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屬于軍工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分組成。炮身包括身管、炮尾以及炮閂等。其中,炮尾用來裝填炮彈,炮閂用以關閉炮膛,擊發炮彈。炮架由反后坐裝置、方向機、高低機、瞄準裝置、大架以及運動體等組成,而火炮身管是火炮最主要的部件,身管用來賦予彈丸初速和飛行方向,隨著火炮威力的要求越來越大,身管膛內壓力越大和發熱量越高。
現有的火炮身管都是整體的,炮彈在火炮身管運動時,會對整個身管產生很大的壓力,會引起剛度變化,造成身管的損傷,當身管某個部位損壞后,整個火炮身管都需要更換,致使更換困難,資源浪費大,更換成本高,現有的火炮身管并沒有采取特別的散熱措施,身管的熱量一般是以自然對流的方式散發到空氣中,這種散熱方式效率低,身管的熱量很難散失,會影響發射時動力彎曲和發射精度,也會降低身管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更換,提高散熱效率,加大使用壽命,增加發射精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包括左炮身管機構、套筒管一、中炮身管機構、套筒管二以及右炮身管機構,所述左炮身管機構右端設有中炮身管機構,所述中炮身管機構右端安裝有右炮身管機構,所述左炮身管機構和中炮身管機構連接位置上裝配著套筒管一,所述中炮身管機構和右炮身管機構連接位置上設有套筒管二,所述左炮身管機構通過套筒管一與中炮身管機構相連接,所述中炮身管機構與右炮身管機構通過套筒管二相連接,所述左炮身管機構由散熱管套一、火炮身管一以及內螺紋凹槽一組成,所述火炮身管一右端上加工有內螺紋凹槽一,所述散熱管套一安裝在火炮身管一外端,所述中炮身管機構由外螺紋凸槽一、火炮身管二、散熱管套二以及內螺紋凹槽二組成,所述火炮身管二左端設有外螺紋凸槽一,所述火炮身管二右端上加工有內螺紋凹槽二,所述散熱管套二安裝在火炮身管二外端,所述外螺紋凸槽一與內螺紋凹槽一通過螺紋相連接,所述右炮身管機構由外螺紋凸槽二、散熱管套三以及火炮身管三組成,所述火炮身管三左端加工有外螺紋凸槽二,所述散熱管套三安裝在火炮身管三外端,所述外螺紋凸槽二與內螺紋凹槽二通過螺紋相連接,所述散熱管套一由外殼以及散熱翅片組成,所述外殼內部安裝有散熱翅片,所述套筒管一通過螺栓分別與火炮身管一和火炮身管二相固定,所述套筒管二通過螺栓分別與火炮身管二和火炮身管三相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管套一、散熱管套二以及散熱管套三結構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套筒管一以及套筒管二規格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上加工有通氣孔。
進一步地,所述外殼內部設有泡沫金屬,所述散熱翅片填充于泡沫金屬的間隙中。
進一步地,所述火炮身管一、火炮身管二以及火炮身管三內壁上加工有凸起加強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添加內螺紋凹槽一、外螺紋凸槽一、內螺紋凹槽二以及外螺紋凸槽二,該設計實現把火炮身管分成三段,安裝和拆卸方便,解決現有的火炮身管都是整體的,炮彈在火炮身管運動時,會對整個火炮身管產生很大的壓力,會引起剛度變化,造成火炮身管的損傷,當火炮身管某個部位損壞后,整個火炮身管都需要更換,致使更換困難,資源浪費大,更換成本高等問題。
因添加外殼以及散熱翅片,該設計實現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散熱,解決現有的火炮身管并沒有采取特別的散熱措施,火炮身管的熱量一般是以自然對流的方式散發到空氣中,這種散熱方式效率低,火炮身管的熱量很難散失,會影響發射時動力彎曲和發射精度,也會降低火炮身管的使用壽命等問題。
因添加套筒管一和套筒管二,該設計實現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加固,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強度,因添加通氣孔,該設計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因添加泡沫金屬,該設計提高熱導率,加大熱量的傳遞,因添加凸起加強筋,該設計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強度,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更換,提高散熱效率,加大使用壽命,增加發射精度。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的左炮身管機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的中炮身管機構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的右炮身管機構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的散熱管套一的示意圖;
圖中:1-左炮身管機構、2-套筒管一、3-中炮身管機構、4-套筒管二、5-右炮身管機構、6-散熱管套一、7-火炮身管一、8-內螺紋凹槽一、9-外螺紋凸槽一、10-火炮身管二、11-散熱管套二、12-內螺紋凹槽二、13-外螺紋凸槽二、14-散熱管套三、15-火炮身管三、16-外殼、17-散熱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火炮身管保護裝置,包括左炮身管機構1、套筒管一2、中炮身管機構3、套筒管二4以及右炮身管機構5,左炮身管機構1右端設有中炮身管機構3,中炮身管機構3右端安裝有右炮身管機構5,左炮身管機構1和中炮身管機構3連接位置上裝配著套筒管一2,中炮身管機構3和右炮身管機構5連接位置上設有套筒管二4,左炮身管機構1通過套筒管一2與中炮身管機構3相連接,中炮身管機構3與右炮身管機構5通過套筒管二4相連接。
左炮身管機構1由散熱管套一6、火炮身管一7以及內螺紋凹槽一8組成,火炮身管一7右端上加工有內螺紋凹槽一8,散熱管套一6安裝在火炮身管一7外端。
中炮身管機構3由外螺紋凸槽一9、火炮身管二10、散熱管套二11以及內螺紋凹槽二12組成,火炮身管二10左端設有外螺紋凸槽一9,火炮身管二10右端上加工有內螺紋凹槽二12,散熱管套二11安裝在火炮身管二10外端,外螺紋凸槽一9與內螺紋凹槽一8通過螺紋相連接。
右炮身管機構5由外螺紋凸槽二13、散熱管套三14以及火炮身管三15組成,火炮身管三15左端加工有外螺紋凸槽二13,散熱管套三14安裝在火炮身管三15外端,外螺紋凸槽二13與內螺紋凹槽二12通過螺紋相連接。
散熱管套一6由外殼16以及散熱翅片17組成,外殼16內部安裝有散熱翅片17,套筒管一2通過螺栓分別與火炮身管一7和火炮身管二10相固定,套筒管二4通過螺栓分別與火炮身管二10和火炮身管三15相固定。
散熱管套一6、散熱管套二11以及散熱管套三14結構相同,套筒管一2以及套筒管二4規格相同,外殼16上加工有通氣孔,外殼16內部設有泡沫金屬,散熱翅片17填充于泡沫金屬的間隙中,火炮身管一7、火炮身管二10以及火炮身管三15內壁上都加工有凸起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使用時,首先使用人員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話就無法進行使用,此時需要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如果不存在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使用,使用本實用新型前,使用人員先把中炮身管機構3上的外螺紋凸槽一9與左炮身管機構1上的內螺紋凹槽一8利用螺紋相固定,然后把右炮身管機構5上的外螺紋凸槽二13與中炮身管機構3上的內螺紋凹槽二12利用螺紋相固定,實現把左炮身管機構1、中炮身管機構3以及右炮身管機構5進行固定安裝,該設計實現把本實用新型分成三段,安裝和拆卸方便,便于更換,降低資源浪大,減少更換成本。
當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炮彈發射時,炮彈經過左炮身管機構1會產生熱量,然后熱量傳遞給火炮身管一7,再傳遞給外殼16,然后熱量從外殼16內部的散熱翅片17和泡沫金屬對熱量進行吸收和散發,中炮身管機構3和右炮身管機構5同上述一樣進行熱量吸收和散發,該設計實現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散熱,提高散熱效率,加大發射精度,增加使用壽命。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