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解能量的防護裝甲。
背景技術:
裝甲防護技術是武器裝備系統生存能力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反裝甲武器技術的迅速發展,武器裝備的戰場生存能力對裝甲防護結構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良的裝甲防護系統能夠使得坦克、裝甲車輛、防爆車輛、運鈔車等主體結構中的人員和財產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護。
傳統技術一般采用增加裝甲鋼板的厚度來提升裝甲的防護能力,但是鋼板厚度增加卻制約車輛機動能力的提升,如果提升動力則又使車輛的隱蔽性和續航能力降低,因此研究輕型披掛防護裝甲成為科技發展的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解能量的防護裝甲,它利用幾何結構分解沖擊力使沖擊物運動方向發生折射偏轉從而克服了現有裝甲防護笨重的缺陷;并且整體結構科學合理,制作工藝簡單,減輕裝甲重量,大幅提升車輛的機動性能,市場前景廣闊,便于推廣使用。
為實現上述任務,一種分解能量的防護裝甲,它包括防護板、橡膠板和支座;所述防護板為表面成45°的四面菱形體且防護板的根部設置環形凹槽,所述橡膠板的表面設置環形沉臺與防護板根部的環形凹槽配裝,該橡膠板設置于支座外表面。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結構、效果優化,其進一步的措施:所述橡膠板表面有規則的設置多個環形沉臺,每個環形沉臺配裝一塊防護板且相鄰兩塊防護板之間的間距L為1.2~1.8mm。
所述相鄰兩塊防護板之間的間距內填充橡膠板。
所述防護板根部環形凹槽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
所述橡膠板的表面設置螺栓孔,該螺栓孔與環形沉臺錯位并位于防護板的邊角位置。
所述橡膠板經螺栓孔與支座連接固定。
所述防護板采用鈦合金、輕質陶瓷或鋁合金材料制作。
所述防護板的表面硬度≥HRC56;表面粗糙度≤Ra3.2。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解能量的防護裝甲,它包括防護板、橡膠板和支座;所述防護板為表面成45°的四面菱形體且防護板的根部設置環形凹槽,所述橡膠板的表面設置環形沉臺與防護板根部的環形凹槽配裝,該橡膠板設置于支座外表面并經螺栓連接的技術方案;它利用幾何結構分解沖擊力使沖擊物運動方向發生折射偏轉從而克服了現有裝甲防護笨重的缺陷,并且整體結構科學合理,制作工藝簡單,降低了防護裝甲的重量,大幅提升車輛的機動性能,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實用新型采用將防護板設計為表面成45°的四面菱形體,能有效分解沖擊力以及改變沖擊物的運動方向,避免防護板局部受過度沖擊而損壞,從而實現對特種車輛的有效保護,并能降低車輛防護裝甲的重量,提升車輛的機動性能;
Ⅱ、本實用新型采用防護板下設置橡膠板,能有效緩沖和吸收防護板受到的垂直沖擊力,避免沖擊物局部損壞防護板,從而實現對車輛的有效保護;
Ⅲ、本實用新型采用橡膠板連接各防護板的模塊化設計結構,有利于單獨拆裝和更換防護板,安裝簡便,從而提高了裝甲防護的整體使用壽命;
Ⅳ、本實用新型采用橡膠板連接各防護板的模塊化設計結構,有利于針對車輛不同的防護部位選用不同結構尺寸或不同材質的防護板組成車輛的整體防護裝甲,從而實現對特種車輛的有效保護,并提高裝甲車輛的生存能力;
Ⅴ、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科學合理,制作工藝簡單,顯著降低了防護裝甲的重量,大幅提升車輛的機動性能,有利于實現防護裝甲輕量化和模塊化的發展需求,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實用新型廣泛適用于各種裝甲車輛、防爆車輛等特種車輛的披掛防護。
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分解沖擊力的示意圖。
圖4~圖7為本實用新型連續改變子彈運行方向的受力分析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防護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護板,11-環形凹槽,2-橡膠板,3-支座,4-螺栓孔,L-相鄰兩塊防護板的間距。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分解能量的防護裝甲,它包括防護板1、橡膠板2和支座3;所述防護板1為表面成45°的四面菱形體且防護板1的根部設置環形凹槽11,該防護板1根部環形凹槽11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所述橡膠板2的表面設置環形沉臺與防護板1根部的環形凹槽11配裝,且該橡膠板2設置于支座3外表面,采用該種結構方便防護板1的連接安裝和拆卸;所述防護板1優選采用鈦合金、高強度輕質陶瓷或高強度鋁合金材料制作,且防護板1的表面硬度≥HRC56,表面粗糙度≤Ra3.2,表面硬度和光潔度可保障防護板1能承受一定的沖擊力并迅速分解沖擊力,從而起到良好的保護效果;支座3為框架焊接結構并優選采用高強度鋁合金材料;橡膠板2優選采用聚氨酯橡膠(UR)、乙丙橡膠(EP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質輕高強度材料;安裝本實用新型一種分解能量的防護裝甲后可將特種車輛如裝甲車輛、防爆車輛的生存能力提高近2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橡膠板表面有規則的設置多個環形沉臺,每個環形沉臺配裝一塊防護板且相鄰兩塊防護板之間的間距L為1.2~1.8mm,且相鄰兩塊防護板之間的間距內填充橡膠板,該結構有利于分解和吸收沖擊物的沖擊力并改變沖擊物的運動方向;所述橡膠板的表面設置螺栓孔,該螺栓孔與環形沉臺錯位并位于防護板的邊角位置,一般螺栓孔優選設置于相鄰四塊防護板對接的中心邊角處,可對相鄰四塊防護板對接的邊角處打磨缺口用于保障防護板的安裝順暢;所述橡膠板經螺栓孔與支座連接固定,為保障連接的牢固可靠,所述橡膠板上螺栓孔的數量依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防護板根部設有半圓弧的環形槽,并經輕質高強度橡膠板將各防護板相互連接在支座上,且各防護板的間距內填充輕質高強度橡膠;當沖擊物(子彈頭或彈片)接觸菱形防護板的斜面時,其強大的沖擊力可使輕質高強度橡膠被壓縮而吸收部分垂直方向的沖擊能量,同時受沖擊的菱形防護板可把水平方向的沖擊能量傳遞給周邊的菱形防護板,進行能量的分解吸收,從而避免局部的過度沖擊能量使受沖擊的菱形防護板受到損壞。
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菱形防護板采用材料65Mn的鍛鋼件作硬防護,其表面加工成45°的四面菱形體,且表面硬度≥HRC56,表面粗糙度≤Ra3.2;將菱形防護板與橡膠板、支座連接好后整體安裝到裝甲車輛的外殼上,當沖擊物如子彈頭或彈片接觸菱形防護板甲的斜面如圖4所示時,受到菱形防護板甲的斜面合力F合從而使沖擊物運動方向發生偏轉變為如圖5所示的運行方向;當沖擊物繼續運行并接觸菱形防護板乙的斜面如圖6所示時,則受到菱形防護板乙的斜面合力F合,從而使沖擊物運動方向發生偏轉并飛離菱形防護板乙的斜面如圖7所示,并能帶走部分沖擊能量;由圖4~圖7的運動過程分析可知,本實用新型采用幾何結構分解沖擊力并使沖擊物運動方向發生折射偏轉而向外飛出,從而有效的保護車輛不受到損傷。
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采用橡膠板連接各防護板的模塊化設計結構,有利于針對車輛不同的防護部位選用不同結構尺寸或不同材質的防護板組成車輛的整體防護裝甲;例如車輛的正面和背面可選擇強度不一致的材質,并且防護板的尺寸大小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滿足正面防護要求更高的特點,從而實現對特種車輛的有效保護,并提高裝甲車輛的生存能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