道和第一氣流通道的頂端分別設有配備密封蓋的放射源通道接口和第一氣管接頭,所述放射源通道接口能夠與可拆卸的放射源傳送管道組件連接。
[0008]進一步,所述放射源通道為能夠順利通過放射源的曲線形通道。
[0009]更進一步,所述放射源通道接口為錐形,所述放射源通道和所述第一氣流通道連通部分的通道內設有墊圈,所述墊圈能夠通過氣體并阻擋所述放射源進入第一氣流通道。
[0010]進一步,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罐體頂部的第一法蘭盤和把手。
[0011]進一步,還包括第二罐體,所述第二罐體內設置能夠容納所述第一罐體的空腔,其余部分填充屏蔽材料,頂部設置第二法蘭盤、螺紋孔及吊耳,能夠通過所述螺紋孔將所述第一罐體的第一法蘭盤與所述第二罐體的頂部連接,使第一罐體固定在第二罐體的空腔中。
[0012]更進一步,還包括第三罐體,所述第三罐體內設置能夠容納所述第二罐體的空腔,其余部分填充屏蔽材料,頂部設置螺紋孔及吊耳,能夠通過所述螺紋孔將所述第二罐體的第二法蘭盤與所述第三罐體的頂部連接,使第二罐體固定在第三罐體的空腔中。
[0013]進一步,所述放射源傳送管道組件包括傳送管、分別設置在所述傳送管兩端的傳送接頭和照射端套筒,所述傳送管、照射端套筒采用外管和內管組成的套筒結構,外管和內管之間的空腔構成第二氣流通道;還包括與所述第二氣流通道連通的第二氣管接頭;所述內管用于傳送放射源。
[0014]進一步,所述照射端套筒不與所述傳送管連接的一端設置內置有密封墊片的密封螺帽,所述第二氣流通道和所述內管通過所述密封螺帽連通。
[0015]進一步,所述照射端套筒不與所述傳送管連接的一端設置轉移接頭,所述轉移接頭能夠固定在準備接收放射源的放射源儲存罐的放射源通道接口上。
[0016]更進一步,所述傳送接頭和所述轉移接頭通過螺帽分別固定在進行放射源轉移操作的兩個放射源儲存罐的放射源通道接口上。
[0017]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
[0018]1.放射源儲存罐采用組合式結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調整,以滿足不同場所對放射源的輻射劑量率的不同要求或者不同輻射強度放射源的存儲、轉運和使用。
[0019]2.放射源可以從儲存罐內通過放射源傳送管道組件直接到達照射目標所在位置,并可按照相同路線返回儲存罐內。
[0020]3.放射源在相同結構的儲存罐之間可以實現相互轉移。
[0021]4.放射源在放射源儲存罐中的首次裝填只需遠距離將放射源放置在放射源儲存罐的錐形(漏斗狀)放射源通道接口中,即可依靠重力作用使放射源滑入儲存罐內,而不必進行近距離的精確操作,降低了操作的難度、減少了放射源首次裝填操作時暴露的時間。
[0022]5.放射源的取用、存放、在儲存罐之間轉移的全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必近距離接觸放射源,并可以遠程操作,減少操作人員受到的照射劑量。
[0023]6.操作過程無需復雜的精密儀器協助,也不必再采用額外的屏蔽措施,工具和步驟簡單,放射源在儲存罐的出入速度以及在放射源傳送管道組件中的轉移速度均較快,降低了在取用、存放,以及在儲存罐之間轉移時放射源的暴露時間。
[0024]7.放射源傳送管道組件和儲存罐的放射源通道接口之間通過螺帽連接,牢固不易脫落,可以避免在對放射源進行取用、存放,以及在儲存罐之間轉移時放射源從放射源傳送管道組件中脫落。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第一罐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第二罐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第三罐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