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震緩沖金屬制板,涉及金屬制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目前對于一些特殊場合使用的金屬制板,尤其是需要與外部環境接觸并可能存在擠壓或沖撞的場合時,需要一些特殊的金屬紙板,繼而延長在擠壓或撞擊的過程中的力的直接傳遞過程,避免對板體內的人員或設備造成損害,而目前大部分的金屬制板并不能滿足這種要求,因而,現有的金屬制板適用性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且具有較好減震緩沖效果的金屬制板。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減震緩沖金屬制板,包括耐磨層、抗氧化層、第一金屬板、中部減震緩沖層、第二金屬板,所述耐磨層、抗氧化層、第一金屬板、中部減震緩沖層、第二金屬板自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所述第一金屬板的下部板體面以及第二金屬板的上部板體面上均設有多個不規則分布的凸起,所述中部減震緩沖層包括由減震材料制成的減震板,在所述減震板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設有多個與凸起配合的凹槽結構。
作為優選,在所述第一金屬板與減震板之間、第二金屬板與減震板之間均設有黏膠層。
作為優選,所述減震板的板體上設有多個貫通板體的通孔。
作為優選,在所述通孔內設有與其配合的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的上下端分別與第一金屬板的下表面、第二金屬板的上表面抵靠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減震板設置為珍珠棉或者減震橡膠。
作為優選,所述減震板的厚度設置為2mm-3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之處是:所述減震緩沖金屬制板通過在兩層金屬板之間設置減震緩沖結構,因而不僅有效保證了金屬板本身的強度以及韌性,而且還具有較好的減震緩沖效果,且整體結構簡單,制作簡單方便快捷,因而具有較高的實用性,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正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減震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減震板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減震緩沖金屬制板,包括耐磨層1、抗氧化層2、第一金屬板3、中部減震緩沖層4、第二金屬板5,所述耐磨層1、抗氧化層2、第一金屬板3、中部減震緩沖層4、第二金屬板5自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所述第一金屬板3的下部板體面以及第二金屬板5的上部板體面上均設有多個不規則分布的凸起7,所述中部減震緩沖層4包括由減震材料制成的減震板41,作為優選實施方案,所述減震板41設置為珍珠棉或者減震橡膠,且為在最大化提高減震效果的同時還能有效保證整體的外觀效果,所述減震板41的厚度設置為2mm-3mm。
在所述減震板41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設有多個與凸起7配合的凹槽結構8。
為增強整體結構的穩定性以及結構強度,在所述第一金屬板3與減震板41之間、第二金屬板5與減震板41之間均設有黏膠層。
而為提高減震板的減震緩沖過程中的減震效果,降低金屬紙板內部的氣壓對減震過程的影響,所述減震板41的板體上設有多個貫通板體的通孔9。
另外,為進一步提高減震效果,作為優選實施方案,在所述通孔9內設有與其配合的壓縮彈簧10,所述壓縮彈簧10的上下端分別與第一金屬板3的下表面、第二金屬板5的上表面抵靠接觸,通過減震彈簧有效提高緩沖效果且結構穩定性更高。
上述減震緩沖金屬制板通過在兩層金屬板之間設置減震緩沖結構,因而不僅有效保證了金屬板本身的強度以及韌性,而且還具有較好的減震緩沖效果,且整體結構簡單,制作簡單方便快捷,實用性高。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