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紡織用復合機進布對邊機控制裝置,屬于紡織領域。
背景技術:
紡紗與織布是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簡單的紡織工具。我們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藝術品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201120276983.3一種電腦橫機選針控制系統,包括三角座滑架、主控制器、三角座滑架控制器及不少于一個的針床;所述三角座滑架控制器用于控制選針裝置及控制針的編織三角;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三角座滑架移動并控制針床上的針前后行進的同時,控制所述針床沿三角座滑架移動方向或反方向移動;編織高品質針織物時,所述主控制器控制三角座滑架等速運動,且控制所述針床沿三角座滑架移動的反方向等速運動;編織組織從平針織物變為螺紋針織物時,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針床沿三角座滑架移動方向運動,或控制所述針床沿三角座滑架移動反方向減速運動。現有紡織用復合機進布對邊機控制裝置在運作時布料復合不整齊,復合底布容易跑偏,需要多名工人進行手工糾偏,質量也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紡織用復合機進布對邊機控制裝置,以解決現有紡織用復合機進布對邊機控制裝置在運作時布料復合不整齊,復合底布容易跑偏,需要多名工人進行手工糾偏,質量也不穩定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紡織用復合機進布對邊機控制裝置,其結構包括主機機體、感應控制器、安裝固定板、左部軸體、帶布桿、右部軸體、氣缸裝置,所述主機機體上方連接有安裝固定板,所述感應控制器連接于安裝固定板左端,所述帶布桿左端連接有左部軸體,所述帶布桿右端連接有右部軸體,所述左部軸體和右部軸體分別連接有氣缸裝置,所述氣缸裝置設有缸筒、緩沖墊、活塞桿、端軸,所述活塞桿底端連接有端軸,所述感應控制器包括感應盒、紅外交流板、紅外感應板、連接接口,所述感應盒上方設有紅外交流板和紅外感應板。
進一步地,所述缸筒內部設有緩沖墊。
進一步地,所述緩沖墊連接有活塞桿。
進一步地,所述活塞桿貫穿缸筒。
進一步地,所述感應盒前側設有連接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接口為圓形體。
進一步地,所述感應盒為方形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感應控制器連接于安裝固定板左端,可以自動檢測布料的邊線,并自動進行糾偏到設定位置,從而可以保證復合的質量要求,并可以按照生產需要復合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成品。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降底了勞動強度,也提升了產品質量,從而使得產品的競爭力得到市場的提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紡織用復合機進布對邊機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氣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感應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主機機體-1、感應控制器-2、安裝固定板-3、左部軸體-4、帶布桿-5、右部軸體-6、氣缸裝置-7、缸筒-71、緩沖墊-72、活塞桿-73、端軸-74、感應盒-21、紅外交流板-22、紅外感應板-23、連接接口-2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其結構包括主機機體1、感應控制器2、安裝固定板3、左部軸體4、帶布桿5、右部軸體6、氣缸裝置7,所述主機機體1上方連接有安裝固定板3,所述感應控制器2連接于安裝固定板3左端,所述帶布桿5左端連接有左部軸體4,所述帶布桿5右端連接有右部軸體6,所述左部軸體4和右部軸體6分別連接有氣缸裝置7,所述氣缸裝置7設有缸筒71、緩沖墊72、活塞桿73、端軸74,所述活塞桿73底端連接有端軸74,所述感應控制器2包括感應盒21、紅外交流板22、紅外感應板23、連接接口24,所述感應盒21上方設有紅外交流板22和紅外感應板23,所述缸筒71內部設有緩沖墊72,所述緩沖墊72連接有活塞桿73,所述活塞桿73貫穿缸筒71,所述感應盒21前側設有連接接口24。
在進行使用時,布料在主機機體上通過感應控制器感應布邊保持平整,布料再通過帶布桿,由氣缸裝置調整布邊的位置,進行整體作業。
如紡織工廠進行布料紡織作業時,布料通過主機機體和帶布桿等配合運作實現作業。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