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標簽印刷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標簽印刷機的覆膜輥間隙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覆膜工藝是對印刷品表面進行加工處理的一種表面整飾工藝,又被人們稱為印后過塑或印后貼膜,是指用覆膜機在印刷品的表面覆蓋一層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種紙塑合一的產品加工技術。但是在覆膜過程中,由于薄膜和紙制品在壓制過程中,膠輥之間的不平行導致,覆膜后經常出現起皺、漏壓等現象,影響制品質量。
故有必要對現有標簽印刷機的覆膜輥間隙調節裝置結構進行進一步地技術革新。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標簽印刷機的覆膜輥間隙調節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標簽印刷機的覆膜輥間隙調節裝置,它包括有U型臂、上壓膠輥、調節水平調節螺釘、固定座、下壓膠輥、底座、下豎直調節螺釘和上豎直調節螺釘;所述底座一端與固定座的底部上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U型臂的上表面與固定座的頂部下表面相連接固定;所述U型臂的前表 面設置有上輥矩形孔;所述上輥矩形孔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上輥調節槽;所述上輥調節槽與上輥矩形孔之間設置有上連接壁;所述上連接壁的側表面設置有與水平調節螺釘相匹配的水平內螺紋孔;所述上壓膠輥的軸頭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嵌套在上輥矩形孔內;所述水平調節螺釘數量為兩個;所述水平調節螺釘在上輥調節槽內依次穿過第一內螺紋孔、伸進上輥矩形孔后與第一軸承的外圓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水平調節螺釘對稱設置在第一軸承的左右兩側;水平調節螺釘與第一內螺紋孔相螺紋連接;所述上壓膠輥的下表面抵壓在下壓膠輥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由上往下依次設置有下輥矩形孔、下連接壁、下輥調節孔;所述下壓膠輥的軸頭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嵌套在下輥矩形孔內;所述下連接壁的下表面設置有豎直螺紋孔;所述豎直螺紋孔在下輥調節孔中依次穿過豎直螺紋孔、伸入下輥矩形孔后與第二軸承的外圓壁底部相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上表內螺紋孔;所述上豎直調節螺釘在上表內螺紋孔依次穿過下輥矩形孔后與第二軸承的外圓壁頂部相固定連接;上豎直調節螺釘與上表內螺紋孔相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U型臂的頂部設置有U型臂凹槽;所述固定座的頂部上表面設置有兩個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連接柱的底部插入U型臂凹槽內;所述連接柱的軸身上設置有軸肩;所述U型臂凹槽的內腔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一端抵壓在U型臂凹槽的內腔底部;彈簧另一端抵壓在軸肩上。
進一步地,所述U型臂的底部下表面設置有平行光源;所述平行光源沿著上壓膠輥的長度方向分布。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標簽 印刷機的覆膜輥間隙調節裝置,它包括有U型臂、上壓膠輥、調節水平調節螺釘、固定座、下壓膠輥、底座、下豎直調節螺釘和上豎直調節螺釘;所述底座一端與固定座的底部上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U型臂的上表面與固定座的頂部下表面相連接固定;所述U型臂的前表面設置有上輥矩形孔;所述上輥矩形孔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上輥調節槽;所述上輥調節槽與上輥矩形孔之間設置有上連接壁;所述上連接壁的側表面設置有與水平調節螺釘相匹配的水平內螺紋孔;所述上壓膠輥的軸頭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嵌套在上輥矩形孔內;所述水平調節螺釘數量為兩個;所述水平調節螺釘依次穿過上輥調節槽、第一內螺紋孔、上輥矩形孔后與第一軸承的外圓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水平調節螺釘對稱設置在第一軸承的左右兩側;水平調節螺釘與第一內螺紋孔相螺紋連接;所述上壓膠輥的下表面抵壓在下壓膠輥的上表面;所述水平調節螺釘在上輥調節槽內依次穿過第一內螺紋孔、伸進上輥矩形孔后與第一軸承的外圓壁相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由上往下依次設置有下輥矩形孔、下連接壁、下輥調節孔;所述下壓膠輥的軸頭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嵌套在下輥矩形孔內;所述下連接壁的下表面設置有豎直螺紋孔;所述豎直螺紋孔在下輥調節孔中依次穿過豎直螺紋孔、伸入下輥矩形孔后與第二軸承的外圓壁底部相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上表內螺紋孔;所述上豎直調節螺釘依次穿過上表內螺紋孔、下輥矩形孔后與第二軸承的外圓壁頂部相固定連接;上豎直調節螺釘與上表內螺紋孔相螺紋連接;所述上豎直調節螺釘在上表內螺紋孔依次穿過下輥矩形孔后與第二軸承的外圓壁頂部相固定連接。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調節水平調節螺釘來推動第一軸承,調節兩輥的水平位置;通過調節下豎直調節螺釘和豎直調節螺釘來推動第二軸承;調節兩輥的豎直位置;進一步調節兩輥之間距 離和壓力,達到覆膜的最佳效果;有效地降低起皺、漏壓等現象。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U型臂;1-1、上輥調節槽;1-2、上輥矩形孔;1-3、上連接壁;
2、第一軸承;3、上壓膠輥;4、水平調節螺釘;5、連接柱;6、彈簧;
7、固定座;8、下壓膠輥;9、底座;9-1、下輥矩形孔;
9-2、下連接壁;9-3、下輥調節孔;10、下豎直調節螺釘;
11、第二軸承;12、上豎直調節螺釘;13、平行光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標簽印刷機的覆膜輥間隙調節裝置,它包括有U型臂1、上壓膠輥3、調節水平調節螺釘4、固定座7、下壓膠輥8、底座9、下豎直調節螺釘10和上豎直調節螺釘12;所述底座9一端與固定座7的底部上表面相固定連接;所述U型臂1的上表面與固定座7的頂部下表面相連接固定;所述U型臂1的前表面設置有上輥矩形孔1-2;所述上輥矩形孔1-2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上輥調節槽1-1;所述上輥調節槽1-1與上輥矩形孔1-2之間設置有上連接壁1-3;所述上連接壁1-3的側表面設置有與水平調節螺釘4相匹配的水平內螺紋孔;所述上壓膠輥3的軸頭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一軸承2;所述第一軸承2嵌套在上輥矩形孔1-2內;所述水平調節螺釘4數量為兩個;所述水平調節螺釘4在上輥調節槽1-1內依次穿過第一內螺紋 孔、伸進上輥矩形孔1-2后與第一軸承2的外圓壁相固定連接;所述水平調節螺釘4對稱設置在第一軸承2的左右兩側;水平調節螺釘4與第一內螺紋孔相螺紋連接。
所述上壓膠輥3的下表面抵壓在下壓膠輥8的上表面,即上壓膠輥3表面與下壓膠輥8表面相切;所述底座9由上往下依次設置有下輥矩形孔9-1、下連接壁9-2、下輥調節孔9-3;所述下壓膠輥8的軸頭兩端分別插設有第二軸承11;所述第二軸承11嵌套在下輥矩形孔9-1內;所述下連接壁9-2的下表面設置有豎直螺紋孔;所述豎直螺紋孔在下輥調節孔9-3中依次穿過豎直螺紋孔、伸入下輥矩形孔9-1后與第二軸承11的外圓壁底部相固定連接;所述底座9的上表面設置有上表內螺紋孔;所述上豎直調節螺釘12在上表內螺紋孔依次穿過下輥矩形孔9-1后與第二軸承11的外圓壁頂部相固定連接;上豎直調節螺釘12與上表內螺紋孔相螺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U型臂1的頂部設置有U型臂凹槽;所述固定座7的頂部上表面設置有兩個連接柱5;所述連接柱5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連接柱5的底部插入U型臂凹槽內;所述連接柱5的軸身上設置有軸肩;所述U型臂凹槽的內腔設置有彈簧6;所述彈簧6一端抵壓在U型臂凹槽的內腔底部;彈簧6另一端抵壓在軸肩上;做一個彈性緩沖連接,預防覆膜過程中壓力過大,影響覆膜質量。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U型臂1的底部下表面設置有平行光源13;所述平行光源13沿著上壓膠輥3的長度方向分布;利用平行光源透過壓膠輥3和下壓膠輥8之間的縫隙來判斷;兩輥之間間距是否均勻,是否平行。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調節水平調節螺釘來推動第一軸承,調節兩 輥的水平位置;通過調節下豎直調節螺釘和豎直調節螺釘來推動第二軸承;調節兩輥的豎直位置;進一步調節兩輥之間距離和壓力,上層覆膜與下層印刷品經過兩輥壓制后紙塑合一;達到覆膜的最佳效果;有效地降低起皺、漏壓等現象。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